消化,是指动物或人的
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养料的过程。食物中的淀粉、
蛋白质、
脂肪等
大分子物质,在
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
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亦比喻掌握和吸收知识。
详细解释
1. 熔化,消融。
《释名·释天》:“火,化也,消化物也。”《
朱子语类》卷九四:“但言消化却
富贵贫贱之念,方能齐。”《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未刻消化
烟土,至晚共化一百七十箱。”
鲁迅 《野草·雪》:“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2. 谓动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的养料的过程。
晋
王羲之 《杂帖》:“前却食小差,数数便得疾,政由不消化故。”《
法苑珠林》卷一一四:“食不消化,恒常呕逆。”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故尝谓槟榔之功有四……四曰:饱能使之饥,盖食后食之,则饮食消化,不至停积。”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我喫的这
茶饭有难消化。” 茅盾 《多角关系》十三:“闭着眼睛,让胃里的
鱼翅鸡鸭之类且消化一下。”
3. 比喻对知识、事物等的理解吸收。
洪深 《民间的戏剧艺术》:“当它接受过旁的东西以后,像我们原先说的,它立刻吸收消化而变成自己的东西了。”
老舍 《柳屯的》:“我总以为人究竟不能胜过一切,谁也得有消化不了的东西。”
浩然 《艳阳天》第五八章:“焦田给他们念,他们一句一句
地听,一字一字
地记,一点一滴吸收消化。”
原理
消化(Digestion)是机体通过
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腺分泌物的
酶解作用,使大块的、
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分解为能被吸收的、分子结构简单的
小分子化学
物质的过程。其中,通过机械作用,把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称为
机械消化;通过
消化酶的作用,把
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称为
化学消化。消化有利于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黏膜
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吸收,从而为机体的
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消化过程包括
机械性消化和
化学性消化,前者指通过消化管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如口腔的咀嚼,胃、肠的蠕动等)把大块食物磨碎;后者指各种消化酶将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水解为分子结构简单的
营养素,如将
蛋白质水解为
氨基酸,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
甘油,多糖水解为
葡萄糖等。消化可分为
细胞内消化和
细胞外消化。
单细胞动物如
草履虫摄入的食物在细胞内被各种水解酶分解,称为细胞内消化。多细胞动物的食物由消化管的口端摄入在消化管中消化叫做细胞外消化。细胞外消化可以消化大量的和化学组成较复杂的食物,因而具有更高的效率。但即使在
高等动物(如人)的体内,仍部分保留着细胞内消化,如
白细胞吞噬体内异物并在细胞内把异物溶解等。
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素的结构总称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分为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
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各段;消化腺则有
唾液腺、
胃腺、
小肠腺、
胰腺和肝脏等。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素和排出食物残渣。此外,消化黏膜上皮制造和释放多种
内分泌激素和肽类,与
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消化系统的活动和体内的代谢过程。
消化管运动
消化管平滑肌是一种
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的肌肉。它经常处于轻度收缩状态,叫做
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使消化管管腔内经常保持一定的压力,并使消化管维持一定的形态和位置。消化管肌肉的各种收缩运动,也都是在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发生的。此外,消化管平滑肌还有较大的伸展性,最长时可比原来的长度增加2~3倍,是消化管容纳大量食物的一种适应。消化管的主要
运动形式是蠕动。蠕动通常是在食物的刺激下,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地引起一种推进性的波形运动。
蠕动波发生时,在
食团的上方产生收缩波,食团的下方产生舒张波,一对收缩和舒张波顺序推进,
遂使食物在消化管中下移(图5)。胃的一个蠕动波通常可将1~3毫升的
食糜推送入十二指肠。蠕动还可研磨食物,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从而有利于酶解。
小肠还有一种重要的
分节运动。这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在含有食糜的一段肠管内,环行肌在许多点同时收缩,把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随后,原来收缩的部位舒张,舒张的部位收缩,如此反复进行,使食糜不断地分开,又不断地混合。分节运动的推进作用很小,其意义主要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学性消化,是一种混匀性运动。分节运动还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吸收。
消化腺的形态与结构 按其分布的位置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小型消化腺局限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如
唇腺、
舌腺、
食管腺、胃腺和
肠腺等。这些小型消化腺根据其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单管状腺、分支管状腺、复泡管状腺、
复管泡状腺等。大型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之外,它包括唾液腺(
腮腺、
舌下腺、
颌下腺)、胰腺和肝脏。大型消化腺外面一般均包以
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深入腺体实质,将腺体分隔为若干叶和小叶。腺体由分泌部和排出部组成。分泌部也叫
腺泡,分泌消化酶和粘液等物质;排出部是指各级分支的导管,它们将分泌物排出到消化管腔内,导管的上皮细胞也具有分泌水和
电解质的功能。
消化腺分泌 分泌物的量和成分与刺激的性质和强度有关。例如饲狗以
肉粉,可引起大量粘稠的
唾液分泌;而给予
有害物质如酸时,则引起大量稀薄的唾液分泌。长期吃大量糖类食物,则人唾液中的
淀粉酶浓度升高。幼年
反刍动物以母奶为主要食物,故胃液中含有强烈凝乳作用的
凝乳酶等。这些现象都反映消化腺的分泌能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变化。
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包括:细胞从
细胞外液摄取原料,然后在细胞内合成与浓缩,形成分泌颗粒在细胞内贮存,以及最后向细胞外释放等一系列过程。它是
腺细胞主动活动的结果。需要消耗能量、氧和营养物质。引起消化腺分泌的自然
刺激物是食物,食物可以通过神经和体液途径刺激或抑制腺体分泌。不同的神经和不同的传入冲动可引起不同腺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活动。人在一昼夜所分泌的消化液的总量约 6000~8 000毫升。各种消化腺分泌的量、酶及其作用见表。
消化管的吸收 消化管的不同部分吸收的能力和吸收速度是不同的,这主要取决该部分消化管的
组织结构以及食物在该部分的成份和停留的时间。口腔和食管不吸收食物。胃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
盐类,实际上小肠
内容物进入大肠时可吸收的物质含量不多。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人的小肠黏膜的面积约 10平方米,食物在小肠内被充分消化,达到能被吸收的状态;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这些都是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小肠不仅吸收被消化的食物,而且吸收分泌入消化管腔内的各种消化液所含的水分、
无机盐和某些有机成份。因此,人每天由小肠吸收的液体量可达7~8升之多。如果这样大量的液体不能被
重吸收,必将严重吸收的机制包括
简单扩散、
易化扩散等被动过程,以及通过
细胞膜上
载体转运的
主动吸收过程。
营养素通过肠上皮细胞进入体内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进入肠壁的
毛细血管,直接入血液循环,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
甘油一酯、电解质和
水溶性维生素等,主要是通过这条途径吸收的;
另一条途径是进入肠壁的
毛细淋巴管,经
淋巴系统再进入血液循环,如大部分脂肪酸和
脂溶性维生素是循这条途径间接进入血液的。
血液循环
消化系统各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
腹主动脉的分支:腹腔动脉,
肠系膜上、下动脉。腹腔动脉供给食管下段、胃、十二指肠、胰腺、胆囊、脾脏及大、
小网膜的营养。腹腔动脉的分支与食管动脉及
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相吻合。肠系膜上动脉营养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
升结肠、
横结肠、小肠系膜及
横结肠系膜。肠系膜上动脉在十二指肠与腹腔动脉相吻合;在
结肠左曲与
肠系膜下动脉相吻合。肠系膜下动脉营养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的上2/3部分,它与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动脉形成吻合支。
消化器官的
血流量受机体全身
血液循环功能状态、血压和血量的影响;并与机体在不同的活动状态下血液在各器官间重新分配有关。进食活动通过神经和体液机制,不仅增加消化管运动和消化腺分泌,同时,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也相应地增多。一般认为,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对于消化管和消化腺的功能,具有
允许作用和保证作用。如果血管强烈收缩,血流量减少,
消化液分泌随之大为减少,消化管运动也随之大为减弱。
胃贲门至直肠上部之间的消化管静脉血汇流入
肠系膜上静脉。
胰腺、肠、脾的
静脉血则汇流入脾静脉和
肠系膜下静脉,它们不直接到
下腔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汇合成
门静脉进入肝脏。门静脉在肝内分支,形成
小叶间静脉,小叶间静脉多次分支,最后分出短小的终末支,进入
肝血窦。在肝血窦内,血液与
肝细胞进行充分的
物质交换后,汇入
中央静脉,中央静脉又汇合成
小叶下静脉,进而汇合成2~3支
肝静脉,肝静脉出肝后注入下腔静脉。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它汇集了来自消化管的静脉血,其血液内含有从
胃肠道吸收的丰富的
营养物,输入肝内,借肝细胞加工和贮存。门静脉血中的
有毒物质在经过肝脏处理后,变成比较无毒的或
溶解度较大的物质,随
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由门静脉供应肝的血量约占供应肝的总血量的 3/4。
调节
在消化过程中,消化系统各部分的活动是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的。如消化管运动增强时,
消化液的分泌也增加,使消化和吸收得以正常进行。又如食物在口腔内咀嚼时,就反射性地引起胃、小肠运动和分泌的加强,为接纳和消化食物作准备。消化系统各部分的协调,是在
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通过神经和体液两种机制的调节实现的。
神经调节 消化系统全部结构中,除口腔、食管上段和
肛门外括约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外,其他部分都受
自主性神经系统中的交感和
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其中副
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主要的。支配消化系统的交感神经起源于脊髓的第3胸节至第3腰节,在腹腔
神经节更换
神经元后,
节后纤维随血管分布到消化腺和消化管。节后纤维的
末梢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这一
神经递质作用于
靶细胞上的
肾上腺素能α或
β受体而发挥其效应。支配消化系统的副交感神经主要发自延髓的
迷走神经,只有远端结肠的副交感神经是来自脊髓骶段的盆神经。副交感神经的
节前纤维进入消化管壁后,首先与位于管壁内的
神经细胞发生
突触联系,然后发生节后纤维支配消化管的肌肉和黏膜内的腺体。节后纤维末梢释放
乙酰胆碱,这一神经递质作用于靶细胞上的
毒蕈碱受体(
M受体)而发挥其效应。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是对立统一的。副
交感神经兴奋时,使胃肠运动增强,腺体分泌增加;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它兴奋时,使胃肠运动减弱,腺体分泌减少。支配消化系统的自主性神经,除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外,还存在着第三种成分。有人认为是
嘌呤能神经,其节后末梢释放
嘌呤类如
三磷酸腺苷;但更多的人则认为是肽能神经,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肽类物质,如
血管活性肠肽、
P物质、
脑啡肽、
生长抑素、蛙皮样肽、八肽胆囊收缩素、
胃泌素、
神经降压素等。肽能神经在消化系统的活动中可能主要起抑制性作用。此外,从
食管中段起到肛门为止的绝大部分的消化管壁内,还含有内在的神经结构,叫做壁内神经丛,食物对消化管腔的机械或化学刺激,可通过壁内神经丛引起局部的消化管运动和消化腺分泌。壁内神经丛包括黏膜下层的黏膜下神经丛和位于纵行肌层和环行肌层之间的
肌间神经丛。
体液调节 消化系统的活动还受到由其本身所产生的内分泌物质——
胃肠激素的调节
从胃贲门到直肠的消化黏膜中,分散地存在着多种
内分泌细胞。消化管内的食物成分、消化液的
化学成分、
神经末梢所释放的
化学递质以及内分泌细胞周围
组织液中的其他激素,都可以刺激或抑制这些内分泌细胞的活动。不同的内分泌细胞释放不同的肽。这些肽类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再作用于消化系统的特定部位的靶细胞,调节它们的活动。例如,在食物中
蛋白质分解产物的作用下,存在于胃
幽门部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G细胞),可释放出一种由17个
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叫做胃泌素。胃泌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胃底和胃体部的胃腺和
胃壁肌肉,引起胃液分泌增加和胃运动增强。对胃肠分泌活动来说,
激素调节似较神经调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但两者的相互作用也
不容忽视。例如,神经和激素同时作用于同一个靶细胞时有相互
加强作用。又如,刺激迷走神经,特别是刺激迷走神经的背干,引起
胃泌素分泌明显增加;切断
内脏神经,可使此反应加强,说明内脏神经具有抑制胃泌素分泌的作用。
医学记载
消,削减、减小的意思,表示有形的物体体积的减少,也用于描述无形的物质、能量、时间的减少。消从水字边,原指固体的冰雪体积减小,变成液态的水。消的同音
同义词“销”和同义词“烁”描述的就是固体的金属融化成液态。
消在《
黄帝内经》中使用很广泛。如形容脑髓骨髓减少——《灵枢·决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
色夭,
脑髓消,胫酸,耳数鸣。”《灵枢·痈疽》:“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阳留不发,消脑留项,名曰
脑烁,其色不乐,
项痛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
形容人体消瘦——《素问·疟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素问·风论》:“其热也则消肌肉。”《灵枢·五变》:“热则消肌肤。”
形容有形或无形病邪消失——《灵枢·刺节真邪》:“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散亡。”
形容气的耗减——《素问·举痛论》:“悲则气消。”《素问·阴阳别论》:“
是故刚与阳,阳气破散,阴气乃
回到我们所说的消化的主题——《灵枢·五变》:“胃中热则消谷。”《灵枢·大惑论》:“谷消则
善饥。”《
灵枢·经脉》:“其有余于胃则
消谷善饥。”
总体来说,消表示的是
量变,同一种
物质的量减,也就是所谓的消到了极处,就是消失、消散、消亡、消灭。但是根据
能量守恒的原理,这种量变导致了质变,“化”就应运而生了。
化的意思就是转化,质的变化,新的物质的
化生。我们常说的天地造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
庄周化蝶,都是这个意思。
就消化而言,大块的肉,成条的面,成颗粒的米,硬脆的蔬菜水果经过我们的口腔咀嚼、胃的研磨形成了乳糜,这就是消的过程。大块的
猪肉消磨得再小,它还是猪肉。当它经过酶的作用重新组合,变成人体的组织的时候,这个过程就被称作“化”了,这就是“吃猪肉长人肉”了。
有的病人
食欲不振,吃不进东西;有的则是食入即吐;有的是吃什么拉什么,这都是不消。消且不能,更谈不上化了。这一般是阳明胃肠出了问题,以实寒、虚寒为多见。
还有的病人,吃不了多少,却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处在虚
性亢奋状态,比如
诸葛亮、雍正皇帝、
李贺之类。他们属于能化不能消的人,只不过化的都是自身的
精血,用来提前透支生命了。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的病人倒是能吃能喝,比如
糖尿病,古人称为
消渴。病人身体在逐渐消瘦,体力在下降,
尿量却在增多。再如古代著名的老将
廉颇,到了老年饭量仍然很大,但是一顿饭的功夫就去了三回厕所,其特点就是能消不能化,不能把摄入的营养转化成自身的组织和能量。还有的病人也是能吃,倒也不过多上厕所,却不停地长肉长脂肪。这也属于能消不能化,问题出在少阳,即三焦和胆的功能衰弱,无法把有形的物质转化成能量。
对于水的消化,千万别以为,喝水就能直接补充体液,如果没有小肠泌别清浊、膀胱的气化蒸腾,那些水要么穿肠而过,要么畜积中毒。喝得
多尿得多,越喝越干燥,或喝凉水也长肉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历来反对不分青红皂白早晨起来先灌自己两杯水的做法,也反对输液。水和水不一样,起码应把输的
液体温度加热到和人体体温相当。
消饮食的功能在于阳明胃和大肠,化食的功能在于少阳三焦和胆,化水的功能在于太阳小肠和膀胱。六腑为阳,饮食属阴,阴阳和合,生机盎然。
功能进化
原生动物
在
动物进化过程中,消化系统经历了不同的
发展阶段。
原生动物的消化与营养方式有3种:
①
光合营养,如
眼虫体内有
色素体,能通过
光合作用获取营养,而没有特殊的消化器官;
②
渗透性营养(腐生性营养)。通过体表渗透,直接吸收
周围环境中呈溶解状态的物质,也没有分化的消化器官;
③
吞噬营养,大部分原生动物能直接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并在细胞内形成
食物泡。食物泡与细胞内的
溶酶体融合后,各种
水解酶遂将食物消化。有些原生动物,如
草履虫,其细胞内具有
胞口、
胞咽、食物泡和
胞肛等
细胞器。
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
原肠腔即其
消化腔。这种消化腔有口,
没有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这种消化系统称为
不完全消化系统。腔肠动物兼有细胞内和
细胞外消化两种形式,如
水螅,以触手捕捉食物后,经过口送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由腺
细胞分泌酶(主要是
蛋白质分解酶)进行细胞外消化,经消化后形成的一些食物颗粒,再由
内皮肌细胞吞入,进行
细胞内消化。
线形动物
线形动物的运动加强了,食物也变得复杂起来,消化系统进一步分化。其原肠腔的末端,
外胚层内褶,形成
后肠和肛门。使食物在
消化管内可沿一个方向移动。消化管也分成一系列形态和功能不同的部分。如
环节动物蚯蚓的消化管在口腔、咽、
食管之后,有一膨大的
嗉囊,可以暂时贮存食物;其后为
厚壁的
砂囊和细长的小肠,是对食物进行
机械粉碎和酶解的主要场所;消化管的末端则主要贮存消化后残渣。
由于消化管中出现了膨大的部分,这就使动物可以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不再需要连续进食,从而获得时间去寻找新的食源。如
金钱蛭的嗉囊容量很大,一次吸血可供胃和肠几个月的消化。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高度分化,形成了消化管和
消化腺两大部分。大部分
脊索动物如
头索动物的
文昌鱼,其消化管只包括3部分:口腔、咽和一个没有明确界线的管状咽后肠管。脊椎动物咽后肠管逐渐分化成一系列在解剖上和功能上可以区别的区域,即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在进化过程中口腔和咽的变化最明显。这种变化与动物从水生进化到陆生有关。
鱼类和
两栖类还没有分隔口腔和鼻腔的结构——腭,口腔和咽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爬行动物(鳄除外)和
鸟类的口腔顶部出现了一对长的皱褶,形成一导致空气从
内鼻孔到咽部的通道。鳄和
哺乳动物的鼻和口腔才被腭完全分开。鱼类的食管很短,在进化过程中随着咽变短和胃下降到腹部,食管变得越来越长。鸟类的食管有一个膨大的部分叫做嗉囊,其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和软化食物。胃是消化管的明显膨大部分,食物在这里初步进行消化。
圆口类以上的脊椎动物都有胃,但其大小和形态随食物的习性而各异。鸟类的胃分为两部分,前面的叫
腺胃(
前胃),分泌
消化液;后面的叫肌胃或
砂囊,肌胃借助于鸟类经常吞食的砂粒来磨碎食物,帮助消化液更好地发挥作用。哺乳动物中的反刍类胃很大,常分成几个部分而构成
复胃,如牛的胃可分为4个部分(见
反刍胃),复胃中生活着大量的细菌和
纤毛虫,对于纤维素的消化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复胃的
食草动物如马、兔等,其小肠和大肠交界处出现发达的
盲肠,具有复胃的功能。胃后为肠,一般可分为
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直肠等部分。食草动物的肠比
食肉动物和
杂食动物的肠长得多。鸟类的肠相当短,直肠极短,不贮存粪便,是对飞行活动的适应。
发育过程
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虽因动物的种类不同而有一些差异,但其基本形态非常相似。
个体发生:胚胎发育到一定时期,扁平的
胚盘便卷折成圆筒形,内胚层被卷入筒状的胚体内,成为一个盲管,从而形成了原始的消化管。原始的消化管一般可分为3个部分:
头端部叫
前肠,尾端部分叫后肠,与
卵黄囊相连的中段叫中肠。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前、中、后肠又分化成各消化器官。
一般在
胚胎发育的第四周,前肠衍化为咽、
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三分之二的部分;中肠衍化为十二指肠的后三分之一部分以及
空肠、回肠、盲肠、阑尾、
升结肠和
横结肠的前三分之二;后肠衍化为横结肠的后三分之一以及
降结肠、
乙状结肠、直肠和
肛管上段。
在前肠头端的腹面,有一个由内外
胚层直接相贴而成的圆形区域,叫做
口咽膜。口咽膜的外周高起,中央凹陷,叫做
口凹。在胚胎发育的第四周,因为口咽膜破裂,口凹与前肠相通,所以原始的口腔与鼻腔是相通的,一直到胚胎发育的第八周末,由于腭的形成,口腔和鼻腔才被分隔开来。腭的形成是由两侧向中线生长愈合而成。在胚胎发育中,如果两侧腭突未能在中线合并,便产生
腭裂的畸形。
后肠末端为一膨大的部分,叫做
泄殖腔。在胚胎的第七周,由间充质形成的隔将泄殖腔分为背侧的直肠和
腹侧的
尿生殖窦。直肠末端由肛
膜封闭,肛膜外周突起,中央凹陷,叫做原肛。第八周时原肛破裂,
肠腔与外界相通,直肠的末端部分叫做肛管。肛管下部由原肛形成,其上皮属于外胚层。
原始消化管分化为上述各段的同时,胰、肝和牌也从原始消化管上皮
中分化出来。肝和胰都是从肠的内胚层发生的,它们的原基都出现于胚胎发育的第四周。脾是从胃背侧
系膜的间充质团发生的,以后完全独立而与胃无关。
消化管 有两处膨大——胃和降结肠,它们分别具有贮存食物和粪便的功能。人消化管总长约6~7米,其中从门齿到胃出口部约长75厘米,小肠长4~5米,结肠约1米,直肠约20~25厘米。
组织解剖消化管壁的构造,除口腔外,一般可分4层,由里向外,依次为黏膜、
黏膜下层、
肌层和
外膜。黏膜经常分泌粘液,使腔面保持滑润,可使消化管壁免受食物和消化液的
化学侵蚀和
机械损伤。消化管有的部位上皮下陷,形成各种消化腺,大部分消化管黏膜均形成皱褶,
小肠黏膜的皱褶上还有
指状突起——绒毛。这些结构使消化管的内
表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吸收,故
黏膜层是
消化和吸收的重要结构,黏膜下层由
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其中含有较大的血管、
淋巴管和
神经丛,有些部位的黏膜下层中没有腺体。消化管的肌层除口腔、咽部、食管上1/3以及肛门等为
骨骼肌外,其余大部分消化管的肌层均为
平滑肌。
食物消化
※可被小肠吸收的成分
其他联系
消化系统的活动在机体内与循环、呼吸、代谢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消化期内,
循环系统的活动相应加强,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也增多,从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相反,循环系统
功能障碍,特别是门静脉
循环障碍,将会严重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的正常进行。消化活动与其紧接着的下一过程——
中间代谢也有紧密的联系。进食动作可反射地兴奋迷走神经-
胰岛素系统,促使胰岛素的早期释放;在消化过程中,由食物和消化产物刺激所释放的某些胃肠激素,也能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是促进体内能源贮存的重要激素,胰岛素的早期释放有利于及时地促进营养物质的中间代谢,有利于有效地贮存能源,这些对机体的生命活动是有益的。精神焦虑、紧张或自主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都会引起消化管运动和消化腺分泌的失调,进而产生胃肠组织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