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1920年1月10日—1946年4月18日),简称“国联”,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根据作为《
凡尔赛和约》第一部分的
国联盟约,于1920年1月10日随《凡尔赛和约》生效而宣告正式成立。先后有63个国家加入。
成立背景
和平国际社会的理念可追溯至1795年,
伊曼努尔·康德在该年出版的《
永久和平论》(Perpetual Peace: A Philosophical Sketch)一书中,提出代议制政府与世界联邦的构想。
而
欧洲协调(1814年—1870年)亦于19世纪
拿破仑战争后开始发展,这帮助维持欧洲安全状况,以避免发生战争。这时期亦促进了
国际法(包括
日内瓦公约及
海牙公约)的发展,亦为国际法中的
人道主义定下了标准。
1889年,英国和平主义者
威廉·兰德尔·克里默及法国和平主义者
弗雷德里克·帕西成立国联的先驱—
各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Union,简称
IPU,又译‘国际
国会联盟’)。当时世界约百多个国家国会,就有三分之一是各国议会联盟的会员;
1914年,有24个拥有国会的国家是各国议会联盟会员。其使命是鼓励各政府以和平手法去解决国际争论,年度会议则协助政府精简
国际仲裁的程序。其架构内包含一个议会,这个议会就成为国联架构的前身。
20世纪初,德国、
奥匈组成同盟国,而英国、法国、
俄国和意大利组成协约国阵营。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后来演变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第一次工业国家之间的战争及工业化带来的“成果”,这场“工业战争”造成难以估计的死伤及经济损失。
战争结束后,亦带来极大的冲击及影响全欧洲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此时,全球反战争浪潮升温,人们将
一战形容为“停止所有战争的战争”(the war to end all wars)。有些人认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军备竞赛、同盟对立、
秘密外交、君主国家的自由和新
帝国主义。另一方面,有识之士希望建立一个国际组织,以
国际合作的形式,共同处理纠纷。
早在一战进行期间,一些政府和小组早已开始发展改变
国际关系的计划,避免
世界大战再度发生。
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Edward Grey)被公认为是第一个最先提出建立国联的人。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其顾问
爱德华·豪斯(Edward M. House)上校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认为可以避免战争,不至于重蹈一战的覆辙。关于国联的构思亦源于威尔逊的《
十四点和平原则》的最后一点:“成立
国际联合组织,各国互相保证彼此的政治独立、领土完整。”
一战完结后,在1919年1月28日的
巴黎和会中,通过建立国际联盟的草拟法案,并在英法两国的操纵下,派一个以威尔逊为首的起草委员会来草拟《
国际联盟盟约》(Covenan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准备筹组国联。
1919年4月28日,盟约得到44个国家签订(44个国家中有31个国家是战时支持
三国协约或者加入协约国)。
1920年1月10日《凡尔赛条约》正式生效的这一天,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凡是在大战中对同盟国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虽然威尔逊致力促成国联的成立,并得到
诺贝尔和平奖,但因与英、法争夺
领导权失败,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1920年1月19日
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及《国际联盟盟约》,并否决加入国联。
国联第一次
议会会议于1920年1月16日(凡尔赛条约生效后六天)在巴黎举行。同年11月,国联总部迁至
日内瓦威尔逊宫,11月15日,国联在总部内举行第一次全体大会,有41个国家代表出席。
1922年国联签发
南森护照予无国籍难民,最终被52个国家承认。20世纪20年代,国联曾成功地解决一些小纷争。但对于30年代较大的冲突及
二战,国联则显得力不从心。1946年4月18日国联正式解散,由
联合国所取代。
存在历史
最初建立
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成立的一个国际组织。
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一些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
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以后,威尔逊坚持首先讨论建立国际联盟的问题,并主张把《
国联盟约》列为《对德和约》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英法两国的操纵下,巴黎和会决定设立一个国联盟约起草委员会,由威尔逊担任主席,这样,威尔逊首先建立国际联盟的要求未被采纳。《国联盟约》起草委员会收到许多国家和团体提出的草案和陈述书,并就对战败国的殖民地和附属地实行
委任统治问题、“
门罗主义”列入《盟约》问题、反对在移民问题上的种族歧视问题等展开激烈的争论。
《国联盟约》经过26次修改之后,于1919年4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通过。《
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就是《
国际联盟盟约》。
《盟约》中确定了国际联盟的组织机构、职能、原则和会员国的义务。
1920年1月10日和约正式生效的这一天,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凡是在大战中对德奥集团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这样,国联共有44个会员国,后来逐渐增加到63个国家,总部设在
日内瓦。中国于1920年6月29日加入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有大会、理事会、秘书处,并附设国际法庭、
国际劳工局等,其中最主要机构是理事会。《盟约》规定,英、法、意、日四国为常任理事国,另外还有四个非常任理事国。
美国虽然是倡议国之一,但因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而未参加,因此,1926年德国加入国际联盟之前只有四个常任理事国。
国际联盟主要受英法两国操纵。
根据《国联盟约》,理事会的职责是:草定裁军计划,审核承担委任统治的各国提出的年度报告,保障会员国领土完整,向大会提出解决
国际争端的议案,对侵略者实行经济和军事制裁等。
国际联盟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盟约》规定将德国地由国际联盟实行委任统治,事实上等于把这些地交由英法日等国实行统治,它的作用只是帮助大国重新划分
势力范围,巩固了战后世界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国际联盟不可避免地走向破产的境地。
1946年4月国联宣告解散,财产和档案全部移交给
联合国。
二战解散
国际联盟自成立时起便由英、法等少数大国所控制,并成为大国手中的工具。面对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
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对外扩张,由英、法控制的国联竟以牺牲中小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为代价,推行
绥靖政策,使国联陷于瘫痪。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联名存实亡。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
联合国的成立,国联于1946年4月18日通过决议宣布解散,其所有财产和档案均被移交至联合国。
解散原因
国际联盟失败、解散的原因有以下7个方面:
主要职能
国际联盟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
国际合作为宗旨。盟约规定通过
集体安全、
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
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国联主要致力于解决一些有关领土的争端,如
瑞典和芬兰有关
奥兰群岛之争,
立陶宛和波兰有关
维尔纽斯之争,
土耳其和
伊拉克有关
摩苏尔之争,此外还在
玻利维亚和
巴拉圭之间斡旋,为结束旷日持久的
查科战争做了大量工作。为防止战争,国联还组织
日内瓦裁军会议,并具体安排“
委任统治”。
此外,国际联盟还关注并协助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知识产权交流、
奴隶贸易、
鸦片贸易、难民及妇女权利等问题。如1922年,国际联盟签发
南森护照给予
无国籍难民,并得到52个国家的承认。
标志
国联并不设置自己的旗帜和标志。1920年,国联提出关于建立官方标志的议案,但
会员国之间未达成共识,议案不了了之。但国际组织在自己的活动里使用另类旗帜和标志。1929年,国联举行国际征稿比赛来征集
标志图案,但未能确定。直到1939年才出现半官方徽章,徽章中间缀一个内有两个
五角星的蓝色五边形。五边形及五角星象征世界主体的
五大洲及五个种族。旗帜上方和下方分别写有国联的英文名称(League of Nations)和
法文名称(Société des Nations)。旗帜曾在1939至1940年纽约
世博会的建筑物上被使用。
理事会
国联理事会担当了“执行者”的身份,并指导全体大会的事务。国联的理事会最初有四个常任理事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及四个非常任理事国,他们需从非常任理事国选举胜出,而且任期只有三年。而首任非常任理事国为
比利时、
巴西、
希腊及
西班牙。美国本来有望成为第五个常任理事国,但因1919年1月20日
美国参议院拒绝接纳《
凡尔赛条约》,拒绝加入国联,这降低美国在国联的
参与度。
后来理事会架构有变,非常任理事国数目于1922年9月22日升至六个,1926年9月8日更升至九个,德国于该日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之后,在德国及日本于1933年退出国联后,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由九个升至11个。
理事会会议每一年平均举行五次,有需要时会另开特别会议。在1920至39年间,共举行107次公众会议。
成员国
国联拥有42个创始成员国,其中24个国家(包括自由法国)留在国联直至国联解散。1920年国联创立之初有6个国家加入,其中只有2个国家留在国联至国联解散。随后,共有21个非创始成员先后加入国联。从1934年9月28日
厄瓜多尔加入至1935年2月23日
巴拉圭退出,国联拥有最多成员国时的数量:58个。
语言
国联的
官方语言是
法文、英文及
西班牙文(1920年起)。国联虽然亦有采用
世界语作他们的
工作语言及积极鼓励使用世界语,但法国认为世界语会影响法语地位,因此世界语未曾成为官方语言。
1921年,
罗伯特·塞西尔勋爵提出一份关于在会员国的国立学校内引进世界语的
建议书及该建议的
调查报告。两年后,国联11个代表通过在国立学校教授世界语的草拟书。但此举引来法国代表加百利·阿诺托(Gabriel Hanotaux)的强烈反对,并扬言要捍卫已经是
国际语言的法语,以致世界语成为官方语言的议案被否决。
机构
国联的主要机构有全体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全体大会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每国一票。行政院由九国代表组成,英、法、意、日为常任理事国,其他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由全体大会选举产生,每年更换一次。每年9月,于
日内瓦召开大会。
国联大会
国联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凡国联成员国都有权派最多三名代表出席大会,每个国家都有一票
表决权。大会的决议,除盟约特别规定者外,均需全体一致通过。大会有权处理“属于联盟行动范围以内或联系世界和平之任何事件”。
行政院
行政院是国际联盟最重要的机关。最初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1920年成立行政院时,英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4国为常任理事国,美国因未批准条约,其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一直空缺。德国于1926年,
苏联于1934年,先后成为常任理事国。而德、日于1933年,意大利于1937年,又先后退出了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苏联于1939年被开除。因此到1939年,常任理事国只剩下英、法两国。非常任理事国于1922
年增加到6个,1926年增加到9个,1939年增加到11个。行政院的决议除盟约特别规定者外,均需一致通过。
弃权票和争端当事国的票都不计算在内。行政院的职权还有开除国联会员国、分配
委任统治地、在发生侵略时就采取集体
军事行动向各成员国提出建议、任命秘书长等权力。
秘书处
秘书处是国联的常设事务机关。在秘书长的领导下,由约400名工作人员组成。秘书长由行政院经国联大会同意后任命。国际联盟的秘书长共有三位:1920年-1933年英国的埃里克·德鲁蒙德爵士(Sir James Eric Drummond);1933年-1940年法国的约瑟·艾冯诺(Joseph Avenol);1940年-1946年爱尔兰的尚·雷斯德(Seán Lester)。
国际常设法院
国际常设法院又称国际常设裁判法庭,是国联体系内的一个带
自主性的机构,其职权在于审理各国提出的一切案件,并可就行政院或大会提出的事项发表咨询意见。法院设在
荷兰的
海牙,由11名(后来增加为15名)法官和4名后备法官组成。法官由国联大会和行政院分别投票选举,在两机关均获多数票者当选。
国际联盟的其他附属机构有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国际联盟卫生组织(League of nations health organization)、知识产权合作委员会(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Cooperation)、难民委员会(Commission for Refugees)等。
委任统治地
1919年6月28日,国联签订《国际联盟规约》第22条,正式设立国联委任统治地。当这《国际联盟规约》条目在1945年末收纳到
联合国宪章之后,所有国联委任统治地(除了
西南非洲,即今
纳米比亚),都转为联合国的托管领地,这之前被
雅尔塔会议所同意。国联委任统治地由国联托管委员会(The Mandates Commission)所负责,所有委任统治地皆是一战战败国的殖民地,主要是
德意志第二帝国和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和平与安全
除了土地纷争之外,国联也尝试调停国家之间的其他冲突。当中成功的例子包括尝试打击国际间的
鸦片贸易,国联的工作亦改善了难民(尤其是于1926年的土耳其难民)的生活情况。要说国联的重大改革,就不得不提
南森护照的引进,国联难民委员会签发南森护照予
无国籍难民,是首本获
国际承认的无国籍难民
身份证。
希腊及保加利亚
在1925年10月希腊和
保加利亚边境哨兵事件后,双方就开始战斗。事件发生后三天,希腊军队入侵保加利亚。保加利亚政府下令其部队只做象征式反抗,并在
边境地区撤走约10000至15000人,并相信国联会协助解决争端。其后国联果然对希腊的入侵作出谴责,并呼吁希腊军队撤出保加利亚,和向保加利亚作出赔偿。希腊遵守国联的呼吁,撤出保加利亚,但政府抱怨自1923年
科孚事件后,国联给希腊的待遇与意大利相差甚远。
利比里亚
在凡士通一个橡胶
种植园内的强制劳动(Forced labor)事件和来自美国的
奴隶贸易指控之后,
利比里亚政府要求国联展开调查。国联于是成立由国联、美国和利比里亚共同委派的一个委员会来调查事件,并于1930年提出一份报告,证实该地有奴役和强制
劳动行为,有多位利比里亚政府官员在出售
劳动合同上均受牵连,报告又建议由欧洲人或美国人接替这些事务。利比里亚政府于是开始取缔强制劳动和奴役制度,并要求美国帮助。这引来利比里亚民众愤怒,并导致总统
查尔斯·金(Charles King)及其
副总统的辞职。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
满洲事变”或“远东危机”(Far Eastern Crisis),一直被视为国联重大的挫折之一,以及日本悍然退出国联的催化剂。当时在中国与日本签订的租约订明,在满洲中
中国领土内,日本政府有权派遣军队,在
南满铁路周围进驻。1931年9月18日晚上约10时20分,奉天府(今
沈阳市)北面约7.5公里处的
柳条湖南满铁路的一小段铁路被以
关东军部队长官柳条湖分遣队队长
河本末守中尉为首的一个
小分队炸毁,为日军侵华作掩护并嫁祸指该段南满铁路是中国士兵破坏的。随后,日军派兵并占领满洲,并于1932年3月1日扶植清朝废帝溥仪成立
满洲国,溥仪任国家元首。不过,这个政权成立初时只获得意大利德国等部分
国家承认,其余国家均坚持承认满洲是中国的合法领土。另一方面,为了满足
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日本需要制造事端,以便有借口进行军事行动。在满洲国成立之前,日军藉华人殴打日本僧侣及
抵制日货为名,派遣空军和海军炮轰上海,引发一个多月的战争,史称一二八事变。
其后,国联同意来自中国驻国联代表
施肇基博士的要求,并成立以
李顿爵士为首的
国联调查团,因为航程太远,延迟了调查团来华行程。当调查团到达满洲
奉天时,当地中国人都表示日军没有占领满洲,日本则对国联宣称其行动目的是维持该区和平。1932年9月4日,调查团在北平签署了调查报告书,将其送回日内瓦。报告书写明“日本占领行为是错误的”及“满洲须交还予中国人”。投票前,日本威胁大会会进行更多侵略行动,但最后国联在大会上以40票对1票(1票为日本,另有
暹罗投
弃权票)通过了基于李顿报告书的声明,否认满洲国的合法地位,并要求日本交还满洲给中国。为此,日本于1933年3月27日宣布退出国联,中国不承认满洲国也无法收复满洲。
根据国联条约,国联应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但此举并无推行,因为美国不是国联成员,国联所实行的经济制裁几乎没用。原因在于如果国联对日本实行了经济制裁,日本便不能与国联会员国进行贸易,但仍然可以与美国这个大国进行贸易,维持
日本经济水平。此外,国联可以组成军队进攻满洲,但一些主要大国如英国和法国以专注内政(例如维持其殖民地现状)为由拒绝而无法成行。故此,日本继续管治满洲,直至二战完结、
苏联红军进入该区及交还中共为止。
大厦谷战争
国联无法阻止这场
玻利维亚与
巴拉圭两国为争夺
南美洲中部
格兰查科(又译大厦谷)北部而进行的战争。纵使这地区地广人稀,但1920年代后被发现该区蕴藏着丰富
石油资源,其归属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之间存有争议。从1928年起,两国之间频频发生武装冲突。玻利维亚得到了美孚石油公司和智利的支持后,玻利维亚利用美孚石油给予的贷款,向英美等国购买大批新式武器,
军事实力远超巴拉圭。玻利维亚于是在1932年6月15日出兵占领北查科荒漠中的亚基萨卡
咸水湖地区,战争全面爆发。
巴拉圭主动向国联请援,但国联以“所有
美洲事务已交予泛美洲会议(Pan-American conference)处理”为由拒绝采取行动。其后的战事中双方均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双方共损失9万余士兵,其中玻方约57,000人,巴方约36,000人,因为各方
死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甚多,使这两个国家面临崩溃的边缘。双方最后于1935年6月12日在
阿根廷、美国及其他南美国家的调解下达成停火协议,7月21日,双方签订《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约》,巴拉圭获得北格兰查科地区大部份土地。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5年10月,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派出40万名人军队入侵阿比西尼亚(今
埃塞俄比亚)。
佩特罗·巴多格里奥(Pietro Badoglio)元帅于1935年11月发动战役,轰炸该地区,并在当中使用化学武器如
芥子毒气,以及污染
食水来攻击主要目标,包括
无防备的村庄及医疗设施。意大利军还在当地击败只用枪矛、不善武装的阿比西尼亚人,1936年5月占领阿迪斯阿贝巴,并迫使皇帝
海尔·塞拉西一世出走。
其实国联早于1935年11月谴责了意大利的侵略行为,并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但此举对意大利是起不到作用,是由于国联拒绝实施两项重要措施,即禁运石油和封锁在英国控制下的
苏伊士运河而致。后来经
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的观察后,认为因没有军队抵抗意大利的攻击,所以这已是终极的(Ultimately)。1935年10月,美国总统
罗斯福(非国联会员)援引1935年的
美国中立法,禁制美国公民向
国际战争的
交战国售卖军火及延长“道义禁运”(Moral embargo)。10月5日及1936年2月29日,美国成功控制其石油出口和
其他材料至平时正常的水平。1936年,国联解除了经济制裁,但意大利已经控制着阿国市区。
1935年12月,英国外长赛缪尔·霍尔(Samuel Hoare)与
法国总理皮埃尔·赖伐尔为结束在阿国的冲突而签署霍尔-赖伐尔协定。并拟订了一项计划,将国家划分为两个分区:意大利分区(Italian sector)及阿比西尼亚分区(Abyssinian sector)。墨索里尼已准备同意协定,但后来有一份法国报纸披露计划内容,批评协定等于出卖阿国的领土利益,并加以谴责。英国政府马上宣称它与协定毫无关联;负责议定
协约的霍尔与赖伐尔则被迫下台。1936年6月30日,被迫流亡英国的阿国皇帝
海尔·塞拉西一世破例在国际联盟会上公开谴责意大利的侵略行为,并呼吁外国伸出援手,保护阿国,成为首位在国联会员大会发言的人。
西班牙内战
1936年7月17日,
西班牙军队发动了政变,导致了西班牙共和党人与民族主义者、
保守派人士及包括一些西班牙军队军官在内的反共主义叛乱分子之间的长期的武装冲突,西班牙内战爆发。西班牙
外交部长Julio álvarez del Vayo于是在1936年9月向国联求助,以捍卫其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但国联的成员并无插手干预,亦阻止外国势力介入冲突。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随后继续全力援助由佛朗哥领导下的西班牙叛军,而苏联则支援西班牙共和政府。1937年2月22日,国联宣布禁止外国
志愿兵介入战局。
调解土地纷争
一战后,战争遗留了很多问题予各个国家解决,包括国界的准确位置及国家
特殊区域的问题。而当中大多数问题都会交予
协约国中一些组织(如协约国最高议会,Allied Supreme Council)处理,但协约国倾向将小数很难解决的问题转介予国联。换句话说,于20世纪20年代的头三年内,国联在一战带来的混乱上,只参与了一小部份。由国联解决的问题包括由巴黎和平条约指派的一些国界及特殊区域问题。
随着国联的发展,它的角色日渐扩大。在1920年代中期,国联成为国际活动的中心。此改变可以在国联与非会员的关系上见到,如美国和
苏联在国联的
参与度渐增。在1920年代后半期,法国、英国及德国都利用国联作他们外交活动的焦点,同时她们的秘书代表都会出席在
日内瓦的会议。她们亦利用国联的机构来改善关系和解决她们的不同之处。
上西里西亚
关于上西里西亚
公民投票的
波兰语海报(1921年),内容为:“母亲还记得我。请给波兰一票。”
协约国在不能解决
上西里西亚(Upper Silesia)土地的争论下,就将问题交予国联处理。一战后,波兰对当时已属于普鲁士的上西里西亚提出主权的要求,波兰人和后来的德国人在西里西亚起义时发生冲突。《凡尔赛条约》曾建议于该地举行公民投票来决定该地的归属。经国联调停后,上西里西亚在1921年3月20日举行公民投票,决定上西里西亚的归属,结果显示59.6%(约50万人)的投票者支持上西里西亚由德国管辖,但波兰声称周边条件令投票不公平,结果导致1921年的第三次西里西亚起义的爆发。1921年8月12日,国联接手解决此事,而理事会成立一个由
比利时、
巴西、中国及西班牙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来研究当时局势。委员会建议应根据公民投票以及波兰和德国的喜好,在上西里西亚划分两个区域;并认为双方应该决定这两个地区之间的细节。举例来说,无论任何货物,应在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和工业的边界上自由进出。1921年11月,双方在日内瓦举行会议来商讨一个公约。经过五次会议后终达成解决办法,虽然大部份的上西里西亚地区归入德国,但在波兰部份却拥有主要的
矿产资源及许多工业。当这个协议于1922年5月公开时,大多数德国人都对之极为不满,但最终两国正式批准协议。此问题的解决令该区恢复和平,直至
二战爆发。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Albania)的国界于1919年的
巴黎和会上在未划定下,交予国联处理,但国联直至1921年9月都未能决定。希腊军队在当时曾多次越境进入阿尔巴尼亚领土、在该国南部进行
军事行动,以及
南斯拉夫军队入侵阿尔巴尼亚、与
阿尔巴尼亚族人冲突等,亦造成阿尔巴尼亚处于不稳定局势。于是国联派遣一个由多个国家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到该地视察,并于1921年11月表示阿尔巴尼亚应该恢复1913年的国界。几星期后,南斯拉夫军队在抗议下被勒令撤出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的国界在
科孚事件再次成为国际间冲突的起因。1923年8月23日,一名意大利将军恩里科·泰利尼(Enrico Tellini)及四名助手在标出希腊和阿尔巴尼亚之间的新边界期间,遭伏击和杀害。当时的意大利领导人墨索里尼感到愤怒,并要求设立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调查,并需于五天内完成。不论调查结果如何,墨索里尼都坚持要求希腊政府支付5000万里拉赔款。但希腊人声言除非它(
调查报告书)证明了此事件是由希腊人引起,否则他们将不会支付。
1923年8月31日,墨索里尼派军舰炮轰并占领希腊所属的
科孚岛。因此举违反《
国联盟约》,于是希腊向国联求助以处理有关情形。但协约国集团(在墨索里尼的坚持下)同意此事件应由大使会议(Conference of Ambassadors)负责解决争论,因为这个大使会议是由泰利尼将军委派的。后来国联理事会审议此争论,但通过裁决交予理事会大使作最后定案。而会议接受了大部分的国联成员的建议,强迫希腊即使犯罪原凶被寻获与否,都要支付5000万里拉赔款予意大利以取回属地。墨索里尼随后在胜利下离开科孚岛。
奥兰群岛
奥兰是
瑞典和
芬兰之间一个拥有6500个岛屿的群岛,岛上通用
瑞典语,但瑞典于1809年同时失去芬兰及
奥兰群岛,并割让予
沙俄。1917年12月,
俄国十月革命期间,芬兰宣布独立,大多数奥兰人都希望奥兰群岛可以回归瑞典。但芬兰政府觉得奥兰群岛是他们新国家的一部份,就如于1809年俄国人将奥兰纳入
芬兰大公国一样。
1920年,争议升级,这意味着会有战争的危险。英国政府就将问题转介予国联理事会处理,但芬兰则以此事是芬兰内政为由,阻止国联介入此事。国联于是创立一个小型委员会来国联是否应对此事进行调查,获赞成后再创立一个中立委员会。1921年6月,国联公布决定,奥兰群岛应维持芬兰的一部份,但芬兰须保证要保护当地岛民,包括实行非军事化。在瑞典反对下,这个协议成为欧洲第一个直接由国联通过的国际协议。
梅梅尔
港口城市梅梅尔(今
立陶宛克莱佩达)及其周边地区,由于主要人口都是德国人,所以在一战结束后受协约国管治。随后根据《凡尔赛条约》第99条,将该地赠予立陶宛。但法国和波兰政府都赞成将梅梅尔转至一个国际城市。梅梅尔的
控制权至1923年仍未转让予立陶宛,并促使了法国军队于1923年1月的入侵和占领。
协约国在与立陶宛无法达成协议之后,将事件交付予国联。1923年12月,国联理事会委派一个
调查委员会来进行调查,而委员会选择将梅梅尔转让予立陶宛,并给予该地区的自治权利。这个建议最后于1924年3月14日获国联理事会通过,并给予协约国及立陶宛管治。
摩苏尔
国联曾于1926年解决
伊拉克和
土耳其之间对前
鄂图曼帝国省份
摩苏尔的领土争议。曾于1920年获伊拉克第一等
托管地管治权、并代表伊拉克
外交事务的英国称摩苏尔是属于伊拉克;另一方面,土耳其共和国却声称伊拉克是土耳其的一个省份,并为历史的
心脏地带。于是国联一个以比利时、
匈牙利和瑞典的代表为首的委员会就被送往当地,而委员会委员亦获悉摩苏尔居民都不愿意摩苏尔成为土耳其或伊拉克的一部份,但如果可以选择的
话则选择伊拉克。1925年,委员会建议归入英国管治下的伊拉克托管地,并保障当地库尔德人的
自治权。国联理事会随即通过建议,并决定于1925年12月16日将摩苏尔赠予伊拉克。虽然土耳其于1923年在
洛桑条约中接受国联的仲裁,但被拒绝询问国联是次对摩苏尔的决定。此时问题再交予
国际法庭处理,然而英国、伊拉克和土耳其在1926年6月5日批准了一份单独的条约,条约大致跟随国联理事会的决定以及将摩苏尔配予伊拉克,但同意伊拉克仍可以在25年内申请加入国联,加入后将结束其托管地身份。
维尔纽斯
一战后,波兰和立陶宛均恢复其独立地位,但两国对于双方之间的边界上仍存有分歧。在
波苏战争期间,立陶宛同苏联签订和约,奠定了立陶宛的边界。协议亦给予控制旧立陶宛首都
维尔纽斯,并成为该国政府的所在地。这个紧张局势加深了立陶宛和波兰之间步向战争的忧虑,于是国联介入事件,并于1920年10月7日通过谈判令双方达成短暂停战协议,而波兰则承认
维尔纽斯地区是属于立陶宛。两天后,Lucjan Żeligowski将军率领
波兰军队撕毁和约,发动突然袭击占领维尔纽斯,并声称中立陶宛政府(Government of Central Lithuania)正在波兰军队的保护之下。
于是立陶宛向国联求助并得到国联的回应,国联理事会亦呼吁波兰的撤出该区。波兰政府表明会遵从国联,撤出维尔纽斯,但之后却单方面派更多的军队增援。这促使国联这个决定:未来的维尔纽斯应取决于当地居民的
全民公决,并认为波兰军队应撤出维尔纽斯,由国联派出的一支国联国际部队来代替。虽然根据条约来说,国联可以派出法国和英国的军队强制波兰撤离,但是在法国看来,波兰在未来将是一个好的同盟国家去一起对抗德国,所以法国并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和波兰发生矛盾。而因此,英国看到法国无动于衷,其也不愿意独自派出军队。所以国联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做出任何有实质意义的行为,从而任由波兰占领维尔纽斯。至此,立陶宛表示强烈不满,双方矛盾升级。1920年尾,波兰和立陶宛之间的敌对行动再次增加,但波兰政府于1921年初开始寻求和平解决方案。波兰同意以支持国联提出的计划,撤走当地的波兰军队和合作举行公民投票。不过国联受到来自立陶宛和苏联的反对,令国联于1921年3月搁置上述计划,并再次尝试促进双方之间的会谈。1922年3月,维尔纽斯及周边地区正式被波兰吞并;1923年3月14日,协约国会议订定立陶宛和波兰的国界,该国界位于芬兰境内,离维尔纽斯不近的地方。立陶宛当局拒绝接受决定,于是与波兰交战,直至1927年。
1939年9月19日,苏联入侵并吞并
维尔纽斯。10月10日,
立陶宛政府接受了苏联的最后通牒,容许苏联在其全国设立
军事基地,交换条件是使维尔纽斯回到立陶宛。10月28日,维尔纽斯重回立陶宛。
哥伦比亚及秘鲁
20世纪早期,哥伦比亚和秘鲁之间曾发生一些
边境冲突。1922年,两国政府签署所罗门—罗萨诺条约(Salomón-Lozano Treaty)以尝试解决这些冲突。其中
边境城市莱蒂西亚(Leticia)及其周边地区从秘鲁割让予哥伦比亚,让哥伦比亚可有权使用
亚马逊河。但于1932年9月1日,来自秘鲁橡胶和制糖业的
商界领袖,因
土地转让至哥伦比亚所引致的领土损失,而组织武装接管莱蒂西亚。秘鲁不承认这军事接管行为,但总统路易斯·塞罗(Luis Cerro)却决定抵抗哥伦比亚人的重新占领(re-
occupation)。秘鲁军队随后在一场
军事冲突中占领莱蒂西亚。经过数月的外交争论后,两国政府接受国联提出的调解,他们的代表亦向国联理事会呈报事件。1933年5月,双方签署临时和平协议,在进行
双边谈判时,将有争议的领土交予国联控制1934年5月,最后和平协议正式签定,秘鲁将莱蒂西亚交还予哥伦比亚,并对1932年的入侵事件正式道歉,以及承诺在该地实行非军事化、给予哥伦比亚在亚马逊河和普图玛约河(Putumayo River)的自由
航行权、及
互不侵犯。
萨尔
萨尔本是德国的一个省份,由普鲁士西南一部份领土和普法尔茨组成。
一战后,根据《
凡尔赛条约》萨尔被从德国中划分出来归国联管辖,1935年国联举行公民投票来决定萨尔未来将归入德国还是法国,后来经该地区全民公决,有90.3%投票支持回归德国。1935年1月17日,经国联理事会批准,萨尔重新回归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