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
地震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
减灾规划、
地震监测预报、
地震灾害预防、
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等方面。
产生背景
地震,俗称地动。它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
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
地球表层的振动。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很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觉出来。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习惯上称为
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000次;7级以上
强震平均每年18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
地球时时刻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地球的运动变化产生许多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力。在
地壳运动过程中,地下的岩层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当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岩层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或原有断层处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层断裂之处就是震源,岩层断裂所产生的振动就是地震。
地球上90%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造成的,这类地震称之为
构造地震。此外,
火山爆发可造成
火山地震;洞穴坍塌可造成
塌陷地震;水库蓄水可造成
水库地震;人工爆破也可造成人工
爆破地震,由于这些类型的地震数量少、能量小,形成的破坏程度也小,因此,我们要预防的主要是构造地震。
名词解释
震中: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的地方。
震级:是度量
地震大小的等级,即衡量震源释放出能量的大小。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1级,能量就相差30多倍。震级的大小是根据地震仪器记录计算出来的,记录到的
最大地震的震级是8.9级。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介于6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每次地震,离震中越近,破坏性越大,
烈度就越高。
4.烈度、震级和震源深度之间的关系震级和烈度,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对于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的地区,烈度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可以这样比喻,地震好比一颗炸弹爆炸,炸弹的炸药量,相当于地震的震级,炸弹对各处的破坏程度,相当于地震烈度。在距炸弹爆炸地点近的地方,破坏就大;远的地方,破坏就小。地震烈度也是如此,地震烈度不仅跟震中距的远近有关,而且与震级、震源深度以及
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岩石的性质、岩层的构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震源浅、震级大的地震,破坏面积虽然较小但极震区破坏较严重;震源较深、震级大的地震,
影响面积比较大,而
震中烈度则不高。
5.活动
断裂带上什么部位容易发生地震?(1)活动断裂带曲折最为突出的部位(简称拐弯处或拐点),往往是震中所在地点。
(2)活动断裂带的两头(简称端点),有时是震中往返跳动的地点。
(3)一条活动断裂带和另一条活动断裂带交叉的地方(简称交叉点),往往是震中所在的地点。
地震谣言
地震谣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地震传闻,由于
地震谣传波及面广、突发性强、
传播速度快,因此危害甚大。这种传闻可以造成不是地震而胜似地震的损失。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发生过一些地震谣言广为流传的事件,在群众中造成严重的恐震心理,有的导致工厂不能正常生产、学校不能正常上课、商店不能正常营业、人员盲目地外逃、抢购生活用品,甚至由于采取不恰当的防震行为导致摔伤、摔死的事例时有发生。
地震谣言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么多人相信并广泛流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地震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人们普遍关心,特别是
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惨痛教训给人们造成了恐震心理;其次,由于地震
科学知识和防震抗震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做得不够深入,广大群众对地震的孕育、发生及其前兆变化等缺乏认识和了解;第三,因为对国内外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还不够清楚,有些人崇洋媚外,一听是外国人测出的就信以为真;第四,人们对我国
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还不够清楚,误把小道消息传为正式预报。
要识别判断地震谣言,大体上可用下面几个简单的标准去衡量:①凡是带有闰月、甲子年要地震等;②凡传说地震系外国人测出者(有说若不震,其防震损失由他们包赔);③凡传说
地震震级大(如八级或
毁灭性地震),而发震时间地点十分具体者;④凡提到某专家学者、某地震部门的预报,而不是当地人民政府发布的预报。总之,凡不通过各级政府而是小道传播的地震预报都可视为谣言。
监测预报
监测方法
地震孕育过程中常常出现
地球物理学、
地球化学、地质学、
大地测量学、
气象学及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异常现象。自1966年
邢台地震以来,我国有70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记录到1000余条前兆异常。由于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地震前兆也是丰富多样的。经过整理和研究,可将这些异常归为10大类:
地震学前兆、
地壳形变、地磁、
地电、重力、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
宏观前兆现象等。
以上前兆,地震工作者都进行了科学的监测。只有综合分析、研究这些前兆,才能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
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公元132年7月(东汉
汉顺帝阳嘉元年)
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仪器——
候风地动仪。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
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
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多年。 张衡开创了人类使用仪器观测地震的
新纪元,他被誉为地震仪之父。
何谓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地震预报是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
烈度和破坏易损程度的预测。通常,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主要是指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
预报类型
(1)
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
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2)
地震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3)
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4)
临震预报,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什么是
主震、余震和
前震?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
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
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总称为地震序列。
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后在同一震区陆续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余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区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前震。地震序列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主震型:主震的震级高,很突出,主震释放的能量占整个地震序列的90%以上。
主震型地震又分为“
主震余震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两类;
(2)震群型: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的;
(3)孤立型(单发性地震):其主要特点是几乎没有前震,也几乎没有余震。
发布权限
(1)地震长期预报,由国家地震局组织其他有关地震部门提出,向国务院报告,为国家规划和建设提供依据。
(2)地震中期预报,由国家地震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提出,经有关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监测区做出防震工作部署,同时报告国务院。
(3)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部门提出,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适时向社会发布,同时报告国务院,涉及人口稠密地区的,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经国务院批准后再向社会发布。
(4)在已发布地震中期预报的地区,无论已经发布或尚未发布地震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如发现明显临震异常,情况紧急,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四十八小时之内的地震临震警报,并同时向上级报告。
除以上规定的政府部门有权发布地震预报外,任何部门、单位或者个人均无权发布地震预报。因此,凡是不经政府正式发布的地震预报,都应视为谣言,并立即追查。
预报难度
地震预报,特别是临震预报问题,至今仍是世界上的一大难题。当前地震预报仍是探索性的,而社会和公众对地震预报要求却是任务性的,由地震预报所引起的直接影响又是
社会性的,地震预报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影响。如果预报准确,可以减少重大伤亡;如果预报
不准确,报了又不震,就会造成
社会恐慌和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如果不报,万一震了,损失当然很大。这就给地震预报工作者增加了很大的
心理压力,在资料掌握不充分的情况下,很难下决心作出决断。加之地震的发生又是十分复杂的,不能用前次地震预报的经验又预报另一次地震,这就给地震预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很大,我们必须知难而进,奋力攻关,突破地震预报关,为人类作出贡献。同时,还要加强防震和抗震方面的工作,制定
地震应急对策,采取预防加固和减灾措施,普及宣传地震知识,增强群众的防震意识和
自我预防能力,使大家都能正确认识和鉴别
地震异常,积极为地震预报部门提供更多的
异常信息,预测和预防结合,争取把
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地震前兆
地震和风雨等
自然现象一样,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当地壳的
应力应变在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就会引起
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等一系列异常变化。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
地震前兆。
一般我们将
地震仪器观测到的
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和微小
地形变异常称为微观前兆,而将动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现出的异常,称为
宏观异常。
大地震前多有小地震发生,不仅次数逐渐增多,而且震级逐渐增大,然后出现一个相对的平静期,大地震常常发生在这个平静期后
小震活动次数增加之时。用小震报
大震是我国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经验。然而,以“小震闹”作为“大震到”的根据,理由不是十分充分的。事实表明,至少存在三种情况:①小震闹大震到。②小震不闹大震也不到。③小震闹大震没有到。利用小地震活动的频度、分布及活动序列特征预报地震,是地震分析预报的一种方法,在当前的情况下,依震报震还是预报地震的主要手段。
震前异常
动物异常
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空中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无处不在。
我国
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
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蹦跳。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总之,震前动物异常比较普遍,
表现行为有:烦躁、惊慌、不安、活动反常、不吃食、不进圈,有的萎蘼不振表情傻呆。动物异常出现的时间多集中在震前几分钟至两三天,以震前一天反应居多,
震中区最为集中。
4.动物出现异常到发震时间有多长?一般来说,地震的震级越大,越接近临震,动物异常的种类及数量就越多,
反应程度也就越强烈。其发震时间为:
(1)牛、马、羊、猪震前几小时至一天。
(2)老鼠震前一至五天,甚至半个月。
(3)鸡震前一至两天。
(4)狗震前半小时至两天。
(5)蛇震前二至三天,冬眠早出洞。
(6)鸽子震前几小时甚至一天。
(7)鱼类震前几小时至十天。
植物异常
震前植物异常现象与气温、
地温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表现为在冬季果树开花、重果,
竹子开花,
竹笋发芽,
树干裂缝,提前发芽长叶。在夏季,如成熟南瓜重新开花,
含羞草、榕花树叶子
开合时间反常等。
气象异常
临震的气象异常种类繁多,形式多变,主要包括震前风、霜、云、雨、雹、雪、声、光、气压、地温、气温、旱涝、日月光象等等,是非常丰富的。震前出现兰、
白闪光,红绿
光带,片状光,带状光,柱状光,球状光,星殒如雨,大风大雨,灰尘遮天蔽日,阴雨连绵,雷电不止,冰雹大雪,变化骤然,闷热燥热、气温异常、气温严寒、气压突降、月色尘晦,灰尘满天,雾气腾腾,
地裂气升,臭气难闻等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异常现象一般在震前几秒钟、几分钟至几天多为出现。发现这种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准备,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地下水异常
地震发生在地下,地下水埋藏于地层之中,地震前应力的变化引起
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井水
翻花、冒泡、打漩、发浑、发响、变温、变味、浮油花或引起化学成份的变化等,都是地下水震前的异常现象。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建立预报网,异常快报告。
这是我国震区群众对历次震前地下水变化规律的
经验总结。
地下水在震前几年就有趋势性的变化,临震前几天至几小时发生突然变化,速度加快,幅度加大。在空间上,震前由外围逐渐向震中集中,而震后由震中向外围扩散。我们掌握了这些一般的异常变化现象,采用最简单的办法,每天定时对井水进行观测,抓住明显的、特殊的变化,就能为
地震预报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防震对策
地震对策
人类为了
减轻地震灾害,制定了一系列对付地震的战略战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
经济效益,这就是
地震对策。简言之,就是对付地震的办法和措施,也就是
地震来了怎么办。
地震对策的主要内容是:
地震监测、
地震预报、
工程抗震、社会防灾、震后救灾、恢复重建、平息恐慌等。
对策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我国防震减灾的指导方针是“防震减灾工作,实行
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中国特色的防震减灾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我国防震减灾的指导方针是“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哪些紧急措施?(1)准备好
抢险救灾所必需的一切条件和物资;
(3)安排好危险地带或危险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撤离;
(5)加强交通和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6)成立救灾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政府重视、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多路探索,群防群测,专群结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走综合防御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防震减灾对策的要点。
3.三大体系建设组成了人类对付地震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
地震监测预报。地震部门首先要做好地震的监测预报。这个做好,不是说大部分或者是百分之百地作出准确的地震预报,而是充分运用现有条件,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监测预报的水平。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核心和前提。
第二道防线是
震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在地震预报仍然是世界难题的条件下,必须有对付突如其来的地震发生的措施,并作为经常性防范措施。这是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个方面。
①对重大建筑物、构筑物、开发区建设要在立项前依法进行充分的
地震安全性评价,为工程的选址和建筑
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②一般工业和
民用建筑的抗震设防。一般
工民建工程,必须按照
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施工,确保在6级左右地震条件下的安全。
③对国家划定监视防御区的老旧楼房,特别是人口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抗震性能的鉴定,不合格和不安全的要进行
加固改造,使其能够具备法定的
抗震能力。
各类建筑物只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抗震设计加固改造,就可以达到小震可修、
中震不坏、大震不倒的基本安全效果。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则是除专业部门的地震监测和
工程建设以外的一些政府和社会防御措施。主要是震害预防和应急对策。这是《防震减灾法》赋予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包括地震知识的宣传普及,各级组织、单位的
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模拟地震来临的
应急演习训练等。
第三道防线是紧急救援体系的建设。通过前两道防线,仍然不可能解决防震减灾中的一切问题,而地震的发生又是短暂的几秒、十几秒时间。如果地震发生在夜晚,居室里的人又很多,加上停电停水、通讯中断等许多不利因素,紧急救援问题是必须采取的第三道防线。
世界上许多震例证明,紧急救援是否行动迅速,救援机械工具是否助效,是评价政府救助工作的标准。紧急救援要获得社会的基本
满意度,要靠预案准备的充分,要靠临阵决策指挥的正确,要靠各种队伍的共同协作,要靠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武装,更要靠平时的地震模拟演练。
4.我国地震救灾的基本策略和任务是什么?地震救灾的基本策略包括:
(1)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救灾体制;(2)实行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组织指挥;(3)发挥军队、民兵和各专业救灾队伍的作用。
地震救灾的任务是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灾情,防止续发性灾害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地震救灾的内容包括:对被埋压伤员和处在火、毒气等危险现场的遇难者抢救与救护,尽快使更多的蒙难者脱险;对危重伤员采取救治措施,减少伤残与死亡;对处在
危险房屋内的群众进行疏散、安置、妥善解决受灾群众的吃、喝、穿、住等紧急生活问题;紧急抢修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
生命线工程;对于可能造成灾害的
危险因素和险情要加强监视、控制和排除;实行严格的管制措施,做好
安全保卫工作;做好宣传鼓动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5.地震救灾工作的方针是什么?抗震救灾的原则又有
哪些?地震救灾工作的方针: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多路探索,加强
地震预防和工程地震研究,推进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不断提高预报水平,减轻地震灾害,发挥地震科学技术在
国民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
抗震救灾的原则:(1)
快速反应原则;(2)提倡就近就地开展自救互救原则;(3)突出重点原则;(4)主动配合原则;(5)主动报告原则。6.
地震短临预报发布后有关地区的各级政府要采取
哪些紧急措施?(1)准备好抢险救灾所必需的一切条件和物资;
(2)大力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和自救互救办法;
(3)安排好危险地带或危险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撤离;
(4)建立报警系统和实施通讯保障;
(5)加强交通和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6)成立救灾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所要采取的这些措施,每一个公民都应有所了解,以便配合政府部门做好
地震灾害防御工作,努力减轻地震灾害。
2016年1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汪洋主持召开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总结回顾2015年防震减灾工作,听取2016年全国
地震活动趋势分析意见,安排部署重点
工作任务。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完善“分级负责、相互协同”抗震救灾
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监测预报、震害防御、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扎扎实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汪洋指出,近年来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不断加强,防御基础不断强化,防震减灾
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但必须看到,我国仍处于地震活动水平较高、强烈地震多发的时期,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突出
创新驱动,加强防震减灾基础性研究,强化
震情监视跟踪。加强对城市建构筑物、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检查和鉴定加固工作,加快地震
高风险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抗震民居建设,不断提升城乡抗震设防水平。要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意识,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进一步强化防震减灾责任落实,强化应急应对准备,开展防震
减灾宣传教育,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应急常识
准备工作
做好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将灾害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的
基本条件。
·对大
衣柜、餐具柜橱、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
·在餐具柜橱、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
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
·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橱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橱、
壁橱的门上安装
合页加以固定。
·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备好较厚实的拖鞋。
·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
·充分注意
煤油取暖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做好建筑物检修、加固工作(尤其是地基柱子、屋顶瓦等)。
·饮用水;
·急救医药品;
·现金、贵重品;
·内衣裤、毛巾、手纸等。
(3)每月召开一次家庭防灾会议
·家里安全的地方在哪里?
·避难场所、避难道路的确认;
·学习应急处置救护的知识;
·家庭成员的分工;
·灭火器具放置场所的确认;
·万一情况下,家人的联络方法和汇合场所;
·用火器具等的检查;
·紧急用携带袋子的检查、放置场所的确认。
(4)建立平时邻里互助的协作制度
发生大地震后,会在很大区域内造成严重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
救护车不可能随时到达,所以,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对有关地震、火灾和救助伤员等互助协作体制。
·平时邻里之间应建立协作制度;
·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
·积极参加防灾训练。
科学避震
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应震,立即采取行动避震。假如你的行为镇定自若,就会获得安全,躲过灾难,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大震的预警现象、
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了一定准备,震时又能利用预警现象,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预警现象:预警现象主要包括地面的颤动、建筑物的晃动、强烈而怪异的
地声、明亮而恐怖的
地光等。
预警时间:可以逃生的时间。从感觉到
地动到房屋倒塌,有大约十几秒的时间,只要你事先有准备,就可能利用这宝贵的十几秒钟逃离险境,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避震空间:废墟中可以藏身的空间。不要以为房屋倒塌就是死路一条,室内有家具、物品等的支撑,废墟中总会留下一定的
生存空间。
应急注意
(1)震时是跑还是躲?
我国大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现象很短,由于剧烈地动,人们行动往往无法自主;但若住在平房,发现预警现象较早,则应力争跑出室外到开阔、安全的地方避震。所谓就近避震,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2)身体应采取什么姿势?
“伏而待定”,即蹲下、坐下或趴下,尽量蜷曲身体,使身体重心降低,同时,双手要牢牢抓住身边的牢固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暴露在物体外而受伤。
(3)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
沙发垫等顶在头上。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用
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吸入。
4.大震后,余震还会不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许多建筑物受到
主震冲击以后,虽然还未破坏,但已变得不太牢固,这时如果再来一些较强余震,尽管其震级小于主震,但所造成的破坏可能比主震还大。
避震要点
(1)在家中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站在房间中央;
这都是身体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
·住楼的朋友,较安全的躲避地方有:
——牢固的桌子旁边或床旁边或者其他牢固的较大物体旁边(一定不要藏在下面,会更危险的);
——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如卫生间;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震时不应采取的行为:
——千万不能跳楼;
——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楼梯去;
——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墙上的扶手。
——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到
楼道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住平房的朋友:
如果室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震时不应采取的行为:
——不要躲在屋顶大梁下;
——不要躲在窗户边;
——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
——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
(2)在学校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一切行动听老师的指挥;
——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特别对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要多关照。
·正在上课时:
——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慎行);
——震时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再由老师带领,有组织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楼房,不要跳楼,不要拥向楼梯等等。
·在操场或室外时:
——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3)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千万不要慌乱拥挤、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
——如不得已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而动,避免被挤到墙壁处或栅栏处;
——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
——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待地震过去后,听从
服务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的门窗、橱窗和玻璃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吊灯、广告牌等高耸悬挂物。
·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内;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事故时受伤;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4)在户外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迅速离开各种高大危险物;
——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构筑物:
——过街桥、立交桥上下;
——高烟囱、水塔等。
·注意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广告牌、吊车等。
·注重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危旧房屋、危墙;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5)在野外怎样避震
·特别提醒:
假如,地震时你正在郊外旅游;或者,你家住农村,正在野外游玩、拾柴或放牛,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场地;
——选择开阔、稳定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风,背朝风向,以免吸进
有毒气体(如果附近有化工厂等)。
·避开以下水边的危险环境:
——河边、湖边、海边,以防
河岸坍塌而落水,上游水库坍塌而涨水,或出现海啸;
——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洪水;
——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或遭遇洪水。
·避开以下山边的危险环境: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或危险仓库,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
(6)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在室内:
——遇到火灾。千万别乱跑,更不要到拥挤的地方去,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注意要匍匐前进,逆风而进;
——
燃气泄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在室外:
——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向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要特别保护好头部;
——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方向跑,要尽快绕到工厂的上风方向去;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6.地震时生产岗位的应急处置对策为避免地震产生
次生灾害和保证要害系统工作的
连续性,地震突然发生时,一切在岗人员要有
不怕牺牲的精神,沉着冷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果断措施:
(2)一切
高温高压装置立即停止加温加压,采取降压排气措施;
(4)将易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互相隔离;
(5)迅速关闭存放毒气、细菌的容器或阀门,防止泄露;
(6)操作机器者要做好安全停车事宜;
(7)正在行驶中的火车、汽车等应迅速紧急刹车;
(8)对于一些不能中断的生产和科研部门,在岗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震时被压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1)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2)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砾等杂物,扩大
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3)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4)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5)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6)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或灰尘太
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震后抢险
(1)指挥部发出命令;
(2)迅速恢复与外界的通讯联系;
(4)迅速排除险情;
(5)恢复医院功能或建立新的医疗救护点;
(6)迅速有效地组织抢险被埋人员;
寻埋压者
(1)先找熟悉情况的人指点;
(2)按照当地居住习惯或在门窗附近寻找;
(3)对话联系以及与被埋压者敲击器物联系;
(4)俯身趴在废墟上面仔细听寻;
(5)尽可能借助一切有效的工具或手段;
(6)不要轻易离开寻找目标及环境;
10.挖掘扒救被埋压人员时,应掌握什么原则,并采取怎样的救人方法?救人原则:
(1)先救近,再救远;
(2)先救易,后救难;
(3)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救人方法:
(1)挖掘被埋压人员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动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
(4)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11.抢救埋压窒息伤员,有几种人工呼吸方法?(1)口对口吹气法;
(3)心脏挤压术;
12.常用的人工简易止血方法有哪几种?(1)
指压止血法;
13.为什么要防止地震的次生灾害?地震包括直接、次生、三次灾害乃至形成一个
灾害链。有时次生、三次灾害带来的损失比直接灾害还要大。
地震时造成的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称为直接灾害;因建筑物、工程设施倒塌而引起的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的泄漏、细菌和
放射性物质的扩散等对生命财产的威胁称为次生灾害;由次生灾害引起的因抗震救灾体制不健全、人们防灾意识淡漠、指挥系统失灵而造成
社会恐慌动荡,使震灾加重称为三次灾害。
因此,震
前对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要认真检查妥善处理,震后更应严密监视,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抗震方法
我国对于地震的预防大体上分为预测和预防两个方面。预测是通过观测仪器所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报,从而达到减轻震灾的目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预防,因为人和财产的伤亡损失主要是在建筑物内造成的,所以,加强房屋抗震的工作十分重要。
加强房屋的抗震工作,在基本建设的投资上可能增加一些,但从长远的观点看还是有利的,特别是某些大城市、大工矿、交通干线、电力枢纽、
国际工程等政治、
经济中心,在确定地震危险区之后,更应该严格按照防震
抗震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做到有备无患。
精心施工,注意质量
唐山地震使整个唐山市几乎全部毁灭,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震前的唐山是一座没有设防的城市。
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地震对人类最大的破坏大多是以建筑物的倒塌造成的。可以说建筑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为了把
地震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国务院于1994年确定了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即:“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抗御6级左右的地震的能力。”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9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颁布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2001年11月国务院又颁布了《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这些法规都明确规定:重大
建筑工程必须进行
地震安全性评价;新建、扩建、改建
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抗震设防要求,做到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震区群众在实践中对房屋抗震经验进行了总结:
(1)地基要严格处理,夯实打牢;
(2)房屋布局和结构要合理;
(3)房屋要矮,各部位高低最好一致;
(4)尽量减少屋顶重量;
(6)多层建筑物应尽量使用
框架结构,至少应使用
地梁、
圈梁,增加房屋的整体性。
总之,注重建筑质量,加强
抗震设防,做好震前建筑工程的抗震工作,对于
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抗震设防工作的含义
抗震设防主要对建(构)筑物而言,是加强建(构)筑物
抗震能力或水平的综合性工作。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工作应在场地、设计、施工三个方面严格把关,即由地震部门审定场地的
抗震设防标准,设计部门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进行
结构抗震设计,
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建设部门检查验收。已建工程可视工程的重要程度和风险水平进行
抗震性能鉴定,并补做相应的抗震加固。
新建工程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新建工程抗震设防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不按新的抗震设防
管理程序办事;三是普遍忽视
结构质量,片面追求外部装修。
怎样选择建筑场地
一般地说,建筑场地的选择应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1)
活动断裂地带中容易发生地震的部位及附近地区;
(2)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和松软的土地;
(3)地下有溶洞的地方,在石灰岩地区,如有较大的溶洞,地震时可能造成局部塌陷,因此,在其上部不应建筑高大或沉重建筑物;
(4)地势较陡的山坡、斜坡及河坎旁边,建在这些地方的建筑物不但容易倒塌,而且还会由于山崩、滑坡而被淹没,或者由于重力关系而下滑。
当建筑的各项条件相同时,建筑在比较牢固的地基上和建筑在松软地基上的建筑物,一个可能完整无损,一个可能破坏倒塌。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指建筑物抵御地震破坏的
综合能力。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地基必须好,要求土质坚实,地下水埋藏较深,地震时,地基不致开裂、塌陷或液化;在不宜建设的地基上建筑,必须首先作好地基处理;
(2)建筑物平、立面要力求整齐,高度不要超过规定,避免过于空旷、尽可能使开间小、隔墙多,以增加水平
抗剪能力。如有特殊要求,必须事先采取措施;
(3)建筑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联结部位或
薄弱环节要加强,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同时必须保证施工质量;如果是单位或国家投资建的重要建筑物,则必须请专业人员按国家颁布的规范进行设计。
设防要求和设计规范
(1)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
地震动参数或地震烈度称为抗震设防要求。
(2)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所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技术性规定称为
抗震设计规范。增强抗震性。
建筑质量和抗震设防
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房屋的抗震性能影响很大。尽管建筑设计合理、场地选择适当,如果
不注意施工质量,同样达不到抗震的目的。
施工质量涉及到建筑材料的选择、
灰浆的制法和使用、砌筑工艺等方面。建筑材料应
选择强度大的材料,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
轻质材料,如
荆条、木筋草、石棉
纤维板、
矿棉板、
石膏板、草纤维板、
玻璃钢制品等;砌筑时,要保证灰浆饱满、砌体结实。砖石表面要干净、干砖要浸水后再砌,这样才能使砖石与灰浆粘结牢固。所有的墙身砖砌必须犬牙交错,互相咬衔,不能砌成
通缝,尤其是转角处,更应注意;
木骨架的
榫眼大小和距离要恰当,这样才能使
榫头紧密结合而不致削弱木构件的强度。混凝土的配制一定要严格按配方比例下料,浇注件内的混凝土应均匀无气孔等。
总之,精心施工,注意施工质量是保证建筑物具有抗震性能的重要方面。如果建筑材料等各方面都很好,而施工不好,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肯定不会好。相反,即使建筑材料稍差,如果注意了施工质量,也能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这是相辅相成的。
地震数字
世界地震之最
·最大的地震是日本的9.0级地震,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
·最深的地震1934年6月29日,发生于印尼
苏拉威西岛以东,震级6.9级,震源深度720公里。
·
地震基本烈度最高的国家是日本,全国的地震烈度都在九度以上。
·各国学者公认的对人类有实际意义的预报是1975年中国对
海城7.2级地震的预报。
·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地震是1995年1月17日发生在日本阪神的7.2级地震,损失1000亿美元。
·世界上最早观测记录地震的仪器——
候风地动仪,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
张衡发明的,记录了公元132年发生在
陇西的一次地震。
我国地震之最
·烈度最高的地震是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宁夏
海原的8.5级地震,震中烈度12度。
·我国最大的地震为1920年发生在宁夏海原和1950年发生在
西藏察隅的两次
特大地震,震级均为8.5级。
·死亡最多的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陕西
华县的8级地震。
死亡人数“其奏报有名者83万有余,不知名者复不数计”。
·破坏和损失最大的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地震,
直接经济损失96亿元
人民币。
·我国是板块内部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死亡人数占全世界因地震而死亡人数的60%。
·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是北京
鹫峰地震台,于1930年开始记录。
·我国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69年4月10日发生在
吉林省
珲春的地震,深度达555公里。
·我国历史上发生8级以上地震共计17次。
·世界上有两个特大的地震带,即
太平洋地震带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全世界99%的地震发生在这两个地震带上。
·我国有300多个城市,其中一半位于
基本烈度七度和七度以上地区。20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70%位于烈度七度和七度以上地区。
·世界上死亡5万人以上的地震共发生17次,其中有7次发生在我国。
一次性死亡20万人以上的地震共发生4次,全都在中国,一次在宁夏,还有一次在四川。
来历
1989年,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
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
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
自然灾害列入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
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
印度洋海啸以后,
泰国和
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
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
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
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
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
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
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
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
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
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