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Yangtze Plain, Middle and Lower)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发达。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地形的显著特点是地势低平,河渠纵横,湖泊星布,一般海拔5~100米,但海拔大部在50米以下。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为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汉江三角洲地势亦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湖泊成群挤集于东南前缘。洞庭湖平原大部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北高南低。
鄱阳湖平原地势低平,大部海拔在50米以下,水网稠密,地表覆盖为红土及河流冲积物。三角洲以北即为里下河平原。平原为周高中低的碟形洼地。洼地北缘为黄河故道;南缘为三角洲长江北岸部分;西缘是洪泽湖和运西大堤;东缘则是苏北滨海平原。
形成过程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形成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整体。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洞庭湖平原主要则由通过荆江南岸太平、藕池、松滋、调弦(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长江泥沙冲积而成;鄱阳湖平原除边缘红土岗丘外,中部的泛滥平原主要是由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等河流冲淤而成;苏皖沿江平原是受镇江和长江冲积形成的平原,其中包括芜湖平原和巢湖平原。
涵盖地区
土壤状况
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主要是黄棕壤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地大部为水稻土。红壤生物富集作用十分旺盛,自然植被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达70~80克/千克,但受土壤侵蚀、耕作方式影响较大。黄棕壤有机质含量也比较高,但经过耕垦明显下降。紫色土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通常林草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结构,增强土壤颗粒的粘结力,提高蓄水保土能力。该地区的红壤、黄壤、黄棕壤与石灰土一般质地粘重,透水性差,地表径流量大,若植被消失、土壤结构破坏,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而紫色土和粗骨土透水性虽好,但土层多浅薄,在失去植被保护和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亦易发生强烈侵蚀。
1940-2002年间,在86×103平方千米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乡村区域中有47%的面积发生了土地利用覆被转化,主要是耕地面积减少,非耕地面积增加。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面积变化引起了其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改变,其中稻田和闲置水域面积分别减少21.5%和6.7%,并造成其0-30厘米土壤(或底泥)有机碳储量分别减少了41.8TgC和12.9TgC;而水产养殖、非渗漏表面为主的建筑用地、种植多年生木本作物和种植一年生作物的水浇地面积分别增加14.2%、7.7%、3.5%和2.0%,使其0-30厘米土壤(或底泥)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32.2TgC、22.2TgC、12.2TgC和6.5TgC。(注:TgC为土壤有机碳含量值单位)
气候特征
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中亚热带北缘。年均温14~18℃,最冷月均温0~5.5℃,绝对最低气温-10~-20℃,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270天。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季节分配较均,但有“伏旱”。无霜期210~270天,10℃以上活动积温达4500~5000℃。
区域划分
根据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区域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六个亚平原区: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陆生植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分布的常见野生草本植物种类有土茯苓益母草明党参葛根虎杖夏枯草白花前胡乌药野菊花地榆茵陈淡竹叶何首乌女贞子南沙参百部瓜蒌桔梗丹参牛蒡子淫羊藿、白前、白花蛇舌草、玉竹、夏天无、太子参鸡血藤、白药子、猫爪草、北柴胡、南柴胡、马兜铃、射干、艾叶、积雪草等;乔木类有樟树、女贞、冬青、枸骨枫香、梧桐、合欢、乌梅、南酸枣等;灌木类有覆盆子、檵木、金樱子、木芙蓉棕榈、山胡椒、冻绿、野山楂等。
●水生植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水生植物主要在湖泊内,从沿岸浅水向中心深水方向呈有规律的环状分布,依次为挺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挺水型水生植物指根扎生于水底淤泥,植物体上部或叶挺生于水面的种类,多分布于内湖浅水、浅溏、沟汊及水田中,主要种类有芦苇、水烛东方香蒲、莲、慈菇、泽泻、黑三棱、菖蒲、石菖蒲、水葱、雨久花、鸭舌草和中华水韭等;浮水型指植物体悬浮于水上或仅叶片浮生于水面的种类,多分布于湖缘、池塘、沟汊等静水水域,主要种类有芡实野菱莕菜浮萍、紫萍、满江红、四叶萍、凤眼莲空心莲子草莼菜睡莲萍蓬草、水蕨、水龙等;沉水型扎根于水底淤泥中或沉于水中的植物,多分布于水深4米以的暖流静水水域中,主要种类有眼子菜、菹菜、竹叶眼子菜金鱼藻、黑藻、水车前及苦草等;在平原的沟溪长期积水处或土壤潮湿的沼泽地,还分布有灯心草谷精草、矮慈菇、牛毛毡、节节菜、圆叶节节菜、水苋菜丁香蓼、水芹、半枝莲、水苏、薄荷鳢肠蔓荆子水蜈蚣、鱼腥草、三白草、毛莨,半边莲、猫爪草和白前等。
动物资源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主要有蟾酥地龙刺猬皮土鳖虫鳖甲、龟甲、僵蚕蝉蜕、水蛭、蜈蚣、牡蛎、青娘虫、虻虫、蛴螬虫蜣螂虫蝼蛄守宫(壁虎)、蕲蛇、乌梢蛇、白花蛇,穿山甲、水獭、猴、鹿、熊、猫、、鲢、、鲫、青、草、、香鱼、银鱼(有大银鱼、短吻银鱼、细银鱼、尖头银鱼等多种)、鳗鲡花鲈和松花鲈(又名四鳃鲈)、中华鲟扬子鳄等动物。
矿产资源
长江中下游平原矿产资源种类很多,主要有萤石磁石滑石紫石英秋石青礞石代赫石寒水石自然铜阳起石云母禹粮石鹅管石石膏煤炭有色金属等。其中有色金属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由于江南山地丘陵在地质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岩浆在冷凝过程中,所含的各种金属成分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形成等有色金属。
江西大余的钨、湖南冷水江的锑,都是有名的矿藏。江西德兴、安徽铜陵和湖北大冶的铜,湖南水口山的铅锌也都是储量很大的矿区。黑色金属中有湖北大冶和安徽马鞍山与庐江的铁矿,它们分别为武汉和马鞍山的钢铁工业提供了原料,湖南湘潭的锰矿也很有名。
煤炭资源分布情况是:长江以北多大煤田,如江苏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长江以南多中小煤田,主要有江西萍乡丰城,湖南资兴等。非金属矿产有湖北的磷矿,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水系情况
河流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的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全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区域内最主要的河流为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区域内河流多为冲积性河流。
湖泊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的淡水湖泊众多,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的10%。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万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江汉平原素有“鄂清上千,湖泊成群”的说法,长江三角洲亦有“水乡泽国”之称,湖荡洼地占三角洲土地总面积的13.4%。除太湖外,面积在千亩以上的大湖有150多个,千亩以下的荡、泊数以千计。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的湖泊中,以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的面积较大。它们对长江及其支流的作用最显著,具有调节水量、延缓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兼具灌溉、航运、养殖之利。
●主要湖泊
●湖泊常见类型
(1)构造湖
构造湖的湖盆主要是因地壳沉陷而产生的,实际上是由局部断裂作用使地壳构造下陷而成。许多大湖和较大的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巢湖、七里湖等,都是构造湖。
(2)河迹湖
河迹湖是在河床摆动的情况下,旧河床积水而成的,最典型的是牛扼湖。这类湖泊,一般面积较小,外形上常呈长弓形、月牙形。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的牛扼湖,比较典型的有荆江河段的月亮湖、大公湖、西湖,据研究;荆江曲流段夭然裁弯取直的周期为每30年一次。此外,九江以西的官湖、安庆对岸大渡口东的八都湖等,也都是河迹湖。
(3)堰塞湖
堰塞湖是河床或河谷地带内堆积地貌发育阻塞河流、注地,从而积水而成的湖泊。这类湖泊,在长江支流入江,或次一级支流入河的河口区附近,因堆积型地貌发育而堰塞成湖的比比皆是。如洪湖、白潭湖、张渡湖、武汉市东湖和南京市的莫愁湖等。
(4)沉溺湖
沉溺湖位于新构造运动下降区。由河谷地带的浅洼地或残丘、阶地间的坳沟、洼地因地壳下降沉溺积水成湖。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的沉溺湖,湖北境内有泊湖,源湖、沉湖等。江苏境内的有吴江县、吴县、昆山县等地的湖荡。在东太湖、澄湖、阳澄湖、元荡、淀山湖等湖泊底部,普遍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埋藏遗址,石器、骨铁等遗物,以及铁僵石和泥炭层。有人根据钻孔资料、考古文物的埋藏深度,提出东太湖一澄湖一淀山湖一线应是长江三角洲平原区的沉降中心。位于沉降中心区的湖泊,一般都是沉溺湖。
(5)潟湖
潟湖位于古海滨或现代海滨,潟湖的形成明显地受到海岸演变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平原上由潟湖演变成淡水湖泊的实例,大多数地理学者和海岸地貌工作者都认为是太湖。他们根据太湖低平原存在着海相沉积层推断,认为新构造运动使如皋、江阴、宜兴一线以东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以太湖湖盆沉降中心的断裂拗陷盆地,拗陷盆地经受海水浸淹,形成浅水海湾。
自然灾害
洪涝
因为受亚热带季风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是中国暴雨多发区和暴雨强度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区域。尤其是长江干流从湖北荆州到安徽铜陵沿线的两湖平原和皖西皖中平原等低洼区域,由于暴雨汇流面积大,支流众多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又夹于南北丘陵山地之间,是最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区域,长江流域曾经发生的多次严重洪涝引发的溃堤和淹没灾害大部分就发生在这个区域。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4月前后雨水明显增多,5月份洪涝次数显著增加,但主要是在江南地区。6月中至7月上旬是梅雨期,雨量大,是洪涝发生的集中期。7月中至8月为少雨伏旱期,发生洪涝的机会少,但沿海地区受热带气旋影响仍可遭受洪涝灾害。大部地区洪涝集中在5~7月,受涝次数占全年的80%左右。从季节上看,夏涝最多,春涝(以渍涝为主)次之,秋涝第三,个别年份有小范围的冬涝现象。
长江三角洲平原是上游各水系的洪水走廊,由于面临海洋,易遭台风暴雨及风暴潮袭击,常出现外洪、内涝或外洪内涝同时并发的水灾。
1954年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出现三次较大暴雨,历时九天。直至7月底,流域内每天均有暴雨出现,且暴雨强度大、面积广、持续时间长,在长江中下游南北两岸形成拉锯局面。8月上半月,暴雨移至长江上游及汉江上中游。由于在上游洪水未到之前,中下游湖泊洼地均已满盈,以致上游洪水东下时,宣泄受阻,从而形成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后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流域连降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江苏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达9.9米,秦淮河东山站最高水位10.28米,滁河晓桥站最高水位达11.29米。
干旱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在夏季容易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炎热降水较少,如果台风等活动较少的话,蒸发量会大于降水量,形成伏旱。长江中下游伏旱期常出现37~38℃的高温,甚至40℃以上的高温。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造成棉花蕾铃大量脱落,影响南方早稻和中稻的正常灌浆和晚稻的移栽成活。
1951年湘、赣发生初夏旱和伏旱,1959年鄂、湘、皖、苏南和赣北部分地区一月上旬夏旱,部分地区延至月,出现伏旱和秋旱,以皖、鄂受旱最为严重,1960年湘、赣大部和鄂部分地区月降水经常年偏少一成,夏旱比较严重,对中稻生长影响较大。1986年鄂、湘两省发生了较重的春夏旱。2000年湖北省大部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春旱,夏收作物大幅减产,春耕春严重受阻,农业经济损失亿元多,2006年湖北、2007年湖南和江西等均出现了比较重的旱情。
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发生了60多年来范围最广、程度最重的水文干旱,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呈现出降雨少、来水少、水位低、枯水早的特点。
狂风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在夏季易发龙卷风,风团尺度很小,一般在100米左右,往往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强龙卷的地面风速介于110米/秒-200米/秒之间。其发生时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它与一般大风的区别就是路径要小一些。龙卷风的水平范围很小,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最大为1千米左右,持续时间一般也仅有几分钟,最长不过几十分钟,但却可以造成庄稼、树木瞬间被毁,交通、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重大损失。
寒潮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地处中国中部,是中国区域类寒潮和单站类寒潮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之一,寒潮来袭时,多发生一系列灾害性天气,如大风、低温、霜冻、暴雪等。寒潮发生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20世纪50、60年代是该区域寒潮的高发期。
环境问题
水体污染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内河水系水污染较严重,水生态呈相对恶化趋势。2010年,湖北省降水较常年偏多22.5%,即使如此,地表水水质比往年还略有下降,主要湖泊、水库中水质较差符合Ⅳ类、Ⅴ类标准的占36.4%,水质污染严重为劣Ⅴ类的占9.1%。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的太湖流域,水质在20世纪60年代为Ⅰ-Ⅱ类,70年代为Ⅱ类,80年代初为Ⅱ-Ⅲ类,80年代末全面进Ⅲ类,局部Ⅳ类,90年代中期平均为Ⅳ类,1/3湖区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至2012年,该湖水质以Ⅴ类为主,蓝藻水花生频发,湖泊富营养化严重。
随着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经济快速发展,污水排放有增无减,由于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人内河水系,加之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河沟、湖泊水污染难以有效控制,导致水环境恶化、水生态系统退化,水质型缺水普遍。另外,因水环境恶化,天然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物种生物多样性下降。
大气污染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工农业发展迅速,是中国工业集中区之一,尤其沿江地带工业发达,矿物燃料消耗量大,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经常出现酸雨(pH<5.6)。
湖泊萎缩
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温饱问题,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开始了自宋代以来围湖垦殖的第3次高潮,由此丧失了不少湖泊水面。泥沙淤积也是该区域湖泊萎缩的重要原因,洞庭湖尤为突出。由于围垦和泥沙淤积等原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17198平方千米减少到2012年的6600平方千米。因湖泊大幅度萎缩,长江中游地区调蓄洪水的能力大减,防洪压力增大,与过去同样频率洪水造成的危害相比,损失明显上升,出现了中洪水、高水位、大损失的现象。在湖泊萎缩严重影响防洪的同时,湖泊生态系统也在逐渐退化。
20世纪60-70年代中期,江汉平原的一些浅水湖泊,如沉湖排湖、三湖、回露湖、刁汉湖、米湖、鼓湖等相继消亡,湖泊面积则从20世纪初的8330平方千米减少到50年代的5960平方千米和80年代的2983平方千米。
土壤异化
●土壤潜沼化
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低洼地与湖荡沼泽,由于泥沙淤积与多年的人工围垦,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不断向着潜育型水稻土方向演化,形成湖沼-沼泽土-潜育土-重度潜育化水稻土-中度潜育化水稻土-轻度潜育化水稻土-潴育化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水旱轮作)的演化系列,不同阶段的土壤系列几乎遍布整个平原湖区。一旦地下水位提高,这种演替方式可以出现逆转。
●土壤盐渍化
长江河口、三角洲地区由于历史的发育过程和沉积特点,决定了河口盐渍化土壤的出现,形成了与海岸平行呈带状的土壤分布规律,从海边到内陆依次分布着盐渍淤泥带、滨海盐土、强度盐化土带、中度盐化土带、轻度盐化与脱盐土带。海岸东移、海堤兴建直接影响着三角洲土壤的发育,当土地一旦脱离海水的浸渍,在自然淋盐和人为排盐、洗盐、抑盐和耕种熟化作用影响下,即开始从沉积物堆积的地质过程逐渐转向成土过程。当然,如果发生海水入侵,上述系列又可发生逆转过程,它们彼此有发生的联系,在一定程度可以相互转化。近代三角洲地区的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于上海的崇明岛和江苏的启东海门南通一带。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东、中线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必将导致长江下泄流量的变化,引起长江中下游沿江平原地下水位上升,河口咸水倒灌,从而扩大潜沼化与盐渍化土地的范围。
古代文明
中游地区
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主要表现为以二元为主体的谱系结构,即以两湖平原西南侧为中心的南方系统和以汉水东侧为中心的北方系统的谱系结构。
南方系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由彭头文化、皂市下层文化和汤家岗文化构成,北支由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构成,他们的绝对年代约在距今8500─5100年之间。北方系统的考古学文化由边畈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构成,他们的绝对年代约在距今6900─4200年之间。在发展的构成中,南北两系统的考古学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往和影响。约在距今5100年前后,这种以二元为主体的谱系结构被打破,即北方系统的油子岭文化逐步向西南扩展,到屈家岭文化时期基本取代了南方系统,实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
长江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时期大致出现了“一统”的局面,相对稳定一段时间后进入石家河文化时期,此时整个长江中游的文化面貌有较大的变化。“后石家河文化”与石家河文化之间已经发生文化的断裂现象,说明了尧舜禹时期中原对“三苗”的征伐。另外,黄帝集团在较早的时期有一支发展到长江中游的宜昌地区,与西陵峡一带的土著通婚,衍生出“昌意族”,即“仰韶文化南下对大溪文化中心区的影响,也许就有着黄帝与嫘祖传说的历史背景”。长江以北地区,无论大溪文化,还是油子岭文化都明显可见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的影响因素,而且呈由北向南逐渐减弱之势,至江南则基本不见其踪迹了。
下游地区
长江下游地区,以太湖平原为中心,南到杭州湾地区,北以宁镇地区为中心(包括苏皖接壤地区),是自有渊源、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完整的文化区系。自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3400年)──马家文化(前5000─前4000年)以下,有松泽文化(前4000─前3200年)、良渚文化(前3200─前2200年)。这个地区分为三个明显的中心,即杭州湾宁绍地区,太湖周围和苏杭地区,以及以南京为中心的苏皖接壤地区。其文化面貌有自己特点,如稻作农业、干阑式建筑等。特别是,良渚文化出现的成套的礼玉、高坛建筑土筑(“金字塔”)和规划严整的聚落等等,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说明其开始进入等级礼制社会。良渚文化的发展突然中断。其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后来的青铜文化看不出直接的联系。良渚文化明显地影响到南北各地。鲁南──苏北一带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就包含有颇多的良渚文化因素,反过来,良渚文化也受到了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影响,两种文化的陶器和石器常有互借现象。良渚文化的诸多因素为夏商周所吸纳,如礼玉制度,鼎的使用,甚至商周时期的“饕餮纹”也是直接来自良渚玉器上的纹饰。但是,整个三代,长江下游的文化和文明发展都表现出中断和回归的特点,直到春秋中晚叶才重新起步,兴起了吴越文明。也许,正因此之故,在先秦文献及汉晋以来流传的神话传说中,不见远古时期客观存在于这一带的部落与部落集团。
发展现状
●概况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气候温暖湿润,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重要产棉区和产粮区,区域内、油、水产等产量居中国前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东部区域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的上海市江苏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是区域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那里人口聚集最多、综合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尤其上海具有核心城市的功能,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具有辐射带动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中国发展的能力。南京、杭州是长江三角洲两翼中心城市,南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承东启西枢纽性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区域性的金融和教育文化中心;杭州具有科技、文化、商贸和旅游功能,是国际休闲旅游城市、中国重要的文化创意中心、科技创新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此外还有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等竞争力较强的节点城市。
●中部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该区承东启西、连南通北,区域内人口众多,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科教基础较好,水陆空综合交通网络便捷,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优势较为明显,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产业门类齐全,生态环境容量较大,集聚和承载产业、人口的能力突出,具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条件。经济发展重点是以能源、冶金、石化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以工程机械、汽车船舶加工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软件、光电子、激光设备、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长江航运为依托的物流、商贸、旅游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以粮食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农业。
交通运输
长江中下游平原居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发达;长江贯穿中部,成为一条东西向的水运大动脉,加上其众多支流,构成一庞大水道交通运输网。
●水运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道纵横,平原区水流平稳,水量丰富,是中国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地区。 长江干流被称为“黄金航道”,它的大小支流大多能通航。2014年,中国中央政府决定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打造长江沿江经济带。
●铁路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东西铁路干线主要有沪汉芙客运专线(规划中)。南北铁路干线主要有三条,即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
●航空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上海、武汉、南京是中国重要的航空港。区域内有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天河机场禄口机场黄花机场昌北机场等国际机场。 
●公路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是中国公路运输网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区域内有沪蓉高速京港澳高速杭瑞高速等高速公路穿越。
人文景观
岳阳楼
岳阳楼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上,洞庭湖畔,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称。相传始为三国东吴鲁肃训练水兵之阅兵台。公元716年(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锐,在此修楼,定名“岳阳楼”。宋岳阳郡守滕子京重修,并请范仲淹撰《岳阳楼记》,名声益振,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脍炙人口名句。楼几经兴废,今存主楼建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三层,两侧建“三醉亭”、“仙梅亭”,湖边有“怀甫亭”,楼内珍藏文物。建国后整修一新,连同附近地区辟为公园。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内蛇山黄鹄矶头,相传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是为屯戍需要而建的。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
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滕王阁是中国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筑,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2001年1月,该楼被核准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开始称钟山,东晋时开始称紫金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为北高峰,其余分别为西为天堡山和东为茅山,中山陵便坐落于此。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神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外滩
外滩位于上海市,是上海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原指浦西滨江大道中山东一路外白渡桥至延安路口,系拖曳漕船的纤道。1984年开埠后,西侧建起20余幢风格各异的大楼,东侧成为风景宜人的江畔绿地。1992年实施交通综合改造工程,防汛墙向江中移建,上为观景平台,内为停车场及商店,下为大片绿地;道路拓宽为45米,为上海第一条10车道大街;有4座人行地道将两侧道路连通。南北交通干道及风景区功能得到强化。南口已拓长至中山东二路新开河南路口。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江面巨轮穿梭,路面人海车流,与浦东隔江相望,成为国内外游客观光的热点。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也称“苏州古典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为明清时期地主官僚在苏州所建的私家园林。苏州造园活动历史悠久,上可溯至五代,到明清时达于鼎盛,成为南方私家园林的主要代表,留存至今数量最多,保存也较好。园林多为官僚士大夫所构,以作退隐遁世,寄情山水,怡养天年。文人雅士在园中抒怀题咏,吟诗作画,镌于匾联、楹对、石刻上,将山水画构图意境融于造园中。园林在有限空间内,运用衬托对比等手法,创造出“咫尺山林”的意境。园内山石、房屋、花木等景物使园林有浓厚的文人书卷气,体现了婉约清丽的风格。
参考资料
地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31 13:49
目录
概述
自然地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