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
汉语词语
中古是指在西方文明史上意指约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之间一千年来的欧洲历史中古时代的开始,标示着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威信古典时期的古代历史在此告一段落;而中古时代的结束,则指示出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的重生)的开始。
引证解释
zhōng gǔ
①三古之一,较晚的古代,次于上古的时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
②指封建社会时代。
③指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大篆。
由于古人所处时代不同,所指时朞不一。
(1)《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2)《汉书·艺文志》“世历三古”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伏羲为上古, 文王为中古, 孔子为下古。”此指商周之际。
(3)《韩非子·五蠧》:“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此指虞夏之际。
(4) 晋·左思蜀都赋》:“夫蜀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此指 战国 。
(5)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察之上代,则奚斯、吉甫之徒鸣玉銮于前;视之中古,则相如 、王褒之属驰金覊于后。”此指汉代。今一般以魏晋南北朝至唐宋之间为中古,亦有把两汉包括在内者。
欧洲解释
指示出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的重生)的开始。有几件大事情可作为中古时代结束的记号,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的沦陷、1456年首次使用印刷机、欧洲人在1492年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在1517年带领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以及艺术在意大利的繁盛等。而中古时代就在古代与现代历史之间的中间时段落幕。
不过,中古时代的这个观念,不适合套用描述亚洲中东的重大历史时期。虽然中国是曾历经过诸多王朝的统治和外族的入侵,但在文化发展上的分裂不如欧洲那么巨大。日本的文化进程也是平稳而孤立。中东的历史就比较就接近欧洲的中古时代,因为这两个地区毗邻而居,彼此分享很多互相交流的成果。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文明形成之初,作为文明的成果和体现,古代中西方都出现了许多城市。但中古西欧的城市与古代东方的城市在特点、作用和意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西方文明在许多方面与东方文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就的。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而不是像古代东方的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它们大多位于封建领主的领地上,所以自从城市产生的时候起,西欧的城市就展开了反抗封建主的干涉、剥削、统治和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
琅城起义就是中古时期法国的一座城市为争取城市的自治而同封建主展开的斗争,
在经济方面,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例如,城市与当时的封建庄园争夺劳动人口,一个农奴,假如他逃到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他就可以成为自由人,就会受到城市法律的保护。
中古西欧的一句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在中古西欧兴起的这些城市里面萌芽、发展、壮大的。在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封建贵族。王权给与城市自由、自治特许状和商业方面的便利以换取城市在财政上对王权的资助。
骑士制度及精神
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一统西欧,被教皇加冕为“伟大的罗马皇帝”,12名跟随查理大帝南征北战的勇士就当然成了“神的侍卫”,他们被人们称为“帕拉丁(Paladin)”,即圣骑士,这被视为骑士的起源。完整的骑士制度到公元11世纪才成形,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骑士意味着一个阶层。原本骑士是隶属于贵族的士兵,并且有义务为王国作战(每年为王国或者领主服务约40日),作为报酬,他们管辖部分农地收取农租。这样在王国的贵族和骑士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契约式的雇佣关系。初期的所有战士都有可能成为骑士,不过后来具有地主身份的骑士渐渐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阶级,他们已然成为贵族、统治者的附庸。罗马天主教和统治者发动的十字军东征,把骑士阶层推向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战士的骁勇和基督教的神圣信仰开始结合,骑士随之也具备了一个新的身份:基督的卫士。披上天主光辉的骑士终于成为深受崇拜与尊敬的人物,他们忠诚于统治者和基督,在基督教的教义感召下乐于救助鳏寡老幼,这样,“骑士脱离了其蛮族异教的背景,而被整合于基督教文化社会结构中。结果,骑士像神甫和农民那样,被视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三个器官之一。”从中世纪盛行的骑士文学里,我们还能惊喜地发现骑士罗曼蒂克的一面:他们言行得体,举止优雅,追求浪漫的爱情,并且爱情观别具一格——爱情是纯精神性质的感情,肉欲是其间邪恶的亵渎成分。这无疑增添了他们的圣洁色彩。
这样一来,骑士就具备了很多令人称颂的美德:作为武士,他们忠诚;作为信徒,他们谦恭;作为男人,他们纯洁;作为贵族,他们具有同情心。骑士是正义和力量的化身,是荣耀和浪漫的象征。骑士制度则成为西方的伦理标准,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英国仍然设有骑士头衔,凡是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便有可能得到女王的授勋。
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在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城市文学的出现,世俗大学的产生,不断积累着对西欧天主教宗教文化的反动,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可以说正是中古西欧的城市,才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起源和发展
了解和掌握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这一问题能做到根源性的解释。
随着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相继出现了一批蛮族国家。先后有法兰克伦巴德、奥多亚克、勃艮第、汪达尔-阿兰、东哥特西哥特、盎格鲁.萨可逊等王国建立。王国之间战争不断,其中盎格鲁.萨可逊、法兰克王国存在的时间比较长。
作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兰克人,在486年打败高卢军队,由克洛维建立起墨洛温王朝的统治。克洛维通过和罗马教廷的联合,占领了罗马帝国在高卢的全部领土。随着法兰克王国不断的扩张,到了6世纪中叶,征服了勃艮第、图林根、巴伐利亚和萨可逊的一些部落,成为当时西欧最强大的国家,并建立了封建采邑制。751年,宫相矮子丕平成为法兰克国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统治期间国力达到最盛,吞并了伦巴德王国,夺取西班牙边区,占领东巴伐利亚,征服阿瓦尔汗国,西欧的大部分土地都成为了法兰克王国的领土。查理大帝死后,法兰克王国发生兄弟战争而分裂,在843年8月签订《凡尔登条约》经国家分为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意大利王国,现代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疆域就是以这个条约为基础的。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在5世纪中叶进入大不列颠群岛,在6世纪末,7世纪初,形成了7个王国,英国历史上称为七国时代。829年,威塞克斯王国吞并了其他6个王国,从此诞生了英格兰(England)。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以亲属关系要求继承王位,遭到拒绝后,以武力夺取了英王之位,称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建立了诺曼底王朝,但是这也造成了日后百年战争的根源。在亨利一世(1100年 - 1135年)统治时期,随着王权的加强,社会矛盾激化。1215年约翰(无地王)被迫签署《自由大宪章》。1264年的内战期间,亨利三世被西门.德.孟福尔俘虏。1265年孟福尔召集国会,成为英国议会的开端。从1343年起,国会分成了由贵族组成的上院和代表骑士、市民的下院,确立了议会君主制。与此同时,西法兰克王国演变成了法兰西王国,并加强了王权,罗马教廷被迫迁往法国南部阿维农,并自上而下召开三级会议(一级为高级教士,二级为贵族,三级为富裕的市民),也形成了议会君主制。
德国的前身东法兰克王国地方政权很强大。911年加洛林王朝结束后,国王由地方权贵选出,但更多是名誉,国王的权利和地方诸侯平等。这个特点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其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原因。951年,奥托一世率军占领了伦巴德地区,其后的奥托二世进军罗马。1155年腓特烈一世攻占米兰,教皇为其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全盛时领土包括了德意志全境,意大利中、北部,西西里岛捷克瑞士爱沙尼亚普鲁士。在腓特烈一世遭到15个城市联合抵抗(即伦巴第联盟),并被打败。腓特烈一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溺水而死,占领区也纷纷独立。
文化
意大利一直不能统一,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教会统治非常严厉,并且控制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另一方面圣职买卖现象又很严重。宣扬三位一体、原罪说经院哲学,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在教皇格高列里一世(590年 - 604年)时期,古罗马图书馆也被付之一炬。
德国宗教改革后,意大利产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扩展到欧洲很多国家。这是涌现出了许多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像但丁、薄伽丘、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马基雅维利、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哈维、弗兰西斯.培根等等。
经济
中世纪时的经济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园式自然经济。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巴黎、里昂、都尔奈、马赛科隆、特里尔、斯特拉斯堡、汉堡、威尼斯热那亚等等,形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区。16世纪以后,兴起了工场手工业,最初是佛罗伦萨,随后是佛兰德尔,而圈地运动使英国迅速发展。这种经济模式加速了贸易,从而发生了地理大发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工场手工业也使进行战争的武器产生了飞跃,火炮和毛瑟枪逐渐代替了骑士的刀剑,也使旧式的城堡丧失了防御能力。而工场手工业业催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到中世纪中后期,各种手工行业由个别经营,渐渐演变为成立工会,“专业”这个概念在这时期萌生。
军事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里,国王、贵族和骑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但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和东方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不一样。各国统治者仍不断进行战争,相互抢掠吞并,许多国家一直没有出现统一的稳固政权。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政权对农民进行剥削。在欧洲,基督教会已成为封建统治工具,他们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维护封建制度。农民和农奴的劳动被封建主以劳役、实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税和教会“什一税”等形式侵吞。农民的反抗持续不断,但是起义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没有像中国那样发生过多次推翻了一个王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
中世纪的战争,是由组织散漫的战斗团,在需要运用策略和调动的战场上互相对峙、冲突,然后再一步一步演进而来。演进中的一个部分,反应在不同的兵种和武器的发展上,以及如何去运用它们。黑暗时代的早期军队,是一群没有组织的徒步士兵。当重骑兵兴起后,最好的军队就是一群没有组织的骑士。徒步士兵会对沿途的农田造成破坏,在攻城战时则会造成更大的打击。不过,在作战的时候,骑士们会试图与他们的敌人作一对一的交战,而徒步士兵又会夹在敌我双方的骑士之间。这种战法其实非常危险,因为中古时代早期的徒步士兵,大部分都是在封建制度下被徵召的农民,并未受过作战训练。弓兵在攻城战上十分适用,但在战场上也一样冒着被消灭的危险。
到了14世纪后期,指挥官加强了骑士的纪律,使他们的军队更能发挥团队的合作。但是在英国的军队里,尽管长弓兵在很多的战场上证明了他们的价值,可是骑士并未给予这些射手太多的重视。纪律也让越来越多的骑士为报酬作战,罕有为忠诚和光荣作战者。在意大利的佣兵以长期作战但少有损伤而闻名。在这个时期,各阶级的士兵都是军队的资产,不会被轻易遗弃。这使得过去追求光荣的封建军队,逐步成为只关心他们会收取多少报酬的专业军队。
骑兵会被特别地划分为三支队伍或三个部分,然后一队接一队衔命作战。第一波的攻击会突破或冲散敌军,接着第二或第三波的攻击就能加以制服。敌军一旦逃走,就可以予以杀戮或俘虏。
事实上,骑士如果采取个人行动,对任何指挥官的计划都是很大的伤害。骑士最关心的是忠诚、光荣和骑乘在一流队伍的第一行列位置。为争取个人光荣,在战场上获得全面的胜利反而沦为其次。在战场上开始作战之后,不用多久骑士就会攻击他们所看到的敌人,如此一来便破坏了整体作战计划
指挥官在必要时把麾下骑士自马上卸下,是控制他们的最佳手段。这是小型军队普遍采用的方式,因为这些骑士很少会期望在作战中表现。卸阵下来的骑士可以适时加强战斗力量,并提振一般徒步军队的士气。这些骑士和其余徒步士兵,会被用在减缓敌骑冲锋的标桩、或其他战地工事的后方作战。
1346年的克里斯战役,是骑士不遵守纪律行为的一个例子。当时法国的军队在数量上超过英国的军队(四万对一万),并且拥有非常多的骑士。英国人把长弓兵分成三个队伍,在标桩的防护下投入战场。在这三个队伍之间的,是两队卸下马的骑士,而第三队卸下马的骑士则被保留作预备军。法国国王亦将麾下骑士组编为三个部分,并且指派热那诺斯的雇佣弓兵去射击英国的骑士,但因弓弩被弄湿而起不了作用。此外,法国骑士又忽视法王在组织上的努力,在开战不久后,一见敌军就立刻狂怒不已,张口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杀啊!杀啊!」由于法国国王忍受不了热那诺斯人一再箭上失准,便命令骑士前进,并击倒在他们前面的热那诺斯弩兵。这场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最后由英国的骑士和长弓兵(他们保持了其弓弦的干燥)打败了那些骑着马匹但作战时毫无纪律、乱成一团的法国骑士。
到了中古时代末期,重骑兵在战场上的价值不如以往,几与投射部队和徒步军队无异。在这个时期,人们已经了解何以审慎部署的攻击仍然失效的原因以及训练步兵的重要。作战的规则改变了,标桩、马匹陷阱和壕沟都常常被军队用作防护工具,以抵抗骑兵的攻击。如果骑兵对大批各个等级的长枪兵和弓兵(或枪炮手)作出攻击的话,只会产生一大堆受创的马匹和骑兵。骑士会被迫徒步作战,或等待适当的攻击时机。只有敌军在移动、混乱、或从临时的战地防御工事中走出来的情况下,毁灭性的攻击才能奏效。
日本解释
历史时期
一般指大化改新(公元646年)至德川幕府倒台(公元1867年)
也有从倭国(约为公元1世纪)甚至从日本文明发祥时代——绳纹时代(公元前一万年)开始计算
不同的划分方法与日本的文明时期界定有关。
自然环境
日本原来也很落后,在3000个岛屿中只有600个有人居住,而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四个大岛屿(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上。日本资源比较贫乏,土地也比较贫瘠,大约有16%的土地适宜耕种。日本四面环海,航海条件比较好,它与亚洲大陆的关系如同不列颠与欧洲大陆。不过,日本比不列颠离邻近的大陆要远得多,多佛尔海峡最窄处只有20英里,而日本列岛与大陆最近处也超过了100英里,这就使日本列岛不可能随时受到大陆文明的影响,或者说它进入文明必然要比较晚。
文明进程
绳纹文化时期(约1万前-前3世纪)
绳纹指用手捏制的带有草绳纹的陶器,该时期属新石器文化母系氏族
弥生式文化时期(前3世纪-公元3世纪)
是一种与绳纹陶器不同的正圆形陶器,发现于东京的弥生町,故称弥生时代
此时开始使用铁器,中国史书《汉书·地理志》记载其有百余国,《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也记载有百余国,约1-2世纪。最大的是九州的邪马台国,约3世纪与中国的曹魏有通使往来。邪国台国的女王有上千奴隶,服属20多个部落,她死后被迫殉葬的奴隶达百余人。日本最早的文献是8世纪先后成书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但有关4世纪以前的记载是根据传说编造,可信度不大。以女子为王的情况可知,母权制残余还在起作用,是刚形成的奴隶社会。
古坟时代与大和时代(3世纪后期-5世纪前期)
3世纪后期,本州的中部兴起一个大和国家,在今奈良县境内,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称天皇。到5世纪时基本统一日本列岛。此时是奴隶制社会,即所谓的“部民社会”。
飞鸟时代和白凤时代(6-8世纪)
飞鸟时代指圣德太子主政时期(574-622年),因政权中心位于飞鸟故名。白凤时代是大化改新时代(7-8世纪),此时,日本开始学习隋唐制度,并进行改革,即大化改新。同时,引进唐朝法律制度,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律令体制。
奈良和平安时期(8-12世纪)
奈良时期是710-794年,平安时期是794-1192年。
710年,皇室迁都平城京(奈良),此时,班田制普遍推行。
平安时期班田制被破坏,贵族私有地不断发展,并成为重要的土地制度,即庄园制度。
平安时期,中央大贵族藤原氏专擅朝政200余年,随意废立天皇,因而又称摄关政治时期(858-1185年)。此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武士遂成为一支重要军事力量,斗争双方都依靠武士争夺政权,武士地位日益重要。平安末期,武士分为关东和关西两大集团,为夺取中央权力相互斗争。1185年,关东源氏击败关西源氏,取得中央政权。1192年在镰仓建立幕府(幕府原是将军出征时的营幕,此后转意为将军的官邸),开始了军事封建贵族专政,天皇权利则徒有虚名。
幕府政治时期(12世纪-19世纪)
幕府政治又分三个时期:
镰仓幕府(1192-1333年)
室町幕府(1336-1573年)
德川幕府(1603-1868年)
其中:
1336-1392年是“南北朝时代”,北方的室町幕府与南方天皇的吉野朝廷对立。
1467-1573年是“战国时代”,全国内战不休。
到16世纪50年代,经过近百年的兼并,出现三个势力最强大的战国大名,他们是尾张国织田氏三河国德川氏远江国今川氏。其中,今川氏势力最为强大,德川氏亦从属于他。但织田信长(1534-1582)在1558-1573年间先后打败36个大名,并以突袭方式击败今川氏大军。1568年,织田信长率军进入京都,挟持天皇和将军,号令天下。1573年,织田信长推翻室町幕府,成为全国最有势力的大名,并在统一的道路上取得很大的成功。但织田信长于1582被叛变的家臣袭杀,统一事业未能完成。
丰臣秀吉有着狂妄的侵略野心,代表成长起来的军事封建主,梦想征服朝鲜和中国。1592年,发兵18万进攻朝鲜,中国明朝政府应朝鲜政府之请,出兵救援,不断击败日军,迫使其议和。1597年,丰臣秀吉撕毁和议,再次出兵朝鲜,被中朝军队打败,丰臣秀吉这位狂人也于1598年忧急病死。丰臣秀吉死后,部将德川家康取代其地位,他打败四十几个大名的联军,于1603年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
德川幕府时期是日本封建制度发展和衰落时期,但“锁国令”延缓了封建制度的解体过程,对日本历史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文明特点
社会经济
从公元前3世纪起,日本从中国和朝鲜传入中国先进文化技术,如种植水稻的方法以及青铜器、铁器和铸造金属的技术,生产得到不断发展,从而打破了日本与外界的隔绝状态。
7世纪时铁器普及,社会经济开始发展。大化改新也有助于经济发展。奈良和平安时期的经济发展比较明显。南北朝时因庄园制衰落,农民摆脱农奴身份,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室町幕府时期,工商业较发达,手工业垄断性的“座”(行会),后取消垄断,发展为“乐座”和“乐市”,并出现一些有自由权利的城市,如“界”城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丰臣秀吉再度统一日本后,经济也有所发展。丰臣秀吉大力兴修水利,奖励开垦荒地,强迫游手好闲者归农,统一全国度量衡等,尤其是鼓励发展工商业,但同时也对之加以控制,压制城市自治运动,修筑大阪城为自己的基地,把其他城市的商人移居大阪,并把大阪京都、界、长崎等重要工商业城市作为自己的直辖领地。对海外贸易也实行特许制度,即商船要取得特许证才可进行贸易。
德川幕府前期,主要是商品货币经济及海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此时的富商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货币,从破产农民那里违法购买土地,并向将军和大名放债。靠大名以及禄米为生的武士也日益陷入高利贷的罗网之中。不过,日本富商的经济实力虽然日益加强,但社会地位低下,将军和大名等向富商所借贷的债务,往往凭其势力抵赖。这种情况应是后来的明治维新的因素之一。
政治制度
大和之前及大和时代,王权有限。
大化改新时,王权加强,文官有唐朝特色。
摄关政治时,王权徒有虚名。
幕府政治时,王权也有名无实,幕府政治的建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瓦解。不过,日本的政权虽然由一个家族转到另一个家族,却没有改变和废黜过皇室,他们都以天皇的名义进行统治。甚至为避篡位之嫌,掌权者只采用一个军衔,号称“将军”。当然,在战乱时,天皇也有陷入贫困境地的情况,在室町幕府时,一位天皇靠出卖手迹度日,还有一位天皇死后竟陈尸6周之久。
社会性质
部民社会
大和时期是部民社会,即奴隶制社会,奴隶有两种:“家之子”是家内奴隶;“部民”是集体生产奴隶大和国统一过程中,大王(天皇)和贵族夺取了大量土地据为己有,并强迫被征服的氏族转为从事农业或手工业生产的部,如田部,春米部等。因此,部民大都是被征服的部落居民。部民的地位近似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不能任意处死他们,但可以转让。部民拥有少量财产和工具,在氏族首领的统辖下从事劳动,并向奴隶主交纳贡物和服劳役,他们集体受着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因此,一般认为,部民是近似奴隶,非典型的奴隶。北大学者认为,大和国家的主要劳动者仍是自由的平民
封建社会
7世纪初,以天皇为首的奴隶主贵族对部民的剥削更加残酷,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部民大批逃亡,部民制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十分尖锐,皇室依靠部分新贵族和一些留学中国的留学生,着手进行改革,以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和旧贵族展开激烈斗争。645年6月,革新派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发动宫廷政变,一举消灭了专权跋扈的苏我氏及其党羽,夺取了长期控制在大贵族手里的政权。646年被拥立的孝德天皇(645-654)颁布改新诏书,依照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故称 “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是:
一是废除贵族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度,土地和部民归国家所有,部民也成为公民,但仍有奴隶存在;
二是实行“班田收授法”,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男子为二段(每段约1.5亩),女子和奴婢分别为良民的2/3和1/3,不得买卖,死后归还,受田者负担租庸调(租为田租,每段约合5升;庸为徭役,每人每年为10日;调为贡品或土产,一般每户纳绢或布1丈2尺)。
三是改革国家机构,设中央、地方机构和官职。中央设神祗官和太政官两大机构,太政官下设8个省。地方设国,国下为郡,分别设国司郡司。国数屡有变动,824年定为66国2岛(壹歧、对马)。废除官位世袭,由中央任免官吏。
四是实行征兵制,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
大化改新以后的67年中,曾授田12次。但旧贵族反对革新,并于664年一度恢复部民制。672年,坚持革新的大海人皇子中大兄之弟)击败企图复辟的旧贵族,史称“壬申之乱”。673年,大海人皇子即位为天武天皇,并继续进行改革。675年最后废除部民制。701年,《大宝律令》以法律形式巩固改新成果。
班田制废除了奴隶制度,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奈良时期,班田制普遍推行。主要劳动者是班田农民。他们以口为单位向国家领有土地,以户为单位耕种。各农户经济状况不同,根据律令分为9等,加等外户10个等级,即有少量富裕的上上户,大多是下下户和等外户。
除各等级的班田农民外,仍存在奴隶,占总人口1/10。另外还有贱民,主要从事酒、染、船等所谓的贱业,其职业世代承袭,不得更改。
贵族也有等级,服官者的职田和有功者的公田不得世袭,寺院和神社是神田和寺田,这些土地或佃与农民,或役使奴隶耕种。
平安时期,贵族利用各种手段兼并土地,贫困破产的农民不得不把土地“寄进”到贵族门下,从而使贵族私有地不断发展,庄园制成为一种重要的制度。而班田也由6年逐步改为12年、20年、50年,9世纪末完全废止。随着庄园制的兴起,各地的庄园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在自己的庄园建立了武装家兵,称为“武士”。日本遂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武士阶层。9世纪中叶,有势力的封建庄园获得不输不入权,即不向国家纳租庸调,并逐步导致封建割据。封建割据的兴起当然是皇室无法容忍的。但在皇室与大封建主的内部斗争中,双方都依靠武士来争夺政权,这使原先从属于大庄园主的武士,在皇室与大庄园主的斗争中势力逐渐强大。到平安末期,如前所述,武士已发展为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集团。1185年,关东源氏取得中央政权,在镰仓建立幕府,天皇成为傀儡,日本开始了军事封建贵族专政的幕府政治时期。
幕府时期,武士成为各庄园的“地头”,负责警卫庄园。但武士很快就代替了庄园主地位。幕府还派遣武士为各国的“守护”,统率一国境内的武士,向他们传达幕府的政令,这使武士又很快获得控制地方行政的权力。这样,幕府就通过“地头”和“守护”掌握了全国的政权、财权和兵权。南北朝时期,幕府又赋予守护更大的权力,守护成为割据一方的大名(“名”指田地,意为拥有大片田地者)。他们互争雄长,导致日本进入混战将近百年的“战国时期”(1467-1573年)。
战国时期,战国大名代替守护大名,成为独立于幕府体制之外的势力更大的封建主。战国大名在自己的领地内实行家臣团制度,逐步控制了各级领主,把他们的土地转化为大名赏赐的封地,把他们收编为家臣,对他们原有的财产、权利,一律加以保护。家臣组成大名的武力骨干,战时从军出征,平时则集中住于大名的城下町,其乡村土地由代理人管理。一些战国大名还制定家法,详细规定主人与家臣的关系及家臣应遵守的法规,从而用法律的手段巩固了对下级封建主的控制。
丰臣秀吉时曾进行土地调查,确定土地面积单位,田地按肥瘠分为四等,规定标准收获量。农民的年贡定为二公一民,即2/3交给封建主,1/3归农民,交纳实物,大大加强了剥削。又把农民编成5人组或10人组,形成一种连环保,一家犯罪,诸家连坐。规定全国居民(包括武士、商人等)未得许可,不得变更职业或住所,以加强控制。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幕府的直辖领地分布在66国中的47个国中,领地全年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26%。其余土地授予大封建主,凡拥有产量万石以上者称大名,全国约有200多个大名。将军、大名之下各有武士,少数武士接受封地,多数武士领取禄米。全国土地所有权控制在将军手中,将军与大名、大名与武士都有严格的效忠制度,大名对将军、武士对大名,都承担各种义务。此时,天皇及公卿虽处于无权地位,但也拥有大量土地。寺院和神社作为封建阶级的精神支柱,也占有很多土地。这样,德川幕府时的土地制度基本上可分为将军、大名、皇室、寺院和神社几个类型。
幕藩体制下,居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士是统治阶级,指皇室、将军、大名、武士及各级官员,约占总人口的10%。其中,武士作为军人,在日本的地位比较特殊,武士享有佩刀的特权,农民遇见武士必须脱帽让路。如武士认为平民对他无礼,可以迫使其下跪,甚至格杀勿论。一般农民、商人只有名而不准有姓,只许武士有姓,以示特权。即使京都朝臣和皇族成员,有时也要受到飞扬跋扈的武士的羞辱。因此,武士在日本是受人尊敬的寄生虫,这与同时期中国士兵地位的低下截然不同。
农是世袭的租佃农民,约占总人口80%,他们要把60~70%的收成作为年贡交给领主,还要服各种劳役。工是手工业者,商是商人,他们通称为町人,他们的生活也很贫困。除这四个等级外,还有被称为“秽多”和“非人”的“贱民”,他们不能与前四个等级的人通婚,等级身份世代相袭,不得改变。
德川幕府时期的封建制度与西欧的封臣制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色,这就是将军对属下有很大的权威,大名稍有过错,封地就被没收。而大名对武士也采取同样的政策。这有别于西欧的无政府状态。西欧王权有限,领主是土皇帝。德川幕府时的王权也很弱,但幕府代替天皇实行着集权专制统治。
衍生义解释
在日本,汉字中古代表的意思是“二手”,中古店,就是二手商品店。
日语词汇中古品,即二手货(用过的都说好)。东西有点旧,但又没有旧到不能用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1 19:41
目录
概述
引证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