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竭(acute left heart failure)是由于
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
心律失常、
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导致急性
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室
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以
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
呼吸困难等临床
症候群。急性
肺水肿是最主要表现,可发生
心源性休克或
心搏骤停。
左心衰竭概述
急性左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
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急性
弥漫性心肌损害、急性机械性梗阻、急性容量负荷过重、急性左室舒张受限都可能引起。发病急、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
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心率加快、两肺广泛湿罗音及
哮鸣音、心尖部
奔马律。让病人取
半卧位或坐位、高浓度给氧、快速利尿、强心、扩血管。
流行病学
尽管一些重要的
心血管病如冠心病、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是心衰的发病率却在升高。Framingham地区对5192 例男女随访20 年,发现男性心衰发病率为3.7%,而女性为2.5%。美国经国家心肺血液研究中心诊断的心衰患者超过200 万,每年新诊断的急性心衰病例大约40 万。
病情症状
⑴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较早出现的主要症状。
1)
劳力性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最先仅发生在重
体力活动时,休息时可自行缓解。正常人和心衰病人劳力性呼吸困难之间主要差别在于后者在正常人活动量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的加重。随左室功能不全加重,引起呼吸困难的劳力强度逐步下降。
2)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发作。病人突然醒来,感到严重的窒息感和恐怖感,并迅速坐起,需30min或更长时间后方能缓解。通常伴有两肺
哮鸣音,称为
心源性哮喘。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与卧床后间质液体
重吸收和回心血量增加、睡眠时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
小支气管痉挛及
卧位时
膈肌抬高,
肺活量减少等因素有关。它是急性左心衰竭
肺淤血或慢性肺
淤血急性加剧的
临床表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分两类:①急性左心衰竭引起的,以左心衰竭为主,较多见。②
二尖瓣狭窄所引起的,以
左心房衰竭为主。但临床表现两者相同。典型者均发生在夜间平卧后或熟睡数小时后突然憋醒,被迫坐起,
呼吸急促或伴有咳嗽。轻者,坐起后数分钟可缓解;重者伴咳嗽、咳
泡沫痰和哮喘,称为
心源性哮喘。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生的机制是睡眠1~2h 后,身体水肿液被逐渐吸收,
静脉回流增加,使患者心脏容量负荷加重,夜间睡眠时
呼吸中枢不敏感,待肺部淤血和缺血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急促的呼吸。心源性哮喘发作时,动脉压升高,
肺动脉压和毛细血管压也升高,如果升高的动脉压突然下降则是恶兆。
3)
端坐呼吸:卧位时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常在卧位1-2min出现,需用枕头抬高头部。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左心衰竭使左室
舒张末期压力增高,从而
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进一步升高,引起
间质性肺水肿,降低肺
顺应性,增加呼吸阻力而加重呼吸困难。
是急性左心衰竭的特有体征。表现为平卧时呼吸急促,斜卧位时症状可明显缓解。严重时,患者被迫采取半坐位或坐位,故称端坐呼吸。最严重的病例,
常坐在床边或
靠背椅上,两腿下垂,上身向前弯曲,借以增强
呼吸肌的作用。这是一种减轻肺淤血的
代偿机制。正常人平卧时,肺活量平均下降5%,而端坐呼吸的患者,平卧时肺活量平均下降25%,说明肺淤血和肺僵硬度更为加重。引起呼吸困难的机制是:①肺毛细血管压的增高刺激位于
血管床旁的迷走
神经纤维,反射性地兴奋
呼吸中枢产生丘-柯反射(Churchill-Cope reflex),使呼吸增快。
②
肺血增多,肺毛细血管
床体积增大,使肺泡的体积相应的减小,肺的
顺应性降低,亦即吸气时需要更大的负压才能使肺泡膨胀,呼气时需求较大的正压才能使肺泡萎陷,因而呼吸肌需要额外地加强工作。
③肺毛细血管床的增大,压迫
小支气管,使通气阻力增加。患者被迫坐起后,由于血液的重新分布,
肺循环血量减少,症状随之缓解。
⑵咳嗽、
咳痰和咯血:咳嗽是较早发生的症状,常发生在夜间,坐位或
立位时咳嗽可减轻或停止。痰通常为浆液性,呈白色泡沫状,有时痰内带血丝,如肺毛细血管压很高,或有肺水肿时,血浆外渗进入肺泡,可有粉红色泡沫样痰。
⑶体力下降、乏力和虚弱:是几乎都有的症状,最常见原因是
肺淤血后发生呼吸困难,以及运动后心排血量不能正常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导致
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有关。老年人可出现
意识模糊、
记忆力减退、焦虑、失眠、幻觉等
精神症状。动脉压一般正常,但脉压减小。
⑷
泌尿系统症状:左心衰竭血流再分配时,早期可以出现
夜尿增多。严重左心衰竭时心排血量重度下降,肾血流减少而出现
少尿,或血
尿素氮、
肌酐升高并有
肾功能不全的相应表现。
急性
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是肺毛细血管压急剧而且持续增高的结果,较之以上两种呼吸困难有了质的变化,即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外渗而不能被
淋巴组织所吸收。液体首先外渗到肺间质,使肺泡受挤压,缩小了气体交换的
有效面积,同时使肺的
顺应性降低,导致重度呼吸困难。肺间质的液体还可以压迫
细支气管,进一步使呼吸困难加重,发出有如哮喘的
哮鸣音,称为“
心源性哮喘”。凡是左室舒张期末压、左房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超过30mmHg 者即可发生
肺水肿。根据肺水肿的发展过程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以下5期:1、发病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呼吸短促,有时表现为焦虑不安。体检可见皮肤苍白湿冷、
心率增快。X 线检查见
肺门附近可有典型薄雾状或“蝴蝶状”阴影。
2、
间质性肺水肿期:有呼吸困难,但无泡沫痰。
端坐呼吸、皮肤苍白,常有发绀。部分患者可见
颈静脉怒张,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有时伴有
细湿啰音。
3、肺泡内肺水肿期:有频繁咳嗽、极度呼吸困难、咳
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双肺满布大中
水泡音伴哮鸣音。
4、
休克期: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皮肤苍白、发绀加重、
冷汗淋漓、意识模糊。
5、临终期:呼吸与
心律严重紊乱,濒于死亡。根据心脏排血功能减退的程度、速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以及
代偿功能的差别还可有下列不同表现:
三、
心源性晕厥 由于心脏本身排血功能减退,
心排血量减少引起脑部缺血、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称为心源性晕厥。晕厥发作持续数秒时可有
四肢抽搐、呼吸暂停、
发绀等表现,称为
阿-斯综合征。发作大多短暂,发作后意识常立即恢复。主要见于急性心脏排血受阻或
严重心律失常。
四、
心源性休克 由于心脏排血功能低下导致心排血量不足而引起的休克,称为心源性休克。心排血量减少突然且显著时,机体来不及通过增加循环血量进行代偿,但通过
神经反射可使周围及内脏血管显著收缩,以维持血压并保证心和脑的
血供。临床
上除一般休克的表现外,多伴有
心功能不全,肺楔嵌压升高,
颈静脉怒张等表现。左心衰竭常见的体征有:
①
交替脉:节律正常而交替出现一强一弱的脉搏。随着
心力衰竭加重,交替脉可在触诊周围动脉时被检出。其发生机制为:A. 参与心室每搏收缩的心肌纤维多少不同。
弱脉时乃因部分心肌处于
相对不应期,参与
心室收缩的心肌纤维少,
心肌收缩力较弱,而下次收缩时,全部心肌均处于反应期,参与心室收缩的心肌纤维多,搏出量多,故脉搏强。B.由于各次心肌舒张程度不等所致。
②室性奔马律:是左心衰竭的常见体征,于
左侧卧位时心尖部或心尖内侧最易听到,呼气时增强。
③
肺部啰音:开始时肺部可无啰音或仅有
哮鸣音,但很快于两肺底部出现湿性啰音,且由下而上迅速布满整个肺部,严重时全肺均有粗大的啰音,有如沸水的
水泡音。
疾病病因
1、与
冠心病有关的
心肌梗死,特别是急性广泛
前壁心肌梗死、
乳头肌和
腱索断裂、
室间隔破裂穿孔等;
2、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断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
3、其他:高血压血压急剧升高,原有心脏病基础上
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严重
缓慢性心律失常;输血、输液过多、过快等。
病理生理
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为心脏收缩力突然严重减弱,
心排血量急剧减少,或
左心室瓣膜性急性
反流,舒张末压迅速升高,肺
静脉回流不畅,由于
肺静脉压快速升高,
肺毛细血管楔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
液体渗透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
急性肺水肿。肺
毛细血管部位的液体交换和
体循环中毛细血管液体交换的原理是一致的,血液的
胶体渗透压和肺泡组织的压力是阻止液体
外渗的力量,而肺毛细血管压则是液体外渗的主要力量,肺淋巴管的胶体渗透压是清除外渗液体的力量。在胶体渗透压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肺毛细血管压的高低则是决定液体是否外渗的主要因素。
肺循环较之体循环是一个
低压系统,肺毛细血管平均压为7.5~1.0mmHg,而胶体渗透压约为27mmHg,因此有利于保持液体不外渗到肺间质或肺泡中去。左心室功能不全时,左室
舒张期末压增高,与之相关的左房压和肺毛细血管压也相应地增高,如肺毛细血管平均压上升到25mmHg,就达到
临界值,超过此值,渗出血管外的液体已不能被
淋巴管充分移去,则开始在
肺间质蓄积,进而外渗到肺泡内,形成
肺水肿。
左心衰竭体征
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
左心衰竭的变化,可有以下几方面:
⑴一般体征:活动后
呼吸困难,重症出现
发绀、
黄疸、
颧部潮红、
脉压减小、动脉
收缩压下降、脉快。外周
血管收缩,表现为四肢末梢苍白、发冷及指趾发绀及
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伴随
征象。
⑵心脏体征:一般以
左心室增大为主。在急性病变,如
急性心肌梗死、突发的
心动过速、瓣膜或
腱索断裂时还未及
心脏扩大已发生衰竭;可闻及
舒张早期奔马律(S3
奔马律),P2亢进,左心功能改善后,P2变弱。
心尖部可闻及
收缩期杂音(
左室扩大引起
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代偿恢复后杂音常减弱或消失;
交替脉最常见于左室射血阻力增加引起的
心衰,如高血压、
主动脉瓣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及
扩张型心肌病。偶尔有交替脉伴
电交替。
⑶肺部体征:
肺底湿啰音是左心衰竭时肺部的主要体征。阵发性呼吸困难者,两肺有较多湿啰音,并可闻及
哮鸣音及
干啰音。在急性
肺水肿时,双肺满布湿啰音、哮鸣音及咕噜音。在
间质性肺水肿时,肺部无干湿啰音,仅有
呼吸音减弱。约l/4的左心衰竭患者发生
胸水。
急救处理
⑵吸氧;高流量(6-8L/min)吸氧,
乙醇(30%-50%)湿化;
⑸快速利尿;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mg;
⑹
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缓慢静脉滴注,扩张小动脉和
小静脉;
⑺平喘;静脉滴注氨茶碱0.25g可缓解支气管痉挛;
护理措施
1.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急性左心衰竭常发病急骤,患者表现为突然气喘,被迫坐起,大汗淋漓,唇指
紫绀,烦躁不安,恐惧和
濒死感觉。可咯出或自鼻、口腔涌出大量白色或
粉红色泡沫样痰,甚至
咯血,早期双肺底可闻及少量
湿罗音,晚期双肺
对称性地布满干、湿罗音或
哮鸣音,心率≥120次/min。护士应掌握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的
症状及体征,要注意与一般
肺部感染的症状及体征鉴别。
2.注意病人体位
护士一旦发现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首先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
端坐位,双腿下垂(急性心肌梗塞、休克患者除外)以减少回心血量,
增加肺活量以利于呼吸,使痰液易于咳出。
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大多伴有咳嗽,咳
粉红色泡沫痰,不及时清理易引起
呼吸道梗阻,应迅速清理呼吸道,及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立即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
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
气体交换面积,一般可用20%~30%乙醇于氧气的湿化瓶中,随氧气吸入。如患者不能耐受可降低乙醇浓度或间断给予。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采用面罩呼吸机持续加压给氧,使
肺泡内压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可以对抗
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使SpO2达95%以上。
辅助检查
1、
X线胸片 可见肺门有
蝴蝶形态片状阴影并向周围扩展的
肺水肿征象,
心界扩大,
心尖搏动减弱等。
2、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或各种心律失常,心肌损害,左房、左室肥大等。
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
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均有突然发病、
咳嗽、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两者处理原则有很大的区别。支气管哮喘为
气道阻力反应性增高的
可逆性阻塞性
肺部疾病,患者常有长期反复哮喘史或
过敏史。青年人多见。支气管哮喘咳嗽常无痰或为黏稠白痰,合并感染时咳黄痰,常有
肺气肿体征,除非合并
肺炎或
肺不张,一般无
湿性啰音,心脏检查常正常。
肺功能检查有气道阻力增大,血
嗜酸细胞增多(嗜酸细胞计数常>250~400/μl)。
2、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ARDS 也称为
休克肺、
湿肺、泵肺、成人
肺透明膜病等。发病时有呼吸困难、
发绀、肺部湿性啰音、
哮鸣音等易与
急性左心衰混淆。ARDS 一般无肺病史,能直接或间接引起
急性肺损伤的疾病过程均可引起该综合征。常见的疾病为肺部外伤、溺水、休克、心肺体外循环、细菌或
病毒性肺炎、中毒性
胰腺炎等。常在原发病基础上发病,或
损伤后24~48h 发病,呼吸困难严重但较少迫使
端坐呼吸,低氧血症呈进行性加重,普通
氧治疗无效或效果差。虽有哮喘伴肺部湿啰音,心脏检查无
奔马律及心脏扩大和心脏
器质性杂音等。
心源性哮喘治疗措施常无明显效果,
漂浮导管示肺毛楔嵌压<15mmHg(1.99kPa)。呼气末正压通气
辅助治疗有效。ARDS 常合并多
器官衰竭。
治疗方案
急性左心衰是心脏急症,应分秒必争抢救治疗,其具体
治疗措施如下:
一般措施
1、立即让患者取
坐位或半坐位,两腿下垂或放低,也可用
止血带结扎四肢,每隔15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以减少
静脉回流,减轻
肺水肿。
2、迅速有效地纠正
低氧血症:立即供氧并消除泡沫,可将氧气先通过加入40%~70%浓度酒精湿化瓶后吸入,也可用1%
硅酮溶液代替酒精,或吸入
二甲硅油去泡
气雾剂,降低
肺泡内泡沫的
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改善
肺通气功能。一般情况下可用
鼻导管供氧,严重缺氧者亦可采用面罩高浓度、大剂量吸氧(5L/min),待缺氧纠正后改为常规供氧。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静脉
给药和采集
电解质、
肾功能等血标本。尽快送检血气标本。
4、
心电图、血压等监测:以随时处理可能存在的各种严重的
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1、
硫酸吗啡:立即皮下或
肌内注射吗啡5~10mg(直接或
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
静脉注射),必要时也可静注5mg;或
哌替啶(
度冷丁)50~100mg
肌注。业已证实,吗啡不仅具有镇静、解除患者
焦虑状态和减慢呼吸的作用,且能扩张静脉和动脉,从而减轻心脏前、
后负荷,改善
肺水肿。对高龄、
哮喘、昏迷、严重肺部病变、
呼吸抑制和
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者则应慎用或禁用。
2、洋地黄制剂:常首选毛花苷C(
西地兰),近期无用药史者,0.4~0.6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洋地黄对
压力负荷过重的
心源性肺水肿治疗效果好,如
主动脉狭窄、
高血压等。对伴有快速心
房颤动的
二尖瓣狭窄急性
肺水肿更具救命效益。并快速型房颤或
室上性心动过速所致
左房衰应首选
毛花苷C,也可酌用
β受体阻滞药。
3、利尿药:应立即选用快作用强利尿药,常用
髓袢利尿药,如静注
呋塞米(
速尿)20~40mg 或
布美他尼(丁尿胺)1-2mg,以减少
血容量和降低心脏
前负荷。
4、
血管扩张药:简便急救治疗可先舌下含服
硝酸甘油0.5mg,5~10min/次,最多可用8 次。若疗效不明显可改为
静脉滴注血管扩张药,常用制剂有硝酸甘油、
硝普钠、
酚妥拉明等。若应用血管扩张药过程中血压<90/40mmHg(12/5.3kPa),可加用
多巴胺以维持血压,并酌减血管扩张药用量或滴速。
5、
氨茶碱:250mg 加于5%葡萄糖液20ml 内缓慢静注,或500mg 加于5%葡萄糖液250ml 内静滴,尤适用于有明显
哮鸣音者,可减轻
支气管痉挛和加强利尿作用。
6、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抗休克、抗渗出,降低机体
应激性等作用。一般选用
地塞米松10~20mg 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对于有活动性出血者应慎用或禁用。如为
急性心肌梗死,除非合并心脏阻滞或休克,一般不常规应用。
7、
多巴胺和
多巴酚丁胺:适用于
急性左心衰伴低血压者,可单独使用或两者合用,一般应中、小剂量开始,根据需要逐渐加大用量,血压显著降低者可短时联合加用
间羟胺(阿拉明),以迅速提高血压保证心、脑血液灌注。
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
如高血压者采用降压措施,快速异位心律失常要纠正心律失常;
二尖瓣狭窄者施行紧急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或
二尖瓣分离术。
用面罩法连续气道正压吸氧治疗,可用于各种原因严重
急性左心衰,安全、有效。
护理诊断
3、恐惧:与窒息感、呼吸困难有关 ;
4、活动无耐力:与心搏出量减少、呼吸困难有关;
5、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大量泡沫样痰有关;
6、体液过多:下肢水肿:与体循环淤血有关;
护理措施
2、一般护理:a、体位、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少b、休息; c、饮食:低盐、低脂易消化,多维生素(含钾、含镁)、多纤维素;
3、吸氧:6-8升/分、加20—30%酒精;
4、药物治疗:a、镇静:安定5~10毫克、
杜冷丁50~100毫克、
吗啡5~10毫克
皮下注射。b、强心剂:西地兰0.2~0.4mg静脉推,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排血量增加;c、利尿:
速尿20~40毫克; d、血管扩张剂: 硝酸甘油:5~10毫克静脉滴注。e、氨茶碱:0.25mg静脉推,除了扩张
支气管的作用外,可直接兴奋心肌,缓解支气管痉挛,加强利尿、强心、扩血管药物的作用。f、激素:Dxm10~20mg静脉推。降低
外周阻力→回心血量下降→解除支气 管痉挛;
5、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加强皮肤及口腔的护理;
7、保持
大便通畅:腹内压增加→心脏副负担加重→
心肌缺氧加重;又由于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反射性引起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9、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a、
生命体征、紫绀及肺内体征变化;b、洋地黄类药物的
毒性反应。
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低热量、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晚餐不宜过饱避免发生 夜间左心功能不全,适当限制水分→增加循环血量→心脏负担。服用
利尿剂尿量多时多吃红
枣、
橘子、
香蕉、
韭菜等含钾高的食物,适当补钾。
2、休息、活动指导:保证充足的睡眠,协助日常生活,根据心功能情况指导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发生
静脉血栓、
体位性低血压。
3、继续治疗,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尽量避免诱因;
(
心功能分级)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症状 Ⅱ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体力活动不受限制,轻于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并发症
1、心源性休克
急性左心衰由于短期内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其中50%伴有对
容量负荷没有反应的严重的
右室损害,使血压下降、周围循环
灌注不足,出现心源性休克。
2、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心源性休克可致重要脏器急性
缺血、缺氧及功能障碍。肾、脑、肝等器官来不及代偿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多器官功能衰竭又使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3、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由于使用
利尿药、限盐、进食少及患者常有恶心、呕吐、出汗等,可导致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低氯性代谢性
碱中毒和
代谢性酸中毒。
预后
急性心衰的近期
预后与基础病因、心功能恶化程度及抢救是否及时、合理等因素有关。由于某些因素,如血压急剧升高,严重心律失常,输液过多及过快等原因造成的急性左心衰较易控制,预后相对较好。
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的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
死亡率较高。
心脏瓣膜病合并急性左心衰
病死率高。62%
二尖瓣狭窄患者死于急性心衰。70%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死于急性左心衰。
心肌疾病出现急性左心衰后大多逐渐发展为顽固心衰,预后甚差。
预防措施
1、及时控制或祛除心内外的感染病灶,控制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
扁桃体炎等感染灶;预防和控制
风湿活动;积极预防和控制
感染性心内膜炎、呼吸道感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2、迅速纠正心律失常 :当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应迅速给予纠正,
异位心律恢复至正常
窦性心律,或使过缓、过速的
心室率控制在安全范围,以防止心衰的发生。
5、避免输液过多、过快。
6、停用或慎用某些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7、其他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过度肥胖者应控制饮食。
保健贴士
1、及时控制或祛除心内外的感染病灶,控制由
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扁桃体炎等感染灶;
3、积极预防和控制
感染性心内膜炎、
呼吸道感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4、当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应迅速给予纠正,
异位心律恢复至正常
窦性心律,或使过缓、过速的
心室率控制在
安全范围,以防止心衰的发生。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避免输液过多、过快,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过度肥胖者应控制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