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
山东省辖地级市
淄博市,简称“淄”,齐国故都,山东省辖地级市,Ⅱ型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工业城市,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淄博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南接临沂,北接东营滨州,东接潍坊,西接济南,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济南都市圈交汇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三线城市。截至2023年,全市下辖5个区,3个县和3个功能区,总面积596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41.9平方千米。2023年末,淄博市常住人口467.4万人,城镇化率75.66%。
历史沿革
历史综述
淄博历史悠久。距今八千年至四千年之间,淄博地区出现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夏商时期,出现了爽鸠氏、季荝氏、逄伯陵氏、蒲姑氏等古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淄博地区属齐国以后两千多年,淄博地区属郡、属国、属州、属路、属府、属道,历代更迭,没有形成统一的地方行政建置,仅有隶属于不同郡、国、州、路、府、道的县,其中较完整的有临淄淄川桓台博山
东临淄河,原为周代齐国国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县,为齐郡郡治。
又称黄桑店,原为东周燕将乐毅封地昌国,秦始皇二十六年置昌国县,隶齐郡。
为原高苑县青城县合称,时置狄县,隶临淄郡
以淄水(淄河)为名,始称般阳县西汉初年置县(一说置),隶济南郡
齐桓公戏马台得名,始称新城县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置县,隶济南路总管府
古称颜神,因齐地孝妇颜文姜得名,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博山县,隶青州府
沂河之源,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置县,隶鲁中行政区
为百年商埠,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置市,隶渤海行政区
古代
太古时期,太昊伏羲氏兴起在齐地。
古帝少昊之世,以鸟为图腾的爽鸠氏部落聚居在此地。
临淄是五帝之一颛顼高阳氏的故墟。
虞舜时期至夏代,有季荝氏族部落居住。
殷商时期,有姜姓逄伯陵氏、蒲姑氏居住。
周武王元年(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武王二年,封太公姜尚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后齐献公因国都东临淄水(淄河)改称临淄。
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齐相田和齐康公于东海,安王封田和为齐侯,田氏代齐,仍都临淄。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国,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临淄县,属齐郡,郡治临淄。
秦末,齐国王族田儋复国,自立为齐王,此后假、市、都、荣、广、横等田氏宗人相继称王,统治临淄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楚汉之争中,韩信破齐,踞临淄;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西汉,沿用秦制,仍置临淄县。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再建诸侯王国;高祖封其子刘肥齐王,衍嗣历哀王、文王、孝王、懿王、厉王等十余位齐王,先后皆治临淄。
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改齐郡为济南郡,改济南郡为乐安郡,因临淄境内多齐王陵墓,改临淄县为齐陵县,属青州济南郡;临淄为济南郡郡治、齐陵县县治所在地。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刘秀灭王莽,又改称临淄;临淄再为汉朝齐国都城。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之子曹植封临淄侯。
三国时,临淄县属魏,隶于齐郡;青州刺史、齐郡太守仍以临淄为治所。
西晋时,临淄县属青州齐国;临淄为齐王都,青州刺史亦治于此。永嘉五年(311年),广县并入临淄县;青州治所移广固城,齐郡太守仍治临淄。
东晋灭后秦,改青州为幽州,设刺史镇守广固城;隆安三年(399年),后燕夺取广固建都,临淄为广固首邑,设都尹。
南北朝时,先是侨置各州郡县,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临淄县与诸郡县俱废,惟存高阳县,属齐郡,仍治临淄城。
开皇十六年(596年),撤高阳县,复立临淄县,并在其西北境立溡水县,二县均属青州大业元年(605年),溡水县并入临淄县,属北海郡
时,临淄为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属邑,后改隶平卢道;唐高祖李渊房玄龄为临淄侯,唐玄宗李隆基早年被武则天封为临淄郡王(临淄王)。
五代十国,仍沿用唐制。
北宋时,临淄县属京东东路青州。
时,临淄县属山东东路益都府
至元三年(1266年),临淄县并入益都县。至元十五年(1278年),复置临淄县,属益都路
淄川之地,青州之域,齐国齐郡,建城于西汉之前。
西汉初,置般阳县(一说秦置)。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文帝分齐为六国,封刘贤淄川王
南朝宋元嘉五年(428年),改称贝丘县
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淄州,治贝丘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淄川县
武德元年(618年),复置淄州,仍治淄川县,辖境相当于今山东淄博、邹平及博兴部分地区。天宝元年(742年),改置为淄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淄州。
北宋,置淄州,属京东东路
,仍置淄州,属山东东路
中统五年(1264年),升为淄州路,设总管府。至元二年(1265年),改称淄莱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又改称般阳府路
初,设般阳府,治所在淄川县。洪武九年(1376年),升淄川县为淄川州,洪武十年(1377年),又改为淄川县,属济南府
,沿明制。
近现代
“淄博”作为地域名称,是随着淄川博山两地煤矿开发于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的;北洋政府时期,淄博地区各县分属淄青道、岱北道济南道)、胶东道岱南道济宁道)、琅琊道和武定道;国民政府1928年废道,各县直隶于省。
民国五年(1916年)5月,山东护国军政府在周村成立。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中共淄博特委成立。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山东省军政会议在鲁村(属沂源)召开,为山东抗战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转折点。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中共鲁中区党委成立淄博特区,设专员公署,隶属鲁中行政区,此为“淄博”作为政区名称之始;9月撤销。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二次成立淄博特区;12月又撤销。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8月再次成立淄博特区,隶属鲁中南行政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淄博特区与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合并,成立淄博工矿特区
1950年5月,淄博工矿特区与清河专区合并,成立淄博专区,辖淄川博山临淄桓台长山邹平章丘章历八县;11月,专区内设立淄博、张周两市。
1953年7月,撤销淄博专区,设立淄博工矿特区(地级)。专署驻淄博市。
1954年12月,撤销淄博工矿特区,设立淄博市(地级);淄博成为继济南青岛之后山东第三座省辖市(地级市)。
1958年12月,淄博市与惠民专区合并组建淄博专区,淄博市改为专区辖市。
1961年6月,淄博市与惠民专区分设,恢复为省辖市;市级机关由博山区迁至张店区
1969年12月,临淄重新划入淄博市,设立临淄区,成为淄博第五个市辖区。
1983年10月,桓台重新划入淄博市。
1986年5月,应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邀请,淄博作为79个世界大城市之一,参加联合国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大城市“人口与城市未来”国际会议。
1989年,山东省政府批准淄博市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990年,高青沂源划入淄博市;时任淄博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新民应邀参加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大城市市长会议。
1992年,国务院批准淄博为具有地方立法权和辖县权的“较大的市”,同年批准设立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淄博外向型工业加工区,2002年更名为淄博经济开发区
1994年,国务院批准淄博市临淄区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2年9月,齐鲁化学工业区成立,是继上海化学工业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之后第三家国家级专业化工园区。
2011年1月,文昌湖旅游度假区成立。
2015年11月,管理区域调整后的淄博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5—1969年,淄博市辖淄川区博山区张店区周村区4个市辖区;1970年,增辖临淄区;1983年,增辖桓台县;1990年,增辖高青县沂源县;截至2017年,共辖5区3县。
根据《国务院关于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23号),淄博市在《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2989平方千米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306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20.78平方千米以内。
※附注:
市域:指淄博市的行政区范围,包括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5个市辖区和桓台高青沂源3个县,面积为5965平方千米。
城市规划区:指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5个市辖区的行政区,面积为2989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指张店城区淄川城区博山城区周村城区临淄城区以及各城区之间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用地,呈“T”字形态,面积为930平方千米。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月,淄博市5区3县,下辖30个街道及58个建制镇
辖8个街道、5个镇,区政府驻马尚街道。
辖4个街道、9个镇,区政府驻般阳路街道。
辖3个街道、7个镇,区政府驻城东街道。
辖5个街道、5个镇,区政府驻青年路街道。
辖5个街道、7个镇,区政府驻稷下街道。
辖2个街道、7个镇,县政府驻少海街道。
辖2个街道、7个镇,县政府驻田镇街道。
辖2个街道、10个镇,县政府驻历山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淄博市位于北纬35°55′20″~37°17′14″,东经117°32′15″~118°31′00″之间,地处鲁中山区与华北平原的接合部,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西南与泰安莱芜相邻。总面积596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淄博市域面积为5965平方千米,占山东省总面积的3.8%;其中,市辖区面积2989平方千米。淄博南北狭长,南北最大纵距151千米,东西最大横距87千米;地理位置在山东中部,南依泰沂山脉,北濒九曲黄河
地形地貌
淄博市以齐河广饶断裂为界,以南属鲁西台背斜鲁中隆起区,以北属济阳坳陷区。鲁中隆起区由基底岩系和盖层组成。基底岩系由泰山岩群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花岗岩构成,经历多期变质作用。盖层以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为主,淄博盆地、沂源盆地、鲁村盆地内发育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沉积。济阳坳陷区完全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境内岩浆岩分布较广,前寒武纪变质岩浆岩分布于市区南部的基底岩系中,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分布于中北部的断裂交汇或褶皱发育区。
淄博市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中部低陷向北倾伏,南北高差千余米。以胶济铁路为界,以南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岩溶地貌发育;以北大部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地平坦肥沃。北部有黄河小清河流经,发源于市域内的河流有沂河淄河孝妇河等。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市域面积的42.0%、29.9%和28.1%。
气候
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年平均气温12.5℃~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9.3~2523.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90~210天。
水文
淄博市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主要有沂河水系的沂河,大汶河水系的新汶河、汶河、牛角河,弥河水系的三岔河小清河水系的淄河、孝妇河、乌河猪龙河涝淄河;此外还有支脉河水系的支脉河、北支新河黄河与小清河为过境河流。超过10千米的大小河流共78条,平均河流密度0.295千米/平方千米。
淄博市主要有马踏湖锦秋湖青沙湖大芦湖4个湖泊,湖区面积13926.8公顷。其中马踏湖、锦秋湖、青沙湖皆分布在桓台东北、西北部,处于鲁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迭交地带。青沙湖为小清河水系非常滞洪区,胜利河穿过此湖入小清河。大芦湖处于黄泛平原区的高青县东北部,2001年改建为引黄平原水库,总库容3028万立方米。
淄博市内的地下径流,由于受地貌、岩性、构造因素的制约影响,一部分以天然泉的形式,沿构造破碎带和碳酸盐岩类与上覆弱透水层的迭夹带上升溢出,形成许多岩溶地下水上升泉群及其他岩组泉群。泉群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常年涌水,水质良好。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加之干旱年份偏多,多数泉群干涸消失,少数涌水量大减或呈季节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淄博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50种(含亚矿种),已探明储量的28种(含亚矿种)。探明矿床(区)157处(含10处共生矿产地),其中大型矿床14处、中型矿床50处、小型矿床93处。煤矿铁矿铝土矿耐火黏土等重要矿产多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矿产聚集度较高。保有资源储量占全省同类矿产资源储量10%以上的矿种达11种,铁矿、铝土矿(伴生钴、镓)及石灰岩、耐火黏土等矿产在全省具有明显优势,其中镓矿(伴生)、陶粒用黏土和二氧化碳气等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集中分布在淄博。
淄博市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青油田东西长约6.2千米,南北长约9.3千米,面积58平方千米,共发现7套含油层系,含油断块14个,面积10.5平方千米,储量1469万吨。金家油田面积110平方千米,5个含油层总厚度10米~28米,固定含油面积22.7平方千米,埋深200米~1100米,储量3171万吨。另外,还有高青县的花沟气田等。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年底,淄博市土地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即894.7万亩,其中农用地620.5万亩,建设用地187.8万亩,未利用土地86.4万亩。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310.4万亩。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9.8万亩,交通运输及水利设施用地28万亩。在总土地面积中,山丘、涝洼、平原、荒滩、水面各占45.2%、13.8%、33.2%、6.7%、1.1%;在土壤面积中,主要有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分别占13.6%、62.5%、7.5%、16.2%、0.2%。
生物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淄博市共有生物615科、3753种。其中微生物151科、618种;植物156科、1645种;动物308科、1490种。极具价值的种类有食用菌30多种,农作物品种218种,木本植物421种,药材植物778种,饲草植物415种,水生动植物102种,畜禽86个品种,鸟类资源265种,病虫及天敌资源2165种。
水资源
淄博市水资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降水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淄博市年均降水量为657.8毫米,折合水量39.06亿立方米,水资源补给总量14.1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9.45亿立方米。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淄博市常住人口为4704138人。
2022年末,淄博市常住人口470.5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52.37万人,农村常住人口118.2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4.88%,比上年末提高0.25个百分点。户籍人口总户数155.3万户,总人口430.78万人,其中,男性213.49万人,女性217.29万人。
根据省统计局反馈确认,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5.66%,居全省16市第2位(列青岛市后),比上年提高0.78个百分点。
分区县看,各区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继续保持增长,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张店区96.17%、高新区92.77%、博山区81.22%。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构成
淄博市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按照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48个少数民族成分,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约2.5万人。其中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个(回族);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个(满族、蒙古族);百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9个(苗族朝鲜族彝族维吾尔族土家族佤族壮族、傣族、拉祜族);其余的36个少数民族人数均在百人以下。
淄博市有1个民族镇,即临淄区金岭回族镇,是山东省4个民族乡镇之一,少数民族人口5000余人;有2个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重点镇(街道),即临淄区闻韶街道、沂源县西里镇;有7个民族村居(社区),其中6个回族村(社区)、1个蒙古族村,分别是张店区马尚街道回民新村;临淄区金岭回族镇金岭一村、金岭四村、金岭南居委会,齐陵街道刘营村(全省唯一的蒙古族村);沂源县西里镇柳枝峪村、辛庄村。
政治
经济
综述
淄博主导产业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机电医药纺织建材轻工冶金信息产业新材料最具代表性,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医药生产基地和建材产区,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名城、中国新材料名都、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先进陶瓷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功能玻璃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聚氨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泵类特色产业基地和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
淄博市是山东省重要的陶瓷、建材、化工、机电、物流中心,有淄川建材城淄川服装城齐鲁国际塑化城周村纺织大世界、博山陶琉大观园、齐鲁汽车贸易城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1993年9月,淄博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ZBSTAQ)正式运行。
2022年,淄博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402.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8.6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93.7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20.3亿元,增长4.4%。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3:49:46.6调整为4.3:49.8:45.9。
2023年,淄博市生产总值为4561.7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20.99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2146.60亿元,增长4.7%。
参考资料来源
2022年,淄博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6.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6%。重点领域中,基础设施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分别增长75.3%、26.8%。
2022年,淄博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完成401.8亿元,增长6.1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44.1亿元,下降1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完成269.9亿元,下降4.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6.4亿元,增长0.7%,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81.59%,比上年提高0.58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6.5%、5.4%、12.8%。
2022年,淄博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885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工资性收入30314元,增长4.9%;经营净收入5400元,增长10.4%;财产净收入3936元,增长8.8%;转移净收入5236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84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72元,增长6.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上年的2.18收窄至2.14。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204元,下降0.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999元,下降2.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319元,增长2.8%。
第一产业
2022年,淄博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4.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6.6万亩,总产量146万吨,粮食单产达到446.8公斤/亩。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98.1万吨,园林水果产量106.9万吨,分别增长1.6%和4.4%。年末存栏生猪73.3万头、牛13.1万头、羊86.4万只、家禽3845.3万只。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5.7万吨,禽蛋产量11.3万吨,牛奶产量14.5万吨。
第二产业
淄博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再生型城市)和全国老工业基地,为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是近代中国工矿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已逾百年,为国内重要的现代工业城市
2022年,淄博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8%,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0.6%,股份制企业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5.2%,私营企业增长1%,民营企业增长10.1%。39个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51.3%。241种工业产品中有76种产品产量增长。其中,汽车增长188.8%,化学药品原药增长13%,发电机组增长46.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57.5亿元,增长6.4%;实现利润209.1亿元,下降46.6%。
第三产业
2022年,淄博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20.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4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5.9亿元,增长14.4%。重点行业支撑有力,10个门类行业中有7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9.9%、31.7%、24.6%。现代服务业规模逐步壮大,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占比达6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商务服务、研究和试验发展等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4.2%、34.9%、43.7%。
2022年,淄博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19.8亿元,比上年下降1.1%;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9.9亿元,下降0.1%。邮政公司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0.8亿件,增长8.8%;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1.5亿件,下降3.2%。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364.7亿元,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558.9万户,其中,4G及以上用户506.3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87.4万户。
2022年,淄博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648.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91.59亿元。拥有国家A级旅游区(点)73处,其中AAAA级旅游区(点)14处,AAA级旅游区(点)47处,AA级旅游区(点)12处。旅游新业态发展壮大。博山区和尚房村入选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长城古村名镇寻访之旅,沂源县龙子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周村古商城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大力弘扬传承黄河文化,成功举办2022年山东黄河生态旅游体验季暨山东·高青黄河文化旅游季启动仪式。
2022年末,淄博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6868.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700.6亿元,增长17.4%;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716.7亿元,增长10%,其中,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17.1亿元,增长28.9%。年内新增上市公司2家,全市共有34家上市公司,36只股票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交易,“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61家。
2022年末,淄博市拥有商业保险分支机构71家,其中,财产保险机构31家,人寿保险机构40家。原保险保费收入(不含正在风险处置机构)193.7亿元,比上年下降1.5%。其中,产险保费收入43亿元,增长7.7%;寿险保费收入150.7亿元,下降3.8%。支付各项赔款与保险金59亿元,增长4.5%。其中,产险赔付25.8亿元,增长3.1%;寿险赔付33.2亿元,增长5.6%。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5亿元,增长5.9%,为86.4万户(次)农户提供88.1亿元的风险保障。
淄博市拥有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齐鲁化学工业区淄博经济开发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等12家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是商务部认定的国家级医药出口基地。
淄博市经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设有淄博保税物流中心;依托该中心,与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合作组建淄博全球商品采购中心。
截至2015年,淄博已与世界180个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关系。
2021年11月16日,2021年淄博市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暨全市招商引资项目现场会举行。参加此次集中开工活动的市、区重大项目共235个、总投资1035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77个。
2022年,淄博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4.5亿元,比上年下降1.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0.9%。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下降1.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3%。限额以上商品类别中,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0.7%、92%,其中粮油食品类下的肉禽蛋类、水产品类和干鲜果品类分别增长26.2%、22%和16.7%;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30.7%。
2022年,淄博市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额1234.1亿元,历史首次突破12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3%,其中,进口额502.5亿元,增长6.2%;出口额731.6亿元,增长1%。出口行业中,医药、纺织、轻工业、建材行业分别增长29.5%、14.3%、3.5%、2.5%。对韩国出口额增长37.4%,对日本、欧盟、美国等市场出口额分别下降0.4%、8.5%、12.8%。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市场出口额315.2亿元,增长8.8%。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成功创建2家省级海外仓,1家省级跨境电商孵化机构。
2022年,淄博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0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7.9亿美元,增长270%。境外实际投资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3.1%,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6亿美元。新备案境外企业(机构)1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0.3亿美元。
交通运输
概述
2022年,淄博市公路营运性客运量66万人,比上年下降62.7%;公路营运性货运量17680万吨,下降4%;公路营运性客运周转量1.2亿人公里,下降59.9%;公路营运性货运周转量481.6亿吨公里,增长6%。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150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264.7公里,济南至高青、沾化至临淄高速公路竣工通车。现有公共汽车线路251条,营运公交车3164辆,出租车6519辆。机动车保有量154.1万辆,增长5.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36.1万辆,增长3.6%。
铁路
截至2017年,淄博市域有胶济铁路(含胶济客运专线)、济青高速铁路晋豫鲁铁路寿平铁路横贯东西,淄东铁路辛泰铁路张博铁路网纵贯南北;规划建设滨临高速铁路青莱高速铁路等铁路线。
根据《淄博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淄博在“十二五”期间完善市域“二纵四横一支”铁路网,总里程达到635.6千米;建设山东第五纵向铁路淄博段(一纵)、寿平铁路桓台段(二横)、晋豫鲁铁路通道沂源段(四横)等项目,完成淄东铁路(一纵)、辛泰铁路(二纵)电气化改造。
淄博火车站始建于1903年,为一等站区段站,总建筑面积20742平方米。
截至2018年12月,淄博北站临淄北站已投入使用,淄博北站预留滨临高速铁路接入条件。
公路
截至2017年,205国道309国道青银高速公路(G20)、青兰高速公路(G22)、滨莱高速公路(S29)和长深高速公路(G25)在淄博交汇,过境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G2)相接,北通天津北京,向南通往上海;规划建设沾化至临沂高速公路、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济南至高青高速公路、高青至德州高速公路。
淄博汽车总站于2011年搬迁至张店区昌国路,与淄博东城客运站、淄博公铁联运站合并为淄博客运中心
航空
淄博市中心距离济南国际机场约70千米,距青岛国际机场约210千米;张店区设有鲁中城市候机楼中国财富陶瓷城候机楼,临淄区淄川区周村区分别设有城市候机楼;机场巴士往返济南机场与青岛机场。
截至2016年,淄博机场已纳入《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山东省民航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
截至2016年1月,高青通用机场已列入2016年淄博市重大项目名单并入选山东省通用机场建设规划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到2030年规划建设的30个民用航空机场之一。
水运
淄博港是山东省内河航运港口,是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淄博市沿小清河企业及周边地区对外物资交流的重要口岸,将发展成为以散杂货、液化品运输为主,集装箱运输为辅的综合性港口。
截至2016年,淄博港规划陆域总面积221.7万平方米;港口岸线9495米,其中规划期利用岸线5525米,预留岸线3970米;设生产性泊位27个,形成港口总通过能力2400万吨;设桓台港区和高青港区两大内河港区,桓台港区下设两个作业区——马桥作业区和荆家作业区,高青港区下设两个作业区——高城作业区和花沟作业区。
公交
截至2017年,淄博市有公共汽车线路282条,营运公交车2791辆,覆盖市域内所有建制镇。截至2015年10月,全市公交线路营运总长度达10627千米,线网密度为0.63千米/平方千米,公交年客运量2.41亿人次,中心城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辆达到100%,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98%,公交出行分担率达18%;淄博市张店区张南路设有淄博公交东站,淄博客运中心具备城市公交服务功能。
截至2017年2月,淄博市高青县临淄区淄川区周村区已先后规划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张店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计划列入2017年淄博市重点项目。
淄博轻轨(Zibo Metro)是淄博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该交通系统于2008年开始筹建,2011年正式提出建设并完成《淄博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2015年11月,淄博市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成立;2016年3月,淄博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截至2016年,已完成《淄博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根据《关于〈淄博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公示公告》,淄博轨道交通线网由4条线路组成,总长161.4千米,设站63座(其中换乘站9座),设淄博站淄博北站2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区内困难路段采用地下敷设,其他路段采用高架敷设。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末,淄博市普通高校、普通中学、小学数量分别达7所、194所、263所,在校学生数分别达13.8万人、24.7万人、23.2万人,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达7.27万人,各类学校毕业人数达23.1万人。年内新投入使用幼儿园3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1所。出台《淄博市关于推动全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培育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12家,打造现代产业学院37个,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3个。
科学技术
淄博是全国首批科技兴市试点市和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是山东省陶瓷硅酸盐化工医药丝绸冶金等方面的重要科研基地,也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连续九次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2016年,淄博市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297家,其中国家级17家;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设站单位达37家,有博士后科研平台45家。
2017年,淄博市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17家,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平台48家;院士工作站达87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达1098家,其中省级275家,国家级15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27个,其中国家级2个;入选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达2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5家;形成“产业研究院+孵化器+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
2022年,淄博市共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6项。签订技术合同311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5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6%和56.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40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1389件。有效发明专利密度达16.6件/万人,增加1.9件/万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27家,比上年新增324家,瞪羚类、独角兽类、哪吒类企业达到19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79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1家。全年新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0家,累计达到56家。共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59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338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24家,建有院士工作站36家。
文化事业
2022年,淄博市拥有文艺表演团体(含民间文艺表演团体)248个,镇(街道)文化站88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70个,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合村并居后)2415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18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3处。拥有全国统一编号报纸7种,刊物8种,新增版权作品登记12927件。现有广播电台调频1个台站3个频率,中波1个台站3个频率;地面数字电视3个频点转播24套节目。年末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100%和99.7%。
淄博电视台、各区县电视台、齐鲁石化公司电视台、山东铝业公司电视台
淄博人民广播电台、各区县人民广播电台
医疗卫生
2020年11月,淄博市入选国家医疗保障局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名单。
2022年,淄博市拥有淄博市中心医院淄博市第一医院淄博市中医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4715个,其中,医院15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9个,乡镇卫生院83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个,卫生监督机构10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4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54万人。全市共有执业医师(含助理)1.86万人,注册护士1.93万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6548人,其中,报告死亡18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39.2/10万,死亡率0.38/10万。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年末,累计接种913.82万剂次,覆盖418.0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409.21万人,3岁及以上人口的全程接种率达89.22%。
体育事业
社会保障
2022年末,淄博市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46.5万人、142.5万人、277.3万人、152.3万人。全年共收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140.6亿元,发放城镇职工养老金202.9亿元。“淄博齐惠保”2021版参保人数达158万人。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800元,保障人数0.46万人;农村居民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7560元,保障人数5.36万人。设立“淄助你”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基金,拥有养老机构149处,养老机构床位1.87万张;护理型床位9908张,建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99处、长者食堂247处、农村幸福院622处。
基础设施
2022年,淄博市出台《淄博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累计建成5G基站5398个,全国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投入运营,推动智慧停车建设,新增施划停车泊位1.2万个。全年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成总投资115亿元,新增道路长度10.5公里、面积17.8万平方米;改造道路长度14公里、面积18万平方米;新增污水管网47.6公里、雨水管网46.5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78公里。全年竣工绿色建筑598万平方米,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新增和改造提升公园绿地面积共915.63公顷。城市快速路网一期工程实现部分路段主体贯通,小清河复航工程完成航道主体扩挖。居民使用天然气总户数138.4万户,增加3.3万户;集中供热面积9300万平方米,增加609万平方米。
法治建设
2020年7月31日,山东省淄博市(行政复议标准化体系建设)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历史文化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最早兴起了蹴鞠运动,齐国都城临淄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淄博市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专著《考工记》、第一本农业专著《齐民要术》以及最早阐述服务业的专著《管子》。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
截至2017年,淄博市有公有制专业剧团3个,文化站88个,文化(艺术)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54个,农村文化大院2954个;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7年,淄博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含扩展项目)1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2项、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4项。
风俗民情
陶瓷文化
淄博是发现使用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有“舜陶于河滨”、“女娲炼石补天”等优美的神话传说,在淄博市博山区有供奉舜帝的“窑神庙”与供奉女娲的“炉神庙”。从商代西周,淄博的制陶工艺显著进步,并烧出釉陶器。商代淄博寨里一带出现了原始青瓷
发展到21世纪,淄博已形成了出口陶瓷、高档宾馆瓷、建筑陶瓷、陶瓷装饰材料、高技术陶瓷、高级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等六大陶瓷产业基地;日用陶瓷建筑陶瓷高技术陶瓷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风景名胜
淄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齐风陶韵·生态淄博”旅游品牌优势逐步显现。,淄博烧烤节于每年五一前后举办。2022年末,淄博市国家A级旅游区(点)达70处;其中,AAAA级旅游区(点)14处,AAA级旅游区(点)42处,AA级旅游区(点)14处。
东部
临淄区齐国故城文物浩繁,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48处重点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著名的后李遗址桐林(田旺)遗址东周殉马坑田齐王陵孔子闻韶处西天寺造像和齐国故城排水系统、交通干道、宫殿建筑遗址、手工作坊遗址等。
西部
周村区为百年商埠重镇,素有“金周村”、“旱码头”之誉,有保存完好的周村古商城,是电视剧《东方商人》《大染坊》《旱码头》《闯关东》故事的发生地和拍摄地,也是张艺谋执导电影《活着》的拍摄地。
南部
北部
北部(桓台县高青县黄河流经47千米,大芦湖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有“北国江南”之誉。
中部
淄川区有《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故居以及峨庄古村落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张店区的中国陶瓷馆淄博市博物馆荟萃中外陶瓷精品,展示了8000年来淄博地区生产、出土的陶瓷文物,尽显“淄博陶瓷·当代国窑”风采;荣宝斋淄博分店是“百年老字号荣宝斋在中国内地开设的第一家分店;文昌湖区是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旅游度假区
地方特产
著名人物
城市荣誉
友好城市
截至2016年12月,淄博已与43个中外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关系。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2016\u5e7401\u670826\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6 11:3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