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原始社会到
封建社会时期的
中国舞蹈,统称为中国古代舞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经历了若干阶段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
舞蹈艺术。
艺术特色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
上古时代开始,
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
舞蹈艺术。
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经过提炼和组织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一定的
思想感情的艺术。正如
闻一多在《说舞》中所言: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总是与人类最热烈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
历史沿革
原始舞蹈
其主要形式是有关狩猎、劳动的舞蹈。在阴山地区
新石器时代的岩画上,刻画着
狩猎舞的形象。人扮成飞鸟、
山羊、狐狸等动物。有的头饰鹿角、羽毛,有的带尾饰。这种舞蹈的产生,与狩猎密切相关。 由于
原始社会的人们对大自然现象的理解不足,产生了畏惧感,逐渐形成了原始的
宗教信仰──图腾崇拜。把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作为图腾,认为图腾能为人赐福或降灾,把图腾奉为祖先和保护神从
出土文物和
古代岩画上见到的人面
蛇身、鸟身人面、
人面兽身的形象,就是氏族图腾的形象。传说中人首蛇身的
伏羲、
女娲,是以“龙”为图腾的
华夏族先祖。伏羲氏舞名《凤来》,唱《网罟》之歌;女娲舞名《充乐》,是颂扬伏羲氏发明网罟,教民捕捉鸟兽和女娲制定
婚配、教民嫁娶的业绩的。传说中牛首人身的炎帝,是以“羊”为图腾的
羌族的先祖,炎帝的乐舞《扶犁》,唱《丰年》之歌,是歌颂炎帝教民播种
五谷,发明农业的功绩,尊称他为神农氏。
阴康氏舞名《大舞》,教民体育锻炼,以抗阴湿之病。
葛天氏舞名《广乐》,三人操
牛尾而歌八阙(段),祈求五谷丰登,鸟兽繁殖。
黄帝以“云”为图腾,《云门》是黄帝氏族的
图腾舞蹈;“凤鸟天翟”舞是
帝喾时的图腾舞;“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帝
尧时各氏族的图腾乐舞。这些远古氏族的乐舞,充满着青春与力量的斗争生活,也反映了
原始宗教的祈求幻想和巫术礼仪。
集古舞之大成的周代礼乐 自夏
禹传子于启进入了奴隶社会。经过夏、商两朝(公元前21~前11世纪)到
西周建国,
奴隶制达到鼎盛时期,周代的
统治阶级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乐舞用于政治的
社会作用,而制定出
礼乐制度。为了贯彻这种礼乐制度的实施,周王室整理了
前代遗存的乐舞,包括黄帝的乐舞《云门》唐
尧的乐舞《
大咸》、虞
舜的乐舞《大韶》、夏禹的乐舞《大夏》、
商汤的乐舞《大濩》及
周武王的乐舞《
大武》,总称为
六代舞,用于祭祀。并设立了庞大的乐舞机构“
大司乐”,贵族子弟要受严格的六艺(礼、 乐、 射、御、书、数)教育。13岁入学,循序渐进,先学习音乐、朗诵诗和
小舞。15岁开始学习射箭、驾车和舞《象》(《象》传说是一种
武舞,也有人认为是一种鱼虾等图腾的舞蹈)。20岁时学习各种仪礼和
大舞。
在举行大祭时,由大司乐率领着贵族子弟跳六代舞。不同的场合演奏不同的
乐舞,胜利凯旋时奏《凯乐》;燕享宾客,表演《四裔乐》、《散乐》;举行射仪时跳《弓矢舞》。在所有的祭仪场合中,一方面强调受命于天的
神圣性,另一方面强调等级区分的尊严。西周的礼乐制度是奴隶社会
政治文明的重大创造,集周以前古代舞蹈之大成。
春秋战国
到了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日渐衰落,诸侯争作霸主,礼乐制度已无法维护,奴隶社会的历史大厦已面临土崩瓦解之势。
巫舞及民俗
祭祀舞蹈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崇拜图腾和迷信神鬼,逐渐产生了沟通人神之间的“巫”。由“巫”掌管祭祀占卜,求神福佐或祓除不祥。“巫”原是由氏族领袖兼任的。传说中的夏禹不仅是治水的英雄,又是一个大巫。他在治水中两腿受病,走路迈不开步,只能碎步向前挪移,这种步法称为“
禹步”,成了后世巫觋效法的舞步,又称“巫步”。晋代葛洪《
抱朴子》记载了两种“禹步”的跳法。
商代开国的
成汤也是一位大巫,商代初年大旱不雨,成汤以自身为牺牲,祷雨于
桑林,降下了大雨。这种祷雨祭,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有遗留。汉代
春旱求雨,暴巫祭
共工,小儿舞8丈青龙。
夏旱求雨,祭
蚩尤,壮者舞7丈赤龙。
秋旱求雨,暴
巫祭少昊,鳏者舞9丈白龙。
冬旱求雪,祭玄
冥神。舞6丈黑龙。天涝淫雨不止,伐鼓而攻之以止雨。
龙舞已变成民间欢庆节日的舞蹈。
源于巫术的蜡祭,传说开始于
伊耆氏时代,是一种在年终举行的祈祝丰收、酬谢神的祭典。
蜡祭的神有8位:①先啬(神农氏);②司啬(
后稷);③农(农夫神);④邮、表、(茅棚、地头、
井神);⑤猫、虎(猫、虎神);⑥坊(堤神);⑦水庸(河道神);⑧百种(百谷神),蜡祭时穿着黄衣
黄冠的巫唱祭歌,乐队吹《幽颂》,打
土鼓,跳《兵舞》和《舞》。举行蜡祭的这一天,成为农民休息娱乐的日子。蜡祭中的猫神、虎神都以
神尸的具体形象出现,在
楚国祭神歌舞《
九歌》中神的形象是由巫觋扮演的。从《九歌》的诗篇可以看出这个大型巫舞表演情况:祭坛上布置着
琼花芳草,桂酒椒浆;主祭者身佩美玉,手持长剑;乐队五音合奏,拊鼓安歌;“神灵”穿着彩衣翩翩起舞。
汉代
汉代初年巫风仍很盛,汉高祖常以巫祭祠天地山川。晋代著名的巫女有章丹陈珠等。传说他们姿容秀丽,善于轻步回舞,灵谈鬼笑,又会拔刀破舌、隐形匿影。《
古今乐录》记《
神弦歌》11首,是巫的降神乐歌。 巫舞流传在广大的地域。汉高祖祭祠天地山川就用了北方的秦巫、晋巫和南方的荆巫、
汉巫等。
巫教的流传在很大程度上是运用歌舞娱人,利用巫女的美色,用杂技、幻术、戏曲、绘画种种艺术手段,为人佑福、驱邪、医病,有眩人耳目的色彩。“巫”、“舞”同音,“巫,以舞降神者也”。至今残存在各地各民族的巫师,如:汉族的神巫、
神婆,羌族的端公,
满族的萨满,
蒙古族的查玛,虽然所降的神灵不同,风俗各异,但活动都不外乎祈福禳灾、降神驱鬼,与原始巫教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汉高祖曾令天下立灵星祠,祭祀灵星成为全国性祭祀活动。灵星是天田星,主谷。祭祀时跳灵星舞。舞者为童男16人,
舞蹈动作是教民种田的
劳动过程:除草、耕种、
耘田、驱雀、舂??中尚存“灵星小舞谱”。
俗乐舞兴盛的两汉时代
秦汉时代民间俗舞有显著的发展。秦代已有了乐府,
秦二世曾在甘泉宫“作
角抵俳优之观”。汉代初年,高祖
刘邦喜好民间的
楚声、
楚舞,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
汉武帝扩大了“
乐府”机构,任命李延年为协律督尉,大力采集民间乐舞,记录了吴、楚、燕、代、齐、郑各地歌诗 314篇,乐府中的乐工舞人有800余名。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还演出大角抵招待外国宾客。角抵年年增变,内容日趋丰富,因而又称为
百戏。百戏中包括的项目有:①杂技──寻、跳丸、
走索、冲狭等。②幻术──
吞刀、吐火、易牛马头等。③武打──棍舞、
剑舞、刀舞、对打等。④假形舞蹈──凤舞、
鱼舞、
龙舞等。⑤舞蹈──
巾舞、舞、
铎舞、舞、长袖舞、
盘鼓舞、《
巴渝舞》、
建鼓舞、双人对舞。⑥歌舞戏──
东海黄公,总会仙倡。由此可知舞蹈在百戏中的比重是很大的。
汉代乐舞是一个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时代,舞蹈受杂技、幻术、角抵、俳优的影响向高难度发展,丰富了传情达意的手段,扩大了舞蹈的表现能力,从《盘鼓舞》这一节目体现出来。它既有“
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飘逸美妙的舞姿,又有“浮腾累跪,跗蹋摩跌”高超复杂的技巧。《盘鼓舞》不仅注重
舞蹈形式的提高,而且讲求以外在的舞容表现内在的诗意,对舞蹈的意境有所追求。融合众技的另一成果,是
歌舞戏的出现。《东海黄公》中有人物,有假形;巫师黄公厌服白虎,表演人与兽斗是
角抵戏的典型套路。黄公的法术不灵,终为白虎所杀,富于
讽刺喜剧色彩。另一出《总会仙倡》有虎、豹假形,有神人、仙女,是图腾舞蹈和巫舞的进一步发展。
两汉
两汉时代由于
封建制度趋于巩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有了提高,各地乐舞有了相应发展。各地著名的歌舞有:《东歌》、《东舞》、《赵讴》、《赵舞》、《荆艳》《楚舞》吴《越吟》《郑声》《郑舞》。各地乐舞文化的不断地交流。这种交流,夏代已有了,《
竹书纪年》载:“
少康即位,方夷来宾,献其乐舞”。“后发即位,元年,再保庸会于上池,诸夷入舞”。
周代的六代舞也是各种乐舞的集中和交流。西域乐舞的传入,约在秦汉之际,汉初宫中已有《于阗乐》。汉武帝派
张骞通西域,传入《摩诃兜勒》之曲,
协律都尉李延年因胡乐更造新声二十八解,在接受外来乐舞影响下,加以创造发展。汉代的《盘鼓舞》,把中原的优美典雅和西域的热烈奔放相交融,形成了汉代舞蹈审美的特征。这个舞蹈在六朝时期就已湮没无闻,直到21世纪才发现在安徽、陕西的民间尚有流传。
中原和西域乐舞交流的另一成果,产生于北朝的征战时代。西晋丧乱,
关中人士纷纷避难凉州,带去了汉魏传统乐舞。
唐代
鼎盛发展的唐代
燕乐 自周代开始,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重视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影响。
至唐代,乐舞机构有
太常寺、教坊、梨园、
宜春院等,集中了大量技艺高超的乐舞伎人,重视
舞蹈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唐代继承了隋朝大一统的成果,既有南朝的
清商乐舞,又有北朝的西凉、
龟兹、高丽、
天竺、
康国、安国、疏勒等东、西方乐舞,特别是接受了西域各族乐舞的影响,旧
乐新声,汉胡交融,促进了
唐代乐舞的发展。
[隋代的乐舞俑:长袖舞及伴奏乐队]
从九部伎、
十部伎发展到
坐部伎、
立部伎,以规模宏大的三大舞──《
破阵乐》《庆善乐》《
上元乐》为代表,有的气势雄伟,有的安徐娴雅,有的充满幻想色彩。三大舞可算唐代史诗型舞蹈的创造。真正代表
唐代舞蹈艺术风格的,是小型娱乐性舞蹈
健舞和
软舞。健舞中以《
剑器》、《柘枝》、《胡旋》、《胡腾》为代表。软舞中以《
绿腰》《凉州》《春莺啭》、《乌夜啼》为代表。代表唐代乐舞艺术高峰的是
歌舞大曲。唐代大曲是集纵向的继承和横向的借鉴二者之大成。汉代大曲在结构上有“艳”(引子)“解”(
乐段)“趋”、“乱”(结束部分)等部分。大曲形式在唐代受了西域乐舞的影响,变得更加丰富完美,在结构上有“散序”(
慢板不舞)“中序”(有拍起舞包含“排遍”若干段)、“入破”(繁弦急节的高潮;包括“虚催”、“实催”、“
衮遍”)、“歇拍”(结束前的缓板)、“煞”(急促的结束乐段)等,形成完整的
表演艺术形态。《
教坊记》记载,唐代有46种大曲,其节奏复杂、曲调丰富,结构严密,具有大型歌舞的高级形式。
大曲中有一部分名为“
法曲”,富于《
清商乐》的优雅情调。法曲中的《
霓裳羽衣》被誉为唐代舞蹈之冠。
宋代
宋代舞蹈及其戏剧因素 宋代舞蹈主要有 3个方面:宫廷
队舞、民间队舞和
百戏中的舞蹈。 宋代在唐代队舞的基础上发展为小儿队舞和女弟子队舞(见
宋代宫廷队舞)。
宋代的
民间舞蹈十分兴盛。每逢新年、
元宵灯节、清明节天宁节(皇帝的生日),民间舞队非常活跃。《
武林旧事》所记的元夕
舞队有70种,这70种舞队有许多节目尚在民间流传(见
宋代民间舞队)。
宋代百戏中的舞蹈,在军旅中常有演出。《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载,军士化装成假面披发的神鬼、判官等,在鼓笛
齐奏,烟火弥漫,爆竹、喝喊声中,表演《抱锣》、《
硬鬼》、《
舞判》、《哑杂剧》、《
七圣刀》、《歇帐》、《抹跄》等,表演者从一两个人到百余人,有的戴面具,有的用青、绿、黄、白各色涂面,金睛异服,两两格斗击刺,摆阵对垒。这些扮演了各种人物的舞蹈,各成一出,又似有一定的
戏剧情节的联系。
中国舞蹈中的戏剧因素并非始源于宋代。春秋时的《大武》是表现
武王伐纣的故事,汉代的歌舞戏《东海黄公》已具有戏剧的雏形。唐代歌舞戏剧有《兰陵王》、《
拨头》、《
踏摇娘》。《踏摇娘》已具备了舞蹈、音乐、表演、歌唱、
说白等表演手段,由演员装扮人物,表现故事情节。宋代宫廷队舞和大曲中增加了戏剧因素。如队舞中的
参军色,又名
竹竿子,担任勾队、放队、致辞、与领舞人对话,不但起了报幕人的作用还是节目中有机的一员,对推动剧情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宋代大曲也增加了故事性,如大曲《绿腰》,宋代有《崔护六么》、《莺莺六么》。大曲《熙州》,有《迓鼓儿熙州》《二郎熙州》。大曲《剑器》,有《霸王剑器》。《峰真隐大曲》中的《剑舞》,包括了两个内容,前半部表现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后半部表现
张旭观
公孙大娘舞剑,草书大进的故事。这些大曲都有了较强的
戏剧性。
从
北宋开始有了杂剧以后,在春秋
圣节三大宴的
娱乐节目中,仍然是以百戏、队舞、杂剧相间演出,一直到明代中叶,还保持着这种组合形式。它们长期并行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
中国戏曲中包含的载歌载舞、武术杂技种种要素,与中国古代的歌舞大曲、
参军戏、歌舞戏等,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元代
元代的
戏曲舞蹈和
宗教舞蹈 元代的
戏曲艺术称
元杂剧。元杂剧中的“唱”、“云”、“科”是它的艺术表演手段。三者之中的“科”,主要是做工,包括表情、舞蹈和武功。其中舞蹈有插入性的,如《
铁拐李度金童玉女》第4折:“可看俺八仙舞一回你看(八仙上,歌舞科)。”此外,《刘玄德醉起黄鹤楼》中用了民间舞队舞《
村田乐》,《追韩信》中用了
跑竹马等。元杂剧中这种插入性舞蹈还有《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
安禄山的《胡旋》舞和
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等。元杂剧中的武功技巧,也包含着许多舞蹈因素,如各种器械舞、对打、翻跟斗、扑旗踏跷等。另有一些剧如《
小尉迟》中有“做调阵子科”、《马陵道》中有“卒子摆阵科”,这是一种队形舞蹈。元杂剧中其他做工,逐渐演变为程式化的舞蹈动作,用以表现人物情态,如《
拜月亭》中的“
正旦做害羞科”,“正旦做慌折惨打悲蹈动作起了名字,如“扑红旗”、“拖白练”、“
踏跷”等。 中国古代的宗教舞蹈,主要是巫教、道教和
佛教舞蹈。巫教和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自东汉以来,由印度传入的佛教大兴,至南北朝以及隋唐五代一直不衰。东汉桓帝等,祠佛“做倡乐,以求福祥”;
北魏洛阳的景乐寺,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
南朝梁武帝制“善哉”、“大乐”等,名为正乐,是宣传佛法的。唐代
十部乐之一的《西凉乐》中,有《于阗佛曲》,宋代宫廷队舞中有菩萨献香花队,也都是宣扬佛教的乐舞。
元代以信仰
萨满教(巫教)和嘛教(佛教)为主,在元朝的宫廷队舞充满了宗教迷信色彩。元代宫廷队舞,共分4队,元旦用《乐音王队》,天寿节用《寿星队》,朝会用《礼乐队》,宣扬佛法用《说法队》。每队分10个小队。在《乐音王队》的10个小队中,引队
是乐队,有两个妇女队,一奏长春柳之曲,一执牡丹花舞,在第10小队中还有妇女作花稍子鼓舞,其余都是男子队舞,扮成神鬼相。在《说法队》中还有扮成
八大金刚相的舞蹈。此外,还有《宝盖舞 》《日月扇舞》《幢舞》、《伞盖舞》、《金翅鹏舞》,都是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
元朝最著名的赞佛舞蹈,是元顺帝时创制的《
十六天魔舞》,名为赞佛,实为娱人,在宫中演出时只有受过秘戒的宦官才准观看,并严禁民间演出。
明清
明清时代的舞蹈 这一时期的舞蹈,大致可分为3类:宫廷队舞、戏曲舞蹈和民间舞蹈。 明代
宫廷舞,大祀庆成大宴用《万国来朝队舞》、《缨鞭得胜队舞》。
万寿圣节大宴用《九夷进宝队舞》、《寿星队舞》。冬至大宴用《赞圣喜队舞》、《百花朝圣队舞》。正旦大宴用《百戏莲花盆队舞》、《胜鼓采莲队舞》。
清代宫廷宴乐队舞的总名为《
庆隆舞》,其中包括介胄骑射的《
扬烈舞》和大臣对舞的《
喜起舞》。舞的内容是有寓意的,开始乐队站两翼,歌者13人,奏《庆隆》乐章,表演《扬烈舞》,有穿黄画布套者16人,穿黑羊皮套者16人,各戴面具,跳跃
扑跌,像奇异的野兽。这时,《喜起舞》
舞队上场,大臣朝服18人,对舞欢庆。
明、清的戏曲舞蹈,是戏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5类:①插入性的舞蹈,如明刊本《目莲救母》剧中的《跳和合》、《跳钟馗》、《哑子背风》。②程式化的舞蹈段子,如:“起霸”、“
趟马”、“走边”。③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如
水袖、
翎子、甩发、髯口、扇子、
手绢、长绸等多种。④
刀枪把子。⑤跟斗。戏曲舞蹈是在中国古代舞蹈的基础上,又根据剧情和人物的
需要发展而形成的。它不仅具有中国
古典舞蹈的特色,并且保存了中国古代舞蹈的精萃,这对打开中国古典舞蹈的宝库,研究古代舞蹈的发展规律,有着启示性的作用。
代表类型
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巫礼:兵舞、帗舞。
驱疫
教育: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
旄舞》、《
干舞》和《
人舞》。
贵族子弟舞《云门》、《咸池》、《
大韶》、《大夏》、《大濩》和《
大武》。
宴享:弓矢舞
鲁国雅舞:《象箫》、《南龠》舞
1、雅乐舞:主要用于祭祀
2、俗乐舞:
舞四夷之乐:
东夷之乐执矛舞、
西南夷之乐执羽舞、西夷之乐执戟舞、北夷之乐执干舞(兵舞)
魏晋南北朝时期
宫廷舞:
《白纻舞》、《大垂手》舞、《明君》舞、《
巴渝舞》、《
公莫舞》、《铎舞》、《鞞舞》等。
《天竺乐》是印度传来的乐舞,
宴享宫廷舞
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百戏
(“十部之伎于庭,以备中外。一曰燕乐伎,二曰清乐伎(亦名“清商乐“),三曰西凉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丽伎,六曰
龟兹伎,七曰安国伎,八曰疏勒伎,九曰康国伎,十曰高昌伎。 ”)
燕乐:四部乐舞:《破阵乐》、《庆善乐》、《景云乐》、《承天乐》。
清乐:《白纻舞》、《巴渝舞》、《
拂舞》、《
前溪舞》、《鞞舞》。
西凉乐:代表舞蹈是《狮子舞》。
天竺乐:佛教乐舞。
《破阵舞》
《庆善舞》
大唐时期(下)
1、“健舞”
《剑器舞》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2、“软舞”
《绿腰舞》
3、唐代大曲,又称“法曲”,属
宴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散序,以器乐演奏为主;
(三)破,是全曲的高潮,以舞蹈为主。
著名的大曲有《
霓裳羽衣舞》、《踏金莲》、《玉树后庭花》等。
4、民间俗乐舞:
《拨头》
《踏摇娘》
5、崇仙舞蹈:
《四方菩萨舞》、《
五方狮子舞》、《天竺乐》、《
云韶乐》
6、队舞:
两宋时期
队舞:分为“小儿队”和“女弟子队”,每类又分为十个独立的队舞。
大曲歌舞:《太清舞》、《渔父舞》、《花舞》、《剑舞》
元明时期
《昂鸾缩鹤之舞》
2、仍采用“文舞”和“武舞”两类。
3、明代雅乐舞:用九奏三舞,三舞为《平定天下之舞》、《抚安四夷之舞》、《车书会同之舞》。九奏之后,用队舞结束宴会。舞队有《诸国来朝之舞》、《长生队之舞》等。
4、明代
宫廷舞蹈见于明代的一些刻本插图中,比如《
唐诗艳逸品》中的独舞者,《太妃全传》中的
梅妃的“
惊鸿舞”等。
清代宫廷舞
羽龠曰文德之舞
祭祀初献以武舞
亚献终献以文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