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澧(公元1810-公元1882),字兰甫、兰浦,号东塾,广东
广州府番禺县人,祖籍浙江
绍兴,世称东塾先生,
广府名人。清代著名经学大师、教育家、
思想家、为清代广东九老之一,是广东近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人物生平
陈澧先世为浙江
绍兴人,六世祖宦于江宁,祖父一代迁居广东,至陈澧占籍为
番禺人。1810年3月,陈澧出生在广州城木排头。广州北京路一带,有一处地名为木排头,宋代此处为珠江岸边,因常泊木排而得名。陈澧故居就位于这一带,可惜在民国时被火烧毁,如今已不见痕迹。7岁开始入私塾从徐达夫先生读书,六年间读了“
四书五经”和唐诗。他自幼聪敏。9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写诗作文。10岁父亲去世,始
读家藏《
通鉴》,“日课一卷,一年而毕”。
澧少好为诗,及长,泛览群籍。凡小学、音韵、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
骈体文、填词及篆、隶、真、行书,无不研究。杨荣绪劝澧说:“东坡所谓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伙,君子谓也。”“澧亦自念,如我所好,一一为之,虽寿如彭祖,不能毕其事,乃稍稍减损。惟读经史,日有课程。”
早年受惠于学海堂
陈澧并无显赫家世与家学渊源,他之所以能成为大家,主要
得益于广东方兴未艾的
学术氛围。晚清广州书院风行,他先后在
羊城书院、
粤秀书院、
越华书院读过书,道光十四年(1834),陈澧入
南粤著名书院
学海堂为专课生。
著名学者
阮元嘉庆二十二年(1817)任
两广总督,他继在杭州创建
诂经精舍之后,于道光五年(1825)在广州城北越秀山创办学海堂,这是晚清又一个以专重经史训诂为宗旨的书院,对广东学术有开创之功。学海堂只设学长,不设山长,因为山长不能多设。他选定8位通古博今的学者担任学海堂学长,他说:“此堂专勉
实学,必须八位学长各用所长,协力启导,庶望人才日起。”陈澧入学海堂之前,就与学海堂学长
曾钊、
吴兰修等人有交往,入学海堂后,他更是勤勉学习,深得其弘扬汉学的精髓,并坚持汉宋并举,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广东
汉学研究。道光二十年十月,陈澧被聘为学海堂学长,并居此位达27年之久,以至桃李遍地,蔚为东塾学派,从而达到了
阮元冀望“人才日起”的目的。陈澧对阮元十分崇敬,他于1841、1844年先后两次在扬州拜见阮元,并请其为“忆江南馆”题匾。
学海堂时开设
十三经、
四史、文选、杜诗、韩文、
朱子书等专书课程,每人专攻一书,进行句读、抄录、评校、著述等研究工作。“学海堂”同时设学长多人,负责指导诸生研究,并选录师生优秀文章,刊印《学海堂集》。
放弃科考正途专攻学术
那个年代,科考几乎是学子晋升的唯一出路。陈澧14岁开始走上漫长的科考道路,于道光三年首应童子试。道光六年考取县学生员,第二年恩科第一,时与顺德县卢同伯、南海县
桂文耀、同邑
杨荣绪有“四俊”之称。道光十一年举优行贡生,十二年中举人。
陈澧很想通过
科举考试实现经邦治国理想,他称自己“处则师陶(渊明),出则师陆(贽)”,但不幸的是,自道光十三年至咸丰二年(1833~1852),他先后7次进京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前后历时19年之久。
虽然7次应会试都以落第而归,但陈澧还是有两次出仕的机会。清乾隆以后定制,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挑取其中一等的以知县用,二等的以教职用。道光二十四年第五次落榜后,陈澧被选授河源县训导,他赴任仅两个月便请
病假回家;咸丰六年第七次会试落榜后,他又被拣知县到班。但正是这个时候,他彻底放弃了出仕的念头。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读书三十年颇有所得,见时事之日非,感愤无聊,既不能出,则将竭其愚才,以著一书,或可有益于世。惟政治得失未尝身历其事,不欲为空论,至于学术衰坏关系人心风俗,则粗知之矣,笔之于书,名曰《学思录》。”
陈澧还在信中感慨:“然天之生才使之出而仕,用也;使之隐而著述,亦用也。”他在关键时刻终于参透了社会,认清了自己,他放弃仕途,潜而著述,是
岭南文化的一大福份。
道光二十九年正月(1849年2月),大挑二等,澧被选授广东河源县学训导。三十年十一月至咸丰元年元月(1850年12月至1851年2月),到任两月,告病而归。咸丰六年(1856),他被挑选知县,到班不愿出仕,请京官职衔,得国子监学录。
主要成就
东塾读书自成一体
陈澧的一生几乎都在广州度过,除了授任河源县训导两月多之外,没有外出任过官职。陈澧熟悉广州的人情风俗,了解广州的风云变化。这样,他的著作中对广州的论述就更具体,更生动,更实际。他在《荔湾话别图序》一文中,生动地描述了当年荔枝湾的湖光水色、亭台楼阁的优美风景:“
晨出永清门,乘紫洞艇,抵荔枝湾,泊
海山仙馆,入门,步长廊,坐池上之堂。”
陈澧博学多才,对天文、地理、历史、数学、诗文、乐律、
文字学、书法均有造诣,他曾先后向张维屏学诗、向侯康
学史、向梁汉鹏学数学。陈澧对
广州方言和音韵也有深入的研究,所著的《广州音说》论述广州方言的特点及其源流。他认为广州方言的音调合于隋唐韵书《
切韵》,因为“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州,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他的早年著作《
切韵考》,用
双声、
迭韵剖析了切韵法。把双声分为40类,其中清声21类,浊声19类;迭韵则以《
广韵》的4声为准;还把全部
汉语语音列表定位。
梁启超称其为“绝作”。
陈澧研究《
水经注》,著有《水经注西南诸水考》,纠温水、浪水、若水、淹水、沫水、青衣水、叶榆水、存水等水系地理状况误说。他著《申范》,考证出《
后汉书》作者
范晔谋反被处死是一起冤案,在史学中独树一帜。他考证汉代“
三统历”,著有《三统术详说》。陈澧曾以9年时间著述《汉儒通义》,论证汉学与宋学门户之见毫无依据,提出不能以训古和义理来衡量学术上的分野,主张打破门户之见,汉宋互为补充,各取所长。
陈澧著作中,影响最大的还是《
东塾读书记》。《东塾读书记》原名《学思录》,仿
顾炎武《日知录》形式,为读书札记,对经、史、子及前代文字学著作作全面、系统的考证和论述。该书前后花去陈澧30年时间,是陈澧研究儒家经典的专门著述,也是奠定其本人学术地位的巨著。现代学者
傅斯年对这部书很重视,曾把它列为青年学生了解清代学问的入门书。
掌菊坡精舍创东塾学派
学海堂开粤东学术之风,而菊坡精舍则再进一步凝成东塾学派。菊坡精舍是继学海堂之后广东汉学的第二个重要基地。同治六年(1867),广东巡抚蒋益澧、盐运使方浚颐拨款在越秀山建筑菊坡精舍,聘陈澧为山长。菊坡精舍距学海堂不远,陈澧此时仍兼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办学宗旨与学海堂无异,但不同的是,学海堂有八位学长,没有正规的讲课授业,而菊坡精舍只一名山长,其考课数量增加,加强了对学生学业的督促,陈澧显然是要借这方舞台施展自己的教育才华。
陈澧在菊坡精舍讲学,以学术为重,而并不急于科学功名,他对科举提出批评改良意见,对八股
制艺尤其不满。首批听讲的学生约50人,都是各州县选拔的高才生及粤秀、越华、闺羊城三书院的
肄业生。他著有《与菊坡精舍门人论学》,即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的读书体会和治学方法。晚清学风浮躁,很多学者难以静下心来通读一部经书,陈澧主张“人通一经之学”,每个学生专治一经,从章句开始,积久必成学业。
陈澧认为政事由于人才,人才由于学术,主张建立完善的
学术道德与
学术规范。他任菊坡精舍山长15年,培养成材的学生很多,“士人出其门者,率知束身修行,成就甚众”。我们可以略举数例:
文廷式,曾任
翰林院编修、
国史馆协修;于式枚,曾任
礼部侍郎、
邮传部侍郎、学部侍郎、国史馆副总裁;
梁鼎芬,曾任翰林院编修、湖北
按察使;
汪兆镛,曾任学海堂学长;
谭宗浚,曾任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陈澧还主持编印《菊坡精舍集》,汇集菊坡精舍学子优秀课卷,以嘉惠后学。
理性对待西方科技
陈澧生活在晚清乱世,
西学东渐,西人东进,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陈澧饱受学术失守、战乱流离之苦。而作为经世致用的学者,他并没有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现实。陈澧也是最早“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一份子。
魏源《
海国图志》问世不久,陈澧即作《书〈海国图志〉后呈张南山先生》,指呈其得失,与张维屏共同探讨。学者
朱维铮认为:陈澧“是岭南学者中最早对
林则徐外交政策持批评态度的,也是最早对魏源《海国图志》进行
可行性研究的”。他认为魏源著作中“最可议者莫如《议攻》篇‘以夷攻夷’之说也”,指出这种策略建立在对夷情不明基础上,实行起来有害无益。
道光二十七年(1847)魏源来粤,陈澧与其相晤,详加探讨。陈澧曾回忆:“后数年,魏君来粤。余以此书所说质之。魏君大悦,遂定交焉,并屡改《海国图志》之书。其虚心受言,殊不可及也!”
陈澧虽然视钟表、
呢绒、鼻烟等为祸国殃民的“奇巧玩物”,但他总体上并不排斥西方的科技,并不反对中国人出使
西洋,学习西方文化,他还固执地认为西方文化源于中国。我们今天看来,陈澧的一些观点自相矛盾,滑稽可笑,但在当时他已算开明一派。
同治四年(1865),陈澧应两广总督瑞麟、广东巡抚郭松焘之聘,与学生赵婴齐测绘广东省全图。他们搜集大量资料和数据,绘制成《广东图》20卷及资料详尽的《
广东图说》90卷,这对了解省情、研究
地域文化颇有益处。
人物年谱
道光六年(1826)考取
县学生员。第二年
恩科第一,同时诸名士皆出其下。时与
顺德县卢同伯、
南海县桂文耀、同邑
杨荣绪有“四俊”②之称。
道光十一年(1831),举优行贡生。十二年(1832)中举人。此后自道光十三年至咸丰二年(1833~1852)先后六应会试,均名落孙山。
道光十四年(1834),澧入著名学者阮元督粤时创设的“
学海堂”为专课生。
道光二十年十月(1840年11月),澧被聘为“学海堂”学长,达27年之久,培养出不少高才生,当时学者称为“
东塾学派”。
道光二十九年正月(1849年2月),
大挑二等,澧被选授广东
河源县学训导。三十年十一月至咸丰元年元月(1850年12月至1851年2月),到任两月,告病而归。咸丰六年(1856),他被挑选知县,到班不愿出仕,请京官职衔,得
国子监学录。
咸丰六年六月(1856年7月),撰成《
汉儒通义》七卷。挑选知县,陈不愿出仕,授国子监学录。从此绝意仕途,专心著述讲学。
咸丰八年十月(1858年11月)撰成《声律通考》十卷,这是一部关于中国音乐史的专著。
同治六年(1867),广东
盐运使方子箴在巡抚
蒋益澧(字芗泉,湖南
湘乡人)的大力支持下,将越秀山西偏之“长春仙馆”改建为“菊坡精舍”(书院),聘请陈澧担任该校山长,澧辞再三,乃敬从。前后执教数十年,提倡
朴学,所造就者甚多,形成“东塾学派”。
光绪八年正月二十二日(1882年3月11日),陈澧因病去世,享年73岁。
陈澧对天文、地理、
乐律、算术、古文、骈文、诗词、篆、隶、真、行书,无不研究。25岁时,开始著书。早年著作,以乐律、音韵为中心,撰《声律通考》,详考古今声律的差异,以探求和保存
古乐,又作《琴谱律》、《箫谱》;作《
切韵考》,附《
外篇》,专门研究古代切韵。
地理学方面,以著《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最重要,指出地理之学,当自水道始,知
汉水道,则可考
郡县,又有《水经注西南诸水考》,纠正
郦道元述西南诸水之误。同治三年(1864),应
广东巡抚郭嵩焘之聘,负责总核《广东舆地图》。咸丰五年(1855)起,编纂《汉儒通义》,咸丰八年刊刻行世。该书集汉儒义理之说,论证汉宋各学派门户之见无据,应求其通。
同年,陈澧开始撰写《学思录》通论古今学术,积稿数百册,但未及完成。同治十年(1871),大病几死,愈后感全书不易完成,遂撷取原稿部分内容,写定为《东塾读书记》,全书内容包含对经学源流得失的研讨,兼及九流诸子、西汉以后的学术,其中主要部分是对经学的研究,而关于
音韵学的论述,更为精粹。该书传到日本,为日本
高等学校治汉学专业的
必读书。史学著作最重要者为《申范》,为《
后汉书》作者
范晔辨诬。此外还主修同治《
番禺县志》、《香山县志》,参加
光绪《
广州府志》的纂修。数学著作有《弧三角平视法》、《三统术详说》。据不完全统计,生平著述达120余种。
晚年,复致力刊行重要典籍,得盐运使
方浚颐之助,设书局主持其事,先后刊行《
十三经注疏》、《四库全书提要》、《通典》、《
续通典》等。光绪七年(1881),朝旨赏给五品卿衔。翌年正月二十二日(1882年3月11日),病逝于广州。
人物历史
地理寻踪
除了文章,别无踪迹
陈澧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古时候的学者都喜欢云游四海,广交朋友,但陈澧的一生几乎都在广州度过,除了赴京赶考和授任河源县训导两月多之外,没有离开广州半步。他所研究的学术也多和广州的风俗、地理、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就是这样一个“广州制造”的本土名人,在广州却找不到一丁点和他有关的历史记忆。
出生在北京南路西侧的
木排头,这里曾有陈澧故居,但在民国的时候被火烧掉。
陈澧学习的地方就在
西湖路,讲学的地方就在越秀山脚下。可按照地址一一找过去,所能见到的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学校操场、内衣
批发市场以及服装的专卖店。
1882年(光绪八年),陈澧在广州病逝,享年72岁。遗体葬于广州
大东门外大蟠龙冈。事后,陈澧的学生在菊坡精舍西边建起祠堂,专门纪念这位“诲人不倦”的老师,纪念他对
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地理细节
极尽潇洒学海堂
陈澧学习育人的地方学海堂也在民国时期惨遭拆毁,但所幸还有一张
老照片保存下来,依稀可以看到当时学堂的全貌。
这张老照片是
广东省
民族文化研究会的崔志民在一本民国六年出版的“中国
风景画”影集上发现的。可以清晰看到依越秀山而建、南起百步梯东梯的一系列建筑物。据崔志民介绍,山上的建筑物主体依稀可见“堂为三楹,前为平台,瞻望狮洋景象,甚为雄阔”,与《
学海堂志》里记载的“堂中远眺,海门可见,堂阶南出循西而下行”特征十分吻合。崔志民指出,照片上百步梯东梯一侧下方另外一系列的建筑物据推测为应元书院,对照《应元书院志略》上手绘的
示意图,照片上学海堂与示意图上的位置也惊人地一致。
崔志民认为,自己曾经多次
实地考察,虽然“学海堂”的建筑物已经无迹可寻,但越秀山上百步梯西侧新建的凉亭、西侧凉亭之前的空地等几处平地的位置相当对称,有建设过大型建筑物的迹象。观音山老照片的发现,使他更加肯定自己的推测:“学海堂”的主体建筑位置在现在的“孙中山读书治事处”。
据史书记载,该学堂“其地梅花
夹路,修竹绕廊。
中建厅事三楹,后有小亭邃室,高依翠岫,平抱珠江,极潇洒之致。
专家评价
著作比雕塑更重要
陈澧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考试和学习,前半生先是学习后考试,
考试失败之后又继续学习,经历比较简单,所以与他有关的故事、传说几乎没有,再加上他并不是什么达官显贵,他的故居也没有被重视和保护,但他留下来的著作浩如烟海,这些
精神财富远比一尊雕塑、几座房子流传得更久远。
轶事
能文也能武
鸦片战争前夕,陈澧积极提出设险以防、水师与水勇并重的反侵略
战略思想;主张“中国兵强,
乃能驱策四夷”。他曾写下了《虎门观潮》、《得藕江书却寄》和《
炮子谣》等爱国诗篇。
1857年12月,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他举家避难南海县横沙村,还协助当地办
团练御外侮。3年后
侵略军退走,他即返广州修葺被战火所毁的学海堂,邀请了
张维屏、
梁廷楠、谭莹、
金锡龄、李应田等众多学者名流,举行复课典礼,并各赋诗为记,陈澧赋诗云 :半天霞彩拥层峦,晓踏虚堂雨乍干。战后山余芳草碧,春来花似酒颜丹。去年此日乡愁黑,万紫千红泪眼看。难得故林无恙在,莫辞沉醉共凭栏。
读书无不有批评点校
陈澧东塾藏书,四部悉备,无不有批评点校,所书评语,或朱或墨,皆庄重不苟。至民国,东塾遗书中的稿本及评校本多为时任广东省立
图书馆馆长徐信符先生的南州书楼所得。徐信符先生记载“观其(陈澧)手稿,又可知其治学方法,凡阅一书,继分某章、某句、某字,连缀为一,然后下以己见,评其得失,如
司法官搜集证据,然后据以定案”。此方法上承
司马光之治《
通鉴》,下启
陈垣先生之治历史,实是一脉。
出版图书
诗文记忆
《菊坡精舍全集》卷十六中有:浴日亭观日出歌、
六榕寺浮图、
南海神庙鼓歌等古迹的描述,卷二十中有关于广州每年一度的年宵
花市的首次记载:“双门(今广州
北京路财厅前一带)花市走幢幢,满插箩筐大树侬。道是
鼎湖山上采,一苞九个倒悬钟”,反映当时
年宵花市的热闹景象。图为今天北京路的繁华景象。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碎点飘镫,繁声
落枕,乡梦更无寻处。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一夜潇潇,恼人最是绕堤树。
清吟此时正苦。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归期又误。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
社会评价
综观陈澧一生,读书数十年,著书数百卷。献身教育,学问淹通,著述专精。尤以《
切韵》、《声律》、《水道》诸书,学者服其精博。毕生读书所得,荟萃于《东塾读书记》中,破汉、宋门户之见,集晚清学术之
大成,不愧为晚清的经学家、史学家、
地理学家。其
遗著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
研究资料。
主要著述
在诸多著作中,后人认为《
汉儒通义》和《
东塾读书记》最为重要,陈澧自己则认为,《汉儒通义》是其著述中的精品。读书从1854年开始编撰,1858年刊刻于世,辑录了汉儒的经部之书而成,反映了陈澧的哲学政治和历史观。另一部《东塾读书记》,初名《学思录》,始著于1858年,计划撰写25卷,但到他逝世的只刊行15卷。该书是陈澧毕生治学的精华,凝聚了他的哲学、政治、历史等各方面的深刻见解。
此外,陈澧还著有不少科学专著,如《
声律通考》、《切韵通考》、《汉地理志水道图说》、《说文声表》、《水经注提纲》、《水经注西南诸水》、《统术详说》和《弧三角平视法》等。陈澧的诗词有《陈东塾遗诗》及《
忆江南馆词》各卷。另有《
东塾集》刊行于世,是其门生廖廷相所编辑的陈澧文集,共6卷220篇,包括各种体裁的文章,内容博大。
陈澧平时读书,句句字字详细思绎,心有所得记于书上,心有所疑亦记于书上,以便质之。晚年寻求微言大义,及经学源流正变得失所在,而后解之,考之,论赞之。自经学外,及于
九流诸子、西汉以后学术,著为《
东塾读书记》。遵
郑康成《
六艺论》,以《
孝经》为道之根源,六艺之总汇。认为经学之要,皆在《
论语》中,以《论语》为五经之关键。好读《
孟子》,以为孟轲所谓性善者,人性皆有善,而不纯守善,
荀况、
杨朱之辈均不知。读
朱熹著述,认为清代考据之学,源出朱熹。又以为
乾隆、
嘉庆二朝考据之学盛行,犹有未备者,宜予补缀。
支伟成将《东塾读书记》“隐比
顾亭林之《
日知录》沟通汉宋,一时学风为之丕变焉!”
陈澧一生读书所得,荟萃于《
东塾读书记》。自群经、小学、诸子、
郑学、朱子类各为卷,惟论历代史事者,仅成
三国、西汉两卷,其余有目无书,原拟撰二十五卷,实得十六卷。以涉及群经者为最详,所论皆各书宏纲大旨、要义精言,融会贯串,有本有末,凝聚了他的哲学、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对研究陈澧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
咸丰六年六月(1856年7月),撰成《
汉儒通义》七卷。此书所录皆
经部之书,史、子、集皆不录;所录皆汉儒之书,三国以后之书不录。他一贯主张
汉学、
宋学并重,不可偏废。他认为:“汉儒言理无异于宋儒,宋儒轻蔑汉儒者非也,近儒尊汉儒而不讲义理亦非也。”⑤陈澧的学生
胡锡燕读《
汉儒通义》说:“先生早年读汉儒书,中年读宋儒书,实事求是,不取门户争胜之说,以为汉儒之书,固有宋儒之理,盖取
先儒二十二家之说,荟萃精要,以成
一家之书。”⑥
陈澧对
声律学研究亦精,认为“乐”为六艺之一,欲知乐,必先通声律。于咸丰八年十月(1858年11月)撰成《
声律通考》十卷,这是一部关于中国音乐史的专著。
同治六年(1867),广东官运使方子箴与
中丞蒋香泉,将粤秀山西偏之“
长春仙馆”改建为“
菊坡精舍”(书院),聘请陈澧担任该校山长,澧辞再三,乃敬从。他仿《
学海堂集》例,选录学生优秀文章刊印《菊坡精舍集》。身为精舍山长,他教人不自立法,以经、史及汉、魏、六朝、唐、宋诗文教士,与诸生讲文艺,勉以笃行立品。
同治七至九年(1868~1870),
廖廷相在“菊坡精舍”读书时,承命编辑先生文集,所录先生专著外之杂文220篇,依次编入《
东塾集》六卷。卷一收论说;卷二收考、释、议、记、书后;卷三收
序文;卷四收跋、
书札;卷五收传、铭、
碑志;卷六收碑志、墓表、哀词、
祭文。其中碑志、传状之作,居三分之一。澧自言:“生平不欲为文章,然有为先人而作者,及为亲友碑传事迹不可没者,故
过而存之。”⑦“是集文字,自与《东塾读书记》互为表里,并行不废。”
陈澧著述百余种,已见刊行的主要有:《说文声表》十七卷、《
切韵考》六卷、《切韵考外篇》三卷、《声律通考》十卷、《
水经注西南诸水考》三卷、《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七卷、《禹贡图》一卷、《水经注提纲》四十卷、《
汉儒通义》七卷、《东塾集》六卷、《东塾读书记》十六卷、《朱子语类日钞》五卷、《陈东塾先生读诗日录》一卷、《三统述详说》四卷、《弧三角平视法》一卷、《
摹印述》一卷、《忆江南馆词》一卷、《申范》一卷、《毛本梁书校议》一卷、《公孙龙子注》一卷、《琴律谱》一卷、《肇庆修志章程》一卷、《学海堂志(续)》一卷、《东塾遗书》等。
注释:
①《东塾集》卷二,《先府君所读〈资治通鉴〉》。
③《东塾集》卷四,《与陈懿叔书》。
④同上。
⑤《东塾读书记》卷一,《自述》,《清史》;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陈澧》。
⑦《东塾集》卷一,《自述》。
⑨《东塾读书记》,初名《学思录》,咸丰八年着手撰写,同治十二年,改名曰《东塾读书记》。原定撰述二十五卷,70岁亲定十五卷副刊,余
稿本十卷,遗命名曰:《东塾杂俎》。72岁时,又自定《西汉》一卷,卒后,门人收入《东塾读书记》中,实刊十六卷。
藏书之家
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官河源县训导,不久即辞去,归家讲学,于学无不贯通,凡历算、天文、地理、诗文、书法,均有研究,出任广州学海堂山长、主讲菊坡精舍十数年,博通经史,音韵、算学、诗词骈文等,与
张维屏论诗,向
侯康问经,人称东塾先生。其藏书称“四部略备”,且评点殆遍,多精辟之语。因藏有《
资治通鉴》、《通鉴释文》、《辨误宋元通鉴》等书,将
藏书楼名为“传鉴堂”,另有“东塾书楼”、“忆江南馆”等。去世后,藏书被贱卖,多为
徐绍棨所得。1924年,广州政变,
陈氏故居被焚,所有《东塾丛书》、《东塾读书记》、《东塾集》等藏板被毁。1984年,其孙陈公睦将剩余之书700余册和陈澧
书法作品等捐献给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印有“东塾书楼”、“兰浦藏书”、“陈澧”等。著《东塾读书记》、《东塾类稿》、《说文声表》、《水经注提纲》、《东塾集》、《声律通考》、《
切韵考》、《说文声表》、《汉儒通义》、《忆江南馆词》、《汉儒通义》、《汉志水道图说》、《水经注提纲》、《水经注西南诸水考》、《三统术详说》文集若干卷。
词作欣赏
水龙吟
壬辰九月之望,吾师程春海先生,与吴石华学博,
登粤秀山看月,同赋此调,都不似人间语,真绝唱也!今十五年,两先生皆化去。余於此夜,与许青皋、桂皓庭登山,徘徊往迹,淡月微云,增我怊怅,即次原韵。
词仙曾驻峰头,鸾吟缥缈来天际。成连去后,冰弦弹折,百重
云水。碧月仍圆,苍山不改,旧时烟翠。只长林坠叶,西风过处,都吹作,秋声起。
此夜三人对影,倚高寒红尘全洗。
珠江滚滚,
暗潮销尽,十年心事。欲问青天,素娥却似,雾迷三里。賸出山回望,镫明佛屋,有闲僧睡。
齐天乐
十八滩舟中夜雨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碎点飘镫,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一夜潇潇,恼人最是绕堤树。
清吟此时正苦!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归期又误!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
摸鱼儿
东坡《江郊诗序》云:“
归善县治之北,数百步抵江,少西有磐石小潭,可以垂钓。”余访得之,题以此阕。
绕城阴雁沙无际,水光摇漾千顷。苍崖落地平於掌,湿翠倒涵
天镜。风乍定,看绝底明漪,曾照东坡影。林烟送暝。只七百年来,斜阳换尽,一片古苔冷。
幽寻处,付与牧村樵径。江郊诗句谁省?平生我亦
烟波客,笠屐倘堪持赠?云水性,便挈鹭提鸥,占取无人境。商量画帧。向碎竹丛边,荒芦叶畔,添个小渔艇。
甘州
惠州朝云墓,每岁清明,
倾城女士,酹酒罗拜。坡公诗云:“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余谓朝云倘随坡公仙去,转不如死葬丰湖耳。
渐斜阳淡淡
下平堤,塔影浸微澜。问秋坟何处?荒亭叶瘦,发碣苔斑。一片零钟碎梵,飘出旧禅关。杳杳松林外,
添做萧寒。
须信竹根长卧,胜丹成远去,海上三山。只一坏
香冢,占断小林峦。似家乡水仙
祠庙,有西湖为镜照华鬾。休肠断,玉妃烟雨,谪堕人间。
高阳台
元日独游丰湖,湖边有张氏园林,叩门若无人者,遂过
黄塘寺,啜茗而返。忆去年此日,游
南昌螺墩,不知明年此日,又在何处也?
新曙
湖山,寒城郭,
钓船犹阁圆沙。短策行吟,何曾负了韶华?虚亭四面春光入,爱遥峰绿到檐牙。欠些些,几缕垂杨,几点桃花。
去年今日螺墩醉,记
石苔留墨,窗竹摇纱。底事年年,清游多在天涯?平生最识闲中味,觅山僧同说烟霞。却输他,斜日关门,近水人家。
夏日过
七里泷,飞雨忽来,凉沁肌骨。推篷看山,新黛如沐,岚影
入水,扁舟如行绿
颇黎中。临流洗笔,赋成此阕。傥与樊榭老仙倚笛歌之,当令
众山皆响也。
江流千里,是山痕寸寸,染成浓碧。两岸画眉声不断,催送薄帆风急。
叠石皱烟,明波蘸树,小李将军笔。飞来山雨,满船凉翠
吹入。
便欲舣棹芦花,渔翁借我,一领闲蓑笠。不为鲈香兼
酒美,只爱风光呼吸。野水投竿,高台啸月,何代无狂客?晚来新霁,一星云外犹湿。
【集评】
谭献曰:兰甫先生,孙卿、仲舒之流,文而又儒,粹然大师,不废藻咏。填词朗诣,洋洋乎会於风雅,乃使绮靡,奋厉两宗,废然知反。(《箧中词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