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世界各国开展的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简称国际共运,是指在世界各国开展的共产主义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推翻剥削阶级的社会,建立起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以1847年6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为开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迄今已经历一个半多世纪。 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国迅猛展开。20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既见证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的辉煌,亦遭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曲折。
基本概述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简称国际共运,是指在世界各国开展的共产主义运动,其目的是为推翻剥削阶级的社会建立起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
在理论上,共产主义是一个消除阶级生产力极大发展,没有统治与被统治,没有剥削与被剥削,没有奴役与被奴役,所有的货物都是机器生产的,所有的服务都是机器提供的,人们快乐地生活、学习、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和进行创造,当然收入和科技成果的获得也不会出现两极分化。人们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极大提高,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有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生活资料归个人所有(非共产共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所有人平等享受社会经济权利,人们以一种生产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参与到整个社会生产中与社会生产发生着关系,私有制的消失使性别分工不具有任何社会意义,公私领域不复存在,妇女获得了私有制所禁锢着的人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将两性平等的关系还给妇女,让妇女作为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其次是妇女整体素质的发展,包括妇女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再次是妇女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们摆脱生存竞争束缚,不再把劳动做为谋生手段,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关系不再制约生产力发展。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借鉴早期基督教思想家所创立的学说,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需取酬)这些概念也或多或少来源于人类对亘古平等的记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学说的贡献在于把其从空想转变成科学。这里所说的科学,是指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
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国迅猛展开。20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既见证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的辉煌,亦遭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曲折。21世纪中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以彰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现复兴。
重要事记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是先贤柏拉图的理想国与欧洲不公现实的冲撞产物。在文艺复兴思潮的人文主义氛围影响下,与托马斯·莫尔同时代有相当一批人探索过这种思想,但一般认为托马斯·莫尔为空想社会主义第一奠基人。不过在托马斯·莫尔的时代并无“社会主义”这个词,“社会主义”一词是19世纪初克劳德·昂利·圣西门创造的。与“共产主义”源自中世纪拉丁语词“市民公社”的情形类似,“社会主义”一词的拉丁语源,是中世纪时代的“社会”这个拉丁语词。
空想社会主义(英文:utopian socialism)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不过,“空想”这种中文译法,在清末民初报刊上即出现过,是从日本转译来的。
它是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共产主义学说。常与“空想共产主义”通用。广义的空想社会主义包括空想共产主义。但在某些场合,马克思恩格斯也曾将二者加以区别,其原则是:把主张实行公有制的早期社会主义学说称为空想共产主义;如康帕内拉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欧文、卡贝、魏特林等人的学说。把主张仍然保留私有制的早期社会主义者的学说称为空想社会主义。如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学说。空想共产主义都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他们中有些代表人物还主张暴力革命,并提出和论证过渡时期等问题。但他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未能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因而他们的理想社会不能实现。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是发生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三大工人运动的新特点,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工人斗争的丰富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则从反面提出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的迫切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学说
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科学无神论、唯物史观、共产主义人生观、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世界观问题是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重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和进程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从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规律,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共产党宣言》
K.马克思和F.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1848年2月21日,《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宣言》指出,当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消灭以后,国家消亡。到那个时候,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宣言》最后庄严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同时也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资本论》首版于1867年9月14日的德国汉堡。马克思在这部著作里,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国际歌》
《国际歌》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巴黎公社的一名幸存战士,他的《国际歌》是为纪念巴黎公社而写,他用激情澎湃的语言热情讴歌巴黎公社战士的崇高理想和国际主义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确立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并指明实现这个理想的基本途径:从来没有救世主,不靠神仙皇帝。创造人类幸福,靠我们自己,正是在“起来,饥寒交迫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样的歌声中,全世界无数的无产阶级和工农劳苦大众实现彻底觉悟。
革命运动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
1917年11月7日俄国发生的十月革命,是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俄国无产阶级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组织广大农民、士兵,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功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革命,是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一次创举。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当时和俄国无产阶级处于同样遭遇的各国无产阶级树立榜样。各国无产阶级从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获得鼓舞自己前进的勇气。
十月革命开辟世界无产阶级新时代。因为事件发生在俄历10月25日,故称为“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诞生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并而成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三个国际
第一国际
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即国际工人协会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K.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和实际上的领袖。它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产生的。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第一国际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国际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各国工人中去,促进科学社会主义同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使各国工人逐渐摆脱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取得主导地位作好准备。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也有第一国际会员。国际于1876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布解散。
第二国际
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其名称起自20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在第二国际前期活动中,由于对改良主义派批判不力,以致这种思潮日益滋长,进而发展为从理论上系统修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的修正主义派。
在第二国际内部,因对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分歧而形成3派:右派,即修正主义派,以E.伯恩施坦为代表;左派,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派,以V.I.列宁、R.卢森堡和K.李卜克内西为代表;中派,即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折衷态度的中间派,以K.考茨基为代表。战后,1919年恢复活动的第二国际已经完全蜕变为主张改良主义并与革命的第三国际相对抗的组织。
第三国际
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陷于破产,列宁为团结各国的革命左派、建立共产国际进行一系列工作。十月革命的胜利,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各国共产党的建立,进一步为第三国际的建立奠定基础。
1919年3月2日于莫斯科召开有30个国家的工人政党和组织代表参加的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和《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宣告第三国际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凡参加第三国际的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以后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原有组织形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经各国共产党一致同意,于1943年6月正式解散。
交流会议
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是各国共产党多边交流的平台。这个多边交流的平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共同思想基础;以反对帝国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争取和平、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共同活动的政治基础;以权利平等、尊重差异、不干涉内部事务作为基本原则;以加强联系、增进友谊、交流工作经验和思想观点、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为共同目的。发展党与党之间的双边关系是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团结合作的主要形式,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团结合作的重要补充形式。
冷战
序幕: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此外,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间接表示冷战的开始。
开始:杜鲁门主义(1947)
结束:苏联解体(1991.12)
两大阵营:军事集团:
实质认识:
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引起资本主义的恐慌
冷战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敌视与矛盾引发的经济竞争与军备竞争与科技竞争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刚刚散去,冷战的大幕又从砖瓦废墟上缓缓拉开。美国和苏联——这一对超级大国,从共同对抗纳粹的威胁中解除出来后,就再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相处。
希特勒刚一垮台,双方便展开全方位的竞赛,试图用它们的影响力控制整个世界。与以往战争不同的是,双方都在他国挑起间接的战争对抗,而避免相互间的直接作战冲突。没有一方希望挑动对方直接作战,因为这意味着全面核战争——人类毁灭的危险,双方在这一前提下形成冷战态势。即便是冷战,美苏双方也积极寻找多种途径与对方展开竞争。
这其中最令人生畏的是军备竞赛,双方屯集足以让对方毁灭成百上千次的核弹头,并将核弹的打击范围扩大到太空空间。双方无时无刻不在策划实施着针对对方的间谍活动。太空竞赛的唯一积极后果是促进航天事业的发展,苏联人首次在太空航行,而美国人则抢得登月的先机。美国和苏联意识到控制太空可以在冲突中占据优势,双方都不断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发展应用。战争改变军事联盟的格局。美国人与西欧国家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而作为对抗,苏联人则将大多数东欧国家集结在一起,共同组建华沙条约组织——这一共同防御性实体。
这两个组织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遭受攻击,则视为对整个组织的挑衅,该组织的所有成员国将立刻针对挑战国,发动最严厉的反击。尽管美苏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争从未爆发,但有数次战争已弓在弦上,一触即发。这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人发现苏联人正在古巴地区——距美国本土仅90英里处建造核导弹基地,更糟的是,更多的核弹正通过舰船向此运输。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以果断的行动与苏联人达成一项外交默契,促使苏联人从古巴地区撤出导弹基地,导弹危机得以解除。最终,美国的经济发展战胜苏联的人力优势。共产主义在苏联遭到彻底失败——即便在苏联解体之前,不少前共产主义阵营中的国家已纷纷相继抛弃它们的信仰。昔日的华约早已无处寻觅,而北约则一直活跃至今,并吸纳不少前苏联阵营的成员国加入。
特征
冷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随着八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危机,和戈尔巴乔夫(戈巴卓夫)的民主改革,促成共产国家倒台,到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正式结束。中国国共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1979年)是几个东西方国家发生区域冲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双方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主要强国只是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或组织。这么做就减少了两大阵营冲突的紧张性。
美国与苏联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是科学技术,此外还包括隐蔽的间谍战和双方的政治宣传战。虽然双方的谍报系统经常采取秘密的暗杀行动,但是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当然在当时,人们并不清楚,一个地区性的小规模冲突是否有可能引发核战争,有鉴于此,每一次的冲突都会引发人们极高的关注。这种紧张态势几乎像真正的战争那样改变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国可以算是冷战中最主要的争端焦点,特别是柏林。柏林墙很可能是冷战最生动的标志。这堵墙分隔东柏林(属于东德)与西柏林(属于西德),使西柏林孤立于东德内。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所采取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成为冷战的序曲,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土耳其和希腊(前者因为博斯普鲁斯海峡问题与苏联关系紧张,后者的资产阶级政府则在共产党游击队打击下摇摇欲坠)受到共产主义威胁为由宣布对这两个国家提供援助,这被认为拉开冷战的序幕,同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正式提出“对苏联发动冷战以遏止共产主义”成为冷战正式打响的标志。所以准确的说,美苏冷战从1947年开始。
以上说的是美国,再看看苏联。战后初期苏联的主要目标是巩固在战争中的既得利益,具体点说就是使他对东欧的控制合法化牢固化,使苏联在战争中扩大的疆界得到承认,同时维护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战时同盟关系,争取外来援助以恢复国民经济,但是随着美国发动冷战,苏联不得不改变外交政策与之针锋相对,最明显的就是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到50年代中期,苏联的国家实力得到比较充分的恢复和发展,对东欧的控制也得到确立,在这种情况苏联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外向化,注意力开始向全球扩展,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这时冷战就发展到美苏争霸的阶段。
美苏争霸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因此苏联还不足以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真正的撼动,因此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追求的缓和冷战开始以来僵硬的美苏关系,希望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时又有一些有挑战性的举措对外扩张,前者的标志性事件是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后者的标志则是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和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这一阶段美国凭借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的优势占据战略优势,典型例子就是迫使苏联撤走在古巴的导弹。
第二阶段是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苏联强势扩张,美国则处于战略守势。这一时期,苏联缩小与美国的实力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一举超过美国。而美国由于长期陷于越战,加上73年的石油危机及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霸主地位被严重动摇,不得不采取相对保守的战略,响应苏联提出的缓和政策,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遏止苏联扩张和维护自身地位。在这一阶段双方关系曾经有一段缓和时期,大体是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主要标志是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和签署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条约。苏联的扩张到79年入侵阿富汗达到顶峰,随后就有了衰退的迹象,而随着里根的上台,美国也开始扭转战略被动局面,争霸格局再次面临改变。
第三阶段是80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开始的标志是戈尔巴乔夫上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美国重新获得优势,而苏联则是全面收缩。里根上台后有效复兴美国的经济,以此为基础扭转争霸中被动防守的不利局面,以军事实力扩张为手段,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根本重新获得战略优势。而苏联国内经济此时出现严重困难出现停滞,特别是入侵阿富汗带来极为沉重的军事,经济和外交负担,无法继续支撑争霸战略。美国与苏联于1987年12月8日签署《中导条约》,规定双方不再保留、生产或试验射程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戈尔巴乔夫为集中精力和财力以解决国内问题,不得不采取全面收缩的态势,并最终由于改革失败,导致苏联解体。冷战到此结束。
美苏争霸根本上来说是两国综合国力之间的综合较量,在前阶段军事实力是最主要的参考指标,而往后经济实力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两国为争夺军事上的优势都把大量国家资源投入军备竞赛,对经济发展造成长远的损害。美国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6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危机和70年的滞胀,而苏联的影响则更大,由于经济长期畸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无法得到应有的提高,国内矛盾不断激化,成为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世界长期处于核阴影的笼罩之下,就是所谓的冷和平,国家形势长期紧张。
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是相当深刻的。首先各个国家,尤其大国应该放弃争夺世界霸权,相互携手合作,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各个国家都应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制订外交政策,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给予坚决抵制。各国应该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将主要精力和资源用于经济发展和建设,提高以经济和教育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双方都拥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冲突可能导致全人类毁灭,因此双方都尽力避免发生全面的“热”战(请见相互保证毁灭),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共产专制,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东方国家指责西方国家“帝国主义”、“剥削劳工”,而西方国家则称东方国家为“极权铁幕”,企图将民主国家纳入极权专制的统治。
冷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直到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为止。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争端是几个东西方国家发生区域冲突的例子。
西方世界对冷战的研究经历3个阶段。在二战结束后10多年的时间内,很少有学者会挑战美国官方对冷战起因的看法:即双方关系的破裂是由于斯大林违反雅尔塔共识、苏联企图主宰东欧及苏联扩张主义。
但是之后很多历史学家提出另一种观点: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才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的帝国主义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与苏联的作为同等重要的导致冷战爆发的原因。简单而言,史学家对谁应该为二战期间结盟的美苏关系的破裂以及冷战是否是不可避免的这两个问题上产生分歧。后一种观点(即美国应该负责)在越南战争中达到顶峰,很多人开始认为,美国在道德层面上并不比苏联高多少。
在冷战后期,历史学家们开始寻求一种后修正主义的解答。到冷战结束后,这一派观点已经占上风。这派历史学家并不认为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国应该为冷战负全责,而是归咎于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后修正主义学者追随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的看法,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如1947年对希腊的援助和马歇尔计划是必要的。
根据这种观点,“共产主义运动”并不是西欧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全面战争,及欧洲的社会结构才是其根源。而马歇尔计划重建一个良好的欧洲经济体系,从而减少极左势力在西欧的吸引力。对欧洲来说,经济援助结束资金短缺,刺激对战后重建的投资。对美国来说,该计划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增加美国对外出口。北约组织则把西欧国家纳入共同防御体系,从而避免共产主义的扩张。后修正主义学派不认为共产主义具有扩张性,企图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们同时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在确保欧洲的稳定方面是必要的,从而避免权力向苏联倾斜,最终危及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严重冲击殖民主义资本主义体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为遏制、扑灭这些革命运动的发展,巩固资本主义体系,采用各种手段推行“冷战”政策。“冷战”一词由美国政论家赫伯特·沃普首先使用,1946年初他为伯纳德·巴鲁克起草的演说稿中写到,美国处在“冷战方酣之中”。1947年4月16日,巴鲁克发表这篇演说,“冷战”一词开始流行。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时,在富尔顿发表的反共演说和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国情咨文的有关内容,标志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正式推行“冷战”政策。1947年 9月,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冷战”一书并连续发表一系列鼓吹“冷战”的文章。从此起,“冷战”术语广为流行,“冷战”政策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遏制、破坏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的一种重要手段。
随后,美军把“冷战”作为一种战争类型列入野战条令。1962年版美军《作战纲要》,把战争分为三种类型,即“冷战”、“有限战争”、“全面战争”。给“冷战”所定的定义和原则是:“冷战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敌对的国家或联盟可以用冷战来进行较量”,“不仅运用政治、经济和心理力量,而且还使用军事力量军队在冷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为实现国家目标做出贡献。为遏制他国使用武力,可以动员后备役部队或展开现役部队”。“冷战和有限战争之间的界限既不是明确的,也不是绝对的。因此,可能需要使用正规军队来进行实际上是战斗行动的冷战活动”。1968年版美军《统帅纲要》又补充规定,“稳定局势作战也包括在冷战中”。 这里说的“稳定局势作战”,就是在世界各地进行的镇压、扑灭各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作战。在世界上,哪里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它们的军队就派往哪里,进行镇压,或是对反动政府提供军援和作战支援,进行核讹诈、核恫吓,大耍“世界宪兵”的把戏。此外,以美国为首的反动集团进行“冷战”的手段还包括:派遣“和平队”进行渗透;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拉拢“朋友”,扩大势力范围;以签订集体防御条约的形式扩大军事同盟,美国先后与五十多个国家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派军队控制战略要地;以经济封锁制裁等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挑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瓦解社会主义体系;以文化入侵,模式输出,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等。尽管如此,并没有阻止世界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亚、非、拉和大洋洲,只有 38个独立国家,已发展到140多个独立国家。
各国的军队很少卷入到冷战之中;这场战争主要是诸如美国中情局、英国军情六处、西德情报局、东德国家安全部和苏联的克格勃等情报机构之间展开的。世界主要强国从来不会直接卷入一场针对对方的军事冲突。
冷战中大部分的伤亡可能是由情报机构所采取的针对平民或军事目标的袭击造成的。间谍被派往东西两方阵营,或者在当地召募情报人员,甚至强迫加入。当间谍被发现时,他们不是被立即杀害,就是与对方所抓获的人质交换。间谍飞机和其他从事查勘任务的飞机一旦发现会被立即击落。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冷战”政策,导致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条约”组织(简称“北约”)于 1949年 4月 4日成立,继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于 1955年 5月14日成立。从此以后,“北约”集团 15个国家的军队近 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 8个国家的军队 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开始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美国的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只是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掘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相当于在广岛使用的 100万颗原子弹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苏联、“华约”于 1991年解体后,美、苏两大集团长达 40年的“冷战”才算告终。这种“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又企图制造反对中国的新冷战。针对中国推销普世价值的目的明确,就是要把中国的发展方向引入资本主义的既有轨道,对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进行颠覆,终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权力体系。打着文明幌子,以加快民主进程、促进人权实现为借口,行干涉别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之实,在世界各地颠覆所谓专制独裁政权,搞颜色革命,扶植亲西方政权;通过支持一些国家内部民族分裂主义的全民公投,激起这些国家和地区宗教、民族、种族的矛盾和冲突,使它们深陷政局动荡之中,力图把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变为他们所谓民主、人权的俘虏,以建立起由他们主宰的世界资本主义附庸体系。这值得警惕和防备。
今天很多的观察家认为,美国在冷战中的许多作为是违反其宪法及国家理想的(例如未经国会授权而发动一场未经宣告的战争)。美国的政治或军事领导人则经常以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为由来开脱此类行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们认为,他们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凌辱。例如在阿富汗的反美主义主要来源于冷战中美国为阻遏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而采取的不当行为。
结果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共产党的客观存在与发展
美国共产党继续向前发展
日本共产党继续向前发展
俄罗斯共产党继续向前发展
越南特色社会主义与革新开放
古巴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探索
老挝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探索
朝鲜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探索
21世纪中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以彰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现复兴。
重新认识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十九、二十世纪重要的世界历史潮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推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共产党宣言》发表,使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全世界的无产者带来希望、指明方向,进而推动各国工人运动由零星、自发转向大规模、有组织。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国迅猛展开。到二十世纪末,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持久的低潮。这种持久低潮的出现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严重的失败。它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如此重大的失败,没有理论上的原因,那是说不通的。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理论方面的原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持久低潮的发生,也有其理论方面的根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带来两个深刻启迪:其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目标不能忘,忘了会得软骨病。其二,科学社会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和指南,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和本国国情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二)这个理论根源,在于过多强调阶级矛盾而忽视民族矛盾,忽视革命过程中物质利益的驱动作用,忽视革命只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与落后民族的无产阶级,存在长远的共同利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但与本国资产阶级则有直接的共同利益:资产阶级进行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结果,使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利润,也使无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待遇。美国和西欧率先实行五天工作周 ,工人工资年年微调,失业救济和各种社会福利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因此,在帝国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实际上充当资产阶级高额利润的分赃者。因为这种“分赃”而滋长机会主义,放松或放弃对本国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归根结底,就形成恩格斯所讲的“资产阶级化的无产阶级”和“剥削全世界的民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338页)。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形成受剥削的民族。
(三)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整个过程中,帝国主义始终是无产阶级革命最大的敌人和最大的障碍。任何有利于战胜和克服这一障碍的策略都是革命的和科学的。而要克服这一障碍,没有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是不可能的。但要联合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就不能把尚未发生革命的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即统治阶级)推向帝国主义一边。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虽然也压迫和剥削本国的无产阶级,但他们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决定他们必然有民族革命的要求。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少数的国家和地区首先发生,首先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只有联合大多数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才能最终战胜世界的帝国主义,完成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
首先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激烈的国内阶级斗争,正是在这一点上帮助帝国主义。他们没注意到只有对本国资产阶级采取一定的阶级联合,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发展环境,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涌流,创造活力迸发,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联合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只有联合被压迫民族中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才能联合到他们所统治的整个民族。只有联合大多数的被压迫民族,才能最终战胜帝国主义,完成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所以结果是,把应该联合的力量吓跑,还推到帝国主义一面。所以出现这种停止不前的状态,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大量的以资产阶级为统治阶级的被压迫民族投靠帝国主义。所以,二战以后出现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本身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略错误最严重的后果。这种对峙的第一个产物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停止不前,第二个产物是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不断改变“颜色”。苏联共产党口口声声说为人民,但党内形成特权阶层,腐败盛行,损害人民利益,伤害人民的感情。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他不顾苏联自身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现实,不断向西方让步,逐渐放弃作为苏联话语权基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撤换苏共媒体的一些主要负责人,放弃自己的话语权,转向西方的价值观,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使自己陷入被动。最后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中确定苏联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垄断地位的条款,苏共彻底丧失话语权。苏联解体证明,权力和国家意志的瘫痪是走向全面倒退和瓦解的开端。
(四)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变化。首先是各国的资产阶级由于害怕无产阶级革命而普遍的在其国内采取较大程度的阶级让步措施,改善本国无产阶级的政治待遇和生活状况,所以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均较缓和。其次是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对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采取政治拉拢和经济援助措施,加强资本主义国家的团结。从斯大林起,苏联几任领导人长期以来既教条式照搬又背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对外关系体制上对资本主义国家封闭、对抗,以苏联为中心,要领导并推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实际上搞大国主义、大党主义、扩张主义、霸权主义,与美国搞军备竞赛,争夺世界霸权。苏联不善于学习西方科技的新成就,而且还乱扣帽子、乱加批判。对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苏联长期批判他对相对论的许多原理作歪曲的、唯心主义的解释。对西方生物学中主张遗传基因的孟德尔—摩尔根学说和美国新兴的控制论等,苏联也是长期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教条主义一叶障目,不识泰山,大国主义、大党主义两眼昏花,熟视无睹,拒绝、排斥先进的科技和文化,结果故步自封,难有作为。
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的集权的体制,再加上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极左路线,使得苏联在西方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态势之下,只能望洋兴叹,老是追赶不上。1953年斯大林过世之后,赫鲁晓夫统治11年,虽然做一些枝节改革,但是推行的是准斯大林主义;赫鲁晓夫于1964年被撤换之后,勃列日涅夫统治18年,复旧不改,推行的是新斯大林主义。苏联领导人一而再、再而三延误改革,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的宿疾已经病重难治,戈尔巴乔夫发誓要彻底摧毁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改变社会的方向。戈尔巴乔夫自称,他早就不相信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因此在上任后便企图用西欧式的社会民主思想来改造苏共。戈尔巴乔夫上台两年多的时间,苏联社会思想舆论彻底转向,苏共在改革模式、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上迅速右倾,到1991年发生剧变,亡党亡国亡制。 东欧社会主义诸国大体上同苏联一样,都是由于体制和路线的原因,再加上苏联大党主义、大国主义的干预而招致失败的。苏联等国在同西方发达国家竞争中被打败,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恰好是由于教条式照搬马克思主义,或从根本上背离马克思主义而招致失败的。如果能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创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本来可以通过改革开放,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重获新生,它的意义不过是帮助人们确认业已发生多时的质变。因此从这一点上讲,它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积极的意义无疑是主要的。
(五)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是以苏联十月革命为重要标志的二十世纪共运高潮的一个终结,也是新的共运高潮的开始。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以及资产阶级对共运失败的庆贺,各国资产阶级曾经长期执行的阶级缓和政策将必然发生变化,帝国主义曾经长期执行的拉拢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也将必然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高科技被运用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改变政党行为方式;世界各国共产党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国家与广大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矛盾的激化,将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新的科技革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必将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高潮准备好一切条件。
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的客观事实,也是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时代大背景,同样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起点,以此开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时代。这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并在实践中证明它是正确的。早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不管情况发生多大变化,《宣言》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到现在还是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必须从时代特点出发,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变化、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反思理论,克服理论的时代局限性,把理论向前推进。不断开拓事业发展新局面,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始终具有真理力量的根本原因。
由上可知,这应当是,世界各国共产党,在开展各项工作时的行动指南,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资本主义在世界占主导地位,处于初级阶段,科学证明宗教里的结论动摇宗教基础,阻力之大、艰难之深。宗教还会长期存在,不可能强制消灭,其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长度比个人生命长,没有固定时间表工人阶级构成发生变化,即白领化、多领化(除白领、蓝领外,还有高级管理层金领维修营销人员灰领和大量女工的粉领)、知识化智能化(配备有电脑和电器的工人越来越多)、有产化(不再是完全的无产者,小有储蓄股票者越来越多)。经营管理自动化水平大为提高,人员部门大为精简,对人的管理超过对物的管理。直接从事物质生产劳动力大为减少,服务性行业的劳动力大为增多,在物质生产部门传统工业的劳动力大为减少,高新技术行业的劳动力大为增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工人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满足人民衣食基本需要的消费品的比重在总量中越占越小,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的比重越占越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劳动差别、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差别越来越小,各地区经济趋于均衡化、一体化。根据这些变化深入基层,了解工人、发动工人开展相应的运动。团结所有进步力量,把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视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世界各国共产党,应当以此先进理论为指导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善于和本国的国情相结合,坚持男女平等,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站在人民立场上处理改革问题、谋划改革总体思路、制定改革政策举措。通过和平方式,在现有的资本主义框架内对资本主义社会逐步改革,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国际关系等方面发生变化,社会生产力社会化的主要标志是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与之相适应,社会生产力社会化的地域范围由民族化、国家化发展到国际化、洲际化,再发展到全球化、世界化,还发展到太空化、宇宙化,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有经济社会福利股份制员工参与管理等,而且社会资本大量股份化股份资本职工化、大众化、分散化、全球化。使当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保持较长时期相对稳定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生命力。当代资本主义的调整和发展,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
两极世界理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地缘经济地缘政治社会形态学视角研究分析世界历史结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运动方向和共产主义实现途径作理论预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从很多角度印证两极世界理论的理论预言。两极世界理论预言,在社会主义中国推动下,通过社会主义对外产权合作的方式,阶级差别将逐渐消灭并最终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对外产权合作的第一阶段是第四区和第三区的国企合作,第二阶段是第四区、第三区、第二区的金融合作,第三阶段是第四区、第三区、第二区、第一区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的经济政治合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5 23:25
目录
概述
基本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