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前193) 西汉初大臣。沛县丰邑中阳里(今属江苏丰县)人。
西汉开国功臣、
政治家,
汉初三杰之一。
人物生平
县中豪吏
萧何,是沛丰邑人。凭借通晓
律文,又执法公平无所
枉害,因而做了
沛县的
主吏掾。他与沛县
狱掾曹参都是在县里面颇有权势的
豪吏。
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凭借官吏的职权袒护他。刘邦当了
亭长,萧何也经常在身边指点他。刘邦曾以官吏身份到咸阳参加
徭役,其他同事都送给他三百钱路费,唯独萧何给了五百。秦朝的
监郡御史交给萧何的事务,萧何都办理得井井有条。因而被提拔为
泗水郡的
卒史,政绩又考评为第一。于是御史想向朝廷推荐征调萧何,萧何一再请辞,才得以不去朝廷任职。
单父县人
吕公迁居到沛县时,因与沛县的县令要好,沛县之中的豪杰官吏都前往祝贺,萧何当时是县里的
主吏,掌管收礼事宜,他限定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钱的,坐到堂下。”亭长刘邦递上
名刺假称“贺钱一万”,其实一个钱也没带。吕公知道后大惊,起身亲自到门口迎接刘邦,把他领到堂上就坐,很是敬重刘邦。萧何说:“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刘邦于是亲近地捉弄座上一众宾客,毫不畏缩地坐在了首席。此次酒宴过后,刘邦成为了吕公的女婿。
一次,刘邦奉命护送一批
役徒前往
骊山修筑
秦始皇陵,才出县境不远,便逃跑了许多人。刘邦认为就算到了骊山人也逃走得差不多了。于是在走到丰邑西面的湖泽时,刘邦索性把所有役徒都放走,自己则与十多个愿与他生死相随的役徒逃到芒、砀二山之间蛰居避难。
沛县起义
秦二世元年秋天,
陈胜等人起义,各个郡县的百姓大都杀死长官,响应陈胜。沛县县令惊恐,也想以沛县响应陈胜,主吏萧何、狱掾
曹参对他说:“您是秦朝的官吏,如今想叛秦起事,统率沛县子弟,恐怕他们不愿听命。希望您召集逃亡在外的人,可以招得几百人。利用这股势力胁持众人,众人不敢不听您的命令。”县令于是派
樊哙去召回刘邦,刘邦当时的队伍已经有几十近百人了。
等到刘邦一伙赶来沛县时,沛县县令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造反,就紧闭城门,派人
据守,防止刘邦进城,还打算杀掉萧何、曹参。萧、曹二人于是翻过城墙去依附刘邦。之后沛县的父老乡亲在刘邦的劝导下,合力杀掉了县令,开门把刘邦等人接入城中,并打算拥立刘邦为新的沛县县令。刘邦出言推辞,萧何、曹参等人都是文官,爱惜身家性命,怕起事不成,会被秦朝灭族,于是又都推让给刘邦。众人在多番推辞下,没人敢出头,最终刘邦成为新的沛县县令,依照楚国旧制称作“
沛公”。萧何则担任了沛县的
县丞统筹处理各类政务,与曹参、樊哙等当地豪杰官吏为刘邦去招收兵员,整合了两三千人,前往攻打沛县周边的城邑。
转战各地
众人先是攻打胡陵县、
方与县,秦国
泗水郡的
郡监平率兵包围丰邑,众人回守丰邑,两天后,刘邦出兵应战,击破秦军。于是泗水郡的卒史
周苛、
周昌兄弟归顺刘邦阵营。刘邦命
雍齿守卫丰邑,樊哙往东再次平定沛县,刘邦领着众人在
薛县城西击败泗水郡的
郡守壮,壮逃到
戚县。刘邦麾下
左司马擒获郡守壮,杀死了他。
刘邦所部再次进攻胡陵县,萧何与
夏侯婴前去劝降镇守胡陵的泗水
郡监平,平于是举城投降。刘邦回军
亢父县,抵达方与县时,恰逢魏人
周巿来攻打方与,双方还未交战。刘邦命曹参把守方与城,方与城转投了魏国,曹参领兵迎击。周巿又派人
策反了镇守丰邑的
雍齿,刘邦率军攻打,没有打下。
刘邦两次攻打丰邑没有攻下。
项梁击杀
景驹、
秦嘉后,停驻在薛县。刘邦听说项梁在薛县,于是带着萧何、曹参、
刘交等一百多名骑从,前去拜见项梁。项梁给刘邦增拨了士卒五千人,五大夫爵位的将领十个。刘邦回去后,再次领兵进攻丰邑,攻陷了该城,雍齿逃奔魏国。返回薛县后,萧何随同刘邦与项梁等人共同拥立了
楚怀王。
西进灭秦
项梁死后,楚怀王与众将约定:项羽随
宋义北向救赵,刘邦率军西征,谁先攻入秦都
咸阳,谁就可在
关中称王。
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兵临
咸阳城。秦王
子婴设计杀了奸相
赵高,献出玉玺,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入秦宫,见那里的宫室、帐幕、狗马、贵重的宝物、美女数以千计,便想在此留住,经樊哙、张良一再劝谏,才下令封存宫中贵重宝物和府库,回军驻扎在
霸上。
当时随刘邦进入咸阳的将领们也都争先奔向储藏的仓库,去瓜分金帛财物,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
丞相和
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依据秦朝的典制,丞相辅佐天子,处理国家大事;
御史大夫对外监督各郡御史,对内接受公卿奏事。除了军权外,丞相和御史大夫几乎总揽一切朝政。萧何收藏的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使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形势强弱、民众疾苦等等情况了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也足见萧何的深谋远虑。
立为汉相
刘邦率先攻入咸阳后不久,
项羽也率军入关,并在同年二月自封为
西楚霸王,占有梁、楚九郡之地,建都
彭城(江苏
徐州)。项羽背弃楚怀王的约定,改立刘邦为汉王,统辖荒远偏僻的巴、蜀、汉中之地,建都
南郑。又把
关中地区分封给三名秦朝降将,分别为:雍王
章邯、翟王
董翳、塞王
司马欣,目的是围堵刘邦。
刘邦很生气,想谋划攻打项羽。
周勃、
灌婴、
樊哙都劝阻刘邦,萧何进谏说:“虽然在汉中为王不好,但不是比死好些吗?”刘邦说:“怎么会死呢?”萧何说:“现在兵士不如人家多,开战百分之百会失败,除了死还能如何?《周书》说‘天给予却不去接受,反会遭受其害。话说‘
天汉’,这个名称非常美好。能够在一人之下受委屈,却在万乘诸侯之上伸张其志的,是
商汤、
周武这样的王者。臣希望大王在汉中称王,休养百姓,招致贤才,收用巴蜀的财力,回军平定三秦,就可以谋取天下了。”刘邦这才应允,于是前去
就国,任命萧何为
丞相。
保举韩信
四月,各路诸侯罢兵各自
就国。汉王刘邦也前往封国,项羽派了三万人随从前往,楚国和诸侯国中因为敬慕而跟随刘邦的有几万人。项羽麾下郎中韩信在此期间投奔了刘邦,任职
连敖,不久韩信因犯法差点
处斩,被
夏侯婴救下,推荐给刘邦,刘邦任命韩信为
治粟都尉。此后韩信多次与萧何交谈,萧何认为韩信非比寻常。刘邦在前往封国时,张良送行到
褒中县,建议刘邦说:“大王为何不烧断所经过的
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刘邦让张良返回韩国。汉军从
杜县往南进入蚀地的山谷中,刘邦依照张良的建议,军队过去以后,栈道就全部烧掉,一来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二来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之意。到达都城
南郑时,将领和士兵有许多人在中途逃跑回去了,士卒们都唱着歌,想东归回乡。韩信觉得萧何他们已经多次在刘邦面前保荐过他,刘邦依旧没有重用,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来不及上报刘邦,就亲自去追赶。有人报告给刘邦说:“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大发脾气,就像失掉了
左右手一样。
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刘邦,刘邦见到萧何既生气又开心,说道:“你为什么逃跑?”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问他:“你追的是谁?”萧何答道:“韩信。”刘邦听完大骂:“逃走的将领有十多个,也没听说你去追,偏要去追韩信?这是在骗我!”萧何说:“那些将领都容易得到,像是韩信这样当今数一数二的杰出人才,跑了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了。大王如果只想在
汉中郡长久称王,没有韩信也就算了;如果要准备打天下,那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共谋大事的人。就看大王如何打算了。”刘邦说:“我也想东归,怎能长久憋屈在这种地方呢?”萧何说:“大王若打算东出,能重用韩信,他自然会留下;如果不重用他,他终究会离开的。”刘邦说:“我看在你的面子上,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即使当了将军,还是留不住他。”刘邦说:“那就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
刘邦当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现在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招呼一个小孩一样,这就是造成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选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刘邦答应了。汉军一众将领听说后都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留镇后方
汉元年(前206年)八月,刘邦发动
还定三秦之战,击退雍王章邯的兵马,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便控制了
三秦地区的形势。
由于几经战事,秦都咸阳被项羽放火烧了三个月,这时的关中已是满目疮痍,残破不堪。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后方,负责收服
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
汉二年冬十月(前206年11月3日至12月2日),刘邦到达
陕县,镇抚关外父老。陆续降服河南国、韩国等地。十一月,刘邦由
南郑迁都
栎阳,修缮
河上塞。秦朝原先的皇家动植物园地及水池,也开放给百姓进行耕种。
汉二年二月癸未日(前205年3月4日),汉朝廷下令废除秦朝的政权标志——社稷坛,建立汉朝的社稷坛。普施恩德,赐民爵禄。蜀汉人民因供应军需负担甚重,免其租税二年。关中士卒从军的,免除其家赋税一年。凡普通百姓年逾五十,德高望重,能领导大家为善的,安排他为“
三老”,每乡一人。选择三老一人为“
县三老”,和县令、县丞、
县尉共议政事,免除其役戍。以十月份(
颛顼历一年之始)为酒肉慰劳人民之月。
汉二年(前205年)夏四月,刘邦率军东征,趁项羽攻齐之际,汉军打入西楚首都
彭城,不久被项羽回军杀败,军队崩溃逃回
荥阳。
汉二年(前205年)五月,汉军在荥阳集结,萧何征集关中老弱及尚未成年的人都到军队前线去。韩信也收聚士卒与刘邦会师,刘邦此时又军威重振。与楚军在荥阳南边
京索之间交锋,打败了楚军。汉军在道路两侧筑垣墙,通到河边,以运取临河倚山的
敖仓粮食。
汉二年(前205年)六月,刘邦返回都城栎阳,初六日,立儿子
刘盈为
王太子,赦免罪人。命令诸侯之子在关中的都集中到栎阳担当近卫。
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刘盈,主理都城栎阳。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设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总是先向刘邦上奏报告,刘邦也总是予以批准,准许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根据实际情况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刘邦回来再报告。萧何在关中管理户口,通过水路和陆路转运军粮,供应前方的军队。刘邦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散,萧何常常又征发关中的士卒,及时补充汉军的损失。刘邦因此把关中的事务专门委任给萧何。
汉三年(前204年),刘邦与项羽两军在京索之间对峙,刘邦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萧何。鲍生对萧何说:“大王在外,风餐露宿,却屡屡派人来慰劳您,这是起了怀疑您的心思。为您着想,您不如把自己子孙兄弟中能够作战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去,这样大王一定会更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刘邦大为高兴。
开国首功
汉五年十二月(前203年12月29日至前202年1月27日),西楚霸王项羽身死。汉五年二月甲午日(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
氾水北岸称帝。汉五年五月(前202年5月26日至6月23日),刘邦称帝后,在
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席间询问群臣:“你们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群臣众说不一。刘邦听了之后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论在军帐中制定作战策略,以此决定千里之外的战役胜败,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开战则必定胜利,攻城就一定占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能信用,这就是他败在我手上的原因。”因此萧何、张良、韩信三人也被后世称为“
汉初三杰”。
其后论功行赏,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封他为
酂侯,
食邑最多。众将不服,争辩说自己在前线卖命征战,萧何只是在后方舞文弄墨,逞口舌之力,不应位居众人之上。刘邦于是用“
功狗功人”来比喻萧何功劳之大,又说:“诸将都是只身追随我,最多再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用整个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我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才不敢再说什么。等
列侯分封完毕,到了排定朝中
位次时,群臣都推举曹参说:“平阳侯
曹参身受70多处战伤,攻城略地,战功最多,应排第一。”刘邦已经压过众人一次,重封了萧何,对排位次的事就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他心里仍然认为萧何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时,
关内侯鄂君说道:“在楚汉之争中,陛下有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只身逃脱,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有时,就是没有陛下的命令,萧何一次也派遣几万人,正好补充了陛下的急需。不仅是士兵,就是军粮也全靠萧何转漕关中,才保证了供应。这些都是创立汉家天下流传后世的大功劳,怎么能把像曹参等人只是一时的战功列在万世之功的前面呢!依臣之见,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鄂君的言论正中刘邦下怀,于是就下令萧何排名功臣第一,赐给他特殊的礼遇:可以带剑穿履上殿,入朝拜见时不必同别的臣下一样小步快走。当天刘邦还全部封赏了萧何的父子兄弟十多人,又因为当年萧何送行时比别人多给了两百钱,刘邦加封萧何二千户
食邑。这样,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万户。
营建长安
行赏分封诸侯后,定都的问题又迫在眉睫。起初,打算定都洛阳,后来戍卒
娄敬面见刘邦,建议依借关中的险要形势,定都关中。刘邦征求
张良的意见后,当即决定定都关中。并封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于是,刘邦暂居
栎阳,汉高帝七年(前201年),
长乐宫落成,丞相以下官员都转移到都城长安办公。
汉高帝八年(前200年),萧何营建
未央宫,建立
东阙、
北阙、前殿、
武库、
太仓。刘邦回来,看见
宫阙极为壮丽,非常生气,对萧何说:“天下喧扰不安,苦战数年,成败尚未可知,现在为什么要修建宫至豪华过度呢?”萧何说:“正是因为天下没有安定,所以才乘这个时机建成宫室。况且天子以四海为家,宫室不壮观华丽,就不足以彰显天子的尊贵和威严,并且也是为了不让后代再来加盖。”刘邦心情这才好起来。
诛灭韩信
汉高帝六年四月(前201年5月14日至6月12日),楚王韩信因“
擅发兵”被夺去兵权带到洛阳,降格为
淮阴侯。
汉十年(前197年),阳夏侯
陈豨发动叛乱,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讨伐,韩信托病没有随从。他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随后和家臣商量,趁夜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
韩信的一位
舍人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
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害怕他的
党羽不到位,于是和萧何合谋,派人假称从刘邦那里回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要来祝贺。萧何欺骗韩信说:“就算生病,也勉强去祝贺一下吧。”韩信进入宫中,吕后随即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
长乐宫的钟室将他斩杀。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
蒯彻的计谋,以致被妇孺之辈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三族。后人由韩信事迹引申出成语“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邦当时还在平定代地,听说韩信已经被杀的消息后,与
张良商议,派遣使者任命丞相萧何为
相国,加封
食邑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
自污名节
升任相国之后,许多人都来向萧何道贺,只有
召平表示哀吊。召平对萧何说:“您的祸患就此开始了。陛下在外作战冲风冒雨,而您留守京城,并不需要冒着矢石去冲锋陷阵,但陛下却要给您加封食邑、设置卫队,这是因为
淮阴侯刚刚在关中谋反,陛下对您也起疑心了。设置卫队围绕着您,不是用来表示恩宠的。希望您辞让封赏不予接受,再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资助军需,这样陛下心里就会高兴了。”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策,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秋天,
英布起兵反叛,刘邦亲自领军前去讨伐,在军中多次派遣使者来问萧何在做些什么。萧何因为刘邦在前线,就努力安抚勉励百姓,把所有的东西都送去供应军需,就像平定陈豨叛乱时一样。有个说客对萧何说:“您要不了多久就会遭受灭族的惨祸了。您位居相国,功劳第一,地位难道还能更高吗?而您从刚进关中时起,就深得民心,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百姓们都亲附您,您总是勤勉办事,得到百姓的欢心。陛下之所以屡次派人来问您的情况,是怕您利用自己的威望动摇关中。如今您何不多买些田地,并低价赊购、借贷来玷污自己,这样的话陛下就会对您就放心了。”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刘邦非常高兴。
刘邦平定了英布的叛乱,撤军返回长安。百姓们拦路上书告状,控告萧何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的土地房屋,价值数千万之多。刘邦回到宫中,萧何前来拜见。刘邦笑着说:“当相国的竟然侵夺民众的财产,为自己谋利!”把百姓们的控告信全部交给萧何,说道:“你自己去向民众谢罪吧!”
萧何乘机为百姓们请求说:“长安一带地方狭窄,而
上林苑中空地很多,白白地
抛荒,希望下令让民众进去耕种,收成后粮食归耕者所有,禾秸则不许收走,留下来作苑中禽兽的食料。”刘邦大发雷霆,说:“相国你大收商人的财物,却来讨取我的上林苑!”于是就下令把萧何交给
廷尉拘禁起来,还给他上了刑具。
过了几天,一个姓王的
卫尉侍从刘邦,上前问道:“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怎么突然把他关起来了?”刘邦说:“我听说
李斯担任
秦始皇的宰相,办了好事都归功于主上,有了错误则自己承担。如今相国大量接受那些下贱的商人们的金钱,却来为百姓求取我的苑林,想以此来讨好百姓,所以我要把他关起来治罪。”王卫尉说:“要说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如果有对民众有利的事就为他们向陛下请求,这真是宰相应做的事,陛下怎么竟然怀疑相国接受了商人的贿赂呢?况且当初陛下与楚军相持不下,有几年之久,
陈豨、
黥布反叛时,陛下亲自率军外出平叛,在那个时候,相国留守关中,如存异心,只要稍有举动,
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就不属陛下所有了。相国不在那时为自己谋利,如今难道会贪求商人的金钱吗?再说秦皇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失去了天下,李斯为主上分担过错的做法,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陛下怎么能用这种浅陋的眼光来怀疑宰相?”刘邦听后闷闷不乐,当天就派遣使者手持符节释放萧何出狱。
萧何本来年事已高,平日一向谦恭谨慎,进宫拜见刘邦时,光着脚走路来表示谢罪。刘邦说:“相国别这样了!相国为百姓请求上林苑中的空地,我不允许,不过是我成了
桀、
纣那样的昏暴君主,而相国却是贤明的宰相。我故意把相国关起来,是想让百姓们都知道我的过错啊。”
晚年去世
汉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前195年6月1日),
刘邦病逝于
长乐宫。同年,太子
刘盈即位,史称“
汉惠帝”。
萧何向来与曹参不和,到萧何病重时,汉惠帝刘盈亲自来探望萧何的病情,顺便问他:“您
百年之后,谁可以继代您的职位?”萧何回答说:“最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刘盈又问:“曹参怎么样?”萧何叩头说:“陛下找到合适的人了!臣死而无憾了!”
萧何购置土地房屋一定选择贫穷僻远的地方,营造宅第也从来不修建围墙。他说道:“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效仿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无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
汉惠帝二年(前193年),相国萧何去世,谥为“文终”。
历史评价
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鄂千秋:“郡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
刘盈:“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臣,所与为天下也。”
司马迁:“萧相国何于秦时为
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钥,因民之疾奉
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髃臣,声施后世,与
闳夭﹑
散宜生等争烈矣。”
《
太史公自序》:“楚人围我荥阳,相守三年;萧何填抚山西,推计踵兵,给粮食不绝,使百姓爱汉,不乐为楚。”
班固:“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
龠,参与韩信俱征伐。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苗裔,盛矣哉!”
曹操:“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
荀勖:“昔萧曹相汉,载其清静,致画一之歌,此清心之本也。”
陆机:“堂堂萧公,王迹是因。
绸缪睿后,无竞维人。外济
六师,内抚三秦。拔奇夷难,迈德振民。体国垂制,上穆下亲。名盖群后,是谓宗臣。”
葛洪:“
邓禹马援田间诸生,而善于用兵;萧何曹参不涉经诰,而优于宰辅,尔则知人果未易也。”
应詹:“昔高祖使萧何镇关中,
光武令
寇恂守
河内,
魏武委
钟繇以西事,故能使
八表夷荡,区内辑宁。”
朱敬则:“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相蜀,
张昭辅吴,茂宏之经理
琅琊,景略之弼谐永固,
刘穆之众务必举,扬遵彦百度惟贞,
苏绰共济艰难,
高熲同经
草昧,虽功有大小,运或长短,咸推股肱之林。悉为忠烈之士。”
司马贞:“萧何为吏,文而无害。及佐兴王,举宗从沛。关中既守,转输是赖。汉军屡疲,秦兵必会。约法可久,收图可大。指兽发踪,其功实最。政称画一,居乃非泰。继绝宠勤,式旌砺带。”
独孤及:“汉兴,萧何、张良、
霍去病、霍光以文武大略,佐汉致太平,一名不尽其善,乃有文终、文成、景桓、宣成之谥。”
薛稷:恪居尔位,勤不告劳,则萧公堂堂,吴汉纠纠,
冯豹伏于阁下,黄公宿于台上:忧国奉公,可以不谓忠乎?
吕蒙正:”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之餐,及至遇行,腰悬三齐玉印。“
洪迈:“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为汉、唐名相,不待诵说。然前六君子皆终于位,而姚、宋相
明皇,皆不过三年。……萧何且死,所推贤唯曹参;魏、丙同心辅政;房乔每议事,必曰非如晦莫能筹之;
姚崇避位,荐宋公自代。唯贤知贤,宜后人之莫及也。”
陈亮:“
汉高帝所籍以取天下者,故非一人之力,而萧何、韩信、张良盖杰然于其间。天下既定,而不免于疑。于是张良以神仙自托;萧何以谨畏自保;韩信以盖世之功,进退无以自明。萧何能知之于未用之先,而卒不能保其非叛,方且借信以为自保矣。”
徐钧:”相国人夸佐沛公,收图运饷守关中。不知用蜀为根本,此是兴王第一功。“
张闰:”汉祖肇炎图,三杰咸辅翼。功成及酬赏,相国独第一。发踪指示语,谁曰匪其实。焉知英主心,方谨操纵术。勋高疑益深,固异亭长日。守关忠弗念,置卫防百出。堂堂明且审,自计亦无失。护军给饷馈,入秦收图籍。用智既有余,保身岂难必。逊封散宏财,非真召平力。污名起田宅,犹愈受斧锧。终加恭谨辞,贤哉史臣笔。“
曾国藩:“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德传者。立功如萧、曹、房、杜、郭、李、韩、岳,立言如马、班、韩、欧、李、杜、苏、黄,古今曾有几人?”
周恩来:“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经营关中作他的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
主要成就
政治
早期追随刘邦的萧何就不予余力的支持和拥护刘邦,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交给萧何管理(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这一举措赋予萧何极大的权力,当然,萧何也干得极有成效。后汉朝建立后刘邦把萧何推举到丞相的职位,也可以说明萧何在刘邦心中的地位。
萧何原是沛县“主吏掾”,熟悉秦帝国的法令制度。刘邦入关后曾颁布过法令:“约法三章”,废除了无理的秦朝苛法,而维持社会秩序的法令制度都一律保留。这都是在萧何的意见下进行的,而后来根据秦律又制定了汉律,从出土“
睡虎地秦简”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秦法基本完整地被沿用于汉法之中。
《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第三》:汉兴,高祖初入关,
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攈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
九章律》,分别是
盗律、贼律、囚律、捕律、
杂律、具律、
户律、兴律、
厩律。
文化
刘邦率大军入秦都咸阳,诸将皆忙于分取府库珍宝财物,他独取秦国文献、档案、律令、图籍藏之。汉以此而得知天下各地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这对建立西汉王朝有决定性作用。他为丞相,留守关中。转送粮草,军需无乏,建国以功第一。汉五年(前202年)封为酂候。他极注重图书事业的建设,汉初,他主持建造有“
石渠阁”、“
天禄阁”于未央宫内,“石渠阁”以储入关所得秦朝书籍以及入咸阳以后所得的图籍、档案;“天禄阁”专藏各地所献秘本珍本和处贤才硕学之士。是为汉代官府主要藏书楼,由此奠定了汉代国家藏书的基础。
人际关系
亲属
夫人:姓氏不详,名同,
汉惠帝二年被
吕后封为酂侯,
汉文帝元年被罢免。
儿子
孙子
曾孙
后裔
萧何的后嗣有四世因为犯罪而失爵,绝封;但汉天子总是又寻找萧何的后代,重新封为酂侯,其他功臣无人能与他相比。其后代著名者有:
《南齐书》与《梁书》都将南渡之前的兰陵萧氏谱系直追至汉代的萧何、萧望之等,这显然是《南齐书》作者萧子显及其同时代人的编造。《新唐书》所说的萧氏世系,又与《南齐书》和《梁书》分歧甚大,显然是入唐以后萧氏的后人因为《南齐书》与《梁书》的记载已遭批评,而另编新谱。
侯国世系
萧何的后嗣有四世因为犯罪而失掉爵位,侯国断绝;但汉家皇帝总会再次寻找萧何的后代,重新封为酂侯来传承萧何的爵位,这样的待遇是其他功臣不能相比的。
成语典故
后世纪念
咸阳北原
《集解东观汉记》云:“
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正义括地志》云:“萧何墓在
雍州咸阳县东北三十七里。”
两处记载,都说明萧何死后被葬在
咸阳市的西北方向,就在北原的
长陵,也就是在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区内,在那里矗立在麦田中的这个土冢,就是传说中的萧何墓,十分破败,村里的老人说,原来的萧何墓至少比眼下的大两三倍大,两座土冢几乎是连接在一起的,原来这周围都是住的人,旧社会来逃难的人,外地要饭逃难的人,都在这儿打个洞救住下了。慢慢变成了眼下的样子。
萧何墓的四周,并没有发现像一般的名人墓冢应该有的一些保护措施,也没有历史文化的资料,只有这样一个简单的碑文,上面刻着在一九九二年的时候,这里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还经常是盗墓贼来的地方。
中牟县
据明朝
正德年间的《
中牟县志·墓冢》记载:“萧何墓,在圣水堡。”圣水堡的旧址在今
中牟县雁鸣湖乡小朱村附近。
明朝
洪武年间,中牟萧氏的始祖萧斌从山西
洪洞县迁徙到黄河以南的中牟定居,后来,又有一些萧氏子孙从中牟迁徙到
新郑、
尉氏等地,人丁非常兴旺。在中牟定居的萧氏后裔为纪念萧何的不朽之功,就在当年的“
鸿沟”附近建造萧何墓,并世代精心守护。当时“鸿沟”的位置在中牟北面,水通圃田泽,上游连接荥阳楚河。明朝中期,萧何墓依然完好无损,当时,湖南官吏刘威曾专程到中牟的萧何墓前来拜谒,并写下《谒萧何墓》一诗:“半世悠悠刀笔场,偶持文墨事高皇。入关独解收秦籍,略地先能绝楚粮。指示功勋高一代,定来法律胜三章。临终更笃曹参代,万古忠心日月光。”这首诗收录在明朝正德七年的《中牟县志》。明朝
天顺和
成化年间,黄河决口,萧何墓被洪水冲毁,已经荡然无存。
广场
萧何文化广场位于河北省
衡水市,因汉朝开国功臣萧何的民间传说而得名。传说,汉高祖刘邦为缅怀功臣萧何,下令为萧何铸金头随葬。但后来萧何的金头被盗墓人盗走。盗墓人用船载着萧何金头辗转沿滏阳河行至何家庄西河湾时,因湾大水急,船翻了,萧何金头沉入水底,虽打捞数日却不见踪迹。后来,有善良的打鱼人把萧何金头打捞上来,就地埋在了西河湾畔,此后西河湾就被人们称作“萧何头”。
史书记载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