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1598年-1652年),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
浙江绍兴府诸暨县
枫桥陈家村(今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
人物生平
明万历二十六年十二月七日或十七日(戊戌十二月五日起,为公历1599年),生于
浙江省
绍兴府诸暨县
枫桥镇长阜乡长道地。父陈于朝二十七岁。母王氏二十四岁。兄陈洪绪六岁。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就塾
萧山来斯行家,作巨幅关羽像于壁。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五月十八日,父陈于朝殁,年三十五岁。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与兄洪绪读书涉园前之搴霞阁,并至杭州学画。濡笔作画,钱塘画家
蓝瑛、孙见而奇之。数摹
杭州府学宋代
李公麟所绘之《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圣贤图石刻》,改变其法,易圆为方。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作《乾坤交泰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悬画市中,立致金钱。
万历四十年(1612年)十二月二十日,为胡锦石、机石兄弟之母作寿图、寿文。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七月初七日,祖
陈性学殁,年六十八。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或于是年娶妻萧山来氏,并侍妇翁
来斯行先生几杖。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二月十三日,母王氏殁,年四十一岁。
秋,作《无极长生图》于广怀阁。约此时,离家僦居绍兴,师事
刘宗周。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八月,画高士人物扇(故宫博物院藏)寄岳父来斯行为寿。
冬,在萧山松石居和来风季一起学《
离骚》,并拟
李贺体为长短
歌行,烧灯相咏,风季取琴作激楚声。因作《
九歌图》,始《东皇太一》,终《礼魂》,又画《
屈子行吟图》,共十二幅,凡两日而就。
约是年,于
来斯行之槎庵为萧山徐也赤作《
水浒叶子》(白描)。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读《华严经》,寝食皆废。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为诸生。督学索画,勿与。此时嗜酒学诗,并喜习草书。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曾住在杭州
法华山翻阅佛经,并写飞白竹数种。
李流芳题曰:小净名(陈洪绶别号)
醉墨。后为权要得之,传于
关中。张道民以白马易之。
画摹古册(美国翁万戈藏)。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
泰昌元年)正月二十九日,为
山阴友人陈至谟画《准提佛母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三月,在杭州
西湖岳坟应名妓董飞仙之请,画莲花图并赋七绝。是年,曾游杭州灵鹫寺。约于此时结识
李流芳。
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作设色桃花扇面,赠沈相如出守武陵。
天启三年(1623年)春,妻来氏卒。第一次北上,游天津,得诗数百首。至北京,甚穷困。
天启四年(1624年)春,在京得病,逾五
六月始渐愈。后南返诸暨。八月,为锦城社兄作墨梅图。九月二十五日,赏红叶于诸暨
苎萝山。此时,与
周亮工订交,数同游
诸暨五泄山。秋冬间,至杭州,与赵介臣、颜叙伯、卓珂月及张岱兄弟读书于杭州灵隐韬光山下之岣嵝山房。此时,继娶杭州卫
指挥同知韩氏女。十一月,为璧生作山水
人物扇面(故宫博物院藏)。冬,何实甫到金陵,舟次
丹阳,赋诗送别。
天启五年(1625年)春,萧山来风季过访,吟诗唱和。十二月三十日,长子义桢生。约此时,作《水浒图卷》,凡四十人。
天启六年(1626年)二月初,在萧山来风季家住半月归。夏秋间或在杭州,写佛西湖南岸。八月二十六日,制序贺来斯行六十寿辰。是年。为豫安居士作《
岁朝清供图》,未竟。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底,于诸暨牛首山永枫庵读书。五日后,以访
社友入城,遂留试。六月试毕归故里,旋渡江至杭州。此时,代来斯行作《寿太母范夫人七十序》。九月,诗邀
孟称舜游西湖。十一月八日,与叔贶生、铭、面之等游永枫庵,作《游永枫庵记》。十一月中,在杭州为杨生作《古木秋天图扇》(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于清响斋。
崇祯元年(1628年)正月十八日,次子峙桢生。六月,为豫庵作人物
山水册十二幅。冬,雪夜醉后为友人画水仙于
读书处。
崇祯二年(1629年)九月,与朱士服、王子、吕吉士、赵介臣、孟称舜等水嬉二日,醉后为朱士服书旧诗。十二月,画《凤尾墨竹》(
上海博物馆藏)于清泉草亭。
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二十一日,三子楚桢生。五月,涉园构成一堂、一亭(醉花亭),并穿二池,但因奔走功名,不得坐。清夏,摹元代李东书阁壁上所画墨竹一帧。八月应试,榜发未取,愁栖杭州,兄洪绪为招亲友相陪,并买酒买舟以宽慰。秋,在杭州为李廷谟(告辰)《
北西厢》题词、写跋并作《莺莺像》插图。暮秋,为单继之画绢本山水一幅于醉花亭。冬,作人物一幅,贺张平子卜居。十二月,为季方社弟作《岁寒三友图轴》于玉树轩。
崇祯四年(1631年)二月三日,同宗兄陈庚卿因奉母故,卖田入
国子学,写序赠行。
六月,始坐故里醉花亭。后应萧山来咨隆请,作《来鲁直像》《来鲁直夫人行乐图》。霜降后五日,代来斯行书《鲁直弟小像题赞》。
是年,续成二十九岁所作之《岁朝清供图》。
崇祯五年(1632年)秋日,第二次北上入京。夜泊
横市,有诗寄内。在京与
倪元璐等人交游,纵酒谈诗。
崇祯六年(1633年)春离京南归,作《蕉石图》并赋诗辞别倪元璐。倪氏有五诗和之。至
河西务关,因倪诗嘲其隐事者,复寄五诗答之。三月,作《花鸟画册》十开(上海博物馆藏)。四月,岳父来斯行卒,年六十七岁。中秋,作《湖石蜀葵凤仙图》。十月,作《松石罗汉图》。十一月,作绢本《山水人物》立轴于起馥楼(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是年,邀赵公简,相与读书习经于溪上小庐。年终,送其返乡。赠赵介臣《长松高逸图轴》。
崇祯七年(1634年)五月初一日,四子儒桢(即
陈小莲)生。五月,作《静香书屋记》。秋九月雨中,作《林壑泉声扇面》于借园(上海博物馆藏)。十月,与
张岱、
曾鲸、赵纯卿等人集会于杭州西湖“不系园”(舟名)中,极文会歌舞之乐。其间为赵纯卿画古佛,并唱村落小歌,张岱取琴和之。
崇祯八年(1635年)年初,病目二月。春,作《乔松仙寿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四月初七日,赵公简生日,集众亲友合钱觞于枫溪,并赋诗赠之。四月,应来彭禧之请,为岳父来斯行作传。五月十六日,五子芝桢生。十一月初一日,与社友采菊赋诗于溪山,应善至三叔嘱,写《冰壶秋色图》(真迹不传,
伦敦英国博物馆所藏为伪本)祝开翁老伯寿。
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十一日,酌于绍兴
祁彪佳家,观演《拜月记》。席半,游寓山,及暮乃别。十二月,作《
三星图》于焚香馆。
崇祯十年(1637年)五月二十日,六子道桢生。
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作《寿者仙人图》于道藏楼。四月,为
周臣社弟画扇(
武汉市文物商店藏)。八月初二日,作《宣文君授经图》(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祝姑母寿。十二月,来钦之《楚辞述注》付刻,以先生十九岁所画《
九歌图》作插图,先生为之
书序于善法寺。
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十三日,与
张岱醉酒杭州
西湖断桥边。秋,摹宋代
李公麟《乞士图》。十二月,代马权奇书《张深之先生正北西厢秘本序》于杭州西湖定香桥畔,并作插图六幅。腊月,为
孟称舜《
节义鸳鸯冢娇红记》题签、评点、制序,并作《娇娘像》插图四幅。
崇祯十三年(1640年),约是年正月,第三次沿运河北上至京。
二月,在北京临
丁云鹏《祖师待诏图卷》。五月,跋友人画于公浦之来章馆。
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44岁正月十五日,得内府散出之《吴草庐先生外集》,撰《买书记》志慨。二月,作《芝草图》。五月,应朱兆柏请,为亡友钱受益作《真佛图》。九月,作绢本山水于京师选佛场中。是年
周亮工谒选京都,与
金堡、伍瑞隆结诗社。先生雅好亮工诗,遂成莫逆交。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45岁四月十一日,兄陈洪绪殁,年五十岁。约是年,挟策入赀为
国子监生,试辄高等。作书上
刘宗周。
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46岁二月十三日,刘宗周受谴离京,赋诗赠别。三四月间,召为舍人,使临
历代帝王像,因得纵观内府画,艺事益进。与顺天
崔子忠齐名,时称“
南陈北崔”。后被命为
内廷供奉,不拜。此时名声蜚然,公卿均以识面为荣,得其片纸,珍若圭璧。七月,接家书,遂慨然离京。在
天津杨柳青舟中作《
饮酒读骚图》。至扬州,娶胡净为妾。
是年,诸暨故里重修陈氏家庙,为撰碑文。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47岁约春夏间,僦居绍兴
青藤书屋。闻知国变,哭泣狂呼,见者咸指为狂士。九月,王(紫眉)、王素中劝应南京科举,先生赋诗辞之。
1645年(明
弘光元年)48岁正月初四日,
大雪,感赋五律六首,抒离乱之痛。二月,作《杂画册》于绍兴龙山。五月初五日,在青藤书屋为柳塘王盟兄作《
钟馗像》。五月十五日,与赵伯章至祁彪佳家告以国事。六月二十二日,
王毓蓍投
柳桥河死,赋诗志哀。此时,在张岱家
侍饮鲁王(
朱以海),王命画扇,以醉酒不能提笔。鲁王征为翰林,隆武帝(唐王
朱聿键)亦遣使以御史召,皆不赴。时
马士英以重礼求一见,闭门拒之。秋,在杭州西湖长桥“宛在”(舟名)中作《雷峰西照小景》。
1646年(明鲁监国元年,清顺治三年)49岁正月十五日,画花鸟屏之一于杭州
苏堤定香桥畔。三月底,为友人作《葛洪移家图》。四月,为全叔盟长兄作山水轴于钱塘舟中。五月,自画弥勒佛像供养,并书观世音菩萨偈。五月底,清兵下浙东,因拒画险遭杀害。六月,避乱山中,自灵鹫寺至
绍兴云门寺,剃发为僧,改号悔僧、云门僧等。夏秋间,将四子儒桢(小莲)为其集录诗稿,展阅裁删,定名为《
宝纶堂集》,寄请诸暨西安乡
江藻村王指正。九月九日,老友朱之(集庵)携子来访,饮酒赋诗,抒发感慨。九月底,移居薄坞。此时,赋诗为陶去病题祁彪佳遗砚。冬,作《杂画册》。除夕,自序《避乱草》于秦望之竹楼。
是年,离乱多感,作诗文颇多。
1647年(清顺治四年)50岁正月初七日,访祁奕远于蒋氏山庄,和奕远所赋新诗。三月,移家绍兴卖画。此时,张名子赠米,书诗报谢。四月,续画花鸟屏之一于山阴讲堂。十二月十八日,孙昭(次子峙桢子)出生。是年,晤王于商道安之珠园。
1648年(清顺治五年)51岁正月初八日,作《枯木竹石图》于张墨妙之高寄轩。八月,在诸暨故里无见阁作《松溪高士图》。是年作《松石图》。与
毛奇龄相识。
1649年(清顺治六年)52岁正月,寓杭州
吴山。作《西湖垂柳图》,题《独步》诗于其上。春,为石友作人物扇。九月,应马白生请,为其友人所著《
生绡剪》封面题字。十一月,为南生鲁作《四乐图卷》,命弟子
严湛、四子儒桢设色。
1650年(清顺治七年)53岁四月四日,应林仲青邀,与友人在眉舞轩作送春雅举,画观音大士一躯。五月,
周亮工北上过杭州求画,勿得。此时,为纪南盟兄作《秋林晚泊图扇》。六月,在林仲青所,为周亮工作《陶渊明归去来辞图卷》。七月,与胡秋观游
净慈寺、烟霞洞、
石屋洞、玲珑庵,登
南高峰写佛菩萨,归观盂兰盆会。秋,作《斗草仕女图》于护兰书堂。作《折梅仕女图》《李白宴桃李园图轴》(美国
翁万戈藏,临摹本)于林仲青之眉舞轩。此时,与胡秋观游高丽寺,见
东坡像为风雨侵蚀,集资别构一室安之。因《
生绡剪》引起风波,触怒卢子由,请戴茂齐辩白。十月二日,跋赵孟《东土第一祖像图卷》。十一月,将《陶渊明归去来辞图卷》寄周亮工。
是年,得知向老友索观未果之元代
王蒙(字叔明)画,已悬于一富翁家,慨然作《王叔明画记》。
1651年(清顺治八年)54岁春,因卢子由穷究《
生绡剪》,被迫写了《辩揭》。此时,作人物轴于定香桥畔。四月,与姜廷(绮季)游西湖及吴山。为林仲青作《溪山清夏图卷》。七月十五日,为自作诗集(姜廷手录)写序于杭州吴山
火德庙之西爽阁。作《
三处士图卷》(美国翁万戈藏)送姜廷之扬州。八月,作《辛夷花图轴》于眉舞轩。八月十五日夜,酒醉西子湖,让吴香扶磨墨、卞云裳吮管,为沈颢作《隐居十六观图册》。九月,得
文徵明画一幅赠戴茂齐。后数日,
丁良卯(秋平)之子病笃,先生借戴茂齐一金以资
汤药。此时,据汪南溟所辑古代人物
标目题赞作《
博古叶子》四十八页。十月,将《博古叶子》赠戴茂齐。后因购米向戴茂齐借一金,作《春风蛱蝶图卷》酬之。此时,在菜根书馆作《陈治庵老人卖药缘起》,并绘《黄帝素问图》、《神农尝药图》。是年,
周亮工入闽,途经杭州,十一
日中先生为作大小横直幅四十二件。为杨犹龙作画数幅。
1652年(清顺治九年)55岁年初二,从杭州乘舟归绍兴。正月初七日,在绍兴罗坟
陈鹤故居曲池,作《壬辰人日过曲池,叔翔属书壁》诗,有“曲池七日第三回”句。是年,画《白描罗汉卷》;又画《西园雅集图卷》,未竟,或为
绝笔。与昔时交友流连不忍去。一日,
趺坐念佛号而卒,享年五十五岁。葬绍兴谢墅
官山岙横浜岭下。
艺术风格
书法
陈洪绶虽不以书法名世,但其于
书法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相当惊人的。陈洪绶作书严循中锋用笔之法,他深谙掌竖腕平执笔的奥秘。其间虽小有以
侧锋取妍处,但他能立即将笔调整过来。如此高超的控笔能力,无疑只能以掌竖腕平执笔法为之方可。再有,书法所要求的“回藏”、“提按”、“顿挫”、“绞衄”、“呼应”等等笔法要略,在他的
运笔过程中,似无一处有缺憾,只是他做了无痕迹罢了,这也正是大相不雕、信言不美、修养至炉火纯青境界的具体体现。从其书作中,我们可以感到,陈洪绶作书,心态是愉悦恬静、轻松欢跃的,书写过程对他来说似乎是一种最甜美适畅的享受。因此可以说,陈洪绶已找到了一种执运笔法的最佳方式,而这方式正是书法执笔、运笔的“
真义”,在这“真义”中,书法的中锋运行、回藏提按以及顿挫绞衄,全都是为畅爽书写且写出美感服务的。
清代
包世臣将陈洪绶的书法归在“
逸品上”,评曰:“
楚调自歌,不谬风雅。”方邵村与
周亮工论画时说:“逸者轶也,轶于寻常范围之外,如天马行空,不事羁络为也。亦自有堂构窈窕,禅家所谓
教外别传,又曰别峰相见者也。”吴修在《明代尺牍小传》称“章侯书遒逸”。这种“逸”无疑是在审美情趣上受师友
黄道周、
倪元璐影响,所谓“师其心而不师其迹”也,
黄涌泉先生分析陈洪绶书法是早年从
欧阳通的《道因碑》用功,中年参学
怀素,兼收
褚遂良、
米芾之长,并得力于
颜真卿的三表。黄先生大抵是综合从三百年来各家对陈洪绶书法的简识,实质上从“气格”上辨析陈洪绶书画是同调的,因人物画的
线描书法是关键所在,如
宋徽宗虽创“
瘦金体”,也纵然逃脱不了从欧取骨这一法则,
杜甫讲“书贵瘦硬方通神”即是此理。陈洪绶的行书为长方的字形,内敛的结体,
外拓的撇捺,细劲的笔致,如中宫收紧之波挑、长捺、抛钩等这些都是从唐人写经体中所取法。再则劲峭秀逸的书体用来
题款与画面相得益彰,精通其理的
赵吴兴一语道破“画法关通书法律”,历代的
工笔画题款大致如此,若用肥硕的
东坡体题陈洪绶画款岂不笨拙而使画面主次不分。反之,若
徐渭的大写意画用瘦硬劲秀的书体题跋明显“失调”了,所以画家笔法必然与其画同调,亦即书法是为画法的用笔与题跋相辅的,鉴定
古代书画从画法与题款的笔法来分析也是关键所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张大千造假“
四僧”蒙骗了世人,而其作伪
金农与陈洪绶两家题款解决不了,他自言因金农“
金石气”的气格高古无从落笔。而陈洪绶的假款相传为研究陈洪绶的
谢稚柳所为,当然这一公案谢先生并未认可。
绘画
陈洪绶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版画方面。明代至清初是
中国版画的黄金时代,尤以
萧云从、陈洪绶两位主持画坛的大家之作为最。萧的传世
木版画以山水为佳,而陈洪绶则独霸人物画坛。
陈洪绶所作版画
稿本,主要是书籍插图和制作纸牌(叶子)用,著名的有《
九歌图》及《
屈子行吟图》十二幅,《
水浒叶子》四十幅,《张深之正北西厢》六幅,《鸳鸯冢娇红记》四幅,以及他逝世前一年所作的《博古叶子》四十八幅等。1638年,来钦之的《楚辞述注》付梓时,陈洪绶的《
九歌图》
被作为插图,付诸木刻,影响极大。他所创作的
屈原像,至清代两个多世纪,无人能超过,被奉为屈原像有
经典之作。
《
水浒叶子》是陈洪绶二十八岁时,花费四个月所作的另一组版画精品。陈洪绶在这套《
水浒叶子》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从
宋江至
徐宁凡四十位水浒
英雄人物。陈洪绶大量运用锐利的方笔直拐,线条的转折与变化十分强烈,能恰到好处地顺应衣纹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动势。线条均较短促,起笔略重,收笔略轻,清劲有力。这
套图一出世,不仅民间争相购买而且博得了一班
文人画友的交口称赞。
明末,陈老莲的《
水浒叶子》遍传天下,以致后世绘写水浒英雄的画工很难脱出他的范畴。
《西厢记》是陈洪绶给书籍作插图最多的一种,流传有张深之的《正北西厢》、李吉辰本《西厢》及
李卓吾《评本西厢》三种。张本的六幅插图中,第一幅为莺莺像,其余直接描绘原作内容有《目成》《解围》《窥简》《惊梦》和《报捷》五幅,出色地表现了陈洪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博古叶子》(图2)是陈洪绶去世前一年所作。由陈洪绶的好友、明末徽派最著名的刻工
黄建中所刻。这套图共四十八幅,黄建中的精湛技艺,与陈洪绶的设计堪称珠联璧合,忠实地展现了老莲晚年的画风和
精神状态。
人物造型和线条要比
壮年期高古,
人物头大身短,显得颇有稚趣,线条布置愈趋自然、散逸、疏旷,不像壮年期那样凝神聚力,细圆而利索,但更加苍老古拙,
勾线也十分随意,意到便成。其人物及笔墨的舒缓状态,达到了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的最高境界。
曾经一度出家的陈洪绶,对于道释图像也多有涉足。《无法可说图》画一罗汉,高鼻深目,面颔奇异,手把藤杖坐在顽石上。罗汉耳孔穿环,嘴唇微启,似乎正在向面前
跪拜之人说法。这一跪拜的人形貌也颇奇异,神态专注而虔诚。人物造型很可能受五代禅月大师
贯休的影响,并经陈洪绶特有的变形处理,古朴率真。《观音像》是他晚年的另一幅
佛画精品。图绘一
男相观音,身披白衣袈裟,手执拂麈,端坐
菩提叶团上。细眼长眉,方面阔耳,雍容大度。其风格状貌,一如论者所谓“躯干伟岸,衣纹细劲清圆”。画面上方以一半篇幅书《心经》,字体劲秀,末署“云门僧悔病中敬书”。
综观陈洪绶在人物画上的成就,壮年时已由“神”入“化”,晚年则更炉火纯青,愈臻
化境。造型怪诞、变形,线条清圆细劲中又见疏旷散逸,在“化”境中不断提炼。直到近代,陈洪绶的作品还受到
鲁迅的极力推崇。鲁迅早在壮年就着手于陈洪绶作品的搜集,晚年还预备把他的版画介绍出来。这一切,都说明了陈洪绶是中国
艺术史上一位光彩熠熠的伟大画家。
一、在
中国美术史上,独立创作一组个性极强的历史人物而达到
特殊效果的,《
水浒叶子》是显著的里程碑;
二、夸张的人物造型是基于深刻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他的想象力在此显示出极强的说服性,叶子成为他人物画作风的有力说明,而且解释了为什么对后世有如此大的影响;
三、他利用各种作画技法适应不同题材,如用折笔或粗渴之笔表现英雄、细圆之笔表现文士美人、用游 丝描表现高古,成为中国传统人物画法的丰盛宝库。陈洪绶一生秉性孤傲倔强,吞恨而终。他是一位擅长人物、精工花鸟、兼能山水的绘画大师,与北方
崔子忠齐名,号称“
南陈北崔”。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著有《
宝纶堂集》《避乱草》等作品集。
生平经历
陈洪绶(公元一五九九~一六五二年),明万历二十六年十二月(时公历1599年)生,清顺治九年卒,享年五十五岁。字章侯,号老莲,又号老迟。遁入空门后,又自称悔迟、勿迟。浙江
绍兴诸暨人。自幼天资颖异,善诗词,工书法,尤精于绘事。早年启蒙于蓝瑛,后与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言行思想深受
刘宗周、
黄道周、
祁彪佳诸师友影响,忧国忧民,壮怀慷慨。他的绘画特色是:构图丰富,线条和色彩提炼得十分简洁古雅,善于把自然物象的形态和内在性格,大胆地加以概括、夸张,表现出充沛的生命力和艺术的感染力。在表现方法上,突破了风靡复古的时代局限,创造出特立独行的迂拙而生动的艺术风格。而他有意识为木刻家起稿的创作方式,吸取了民间木刻和唐宋绘画的优点,对传统版画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转自君友会王爱君美术文献《陈洪绶》。陈洪绶传世版画有九歌、博古叶子、水浒叶子、
张深之正北西厢。
陈洪绶祖上为官宦世家,至其父家道中落。
出生前,有道人给他父亲
陈于朝一枚莲子,说“食此,得宁馨儿当如此莲”,所以陈洪绶出生后,小名即为莲子(晚号老莲),
谱名则为洪绶,一名胥岸,字章侯。
陈洪绶幼年即展露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相传陈洪绶四岁时到已订亲的岳父家读书,见室内墙壁粉刷一新,便用桌椅做
脚手架,在墙上画了一尊八九尺高的
武圣关公像,像身拱手而立,栩栩如生,老丈人见了,吓得赶紧下拜,并且长期供奉。九岁父亲去世,随
蓝瑛(“
浙派三大家”之一)学画花鸟。蓝瑛赞叹道:“使斯人画成,(吴)道子、(赵)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自愧在人物写生上力不及洪绶,并从此立誓不再画人物,曰:“此天授也。”
有一次,陈洪绶在杭州学府里见到
李公麟七十二贤石刻像,用十天时间画了一个摹本,人们都说临得很像,陈洪绶听了很高兴。后来他又去临了十天,边临边加以改造,结果人们都说临得不像,而陈洪绶听了却更高兴。不满二十岁时,祖父与母亲去世,他哥哥一心想鲸吞家产,陈洪绶就将自己的一份拱手相让,离家出走,客居绍兴。
在绍兴师从著名学者
刘宗周,深受其人品学识影响。1616年冬,洪绶作《九歌》人物十一幅,又画《
屈子行吟图》一幅,仅用两日完成。天启三年(1623年),洪绶妻
萧山来氏染病亡故,后继娶杭州韩氏。
崇祯三年(1630年)应会试未中。崇祯十二年(1639年)到北京
宦游,与
周亮工过从甚密。后以捐赀入国子监,召为舍人,奉命临摹历代帝王像,因而得观内府所藏古今名画,技艺益精,名扬京华,与
崔子忠齐名,世称“
南陈北崔”。但由于目睹政权的腐败,当
崇祯帝任命他为
内廷供奉宫廷画家时,他抗命不就。
崇祯十六年(1643年),南归隐居绍兴。明朝覆没后,清兵入浙东,陈洪绶避难
绍兴云门寺,削发为僧,自称悔僧、云门僧,改号悔迟、老迟,曾自云:“岂能为僧,借僧活命而已”,“酣生五十年,今日始见哭”。一年后还俗,晚年学佛参禅,在绍兴、杭州等地鬻画为业。相传一位官员为骗取陈洪绶的画,便声称自己有件古画,不知是宋画还是元画,请陈洪绶到他的船舱中去鉴定一下。不料那官员拿出来的不是画而是绢,执意要陈洪绶为他画画。陈洪绶一面破口大骂,一面脱衣服准备往水里跳,弄得那官员只好作罢。陈洪绶性格放浪而好色,试图收藏或收购他的作品的人,竞相到他经常出入的妓院去求画。清军攻占南京时,大将军
固山额真从城中抓获陈洪绶,大喜过望,当即指使陈洪绶作画,陈不画,拿刀威胁,也不画;最后用酒和美女引诱才得以如愿。
晚年曾在浙抚“
田雄坐,尝使酒大骂”,顺治九年,“跌
坐床箦,喃喃念佛号而卒”。一说他“才多不自谋,有黄祖之祸”,被田雄所暗杀,一说是被杭州卢子由所害。逝后葬于绍兴谢墅官山。
陈洪绶所画的人物,体格高大,衣纹细致、清晰、流畅,钩勒有力度,整体效果在
仇英、
唐寅之上,人称三百年间没有他这样格调的笔墨。明清之际,摹仿陈洪绶的画家多达数千人,其作品和技法远播朝鲜和日本。陈洪绶一生从事版画艺术,以书籍插图的形式广泛流传于世。他的作品数量很多,流传下来有《
九歌图》《西厢记》《鸳鸯冢》《
水浒叶子》《
博古叶子》等五种,都由与他同时代的著名刻工雕刻,是明清
木刻版画的代表作。陈洪绶的著作,有《
宝纶堂集》《避乱草》《筮仪象解》等。陈洪绶的版画艺术,对清代画家
萧云从、
任熊等名家从事版画创作,都有着明显的影响。
明亡后,出家为和尚,名悔迟。后来在
杭州卖画。他画仕女,装束古雅,眉目端凝,古拙中透出妩媚。曾为《
西厢记》等戏曲小说作插图,造型简练概括,其作品有版画《水浒叶子》《博古叶子》《西厢记》《鸳鸯冢》《九歌图》《
屈子行吟图》以及
卷轴画《
戏婴图》《仕女图》《花卉山岛图》等。藏书亦富于一时,其先人在元末曾建有“
日新楼”以藏书,祖父陈奫又建有“宝书楼”。其父
陈于朝(1573~1606),尝读书
苎萝山西竺庵。著有《苎萝山稿》《四书简切讲义》《自得斋稿》。他将先人所有著述及其先人所藏古籍、字画,建有“七章庵”以庋之,
俞樾称“七章庵
陈氏藏书,遂为越中冠”。著有《
宝纶堂集》。裔孙陈烈新(1817~1899),字莼斋,藏书甚丰。
作品集
作品名称 创作年代 收藏情况
《水浒叶子》 1633
《黄流巨津图》 晚于1644 北京故宫博物院
《踏雪寻梅图》 上海博物馆
《夔龙补衮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仙人献寿图》 1649 美国
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
《梅石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老子骑牛图》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龙王礼佛图》 美国华盛顿 弗利尔美术馆
《玉堂柱石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春风蛱蝶图》 1651 上海博物馆
《归去来图》 1652 美国檀香山美术学院
人物关系
评价
张庚:(洪绶)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兼有(李)公麟、(赵)子昂之妙,设色学吴生(
吴道子)法,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矣。(《
国朝画征录》)
唐九经:章侯生不满六旬,其笔墨凡四变,少而妙,壮而神,老则化矣。其变也大率十年一转,兹其由少而壮,出妙入神之时也。(《陈洪绶花鸟扇》)
陈传席:陈洪绶的画是当代所无,前代不能笼罩,后代亦
难以企及的。(《陈洪绶》)
徐书城:明末清初之际,
中国绘画史上产生了较大的
审美趣味的变革,始于
徐渭和
董其昌,成于陈洪绶。他们把“
笔情墨趣”进一步从所描摹的物象上独立出来,前提条件是先要把所描摹物象的本来面貌加以“变形”的艺术处理,遂有意识地背弃了写实的因素。这种造型奇特的艺术风格,在陈老莲的作品中(特别是他的人物画)表现得尤为鲜明突出。
王进玉:陈洪绶一生只活了53岁,却能够做到在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皆佳,尤以人物画成就最高。
高居翰:他是中国最辉煌的大画家之一,当然也是继
李公麟之后,最伟大的人物画家。
人物影响
陈洪绶的画对日本“
浮世绘”有
重大影响。
毛奇龄在《陈洪绶别传》中记载,有人用
竹筒装了两幅画到日本,“贻日本主,主大喜,重予宴,酬以囊珠,以传模笔也”。可见陈洪绶的画在日本的影响。
日本天皇得到陈洪绶的两幅画,竟重重地酬谢了一口袋宝珠。实际上,这两幅画是别人临摹的作品,即“传模笔也”,并非真迹。日本画界更是对陈洪绶的画崇拜得五体投地,尤其是“浮世绘”盛行时,陈洪绶的《
水浒叶子》木刻被日本人反复翻印、刻版,风靡一时。
轶事典故
白壁作画
陈洪绶四岁那年,到亲戚家的私塾里念书。有一次,亲戚因有事外出,对家童说:“墙壁刚粉刷好,别弄脏了。”就在亲戚离开后,小洪绶走进了这间房子,他觉得在这高大的墙壁上画些什么会很好看的。可是因为家童在旁看守,是不允许他这么做的。
“小哥哥,你为什么不去吃饭呢?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弄脏的。”小洪绶说。
家童听后就放心地吃饭去了,陈洪绶这时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尊不知在哪里看过的
关公像,于是三下五除
二地拿起笔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当家童看到这情况时,因为怕主人回来把他打一顿,吓得嚎啕大哭。
后来,陈洪绶的亲戚知道以后,以为是关公显灵,不仅不怪罪陈洪绶,反而又是下跪又是作揖,并从此就把这间房子作为供奉神像的地方。
喜好女色
那真是个懂女人、爱女人的画家啊。从他的一些画上题跋,可以知悉他在红楼画舫作画的情景,“
辛卯八月十五夜,烂醉
西子湖,时吴香扶磨墨,卞云裳吮管……”此等奢靡,胜过天上人间。
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里说他,中年以后纵酒
狎妓自放,有钱人拿了大把的银子恭恭敬敬来求画,他都不予理睬,但只要有酒、有女人,他自己都会找来笔墨作画,即使贩夫走卒乃至
垂髫小儿,他也都有求必应。活脱写出此人可爱的还有清人
毛奇龄《陈老莲别传》里的一节,说的是1646年夏天,陈洪绶在
浙东被清军所掳,“急令画,不画。刃迫之,不画。以酒与妇人诱之,画。”
交友张岱
世家出身的
张岱交游广泛,但多为心气心意相得者,有前辈学者文人,如
黄道周、
周懋谷、
王思任等,有史学艺术同好如
查继佐、
祁彪佳等,也有民间艺人
夏汝开、
彭天锡等,还有身怀精艺居心高旷的鲁云谷、闵汶水等,而画家陈洪绶可谓其至交,两人山水共游,艺术合作。
在张岱晚年坐说昔年盛事的回忆录中,不时出没着一个被他称为“章侯”(章侯是陈洪绶的字,他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号叫老莲)的人的身影,称其为“字画知己”。陈章侯出生于
诸暨望族,张系
绍兴城内名门之后,
一方水土所孕的奇才异趣,再加两人年龄又相去不远,两个青年艺术家很早就开始了密切交往。早年一同读书于“岣嵝山房”,后又多次一同出行访友。《
陶庵梦忆》所记“
甲戌十月”,两人和众友人一起到不系园看红叶,陈洪绶“携缣素为纯卿画
古佛”,并“唱村落小歌”,张岱则“取琴和之,牙牙如语”,这般的放浪自在,进入新朝苟且偷生的张岱回望往事怎不感怀唏嘘?
出于对友人画艺的欣赏,
张岱在他著名的《
石匮书》中把陈洪绶列于“
妙艺列传”,称他“笔下奇崛遒劲,直追古人”;陈洪绶则这样评价他的朋友:吾友宗子(张岱,字宗子)才大气刚,志远博学,不肯俯首牅下。天下有事,亦不得闲置……言语间皆是惺惺相惜之意。
张岱说,虽然他朋友的画名在生前就已得到承认,并常常炒成天价,“然其为人佻傝,不事生产”,以至顺治九年那年暴毙时竟至无以成殓。看来这些画并没有使他变得富有起来。张、陈都是由明入清,在新政权下一个“披发入山”,一个“剃发披缁”,在心态上都是不折不扣的
文化遗民,张岱记录的陈洪绶的四句自题小像:“浪得虚名,
穷鬼见诮,国亡不死,不忠不孝”,语间全是
明末清初文人的大痛楚。时人记述,
甲申之变的消息传来时,陈洪绶正寓居于
徐渭的
青藤书屋,悲痛欲绝之下,他“时而吞声哭泣,时而纵酒狂呼,见者咸指为狂士,绶亦自以为狂士焉。”
《
陶庵梦忆》的作者还记述了他的好友一次喝高了去追一个陌生女郎的事。说的是1639年,时近中秋,张、陈二人在西湖边的画舫应酬回来,看到月色明亮如许,两人又乘兴划船到断桥,一路饮酒、吃
塘栖蜜橘,真个是不亦快哉。途中有一女郎要求搭船,此女“轻纨淡弱、婉瘗可人”本来喝得昏昏欲睡的陈洪绶直如打入了一针兴奋剂,他以
唐代传奇中的
虬髯客自命,要求此
女同饮。女郎竟然也一点不扭捏,欣然就饮,把船上带的
酒都给喝空了。问女郎家住何处,她总笑而不答。等她下了船,陈洪绶在后面暗暗跟踪,只见此女身影飘过了岳王坟,就再也找不到了。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诗词选摘
【梁湖见归舟】
归棹如云驶,须臾过九潭。
但看风色好,几日到江南。
【强饮】
山东山极少,况复障黄尘。
多买他乡酒,如逢故国人。
【寄林事声】
梅花开未落,不欲别山阴。
小雪连朝雪,来年大有年。
人情惊盗贼,天意乐耕田。
【寄王予安】
深山古涧里,日日老梅开。
醉后常相忆,君从驴背来。
【梅墅舟还】
流水唱酒船,归梦经南浦。
莲折鲤鱼风,吹落黄昏雨。
家人莫酿酒,予不庆新年。
怕将新日月,来照旧山川。
【故山】
故山秋最好,今日断相思。
但有丹枫处,无非白骨支。
难忘生长地,痴想太平时。
万念俱灰冷,一归梦未衰。
【寄何大】
何村真隐地,山涧尽深情。
花水乱流急,禽虫相语清。
幽奇惭未讨,高旷惜初行。
万坞茶香日,当来问巨觥。
【寄自超】
自超曾约我,必过小庵来。
竹下当茗饮,枫间把酒开。
扣门闻远出,坐水久低回。
尚复相期否?此诗故一催。
【孟夏晨坐】
野旷风轩静,江深水槛浮。
佳人看弄棹,稚子学垂钩。
闲心与逸兴,长夏得淹留。
【南山】
南山多大木,十存一二焉。
木乎吾与尔,值此鼎革年。
陵树闻已尽,墓木安能全。
日日望解甲,旄头正当天。
不如同木尽,免我百忧煎。
小债偿未了,楮素满酒船。
【过夏镇】
舟发夏镇口,褰裳入荆棘。
荒井与废墟,眷兹长叹息。
耆老从东来,自言南粤客。
狗鼠纵横时,亲见为言悉。
安堵数百年,卒然遭盗贼。
居民尽脆弱,又不避寇敌。
一朝下东来,凶悍过蛮貊。
大车载糗粮,小车载金帛。
壮者逼使降,不从即遭磔。
妇女与老弱,肝脑涂矛戟。
斩掠无孑遗,举火烈居宅。
贼去禽兽来,积尸恣所食。
鸟雀争肝肠,豺狼噬胸腋。
白日断车马,暮夜啼魂魄。
所亡幸免人,成群觅亲戚。
时见荷锄畚,号泣掩遗骼。
肢体多不全,腐烂更难识。
或有埋一头,或有葬半额。
亲骸未能得,呼天相踊躄。
有绳悬树死,无绳即触石。
悲风动地来,腥臭遍阡陌。
日月惨无光,山川云气黑。
同是覆载人,胡独罹祸厄。
君子听所由,皆由人不德。
前年大饥馑,州县尽捐瘠。
此地独有秋,奈何弗珍惜。
女妆无玫瑰,虽华心不怿。
男服非文绣,虽美体不适。
风俗变淫奢,罔有能启迪。
天遣彘育人,址震又星鶂。
奈何弗悛修,非命毙锋镝。
君子幸毋忘,以此训邻国。
天命无僭差,刍荛可采择。
【山居】
在昔用斯语,于今则不然。
盗贼满山时,岂能此独全。
万山拥我后,千山护我前。
灌木万余株,清流绕其边。
曲径十余里,危石悬其巅。
不惟山田好,又有万竹焉。
有麻垂如丝,有栗果如拳。
相见皆古人,不分愚与贤。
亦少衣冠人,岂复肯守钱。
其风不凋薄,或可免颠连。
吾将携妇子,酿酒乐尧天。
诸子渐长大,课读兼课田。
无米拾橡栗,聊以续炊烟。
探奇既有梅,采药将学仙。
【湖上】
厌听楼船杂管弦,耳根清净小西天。
朝朝暮暮闲亭子,满耳松风满耳泉。
【醉中书怀】
青山到处便成家,不得出门每自嗟。
若得西湖桥畔住,妻儿杨柳共桃花。
一日不见三寄书,那能一别一年余。
梅花两度不易得,钱塘月色今何如。
【闻莺作】
后园大树五六层,摇落黄鹂三四声。
【画扇与鲁伯芬】
不惯见人飞远避,波声隐隐没寒烟。
【蓝太常席上】
醉卧天涯酒百杯,更添翠袖一双催。
【怀沈素先】
野棠开尽春工歇,倒挂黄鹂唤睡魔。
此去神京八百里,明朝千里路漫漫。
须知尺素当疏阔,乞把来书反复看。
【卧病团娈居】
浪游已倦足将禁,耐得风尘雨病侵。
书看稗官何费力,诗删旧句有名心。
小轩容膝闲情广,疏竹栖人幽趣深。
【云门寺九日】
客来禁道兴亡事,自悔曾为世俗儒。
孤云野鹤终黎老,古佛山癯托病夫。
【怀朱集老】
怵之以死耳边风,自言不死化痴龙。
雪夜月夜呼巴童,倾杯复碗四五通。
刀槊杀声满虚空,蹑蹻刺天之危峰。
背负鸱夷无戚容,持螯牛饮眠高松,吾怀此老吾欲从。
【如梦令】
瓢笠春行无几,望断桃花流水。彻夜雨潺潺,到天明晴矣。
梦喜!梦喜!又是花朝晴起。
【长相思】
病起迟,懒起迟,蜂子排衙叫午鸡。床头改旧词。
趱归期,办归期,忽值精神恍惚时,归期定复移。
小姑居处朱楼起,乌啼声隐杨花里。香气出
罗衣,能留
蝴蝶飞。
一重山,一重水,有甚别离情思。开扇面,展屏风,丹青都是侬。
杭州客,并州况,
吴越两山相望。茸母发,豆娘飞,望侬还
浙西。
后世纪念
墓地
位于
鉴湖镇官山岙村东南300米。墓坐南朝北,墓丘方形,边长3.4米,高1.6米。四周围以条石,上覆黄土,正面横置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月裔孙允绅立“明翰林陈章侯公暨德配来氏宜人韩氏宜人合墓”石碑。墓前设长方形祭桌,下置方形拜台。1987年重修。
故居
位于浙江省
诸暨市
枫桥镇(原
新枫乡)
陈家村。故居旧名“宝纶堂”。
宣统《
诸暨县志》:“宝纶堂在忠勤堂(陈洪绶曾祖父明扬州参军
陈鹤鸣故宅)右,老莲先生故居 。”旧有团栾居、搴霞阁、写经轩、曼殊室、
七樟庵、借园、遗楼等,今尽圮。仅
石柱础、石坪与水井尚存。
旁有三间三进
硬山造平屋,俗呼“光裕堂”。光裕堂为陈洪绶曾祖、明
扬州府参军陈鹤鸣所建(据
光绪《诸暨县志》记载:“光裕堂,陈鹤鸣建。鹤鸣子广东
布政使陈性学著有《光裕堂集》。”),1984年公布为诸暨市级
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九八年一月,诸暨市
文化局和枫桥镇人民政府出资重修光裕堂,并立光裕堂重修碑记。碑,青石质,
须弥座,高170厘米,宽80厘米。
碑额与碑文皆楷书
阴刻。工程历时半年,耗资十七万元。重修的光裕堂坐落于宝纶堂东,平屋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