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是
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
诗歌创作。民歌,即
民间歌谣,属于
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
起源发展
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开始了他们的歌唱。由于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和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被人看不起的,他们的歌也就遭受到同样的命运。甚至在元、明、清三代屡遭帝令禁唱。有关它的历史很少有文字记载。从
出土文物考察,有关古代乐器的较多,而歌唱活动的较少。青海
大通县出土的那个有歌舞图像的
陶盆实在非常宝贵,它显示的是六千年前
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歌舞活动。在原始时期歌与舞是结合在一起的。古代有文字记载的《
淮南子》这本书上,曾提到古人抬木头时唱着劳动号子,可见早期民歌与劳动紧密相连。
有关古代的民歌,实际音响已不可能再现,只有它的歌词,从
古代文学著作中可见到一些。至于曲谱是没有的,因为民歌一直是口头传唱,就是有了
记谱法以后,劳动人民也不用它。宜到19世纪末才有民俗学家用
工尺谱记录几首民歌。全面、有计划的搜集、整理、记录、出版民歌只有在新中国才成为现实。
从历史上看民歌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小曲、
俚曲、小令、
俗曲、时词以及明、清时代常以山歌泛指各种民歌。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它汇集了从
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五百年间流行于北方
黄河流域的十五个
诸侯国的民歌,它的鲜明特点是运用现实主义的
艺术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阶级矛盾以及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在形式与语言的整齐划一上,不难看出这是经过选择、加工整理过的。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出现了另一部长江流域的民歌集《楚辞》,这是一部在长江中游古代巫歌的基础上经过伟大诗人
屈原整理加工的歌词集。它的突出特点是充满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富于想象,它开始运用
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且把《诗经》的
四言体民歌发展成一种句式自由,韵脚多变的“骚”体歌,而且具有浓郁的
地方色彩。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的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里,汉《乐府》民歌实际是淮河流域、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各地民歌的汇合。这时已经有了故事歌,如《
孔雀东南飞》、《
木兰从军》等故事歌,其内容大多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以及封建礼教下的家庭悲剧。这样的故事从公元初流传,几乎家喻户晓。不但有民歌形式演唱,而且成为戏曲的著名剧目,可见其影响之深。乐府民歌的突出特点是不仅
文字部分经过整理,而且在音乐方面得到当时汉代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配上
丝竹乐器伴奏,称之为
相和歌。
从《
诗经》民歌到汉
乐府民歌,可以说是中国民歌的古代早期,其内容之丰富,
表现力之强烈,可以想象到在此之前,民歌还有一个相当长的原始时代。在原始时代音乐文化无专业可言,到奴隶社会,
奴隶主有了专为他们享乐的乐奴,才开始有了分化。真正划分为专业音乐与民间音乐两个范畴还是到了封建社会,有了专为帝王、贵族的祭祀、仪礼、宴会、娱乐等演奏、演唱的人员,尤其是有了记谱法与专业作曲人员,才逐渐形成了明显的文野界限。在我国从汉代逐渐有了专业与民间音乐之分,汉代以后,也就很少再有由官方组织编纂的民歌集了。早期民歌的音调是否今天仍然存在很难确认,但是如今流传在湖北
秭归县纪念屈原的划龙船歌(包括《起桨》、《游江》、《竞渡》)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古老船歌(包括《摇橹号》、《拉纤号》等)的音调恐怕都有千年以上的
历史吧!也许就是千古遗音。
从汉代到隋、唐,民歌明显的分为
南朝民歌(
南方民歌)与北朝民歌(北方民歌)两大部分。这一时期民歌的显著特点是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这种南北民歌的不同风格,在现存的南北民歌中仍然能分辨出其深远的影响。
唐代(公元615——967),宋代(公元960——1279)是中国
封建时代文化兴盛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期。唐、宋以宋民间音乐中的说唱与戏曲逐渐形成。有关唐代的民歌,我们从敦煌所藏曲子中可以找到一些,如《五更啭》之类。另从当时流传的《竹枝歌》也可了解一、二,竹枝歌是兴起于长江中上游巴渝一带的一种自由吟唱抒情山歌,唐代著名诗人
刘禹锡、
白居易都吸收过这种民歌因素,写过一些文人创作的《竹枝歌》。直至今天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的田歌中还能找到《竹枝歌》的
曲式结构痕迹。宋代的“
曲词”很盛行,当时这是一种来自民间的新型
演唱形式。元代(公元1221——1368)以“小令”闻名,“小令”是民歌的一种,现今
西北地区的民歌仍有以“令”命名的山歌。元代的小令流传后世的很少,元代统治者对民间带有不满与讽刺时事为内容的民歌,视如洪水猛兽,严禁传唱。
明代(公元1368——1684),清代(公元1641——1911)是封建社会的末期,新兴的
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中、
小城镇市民阶层兴起,阶级矛盾与
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民思想异常活跃,民歌特别兴盛,其数量之多,
人民性之强烈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时已有半职业艺人演唱民歌小曲。到清代晚年(1848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反封建,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成了近代民歌的时代特点。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文学家搜集编辑的民歌歌词集,如
黄遵宪的《
客家山歌》、
冯梦龙的《吴歌》、
李调元的《
粤讴》以及
华广生的《
白雪遗音》等。由于个人的偏爱,这些民歌集在品种上大都偏重于民间抒情民歌。其中不少民歌今天仍在民间传唱。更值得提出的是清代著名民间文学家
蒲松龄的《聊斋俚曲》,选用了
明末清初民间流行的五十几种民歌曲牌。其中有一些一直为民间艺人传唱,使我们能够听到三、四百年之久的民歌曲调,甚为珍贵。
20世纪以来,经历了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民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歌达到了高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随着广大农、牧民的觉醒,民歌得到了振兴。反映人民革命和团结一致抵抗外来侵略题材的新民歌,空前繁荣。此外,如争取
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反对烟毒的民歌也为数不少。五四前后,李家瑞编《北平俗曲集》问世,已经有了民歌的曲谱记录。更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以后在延安兴起的向民间音乐学习的运动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揭开了现代
音乐史新的一页。
1949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人民才真正得到尊重,中国民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民歌如春笋般的大量涌现出来,不但题材新颖,而且音乐格调更加活发、热烈、开朗、明快,充满了向上的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民歌分类
我国的
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
诗经》里的《
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量是相当多的。至于当今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谣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烟海,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汉族的除厂民谣、儿歌、四句头山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信天游”、“
爬山歌”、“赶五句”以及“四季歌”、“五更调”、“十二月”。“十
枝花”、“盘歌”等备具特色的多种样式。至于像藏族的“鲁”、“协”,
壮族的“欢”,
白族的“
白曲”,
苗族的“
飞歌”,
侗族的“
大歌”,
布依族的“
笔管歌”,
瑶族的“
香哩歌”等,都各具独特的形式。
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民歌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劳动歌、
时政歌、仪式歌、
情歌、儿歌、生活歌。
劳动歌
劳动歌包括各种号子、
夯歌、田歌、矿工歌、伐木歌、搬运歌、
采茶歌等所有
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它是一种由
体力劳动直接激发起来的民间欧谣。它伴随着劳动节奏歌唱,与
劳动行为相结合,具有协调动作、指挥劳动、鼓舞情绪等特殊功能。如:福建民歌《采茶扑蝶》、四川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
在民歌中,劳动歌产生的最早。鲁迅先生认为:我们不会说话的祖先原始人,在共同操劳得特别吃力的时候,懂得唱唱歌谣,来减轻肌肉的疲乏,来鼓舞工作的热忱,来集中注意力……。民歌,不是
有闲阶级的士大夫或骚人墨客,坐在屋里的无病呻吟,它是一切
体力劳动者的血汗搅着泪汗的结晶和升华,所以农民们有秧歌,打渔的有渔歌,采茶的有茶歌,牧人有牧歌等。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为了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常常发出前呼后应的呼喊。这些伴随着劳动重复出现的、有强烈节奏和简单声音的呼喊,就是萌芽状态的民歌——早溯的劳动歌。这种古老的劳动歌,历代相传,不断创新,逐渐发展成为劳动歌。在劳动中,到处都有劳动歌:搬运劳动中有装卸号子、板
车号子;水上劳动中有行册号子、
捕鱼号子,建筑劳动中有
打夯号子、
代木号子等。这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古往今来的一切体力劳动中,都有符合它那劳动节奏和特点的劳动歌,只有大机器所到之处,劳动歌才愈来愈多地被它那轰轰隆隆的吼声所代替。
早期的劳动歌调子比较固定,歌词比较单一,有的则只是咳嗬、哎嗨的呼呐声,在劳动中起着号令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劳动歌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呼喊号令,而且还描写劳动的过程,表现与劳动者的
思想感情相关的生活情态和风俗特征。
呼喊号令式的劳动歌的特点是:歌声与劳动节拍和谐一致。
它的内容主要是靠劳动的呼声组成,在一领众和的形式下,加入少量指挥劳动和鼓舞情绪的伺句。如《上滩号子》,节奏极为短促,几乎全由“咳!咳!咳!咳!”的
呼语组成,表现了在紧要关头,船工们和激流
险滩搏斗的紧张气氛。
抒情式的劳动歌,歌词比较长一些,其内容都是反映一定的
社会生活,劳动的呼声在其中起着点缀节拍的作用。如反映
劳动人民对自己所从事的劳动的态度,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中,人民对劳动是积极热情的,唱出了“
神农皇帝也是种田人”,充分显示了农民的
自豪感和
乐观主义情感。但是,在贫富悬殊的
旧社会,倍受剥削和压迫的劳动人民只能用歌声来表达对剥削者的反抗情绪。如《十二月长工》、《十二月采茶》等歌中,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的生活情景,发出了“你享福来我受穷,这种世道要改变”的呼声。
作为一种
语言艺术,劳动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它那强烈的
节奏感。每一首劳动歌都有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节奏,它是凝集了生活中的劳动
,因而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从事紧张而又高强度的劳动时,动作强烈,呼吸短促,劳动气氛浓烈,这时唱出的劳动歌必然节奏鲜明急促、强音不断、顿挫有力,给人以集体力量的雄壮和劳动创造世界的有力的感染。在体力劳动比较轻,或间歇时间长的劳动中、劳动歌的速度比较柔缓,节奏感较弱,音乐上的变化比较丰富,结人以优美的旋律感。
时政歌
时政歌是人民有感于切身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某些政治事变、政治措施、政治人物,以及与此有关的
政治局势的认识和态度,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政治理想和为此理想而斗争的精神。
劳动人民从不无病呻吟。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经济上受到重重的压迫,政治上受到残酷的剥削。他们不满于现状,于是就把自己对当时的政治见解,用形象的语言编成歌谣,借以表达对统治者的愤懑和抗议。汉末
董卓专权,人民不堪其苦,唱出了“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当人民无法抑制胸中的不平和愤怒时,就会喷涌出控诉之歌,甚至连老天爷也在控诉之列。
劳动人民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当他们忍无可忍,就要揭竿而起,进行反抗。“想着想着心不甘,一心要去上梁山,学会一身好武艺,来挖老板黑心肝。”这类反映
农民起义的歌谣,是传统歌谣中政治色彩最浓、斗争住最强的部分。我国秦代末年第一次农民起义时,就产生了“大楚兴,陈胜王”的歌谣。毛泽东同志指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而反映农民起义的时政歌,正是历代劳动人民在这些重大
政治事件中的真实写照。
颂歌是解放后新时政歌的主流,劳动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欣喜若狂,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等歌谣大量产生。
时政歌以民谣居多。它一般篇幅短小,句数和字数都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格式。
鲜明性是其主要特点。如“骑虎不怕虎上山,骑龙不怕龙
下滩,决心革命不怕死,死为人民心也甘”,语言坚定有力,毫无矫饰晦涩之处。
仪式歌
是伴随着民间礼俗和祀典等仪式而唱的歌。它产生于人们对
自然力的威力尚不认识而对语言的力量又很崇拜的时候,即幻想用语言去打动神灵,用以祈福、免灾。
仪式歌就其仪式应用的情况来看,可以分为
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和把典歌四种。
诀术歌
是巫婆、
神汉进行巫术活动时唱的歌,如“天灵灵‘’。
地灵灵……”之类,也包括用以医病的咒语、如“天皇皇,地皇皇”。
节令歌是对某种节日或对时令描述的歌,它常与舞蹈和游艺相结合。
礼俗歌
经常被用于男婚女嫁、贺生送葬、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场合。如《哭嫁歌》、《妈妈的女儿》等。
把典歌是在重大的庆典时吟唱的祈祷性的民歌,它根据祭祀和庆典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如
播种祭、
收获祭、颂租祭、招魂祭等。人死了,也有丧歌,以表示生者对死者的哀思。
情歌
情歌是广大人民爱情生活的反映。它主要抒发男女青年由于相爱而激发出来的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它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健康的
恋爱观和
审美情操。有的情歌也表现了对封建札教的蔑视和反抗。
有相当数量的表现青年男女互相爱慕之情的歌,如“妹是桂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困转,花逢蜜蜂朵朵开”。这优美抒情的描写,充分表达了他们热烈相求、亲密相爱的情意。
在几千年的
封建社会里,由于生计所迫或天灾人祸,拆散了多少对情人,把他们抛人生离死别的痛苦深渊,产生了大量的倾诉离别思念之苦的民歌。
旧中国,
封建礼教摧残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幸福生活,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爱情悲剧,但坚贞不渝的爱情和精神却世世代代地活在人民的心里,人们用歌声表示了誓死相爱、决不屈服的决心和与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意志。
土地革命以后产生的新情歌,不再是孤立的个人受慕之情的表白,而是把个人的爱情同整个革命事业联系起来。送郎当红军的歌,就是证明,如“红军哥哥人人爱,当兵就要当红军”等。
双关在情歌中也运用了不少。如“街头铜锣声声打,打着中心响嘡嘡。”锣声的“响嘡嘡”只是表面,姑娘心中的“想郎郎”才是要表达的真正意思。这种手法使真挚、热烈的感情含蓄地表现出来,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和深思。
重复的
表现手法,把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接二连三地使用,给人以情意婉转、回肠荡气的感觉。一首贵州情歌唱道:“哪个认得妹要来,请人挑水去洗街;请人挑水去洗路,洗条大路等妹来。”运用重复的手法,把殷切盼望情人的心情深刻地表达出来。
儿歌
儿歌是以简洁生动的韵语创作并流传于儿童中间的一种口头短歌。
儿歌的内容
丰富多彩。大体可分为三类:游戏儿歌、教诲儿歌和
绕口令。
游戏儿歌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歌谣。当婴儿还在襁褓中,就听过母亲温存的歌声,如《催眠曲》、《
摇篮曲》。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便学会一支支游戏儿歌。这种儿歌能丰富孩子们游戏的内容,增添孩子们的兴趣,如《
拉大锯》。儿童踢毽子、跳皮筋、
捉迷藏等,都有与之相配合的游戏儿歌。这种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唱起来倍感亲切、有趣,大大增加了游戏时的趣味。
教诲儿歌侧重对儿童的
教育作用。它不但能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启发他们的智慧和想象,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作风、
好习惯,成为教育孩子的重要工具之一。如“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觉留一个。”
绕口令,由于它读起来绕口,颇受孩子们的欢迎。如“风吹藤动
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孩子们往往由于念错而哈哈大笑。
儿歌在形体上一般都比较短小,没有固定的形式。在语言上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节奏鲜明,最适宜儿童唱诵。如:四川民歌《
螃蟹歌》、广州民歌《落水天》、北京民歌《
对鲜花》、
新疆民歌《娃哈哈》。
生活歌
生活歌的范围相当广泛。我们所说的生活歌只取它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反映人民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的歌。
如反映社会生活不公平,不合理的歌:“编凉席的睡光床,抬棺材的死路旁。”字里行间,透露了劳动人民对这种生活的不平。
旧社会的封建礼教及
宗法观念给广大劳动妇女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她们从生到死都得不到与男子一样平等的待遇。“嫁鸡随鸡飞,嫁狗随狗走”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
人民生活是多种多样的,对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事物,人们总是要表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抒发内心的情感,《十送红军》就是优秀的抒情之作。它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地抒发人民与红军的血肉感情。人们借物抒情,使情景交融,形式优美,实是民歌中的珍品。
生活歌在表现手法上,大量地运用
对比手法。人类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对立的统一,美与丑、善与恶、痛苦与欢乐,革命与反动、剥削与被剥削等,通过鲜明、生动的对比,表达歌者的思想和感情。
民歌在千百年的人世沧桑变化中,也在不停地变化、发展,至今已形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林,我们只能采撷其中的几朵小花,奉献给大家。如:
陕北民歌《
拥军秧歌》。
民歌作用
民歌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贯穿
人生的各个阶段,覆盖生活的不同层面,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娱乐作用外,它在社会生活中还具有许多实际功用。
教育与传承功用
一些民歌记述了有关宇宙与
人类起源的古代神话和传说,先民对一些
自然现象的认识以及历史、生产、生活和礼仪知识。这些歌曲曲调起伏较小,吟诵性强,篇幅长大,有的歌词长达数万行,一般需要数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唱完。
这些歌曲多在节日、祭祀或婚丧礼仪中由巫师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气氛肃穆。
交际功用
民歌的交际功用包括恋爱、交流、送往迎来及对歌斗智等。它作为异性间交往的媒介,是我国许多民族中民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功用。一些民族的传统歌唱节目也往往与此相关。例如汉族的《花儿会》。在节日的那一天,成百上千名青年男女聚集到专设的户外
歌场交游、嬉戏和对歌,歌声通宵达旦,可持续数昼夜。在双方感情的进展和曲折中,又有相恋歌、婚誓歌、断心歌、逃婚歌、断情歌、分心歌、抗婚歌、诅咒歌等等。这些对歌形式的发展,在娱乐的同时又充分展示并推动了
民间文化的发展。
总之,中国的民歌历史悠久、蕴藏丰富,具有丰富的体裁和多样的风格,它在反映人们生活的同时满足了人们的
审美需求,对于各
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是
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精品。
地域分布
汉族民歌区在六个区中属于最大的一个,从寒冷的北方到亚热带的南方,从西北高原、西南高原到东部
沿海平原,
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生活、
生产方式多种多样。语言虽同属汉语,但各地方言不同。东、西、南、北差异很大,民歌的风格特点也呈现出多种特征。基于以上情况,汉族民歌区又可以分为十个支区和一个特区。
该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部、江苏北部等
黄河下游地带,以及
辽宁基本上是一个
沿海平原地带。自古以来黄河下游属于文化比校发达地区。根据风格上的微小差异,该区又可分为两个小区,山东、河北及河北、
苏北的一部分为第一小区;辽为第二小区。这里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极少。
代表性民歌有《
阿里郎》《道拉基》《
大姑娘美大姑娘浪》《
丢戒指》《
鄂伦春小唱》《
瞧情郎》《乌苏里船歌》《
月牙五更》,《小白菜》、《画扇面》、《
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该区包括山西、陕西大部、河南西北部、内蒙
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东面以
太行山为界与东北部民歌区分开,南北各为
阴山以南,
秦岭以北,属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过去交通不便,
民间音乐较少与外地交流,使用西北都
北方方言。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有“
信天游”、“
山曲”、“
爬山调”以及“花儿”。其次为秧歌、小调。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
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 《刨洋芋》、《
绣金匾》等。
该区包括
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东南部地区、西面以
大别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该区处于黄河、
长江流域之间,音乐文化兼融南、北因素,带有
过渡性的特征。使用北方方言。民歌以
田歌、小调突出,秧歌、山歌次之。闻名的曲目有《
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打麦歌》、《彼根芦柴花》等。
该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处
长江下游。文化比较发达,人民生活较富裕,历来有江南渔米乡之称。使用方言为
吴语。民歌以
小调为主,闻名的曲目有《紫竹调》、《
无锡景》、《
茉莉花》、《哭七七》、《知心客》等。
(5)闽、台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福建大部、台湾大部以及广东
潮汕地区。福建与台湾自古以来就有文化的渊源关系,台湾当地汉族一直使用
闽南语,此外,两地还有一些共同的
地方戏曲、
说唱音乐等。民歌以山歌、耘田诗、小调突出,闻名的曲目有《采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等。
该区包括
珠江流域的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以及
海南部分地区,北面以南岭为界与赣民歌区相邻。这里地处亚热带,
珠江横贯东西,文化与海外交流较早,使用
粤方言。过去广大渔民成为该区一个重要的
社会阶层。民歌以渔歌——
咸水歌最为突出。闻名的曲目有《落水天》、《
春牛调》、《哩哩美》等。
该区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古代
楚文化的中心地带。使用
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较发达,
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在许多方面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灯歌、小调、
风俗歌、山歌。闻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等。
该区包括湖南以及广西东北角上的几个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它与江汉民歌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不过使用的方言不同,本区通用
湘语方言。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闻名曲目有《马桑村儿打灯台》、《一塘荷花一塘莲》、《
上四川》等。
该区以江西中、北、东部为基本范围,使用赣语方言。地处古代吴、楚之间,吴楚文化对其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具有长江流域东西部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性质,民歌交融性强。以
茶歌最有特色,其次为小调、灯歌。田歌中“打鼓歌”也很突出。闻名的曲目有《杜鹃花开》、《摘茶籽》、《
送郎当红军》等。
该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
陕南以及广西西北部分地区。北以
秦岭为界,通用西南方言。代表性民歌是山歌,其次是灯歌。此外
川江船夫号子也很有特色。闻名的曲目有《
小河淌水》、《
赶马调》、《槐花几时开》、《我住贵州贵阳府》等。
客家民系分布较广,全国有八千余万人口,民欧特区主要指包括广东东北部、福建西南部以及江西东南部三省交界地带。这里客家人比较集中,使用汉语
客家方言。民歌主要为山歌,闻名的曲目有《灯红歌》、《风吹竹叶》等。
这个民歌区地处新疆,以
维吾尔、哈萨克民歌为代表,它受过来自
中亚伊斯兰
传统文化的影响,与
阿拉伯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艺术以“十二木卡姆”闻名于世。民歌有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四大类。维吾尔民歌在音调方面包括了
中国音乐、阿拉伯、欧洲三种音乐体系,它是中国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出的一种。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具有活泼、风趣的格调。闻名中外的民歌有《一杯美酒》、《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送我一朵玫瑰花》、《阿拉本罕》、《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等。
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
北疆,从事牧业。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词曲固定的民歌(包括牧歌、狩猎歌、情歌、
宗教歌等);(2)即兴填词的民歌(包括山歌、渔歌、谜语歌等);(3)习俗歌(包括婚礼歌、
哭嫁歌、送嫁歌等)。其中以情歌数量最多,大都表现情人离别的痛苦和祝福。哈萨克民歌中有中国音乐和
欧洲音乐两种体系。中国音乐体系以宫、羽调式最多。闻名全国的有《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玛依拉》、《等我到天明》等。
这一民歌区包括
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
藏族聚居地区。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凤
俗歌、颂经调五大类。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
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
囊玛”、“堆谢”、“果谢”、“
锅庄”等歌舞品种。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民歌一般特点为热情、开朗、诚挚、动人,极富高原特色,节奏律动性强。闻名的民歌有《北京的金山上》等。《北京的金山上》原来是一首
箭歌(即狩猎歌),最初流传在西藏的东南部林区。如今成了流传全国的新民歌。
这个民歌区主要包括东北大、
小兴安岭一带,以
鄂伦春族民歌为代表(包括
鄂温克、
赫哲、
达斡尔、
满族筹),
鄂伦春族在1949年前还保留着不少
原始社会的痕迹。这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过去以狩猎为生,每当狩猎满载归来,或者
民族节日,都要进行歌舞狂欢。他们的民歌可分为三大类:(1)山歌,(2)歌舞曲,(3)萨满调。山歌又分“
长调、“
短调”,“长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萨满调是为
请神、跳神、祭祖、葬礼时唱的歌,曲调吟诵式,多为领和。
五、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处于
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
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
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著名的
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
民歌大全
1.
茉莉花 2.
青藏高原3. 东方红 4.南泥湾5.在那遥远的地方
6.成都印象7. 走西口 8. 草原之夜 9.
康定情歌10. 你的眼神
11. 赞歌 12. 好日子 13.
摇篮曲 14.
十送红军 15. 敖包相会
16. 掀起你的
盖头来 17.阿里山的姑娘 18.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19.乌苏里船歌
20.
月光下的凤尾竹21.牧歌 22.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3.吐鲁番的葡萄熟了24.出塞曲 25.阿拉木汗
26.北京的金山上 28.蒙古人 29.小河淌水 30.草原上
升起不落的太阳
31.洪湖水
浪打浪 32.半个月亮爬上来 33.新疆好 34.北风吹 35.
浏阳河36.珠穆朗玛37.思乡曲 39.蝴蝶泉边 40.美丽的姑娘
41.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42.
边疆处处赛江南 43.三十里铺 44.
九九艳阳天 45.
紫竹调46.谁不说俺家乡好47.长城谣 48.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49.兰花花 50.草原夜色美
51.月亮走我也走 52.龙船调53.想亲亲 54.星星索 55.在银色的月光下
56.
深深的海洋 57.
小白菜 58.回娘家 59.毕业歌 60.
凤阳花鼓61.黄土高坡62.美丽的心灵 63.
满山红叶似彩霞 64.那就是我65.
永远和你在一道66.
红杉树 67.弯弯的小路 68.擦掉吧,伤心的泪 69.走进西藏 70.对花
71.请到天涯海角来 72. 花儿与少年 73.八月桂花遍地开74.采槟榔 75.采红菱
76.
沂蒙山小调 77.渔光曲 78.小背篓 79.太阳岛上80. 毛主席的光辉
81.送情郎 82.高天上流云 83.森吉德玛 84.孟姜女 85.二月里来
86.
牡丹之歌 87.辣妹子 88.冰山上的雪莲 89.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90.
青春舞曲91.草原恋 92.
达坂城的姑娘93.天涯歌女 94.下四川 95.红豆词
96.
马儿啊你慢些走 9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98.月牙五更 99.
马铃儿响来玉鸟唱 100.小放牛
101.
逛新城 102.
人说山西好风光103.桃花红
杏花白 104.亲疙蛋下河洗衣裳 105.大红
公鸡毛腿腿
106.
娃哈哈 107.太阳出来
喜洋洋 108.放马山歌 109.五指山歌 110.桔梗谣
111.
采茶扑蝶 112.新货郎 113.
交城山 114.刮地风 115.拥军秧歌
116.山歌好比春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