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道
自京城长安通往汉中、巴蜀及南方各地的通道
子午道,也称子午栈道。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汉、唐两个朝代,自京城长安通往汉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因穿越子午谷,且从长安南行开始一段道路方向正南北向而得名。历代都有修缮和线路变化。东汉及唐时期,均曾一度成为国家驿道。
道路开辟
子午道出现在秦汉以前。前207(秦二世三年),汉高祖刘邦于“鸿门宴”后,被迫由霸上去南郑就汉王位时,走的即是子午道。《史记·高祖本纪》记“从杜南入蚀中”。《史记集解》云:“蚀,入汉中谷道名。”杜,为秦之杜县,西安市南的杜城。即由杜县之南进入秦岭前往汉中。东汉的摩崖石刻《石门颂》记“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即刘邦南去汉中时走的是子午道。《水经注·沔水》亦把张良护送刘邦去汉中途中烧绝的栈道指为池水上源子午道上的“蓰阁”。
但作为官道,开通子午道的时间应是西汉平帝元始五年至孺子婴居摄元年,即公元5年至6年。据二十四史中的《汉书·王莽传》载曰:“(元始五年)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资治通鉴·汉纪·孝平皇帝》所载也非常一致:“(元始五年)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
汉书·王莽传》还有另一段记载:“(居摄元年十二月)莽白太后下诏曰:故太师光虽前薨,功效已列。太保舜,大司空丰,轻车将军邯,步兵将军建,皆为诱进单于筹策,又典灵台明堂辟雍、四郊,定制度,开子午道,与宰衡同心说(悦)德,合意并力,功德茂著。封舜子匡为同心侯,王林为说德侯,光孙寿为合意侯,封孙匡为并力侯,益邯、建各三千户。”这是一份封赏臣工的诏书,诏书中的太师光即丞相孔光,太保舜即王莽之从弟安阳侯王舜,大司空丰即广阳侯甄丰。从这份诏书可以看出,至居摄元年子午道已经开通,而开子午道是与“诱进单于筹策,典灵台、明堂、辟雍、四郊,定制度”等同等重要的国家大事。
子午道与子午谷的得名,一般认为:当与这条河谷及从长安南行开始一段道路的走向基本取南北方向有关。古代称北方为子,南方为午,南北走向的大道就被称为子午道。但就子午道全线而言,并非正南正北,而是由长安到秦岭正脊就稍折西南,其后又转为由东南向西北,最后一段基本上转为东西方向。但据《汉书》和《资治通鉴》:“莽以皇后有司孙瑞,通子午道”。说明,通子午道与皇后有子孙瑞是有重大关系的。因为皇后有子孙瑞,故而才通子午道。“时年十四,始有妇人之道也。子水,午火也,水以天一为牡,火以地二为牝,故火为水妃,今通子午以协之。”
发展历史
子午道开辟于秦末汉初。《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项羽沛公汉王,都南郑。汉王之国,从杜南入蚀(lì)中,去辄烧绝栈道。盖即此(子午道)。”东汉王升《石门颂》称:“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秦末楚汉相争,刘邦被迫去汉中就汉王位,所行路线即子午道。但其后200年间历史文献再未提及此道,盖因尚未辟为驿道。西汉后期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秋:“(王)莽以后(即王莽女儿)有子孙瑞,通子午道”。自王莽疏通并将其辟为驿路后,才出现子午道这一名称。
子午道自长安直南入子午谷翻越秦岭通往汉中、安康及巴蜀。子午谷及子午道的得名,当与这条河谷及从长安南行开始一段道路的走向基本取南北方向有关。古代称北方为子,南方为午,南北走向的道路即称子午道路。但子午道全线并非正南正北,而是从长安到秦岭分水岭稍折西南,其后又转为由东南向西北,最后一段转为东西方向。
秦汉魏晋时期子午道的走向,大致由今西安西北郊汉长安城出发,经南郊杜城村,到长安县子午镇附近的子午谷口,溯谷而上20余里,至子午谷与沣峪东侧支流的分水岭土地梁,越梁顺沣水支流而下到喂子坪附近沣水河谷,沿谷向南约20里至关石(即子午关,又名石羊关);从关石南行,越秦岭主脊宁陕县沙沟街,复循汉江支流旬河上源而下,经高关场(清代称高关)至江口镇,南经沙坪街、大西沟,翻月河梁至月河坪,南渡月河后溯腰竹沟而上,于古桑墩附近越腰竹岭进入汉江另一支流池河(又称直水或迟水)流域。循池河南下,经营盘、胭脂坝、东腰岭关、新矿、龙王街、铁炉镇进入石泉县境,经梧桐寺、迎凤街、石佛寺、筷子铺、后营等地到池河镇;从池河镇折西北上马岭,过马岭关,绕汉江北侧的九里十三湾,经石磨铺、窑湾到石泉县城;从石泉县城向西北,经古堰到饶峰街,折西上饶峰岭,顺牛羊河至西乡县子午镇,过子午河洋县境,向西北绕汉江黄金峡大湾曲,经金水镇、酉水镇、龙亭等地进入汉江平原,过洋县、城固县城达汉中。
西晋以后,秦岭以北的子午道北段和西乡县子午镇以西的子午道南段仍依旧道,秦岭以南至西乡县子午镇的子午道中段走向发生变化。大致是从宁陕县江口镇折向西南,溯冷水河谷至关帝庙,又折南翻越鸡公梁七里沟口,进入月河河谷,沿谷而上过旬阳坝,越平河梁,入长安河谷顺谷而下,经火地塘、西腰岭关、宁陕老城、关口(今宁陕县城)和汤坪入石泉县境,过青草关、斩龙垭、堰平、两河口到西乡县子午镇。唐宋以后子午道走向再无大变动,仅有局部调整。如清代将由两河口西南去子午镇再折西北去金水镇的曲折路线,改为由子午道新、旧路线示意图两河口直接向西经扇子坡、湘子山、土门垭、铁门关至金水镇的直西路线。
晋代子午道改行新线后,旧线并未废弃。新线去汉中比旧线捷近,但旧线去汉阴、安康比新线捷近。唐天宝年间开辟的“荔枝道”,西乡县子午镇以北使用子午道新线,以南则经西乡、镇巴到四川涪州(四川涪陵),成为继金牛道之后由秦入蜀的另一捷径。
子午道全长千里以上,其中穿行于山间的谷道占80%以上,道路崎岖,沿线居民稀少,汉代全线沿途没有一个县级行政单位治所,西晋时仅有一个石泉县(在今石泉县东南30里马池镇附近),唐代也仅有一个石泉县。因而物资供应和安全保障存在诸多困难,致使此道利用率较低。
秦汉时期咸阳或长安与陕南、四川之间交通多取褒斜道或故道而不取子午道,其使用多涉及军事活动。如三国时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魏大将曹爽率步骑十万余伐蜀,兵由骆谷、子午道并进。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大将钟会率十万大军,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三道伐蜀。明末陕西总督孙传庭曾令贺人龙等领兵,从子午道南下攻打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清初康熙皇帝曾派图海等率军由子午道进攻占据汉中的吴三桂叛军。
历史上子午道曾两度辟为国家驿道,一是东汉安帝初年,因甘肃、青海羌族聚众起义,占领四川北部陕南西部,褒斜道与故道因之断绝,子午道遂替代上述两道辟为国家驿道;二是唐初修治子午道辟为驿道,尤其天宝年间,子午道延伸经西乡、镇巴至涪州,史称“荔枝道”。
北宋时期,子午道仍为商旅由长安去洋州和金州的主道路,“承平时商旅由子午道入洋州之路”(《续资治通鉴》)。南宋时,马池镇以西的子午道旧线成为从西北边境经汉中、安康、襄阳达于首都杭州驿道的一段。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规定传递四川文报不取连云栈道而由子午道走递,驿路可近七八日之程。随着子午道的频繁使用和秦岭山区人口增加,清代子午道上出现宁陕厅这一县级城市和江口镇洵阳坝、迎凤坝、两河口等集镇。
西安市境内子午道上仍保存大量古道遗迹。子午谷入山数里拐儿崖处,有自然石铺成的石梯路数十米,宽约1.5~2米不等,其南子午河两岸石壁上有石台阶路3级、古桥栈孔数处。河中巨石刻有杜甫《玄坛歌赠元逸人诗》“故人今居子午谷,独有阴崖结茅屋”句,其后以《金可记传》为题记事。附近高崖尚有“万福之□”石刻题字。喂子坪以南的红崖子不仅有保存较完好的近百米石片垒砌路面,而且保存有与之相连接的栈桥遗迹。沣河河谷中多处发现栈孔与栈桥遗迹,尤以黑龙口一带栈孔排列密集整齐,达百余米长,其中许多栈孔中还残留石梁,有的长达80余厘米。另有带排水孔的桥柱孔遗迹,可知曾架设木质立柱桥梁。阴砭子有延续69米的一排17个壁孔。千佛崖有30余个壁孔和一段7.5米长的栈道遗迹。
路线变化
子午道秦岭中的一段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走向不一。秦汉魏晋时期的走向,大致是由西安市西北的汉城(汉长安城)出发,经南郊杜城村,到长安县子午镇附近的子午谷口,溯谷而上20余里,至子午谷与沣峪东侧支流的分水岭——土地梁,越梁顺沣水支流而下到喂子坪附近,即进入沣水河谷。沿谷南上约20里到关石(即子午关,又名石羊关)。从关石南行,越秦岭正脊大梁,再过小岭,到宁陕县沙沟街。复循汉江支流洵水上源而下,经高关场(清代称高关)至江口镇,再南经沙坪街、大西沟(现名:南梦溪),翻月河梁至月河坪,南渡月河,溯月河支流腰竹沟而上,于古桑墩附近越腰竹岭,进入汉江另一支流池河(古称直水,又称迟水)流域。循池河南下,经营盘、胭脂坝、东腰岭关、新矿、龙王街、铁炉镇进人石泉县境,再经梧桐寺、迎丰(凤)街、石佛寺、筷子铺、后营等地到池河镇。从池河镇折西北上马岭,过马岭关,绕汉江北侧的九里十三弯,经石磨铺、窑湾到石泉县城。从石泉县城向西北,经古堰到饶峰街,折西上饶峰岭,顺牛羊河到西乡县子午镇。为与北端的子午镇相区别,故称南子午镇。从南子午镇过子午河进入洋县境内,沿西北方向绕汉江黄金峡大弯曲,经金水镇、酉水镇、龙亭等地,进入汉中平原,过洋县、城固而达汉中。全长约1000里。
晋以后,秦岭以北和南子午镇以西线路仍依旧道,中间一段有变化。大致是从宁陕县江口镇起,路线折向西南,越岭溯冷水河谷西上关帝庙,又折南翻鸡公梁至七里沟口,进入月河河谷。沿谷西南上,过洵阳坝,越平河梁,入长安河河谷,顺谷而下,经火地塘、西腰岭关、宁陕老城、关口(宁陕县城)和汤坪,进入石泉县境。再过青草关、斩龙垭、堰平、两河口,至西乡县南子午镇。此后,子午道路线再无大的变动,只有小的调整,如清代曾将由两河口西南去南子午镇,再折西北去金水镇的曲折路线,改为由两河口直接向西经扇子坡、湘子山、土门垭、铁门关至金水镇的直西路线。
子午道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经过了上述大的改线和几处小的调整,但其旧路并未因改线而废弃,仍继续发挥着与新线不同的作用。新线去汉中比旧线捷近,但旧线去汉阴、安康则比新线捷近。742~756(唐代天宝年间)开辟的“荔枝道”,南子午镇以北利用的是子午道新线路,南子午镇以南则离开子午道,经西乡、镇巴至四川涪州,成为继金牛道之后由秦入蜀的另一捷径。
历代运用
秦汉时期
由四川、汉中向京都咸阳或长安输运物资,多取褒斜道和故道,不取子午道。汉高祖刘邦去汉中,派张良烧子午栈道之后,到平帝元始五年时,王莽下令修凿子午道,并设置子午关。此后,子午道经常被以关中为根据地的政权用作进攻汉中、安康以至四川、湖北等地的通道。244(蜀后主延熙七年)春,魏大将曹爽率步骑10余万伐蜀,兵由骆谷、子午道并进,蜀大将王平曾建议派兵阻截于黄金、兴势山等地。黄金在子午道上的金水镇附近。263(魏景元四年),魏大将钟会率10万大军,分从斜谷、骆谷、子午谷3道伐蜀,会于汉中。
南北朝时期
西魏文帝的宰相宇文泰,为了争夺今安康地区,曾派大将军王雄由子午道南去攻占魏兴,置东梁州。其后黄众宝等据马池举众反叛,围东梁州,宇文泰又派大将陆腾率军由子午道星夜南下,前去镇压。西魏恭帝初年,直州乐炽、洋州田越、金州黄国等人联合反抗,西魏贺若敦等发兵直谷(今池河谷,子午道旧线),前去镇压。乐炽等烧子午栈道,据守直谷,使贺若敦的部队不能前进。明朝末年,陕西总督孙传庭曾令贺人龙等领兵,从子午道南下,攻打活动在秦岭山区的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清朝初年,康熙皇帝为了平定占据四川、汉中等地的吴三桂叛军,也曾派大将图海等由子午道进攻汉中。
同样,子午道也经常被以南方为根据地的政权用作攻打北方长安的通道。东晋时荆州镇将桓温,曾于永和十年(354)率兵由武关道北伐前秦,同时命梁州刺史司马勋从子午道北进,以相策应。此后,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在夺取东晋政权以前,也曾利用子午道对后秦进行攻伐,以配合由洛阳、潼关武关进入长安的主力。
唐末五代
五代末,晋昌军(治所京兆府即西安市)节度使赵匡赞和凤翔节度使侯益叛汉,降附于占据今四川、陕南及甘肃南部等地的后蜀,后蜀认为这是进攻后汉的大好机会,即分兵陇关道、陈仓道和子午道3路,向长安进发。但蜀兵出发后,赵匡赞却又重新归顺后汉,后蜀从子午道北进的军队被后汉王景崇击败。
子午道的军事作用也表现在子午关的设防上。子午关是秦岭北坡子午道上的惟一关隘。自西汉末王莽设关之后,东晋初年,割据关中的后秦姚苌,曾命郝奴为六谷大都督,以警备包括子午谷在内的南山诸谷之险。隋唐亦在此设立关卡,并置“关官”,负责管理、盘查过往行人,禁止人们非法携带武器出入,以保安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政府为加强南山诸谷的防守,维护南北交通,曾设置过南山五谷使,子午关为驻兵防守的要地之一。
宋金时期
子午道开辟新线后,旧路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仍继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历史上著名的饶峰岭战役,就是一个例证。南宋和金对峙时期,金军为了夺取汉中、四川,屯兵长安,扬言要由子午道直取汉中。南宋金州守将王彦信以为真,紧急调兵到池河河谷,扼守子午道。不料,金军却绕道商州、上津、安康、汉阴、石泉一线向汉中进攻。南宋急调吴玠所部,与金军相遇于饶峰岭,苦战6天6夜,金军绕道偷袭,终于取得洋州、汉中。这是历史上能够准确把握子午道特点,诱敌上当的一个典型战例。
政治经济作用
子午道在政治、经济上也占有相当地位。东汉及唐时期,均曾一度成为国家驿道。东汉安帝初年,由于居住在甘肃南部、青海东部的羌族部落不满东汉朝廷的徭役,结聚起义,屡败汉军,战争持续十余年之久,战火燃及陕西、山西、四川北部,汉中多次失守,故道和褒斜道两条国家驿道均断,子午道遂辟为长安、汉中、四川间的驿路。直至东汉王朝平息羌人起义之后,褒斜道才恢复驿道地位。东汉末年,曹操马超韩遂在关中争战期间,关中人民从子午道逃往汉中避难的达数万家。
唐代对子午道不断修治,行人日益增多。唐代诗人杨凝在《送客人蜀》诗中云:“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说明他送的客人是由子午道入蜀。唐代名僧玄奘也是由子午道入汉中去四川的。据成书唐高宗总章元年的《法苑珠林》记“子午关南第一驿名三交驿”,说明唐初子午道为驿道,沿途设置驿站。后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子午关仅为“中关”,根据《唐六典》所记,京城“四面关无驿道者为中关”,说明当时的子午道并非驿道。但到天宝年间又置驿,主要是因杨贵妃嗜吃鲜荔枝,荔枝产于四川涪州,因而开辟“荔枝道”由涪州经镇巴、西乡、南子午镇沿汉子午道新路运往长安。由于荔枝娇嫩,不易保鲜,故在荔枝收获季节,驿马飞驰急运,诗圣杜甫即有“奔腾献荔枝”之句。此为子午道的最盛时期。安史之乱以后,荔枝道逐渐衰落,而行旅仍比较多。为了加强对子午道的管理,在762(代宗宝应元年),曾作出规定,凡经行此路者,都必须持通行证注明其身份及所带物品名称、数目等才可通过,否则,关卡有权扣留。
北宋时期,子午道仍是商旅由长安去洋州和金州的大路。《续资治通鉴·宋纪》记,子午道旧线为“承平时商旅由子午道入洋州之路”。南宋时,马池以西的子午道旧线已成为从西北边境经汉中、安康、襄阳达于首都杭州的驿道之一段。子午道沿途的集镇和维护治安的巡检司也逐渐增加。如,北宋在长安县设有一个子午镇,明朝又在西乡县设立了一个子午镇,并在池河、五郎坝、饶峰岭等地设立巡检司。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为了迅速传递发自四川的文报,不取连云栈道,而由子午道走递,较驿路可近七八日之程。随着对子午道频繁使用和对秦岭山区的开发,清代子午道上出现了宁陕厅这个县级城市及江口镇、洵阳坝、迎凤坝、两河口等重要集镇。
重要遗迹
子午道沿途保存着大量有关遗迹和历史文物
在长安县子午镇至宁陕县江口镇段间有遗迹十余处,如拐儿崖、七里坪、土地梁、阴砭子、黑沟口、红崖子、子午关、千佛崖等等。其中以拐儿崖、红崖子最具特点。
拐儿崖
在子午道入山口处不远,子午河经此北流,其中有石梯路数十米,宽约1.5米至2米。其南,子午河边发现栈孔数处,河中有巨石1块,上刻正楷大字,水冲风化,剥蚀严重。经认真查看,知此刻有大字15行,行约20字,下方正中刻“兴隆碑”3字。前有小字数行,后面“刊石”2字之上,亦有小字1行,均模糊不辨。大字可辨者约一半,前5行半为唐朝大诗人杜甫的《玄坛歌赠元逸人》诗,内有“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的诗句。其后为以《金可记传》为题的有关记事。元、金二人均为曾在子午谷隐居修炼的文士、道士。结合附近高崖上尚有“万福之口”的石刻题字,知传说中汉武帝修建的玄都坛可能就在附近。
《兴隆碑》石刻
原在道侧石崖上,修简易公路时被炸落河边,损失严重,亟须保护和研究。红崖子位于沣河河谷喂子坪以南,此处不仅有保存较为完好的、用石片垒砌而成的近百米古道路面,而且保存有与之相连接的桥栈遗迹,实为少见。其余各处,大多为沣河河谷中留下的同类型栈孔遗迹或栈道遗迹。以黑沟口栈孔最多,达百余米长,排列密集整齐,其中不少栈孔中仍残有石梁,长可至80余厘米。另有3个带排水孔的桥柱孔遗迹,知这里曾设木质立柱桥梁。阴砭子有延续69米的一排17个壁孔。千佛崖有30余个壁孔和一段7.5米长的栈道遗迹,今仍可行人。子午关附近的桥栈孔为数不少,其险峻形势今仍依稀可见。
宁陕县江口镇至西乡县南子午镇间的子午道旧路上,发现栈道遗迹15处,其中以月(河坪)太(山庙)公路20公里至40公里间存留的栈道、栈孔、古石阶路及碑刻遗迹为完整、重要。要地古桑墩、武圣宫、田母桥、梧桐寺、池河镇、饶峰岭等处亦多有实物遗存。
古桑墩
位于月河与池河的分水岭腰竹岭上,是东去镇安道路的分岔口,古代子午道的“姜子关”、“翦岭关”均当设在附近。《太平寰宇记》记:“直水源出(永)兴军乾桔县翦岭姜子关,经县理西,又南注于汉。北流当终南山子午谷路是也。”又《舆地纪胜》载:“蒻岭关,防子午谷、豹林谷、涝谷。”知蒻岭关在子午道上,位于直水源出的腰竹岭。腰竹岭南,据《水经注·沔水》记载,子午道上曾筑有“蓰阁”,“汉水又东合直水,水北出子午谷崖岭下,又南枝分东注洵水。又南迳蓰阁下,山上有戍,置于崇阜之上,下临深渊,张子房烧绝栈阁,示无还也。又东南历直谷,径直城(今石泉县池河镇东侧古直城县)西,而南流注汉。”直水即今池河,“蓰阁”在腰竹岭上的古桑墩附近。
武圣宫
位于新矿(太山庙)与龙王乡交界处,宫址规模颇大,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修龙王庙时所立的石碑记“龙王显赫非一日,士庶之皈依已百年”,说明这里原来是四方行人憩息聚居之地。
田母桥
铁炉南约2公里,相传为一田姓寡妇捐修,是用一长约5.4米、宽1.49米的石条铺设。桥头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三月九日立的石碑一块,上刻“田母桥”三字。
梧桐寺
在迎丰(凤)乡北,古时寺庙宏大,今尚发现有被改造为石臼的古代六角经幢一节,经文字迹已被剥蚀不清。迎丰镇尚有“迎来川陕瑞,凤鸣天下安”的对联。知自古即为川陕路上的要镇。池河镇古称直城,设过直州,皆因水为名。直城地当要冲,是子午旧道转西北去汉中、转东南去安康的岔路口。
饶峰岭
位于石泉县西北,古时在此设关,建有“官地庙”,意为饶峰岭系石泉、西乡两县交界地,山岭为官地,后演变为“关帝庙”。现岭上留有断碑数块,但字迹不清,仅知大意是记宋朝爱国将领吴玠抵抗金兵及乡民捐资修缮庙宇之事,也涉及到古代道路。
月太公路35公里处池河对岸,有数十米石阶路遗迹,路侧崖壁上刻有“西安府长安贾村里住人马虎”,“白水石匠郭世□”等字。虽然石刻附近未见到刻石年月,但肯定是明清时修路人题记。月太公路38公里处池河北岸,有一排约50米长的栈道壁孔,距今水位约2米高。另河中大石上有许多柱孔,其型或方或圆,大小不一,排列形式及间距不等,似为多次修治栈道所凿。
西腰岭关
宁陕县江口镇至西乡县南子午镇间子午道新路上的遗迹,以“西腰岭关”遗址保存最为完整。平河梁地势高险,五郎关、汤坪及南子午镇均为沿途要地。
“西腰岭关”,位于今西(安)万(源)公路165.4公里东南山岭上,其得名是以旧道上的关西移于新道而来。在关南山腰发现一段数里长的旁山险道,蜿蜒曲折于树木丛中。此段用大石条修砌的险道尚有几处保存完好,有些地方的许多铺路石条被翻起堆在路旁,准备搬走他用。
岭上垭口处有设关的建筑遗迹,自然石被凿成整齐的凹形,横宽2.44米(应为关门宽度),纵深1.88米(应为前后关门间距),四角分别存有直径23厘米、深15厘米的圆形柱孔,为关门的立柱孔。古代为使关门牢固,所筑关门多为“重门”式。关门以北为在自然石上凿出的石阶路,关门以南是用195厘米×15厘米×17厘米的大石条铺成的石阶路,路旁一块略呈圆形的自然石上,刻有清代留下的修路题记“陈云祥专修,道光二十七年三月立”。东腰岭关山下长安河中,有桥柱孔遗迹数处,表明子午道是由长安河西岸渡河上山通过腰岭关。
平河梁
位于长安河与月河间的分水岭,海拔高度达2679米,山高林密,气温很低,不宜耕垦,居民极少。清代中期,还是被称为“老林”的原始森林地带。严如煜在《三省边防备览》中描写这一带地理情况为:“数百里间古木丛篁,茂密蒙蔽。狐狸所居,狼所号,人烟零星,荒凉特甚,官吏视为畏途。”“人行山路,如入绿巷之中,……翻山越岭,必须裹毡束马而行。”
宁陕老城
曾是清代宁陕厅所在地,其南不远之关口,为宁陕县政府所在地,古时在此筑五郎关,为军事戍守要地。在今汤坪附近,古时曾设青草关,置于山垭之上。南子午镇地当新、旧两线交岔路口,东北通宁陕,西南通西乡,西北通洋县,东南通石泉。明时置镇,并设巡检司。
金水镇与龙亭
南子午镇以西子午道上的要地有两处,即金水镇与龙亭。
金水镇
附近有黄金山,东汉张鲁在此山上置“黄金戍”,驻兵把守。《南齐书·高帝纪》记:“黄金山,张鲁旧戍,南接汉川,北枕驿道,险固之极。”黄金戍与山下的铁城戍相对,是子午道上险要之地。《水经注·沔水》载:“汉水又东径小大黄金南,山有黄金峭,水北对黄金谷,有黄金戍,傍山依峭,险折七里。氐掠汉中,阻此为戍,与铁城相对,一城在山上,容百余人;一城在山下,可置百许人。言其险峻,故以金铁制名矣。”金水镇东的山上还有铁锁关。
龙亭
为子午道上一个较大居民点。据《元和郡县图志》载:“今洋州东二十里曰龙亭,此入子午谷之路。”龙亭位于汉中平原最东端的川道口处,其东为丘陵山岳地区,其西则是汉中平原区。子午道由此西去,“出险就平”,经洋县、城固、达汉中。
文物保护
2021年10月12日,子午道南段驿站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参考资料
子午道.陕西省志-公路志.
秦岭古栈道:子午道.中国商业期刊网 .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5:48
目录
概述
道路开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