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是中医治疗
气虚证的方法。又称益气。属
补法。气虚证常因饮食失调,年老体弱,久病所致,临床表现出脏腑功能衰退的证候。
内容
临床上具体使用补气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
肝火、
肝阳上亢、痰阻引起的头晕目眩,
饮食积滞或湿浊中阻引起的胃脘胀满等实邪致病,不宜使用本法。②
气虚兼有实邪的病证,补气法宜与祛邪法配合使用。
治疗学术语。系
补法之一。又称益气。指有补气药物治疗
气虚证的方法。
肺主气,主一身五脏六腑之气;
中焦脾胃受纳水谷,脾气健运,气血得以
化生,故气虚多与肺、脾二脏相关。
肺气虚以
少气懒言,动辄喘促,怕风
自汗为主症;
脾气虚以
脘腹虚胀,神疲倦怠,
食欲不振,大便
泄泻为主症。可用
玉屏风散补
卫气,固表
敛汗;用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补
中气,助健运。常用药物有人参、黄芪、党参、白术、
山药、甘草等。
相关药品
常用的有补气作用的中药很多,这里只介绍以下几种。
人参
这是最重要,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
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
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研究证实,人参有促进
人体细胞发育,增加
细胞分裂次数的作用,而美国学者诲弗利克认为,人体细胞大约分裂50次就停止了,细胞每次分裂一次需要2.4年,如果能达到分裂50次,就可以活到120岁,由于人参大补元气,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
脉微弱,
血压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于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
体虚,
心悸怔仲,
自汗肢冷,气短,
虚脱,
心衰,
神经衰弱等症。
现代研究证实,人参含有多种
皂甙和
挥发油,
多糖类,维生素BI、B2、C等成分;对
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促性激素样作用,还有强心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强造血机能,增强
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
适应能力,提高
免疫功能。此外,人参还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
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对
慢性病的康复有
促进作用。
若炖服,用量一般3--9克;炖时要用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以便把人参
有效成分煎出,保证疗效。若吞服,将人参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将人参切碎,放入好
米酒内浸泡,—般1个月后便可饮服,每次两2汤匙,1日2次。
黄芪
黄芪为
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
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
盗汗,
血痹,
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
脾虚泻泄,
脱肛及一切气衰
血虚之症。
黄芪含有糖类、
叶酸和多种
氨基酸等成分,它能兴奋
中枢神经系统,所以能提精神,抗疲劳,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防止气虚,
感冒和感染颇为有效,还有强心利尿作和降压作用;含有
微量元素硒,硒是
癌症的天敌,所以黄芪有抗癌作用。
若
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
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
忌用。
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
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
喘咳、
咯血、
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
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
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
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时,可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
温开水送下;亦可单独水煎,每剂1.5--3克;存放时要防腐,防虫蛀,可:干燥后密封保存,或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品忌用藜芦同用,虚寒者忌用。
党参
党参为橘梗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的根,以山西的潞参参为优;含有
菊糖,
生物碱,皂甙,
维生素B1、B2等成分,能兴奋
中枢神经,使精神振奋,消除疲劳,亦可增加
红细胞和
血色素,并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对
化学疗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
血细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
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
气血两虚的萎。黄,
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
营养不良。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内服。
本品反藜芦,不宜同用。
太子参
太子参为
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
块根,又称
孩儿参,是一味很好的
清补之品,内含
果糖,淀粉,皂甙,多种氨基酸,
维生素等,有强壮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
补肺健脾,
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每次用量:9—30克,要防霉,宜放置干燥通风处或干燥后密封存放。
白术
白术为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
根茎,以浙江出产的白术为最好,为健脾益气的主要药物;内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
苍术醇和
苍术酮,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有保护肝脏,降低血糖,增强体力等作用;能促进胃肠液分泌,有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及升高血细胞效应。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苦,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
自汗;
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留的
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
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用量:5—15克,凡
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舌苔光剥,唇燥
口干者不宜使用。
甘草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以质坚实而重,皮细而紧有柚沟,断面黄白色,粉多、味甜,嚼之纤维少者为佳;内含
甘草甜素、
甘草素、
异甘草素、
甘草甙、
异甘草甙等,
动物实验证明甘草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和抗炎、
抗变态反应作用;此外,尚具有镇咳,镇痛,抗
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
补脾和中,
缓急止痛,
润肺止咳,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
脾胃虚弱,脘腹疼痛,
咳嗽,心悸,
疮疡肿毒,中毒等症。
用量:1.5-9克,不宜与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藻同用。
补气方一椰子1个。将椰子剥去外皮,
去壳,取白色肉瓤,切成小块食之,每次数块。
椰子肉
异名
椰子瓤,为
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色白,嚼之似肉质。味甘
性平, “益气,去风,食之不饥,令人面泽”(《
本草纲目》)。
椰子果肉
含油量为60%一65%,油内大部分脂肪酸为
饱和脂肪酸,仅有很少的
油酸与
亚油酸。这与一般
植物油有很大不同。饱和脂肪酸尽管有一些弊端,但也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为了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营养学家建议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和
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好各占1/3,即保持1:1:1的比例较为适宜。此外椰子肉尚含有一些
蛋白质、
蔗糖、
葡萄糖,对皮肤的健美也有益处。
补气方二
豆浆200克,
粳米59克;白糖适量。豆浆加水与米同煮为粥,或粳米如常法煮粥,临熟时加入豆浆,继续煮至粥成,以白糖调味,每日2次。
本方补虚羸,肥健人,适合于体弱多病,形体消瘦者食用。
补气方
三鲜桑椹1000克,
糯米500克。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
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
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
酒酿。每日随量佐餐食用。
补气方四猪
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
茴香、
香油皆适量。将
里脊肉洗净,剁成
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
米烂;每日2次。
不同体质食物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一切
生理功能的动力,是由水谷的精气与吸入的自然界大气合并而成的。《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正气充盛,邪气就不会侵袭使人致病。怎样才能补气呢?食补是一种重要的保健养生方法。然而,补气时,应因人而异,不同体质的人应吃不同的补气食物。
阴虚之体质者
应多吃些
补阴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
鱼类等清淡食物,而葱、姜、蒜、椒等辛味则应少吃。
气虚之体质者
在饮食上要注意补气,药膳“
人参莲肉汤”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
黄米、大麦、山药、大枣,这些都有补气的作用,应该
多食。
血虚之体质者
应多食
桑葚、荔枝、
松子、
黑木耳、
甲鱼、
羊肝、海参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均有补血养血的功效。
阳虚之体质者
应多食用
温阳的食物,如
羊肉、
狗肉、
鹿肉等。温阳的食物有助于补阳。
阳盛之体质者
平素应忌辛辣燥烈食物,如
辣椒、姜、葱、蒜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可多
食水 果、蔬菜、
苦瓜,因酒是辛热上行的,故应戒酒。
血瘀之体质者
要多吃些具有
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如
桃仁、油菜、黑大豆等;酒需
长饮,醋可多食,二者均有活血作用。
气郁之体质者
可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平素应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如佛手、
橙子、
柑皮、
荞麦、茴香菜、
香橼、
火腿等。
痰湿之体质者
应多食一些具有健脾利湿、
化痰祛痰的食物,如
白萝卜、
紫菜、
海蜇、洋葱、
扁豆、白果、赤小豆等,对于肥甘厚昧之品,则不应多食。
每种体质应吃不同的补气食物,然而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一味吃某种食物,可能会因过量摄人,过犹不及了。饮食要讲究度,适可而止。
饮食方案
(润肺、止咳、补中、益气)
鹌鹑:《
本草纲目》记载,
鹌鹑肉能“补五脏,
益中气,壮筋骨,耐寒暑,消结热”。
李时珍说:鹌鹑能诸疮
阴肿,煮食可清热。鹌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极好的营养补品,有动物“人参”之称。长期食用对
血管硬化、
高血压、神经衰弱、
结核病及
肝炎都有一定疗效。
玉竹:《中华本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主治
燥咳老嗽,
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目眩,静脉挛痛。”《本草纲目》:“玉竹长时间服用,可去面部
雀卵斑,使面色红润。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润心肺、补五劳七伤、
虚损、腰脚疼痛、天行热狂、止渴的功效。治热病
伤阴、咳嗽烦渴、
虚劳发热、消谷易饥、
小便频数等。”
百合:《中华本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治阴虚久咳,
痰中带血,
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神智不遂引起的虚烦惊悸,
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痈肿、
湿疮。”《本草纲目》记载,治
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温肺止咳,安心
定胆益志,养五脏,治
产后血晕。
《
阴阳平衡养生祛病》:“肺主气,为藏魄之处。”人们夸赞一个人时,常说很有气魄,那么必然是阳气充足、神情自若、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而
阳气不足者,
精神萎靡、畏畏缩缩,或穷困潦倒者,则称为落魄。
牛尾:既有
牛肉补中益气之功,又有
牛髓填精补髓之效。《本草纲目》:“牛肉具有补中益气,健脾
益胃的作用。牛肉可以补气,功效同黄芪。牛髓具有补中,填精补髓的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李时珍说:牛髓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治理
骨折,擦损伤痛,有很奇妙的效果。”
黄精:《中华本草》:“归脾、肺、肾经。主治阴虚劳嗽,
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
消渴;
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
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羸瘦。”《本草纲目》:能补中气,除
风湿,安五脏,黄精补五劳七伤,强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单品蒸后晒干服食能润肌肤,耐饥饿。李时珍说:黄精接受戊己淳气,故为补黄宫佳品,补各种虚损,填精髓,除热寒,杀虫。《神仙芝草经》记载:黄精能宽中益气,调养五脏,使肌肉充健、骨骼坚硬、气力倍增、面色红润、
白发转黑、牙齿复生。
枸杞:《中华本草》:“养肝,
滋肾,补肺。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早泄,虚劳咳嗽,消渴引饮。长于滋阴、益精、养血,为肝肾亏虚者之要药。”《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我国是世界上
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发生率达到15%~20%,其中妇女儿童
贫血率高达20%以上,贫血严重威胁
妇女健康。贫血在祖国医学属“虚证”范畴,虚证常见有血虚、气虚、阴虚、
阳虚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宜的食疗方法进行调治:
1.
龙眼肉15克,红
枣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热温服。
功效:养心补脾,滋补强壮。
2.新鲜
羊骨2斤(1000克),粳米200克。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熬汤,去渣后,入粳米共煮成粥。食用时中适量调米温服,10-1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肾壮骨。
3.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5枚。同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
4.
制首乌60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
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红枣和粳米煮粥,将成,放入红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热温服。首乌忌铁器,
煎汤煮粥时需用少锅或
搪瓷锅。
5.鸡蛋2个,取蛋黄打散,
水煮开先加盐少许,入蛋黄煮熟,每日饮服2次。
功效: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当减肥瘦身成为
都市生活的主题时,另一种
营养缺乏性疾病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攻占了现代家庭中的最小成员,这就是缺铁性贫血。
6.
猪肝150克,
菠菜适量。猪肝洗净切片与淀粉、盐、酱油、味精适量调匀,放入油锅内与焯过的菠菜炒熟,或用猪肝50克洗净切片,放入沸水中煮至近熟时,放入菠菜,开锅加入调米,吃肝吃菜喝汤。
功效:补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给孩子吃一款“
补血菜”。
中医补气食疗
1、补气健脾活血补血-糖
枣荔圆:大枣、
桂圆、
荔枝各50克
三七粉5克
食糖过量。将大枣放砂锅中加水过量烧开后小火煨5分钟再加入其他各物煮沸用小火煨10分钟加食糖调匀即可。每日1次温热过量食之。
2、补气健脾益胃-
参枣米饭:党参10克大枣20个糯米250克白糖50克。将党参、大枣泡发煮半小时捞出汤备用糯米蒸熟把枣摆在上面再把汤液加白糖煎熬成黏汁浇在枣饭上即可。作主食食用。
3、补气
润肠通便-
麻仁栗子糕:
火麻仁10克
芝麻5克栗子粉50克
玉米面50克。将火麻仁、芝麻打碎与栗子粉、玉米面、过量红糖拌匀以
水合面蒸成糕。作点心服食。
4、补气
行气润肠通便-
芪香蜜营膏:黄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过量。将黄芪、木香加水过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黏时加蜂蜜一倍至沸停火待
冷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汤匙沸水冲化。
5、
补气养血-黄芪阿胶粥:黄芪15克阿胶10克粳米30克。黄芪水煎取汁用药汁煮粳米为粥烊化阿胶
兑入粥中。补气养血。每日1次温服。
6、补气养血通乳-
归芪鲤鱼汤:
鲤鱼1条(约500克)当归15克黄芪50克。将当归、黄芪用纱布包后与洗净的鱼同煮。补气养血通乳。
饮汤吃肉。
7、补气益胃-
黄芪补胃枣:蜜
炙黄芪60克橘皮10克黑枣1000克
猪油、白糖、
黄酒过量。将黑枣、黄芪、橘皮放入大瓷盆中加白糖3匙熟猪油1匙黄酒2匙拌匀。瓷盆不加盖旺火蒸3小时离火。以后每天可在饭锅上蒸一次直至吃完为止。每日
午饭和晚饭后吃黑枣5个喝芪枣汁水半匙。3个月为1个疗程。
8、补气化湿散瘀解毒-
糖醋清蒸鱼:
青鱼1段(约500克)
米醋50克。将鱼去鳞及内脏花切其肉肉上覆盖姜丝置于鱼盘中上
笼屉蒸10~15分钟取出用油加佐料
炝锅兑入
糖醋用稀淀粉勾芡浇于鱼体上即成。佐餐食用。
9、补气
活血通络-
黄芪川芎兔肉汤:
兔肉250克黄芪60克
川芎10克生姜4片。兔肉切块去油脂用开水氽去血水然后与黄芪、川芎、生姜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过量
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成。每日或2日1剂随量饮汤食肉。
10、补气
健脾利水消肿-
加味黄芪粥:
生黄芪、
薏米各30克
赤小豆15克
鸡内金末9克
金橘饼2个糯米30克。黄芪加水过量煮20分钟去渣再加入薏米、赤小豆煮30分钟最后加入鸡内金末和糯米煮粥。每日1剂分2次服食每次服后食金橘饼1个。连服2-3个月。
补气老鸭汤
材料:白条母鸭1只,
水发香菇350克,红枣、黑枣各50克,
枸杞子、党参各25克,
当归10克。
调料:植物油、香油、葱段、姜块、料酒、味精、盐、
高汤各适量。
做法:
(1)鸭洗净,切成5厘米见方的志,略焯,洗净;香菇、枸杞子分别洗净;红枣,黑枣分别洗净,
去核;党参、当归分别洗净,切段。
(2)炒锅放植物油烧至八成热,放入葱段爆香后捞出,放入鸭块略炒。
(3)放入料酒、水、党参段、当归段、红枣、黑枣、姜块,大火
焖烧1小时,倒入沙锅中。
(4)沙锅中放入香菇、高汤、枸杞子,小火煲30分钟左右,加入味精、盐略煲,淋上香油即可。
补气鹅胸肉粥
材料
做法
1、鹅胸肉切丝,用少量的料酒、
白胡椒粉、糖、盐拌匀入味;
2、把泡好的百合和煮好的白粥(就是俗称的粥底)一起放入沙锅中,煮到滚,转文火再煮40分钟;下入
鹅肉,煮沸后,转文火10分钟就可以了;
3、加入细细的嫩姜丝跟葱碎、
白胡椒调味就可以吃咯,非常之好吃的一道养生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