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
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
成本管理、
降低成本这一工作,它是
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内容
企业的
成本控制管理包括成本的分配与成本控制两大环节。
成本分配解决如何归集、分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达到成本最小化,包括企业所做出的一切
降低成本的努力。
企业成本模式与竞争优势:
理解成本的构成及与自身工作的关系
选择有利于成本控制的成本计算方法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找到成本控制关键点
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即是将
间接成本、
共同成本或联合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工序或产品中。成本分配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1、确定
成本对象。企业必须确定向什么部门、
产成品或工序分配成本。成本对象常常是企业中的分部。如果企业中的一个分部被授予一些
决策权,并成为成本对象,那么
会计系统将对该分部进行
业绩评价。
2、归集共同成本并分配到成本对象中。
3、选择成本分配基础。成本分配基础是与将要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共同成本有关的作业指标。共同成本通常是通过成本分配基础分配计入成本对象。成本分配基础能够大致反映成本对象对共同资源的消耗方式。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
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
成本费用,以
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业绩和效果,以提高
工作效率,实现乃至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
1.成本控制管理的原则
·竞争是成本控制的基准。
·全员全过程控制。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精细管理,从细节入手。
·整合优化内外部资源。
2.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管理的作用
·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
·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背景介绍
在工作中,您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形:
老板经营思路与时俱进,对我们做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感觉压力很大,但又不知从哪入手。
每个月结账加班加点做出来一沓子
成本分析报告,可是好像别的部门也不当回事,做成本分析的价值在哪里?
说起降成本,别的部门都觉得是财务的事情,怎样让他们能重视呢?
业务部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考虑对成本的影响,成本超支了,才来咨询财务的意见,能不能把这个
控制工作做在前面,把造成的损失降低些呢?
对象
原则
1.竞争是成本控制的基准。
2.全员全过程控制。
目标
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不但坑害了消费者,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
作用
1.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目标;
2.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收益
构建全面的
企业成本管理思维,寻求改善企业成本的有效方法
跳出传统的成本控制框架,从公司整体经营的视角,更宏观地分析并
控制成本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根据情况的变化改良现有的核算体系
掌握
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关键有效的成本数字支持
强化方案
系统观念
在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
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
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每种
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质及其适应的
经济环境的特色,构建出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一方面,为使
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
生产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
市场需求分析、
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
全程管理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
生产成本、
库存成本、
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在产品
设计阶段推行
价值分析。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
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
人力资源成本、
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
环境成本,等等。
在现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品的大量生产使需求达到饱和时,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顾客对产品的消费在质量、时间、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高科技被广泛应用于
生产领域,如生产
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电脑
辅助生产等,企业制造环境也从过去的
劳动密集型向
技术密集型转化;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开始重视制定
竞争战略,并随时根据
顾客需求与
竞争者情况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这样就进入了战略成本管理阶段。
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
发展战略而制定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
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
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
竞争优势。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
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
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
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
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
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
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
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
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例如,邯钢的战略成本管理经验。邯钢
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低成本发展战略。并充分利用
战略管理会计的
外向性、
整体性等特性进行战略规划,通过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来发现问题,适当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实施有效的
价值链分析法,实行“模拟市场核算”从产品在市场上被承认的价格开始,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剖析使企业成本管理深入到各基本作业层,挖掘各作业层的增值能力,对不必要的和完成质量不佳的作业进行改进或否决。重视成本动因的控制,采用“
总成本领先”战略,推行“
成本否决”突出实效、落实责任。邯钢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运用战略
管理成本的基本思想,制定了正确的竞争战略,获得并保持了竞争优势,创造了我国冶金行业的佳绩。
引入先进的方法和手段
在
现代制造业中,
间接费用的比重极大地增加了,间接费用的结构和可归属性也彻底发生了改变,许多费用甚至完全发生在制造过程以外,如设计生产程序费用、
组织协调生产过程费用、组织订单费用等等。加之现代制造业
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
直接人工成本极大地减少。这就直接引发了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
成本计算方法,是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制造环境和灵活多变的
顾客化生产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顾客链为导向,以价值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彻底的改造,强调协调企业内
外部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
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不能
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企业处于
持续改善状态,促进企业整体的优化,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它改革了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使产品成本和
期间成本趋于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作业成本计算法更加符合现实,其结果以更加精确的
成本分解替代了
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法对成本的看法是“不同目的下有不同成本”。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来更好地对他们的产品、服务进行定价,以便使他们收到的收入与所付出的成本能够配比;企业管理者也可以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所提供的信息更好地选择
产品组合。
由于
成本控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传统的能过
差异分析进行的价值控制方法,也有利用技术革新、
组织结构的协作制约功能的非价值控制方法。根据成本管理战略选择成本控制方法没有固定的范式,完全要依据企业的现实基础,考虑组织结构、
企业文化、
生产方式等而定。当然,根据成本控制方法实施的需要,企业也可以对现实基础进行改革,如转换组织结构,建设新的企业文化等。同时,还应意识到传统的
责任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
预算控制等成本控制方法与现代的作业成本管理法、成本企划法等方法并不是必然相互排斥的。相反,在一定条件下常常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例如,索恩照明公司就将标准成本法与成本企划法很好的结合起来。索恩公司将成本控制分为对现有产品的成本控制和对新产品的成本控制。现有
产品成本控制的目标是维持现有水平的成本和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而新产品成本控制的目标则是符合市场需要的
成本节省。
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由于有不少的企业领导和
工程技术人员不懂成本,因而对他们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制定的计划,采取的措施,将对产品成本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影响,一般心中无数。因此,加强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
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
参与管理。企业应该高度关切成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培训班,借以提高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
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
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
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
激励机制。按照西方心理学家斯洛(A?Maslow)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要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
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
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成本
管理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电子
计算机技术、现代
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推动着计算机
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可大大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LOTUS、EXCEL等
电子表格软件有强大的表格处理、
数据库管理与
统计图表处理功能,是办公自动化的常用软件。它们不用编程,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
过程实施监控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
采取措施保证成本信息有效
政府部门首先要特别强调把好
成本开支范围这个关,实行
经济立法,对于不按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任意调整、编造成本资料的,轻者
批评教育,重者和屡教不改的,要给予纪律处分或
民事责任。其次要改革财会人员
管理体制。发生编造成本资料的问题,除极少部分是因财会人员不坚持原则外,绝大多数是企业的负责人或管理者指令的,财会人员只能照办。此类问题不解决。政府部门再怎么强调,问题仍然难以解决。因此,必须改革财务总监的管理体制,成立会计局 ,财会总监实行双层领导,即,人事调动、任免、调级等由会计局
统一管理,其它方面由企业代管。实质上就是
执行会计独立的体制。再次,加强执法力度。制度的制订仅为其实施提供了依据,关键在于实施,只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弘扬正气,打击邪气,扭转社会不良风气。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
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
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检查
会计资料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
经营效率以及促进企业贯彻既定的
经营方针。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已不是传统的查弊和纠错,其内容涉及到
企业治理机构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而保证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贯穿于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
提高企业管理者和
会计人员的
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企业管理者以及为管理者提供
信息服务、参与
经营决策的会计人员,要在实现愿望的同时尽到自己的责任,一方面是增强法制意识,一方面是增强道德
自律意识,增强道德
责任心和责任感,保持职业良知,实现企业
经济目标和人的道德水准的双重提升。
保障措施
成本管理
保障措施是为了保证
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
有效性和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顺利实施而建立的各种规范。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与报告应该遵循的程序和规范,以及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设定、职能的划分与分工等,来保证组织内的各项活动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这些措施的功能不
直接作用于成本发生过程本身,而是对处理业务的行为按照成本管理的需要加以倡导或约束,其作用是基础性的和防范性的。另外,在激烈的
竞争环境申,为了及时了解环境、内部条件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还应该建立成本预警分析系统,对外部环境、竞争对手及企业自身条件的变化进行长期的观察,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化、对可能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作出及时的预报,使企业能够有充裕的时间作出反应。
我国原有的工作流程中既有适应现代
企业发展的部分,也有
不适应的部分,企业必须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加以改进。在此基础上企业在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确定企业的核心任务,撤销与此不相关的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层级。另外企业以此为基础可以科学地设计和建设企业的
信息渠道,使其在到达必要的环节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停滞,保证信息技术的通畅和有效。
信息作为企业
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现代成本管理又与
科技进步紧密相联,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随形势发展而提高,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对成本的信息反馈水平。因此,企业成本管理也必须适应这一客观要求,不断提高
信息管理水平。尽可能地吸收和借鉴中外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抓住机遇,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决不能静态地去看它,而要动态地去研究
成本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模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
(1)加强
成本目标的
协调性。企业与个人之间的成本目标往往存在一定的冲突。不解决这种
目标冲突,员工容易产生不满情绪,不利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为此,企业可以调动广大员工参与成本目标的制定,这样有利于减轻不同方面之间的
利益冲突,促进
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融合。员工通过参与
成本计划的制订,能将个人的目标和预期融入于企业的有关目标中,使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趋于一致。
(2)制定具有挑战性的成本目标。为使成本目标能够产生激励效果,企业所制定的成本计划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员工需要积极努力才能完成。企业应该将
目标激励与
业绩评价系统有机结合。由于
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员工有可能在投入百分之百努力的情况下未能实现目标。对于这类员工,企业也应该给予一定形式的肯定和奖励。否则,富有挑战性成本目标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员工会对这类成本指标感到压力过大,从而失去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3)评价激励是成本控制的保障。企业应根据各岗位的具体情况,详细制定出星级“成本控制班组”和星级“成本控制能手”标准,严格按照奖励办法对其工作贡献以定量方式进行
物质奖励。为了准确地反映各种
生产费用使用情况,监督生产费用的支出,合理组织成本核算,对各项支出包括
直接人工费、
直接材料费、
临时设施费和
其他直接费以及管理人员的
人工费、管理用
材料费、资产
使用费、
工具用具使用费、
其他费用等,都要进行明晰的核算,以确保评价出的星级“成本控制班组”和星级“成本控制能手”令人信服,起到示范作用。
1.采购的四大误区
4.采购战略的核心内容
5.最新的采购系统与模式
6.采购组织与流程的设计
第二讲 关键的采购技术
1.采购分类
2.采购成本分析
3.三方报价价格分析
4.规模经济
6.大批量采购
7.期货采购
第四讲 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下)
1.降低采购总成本
3.全球采购
1.职业采购的采购哲学
2.谈判及谈判流程
3.谈判准备的六个环节
4.实施谈判的四个阶段
5.成功谈判的实战策略
现状分析
我国成本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
我国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
成本管理研究方面的系统性差。
传统
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个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实践中,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联系,引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会导致对原有方法很大程度的放弃,从而使成本管理缺乏
连贯性,并加大了管理成本。
传统成本研究局限于企业内部,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只注意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
供应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
产前产品设计以及
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只注意产品成本本身水平高低,忽视
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只注意企业成本管理,忽视宏观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为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
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传统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降低产品成本,一是
规模效益;二是增强与
供应商及
分销商的
谈判能力,以期达到
转移成本的目的。但规模的大小受需求大小的制约,更何况处于21世纪的消费者的
消费需求差异正在加大,
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有缩小的趋势。企业成本简单的从核心企业转移到供应商或分销商,不能降低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甚至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减少从原材料到
最终消费品的增值。尤其是在现日趋公开的
市场环境下,过分的成本转移将使企业失去好的合作伙伴。
虽然我国一些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讲,成本管理方法还是很陈旧,已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
据调查,57.1%的企业使用
品种法,41.5%的企业使用
分步法,其中使用
平行结转法的有22.9%,使用逐步结转法的有16.8%。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为
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厂方也可以高效益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台相同甚至是没有两台完全一样的产品。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
分批法计算成本。我国现只有5.7%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表明我国的生产组织还比较粗放,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
标准成本、
计划成本和
目标成本是现代成本与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
成本管理方法。从被调查企业的情况看,51.4%的企业采用了
目标成本法,38.9%的企业采用了
计划成本法,18.1%的企业采用了
标准成本法。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未得到推广。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
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
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在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管理者因偷逃税款、粉饰业绩、
谋取私利或
小团体利益等不良利益动机的驱动,任意调整、编造成本资料,从而使成本信息失真现象日益严重,并造成以成本为基础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效能降低甚至给企业造成损失。当然成本信息失真也可能由于成本信息与成本管理的
相关性较差而引起,这也是
成本管理系统所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这就要求企业进行高度的协作管理,由此导致企业管理的协调整成本过高;另外由于过细的分工导致企业管理复杂化,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并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也是企业管理费用增加的一个原因。由于分工层次及协作环节的增加,信息在企业中传递时间延长,不必要的停留环节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的损耗和失真,同时造成信息反馈难度的增加。这就可能使企业
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增加,导致企业管理的失误成本增加。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现有的成本管理已不能满足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这就必须改革、完善现有的成本管理系统。
控制采购成本的策略
策略一:集中采购———采购规模优势更大化
“涨”声一片之中,考虑如何控制采购成本,很容易想到的解决之道是采取
集中采购。
以钢筋、水泥、混凝土为主要原材料的
房地产业,深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拖累,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加强集中采购、集中管理进货。
北京一位
地产公司的老总对记者讲,我国
建筑企业钢材进货还比较分散。一些企业的进货权是分散到
项目部甚至项目经理一级的,而且每批的进货数量不大。如果公司统一采购钢材,然后根据各工程的需要统一调配,不仅可以做到大批进货节约成本,更可以通过分析市场趋势决定是否应储备钢材,从而规避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
海尔集团采购部一位
张姓经理告诉记者,整个集团光是通过对钢板、化工物料、电子零部件等
大宗原材料实行集中采购,就为公司节省成本达到20%到30%.
针对本次涨价风潮,海尔集团特别提出了“四大”集中
采购策略,即“大订单、
大客户、
大市场和大资源。”
然而,要做到集中采购,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不单单靠公司采购部一个部门能够完成。
张经理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电缆是海尔集团众多产品都要使用的部件,为了做到
集中采购,采购部门和产品设计部门通力合作,对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等产品所用到的电缆进行了统一的重新设计,能够标准化的标准化,能采用通用部件的尽量使用通用部件。通过这些措施,海尔集团所采购的电缆由原来的几百种减少为十几种。采购产品种类减少,才能顺理成章地实现集中采购。据透露,仅此一项改进,就使得海尔集团在电缆采购上节约了大概20%的成本。
策略二:联合采购———中小企业联合抵御风险
中集集团在集装箱制造领域是行业里的领先者,记者采访该集团采购部李小姐时,谈到集中采购的问题,李小姐直言不讳地指出,集中采购基本是一个大企业把采购上的规模优势更大化的手段。没有多品类的产品线,产品销量没到一定规模,根本不可能实现集中。所以,在
集中采购方面,中集的竞争力相对比较强。
这话听起来有些残忍,但众多中小企业管理者比较认同。
天合宁波电子紧固装置公司黄经理告诉记者他的看法,“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企业在产业链的
话语权,大众、神龙等客户端的大企业拼命压迫我们降低价格,我们只能唯唯诺诺地接受;但当我们要从比我们更小的零部件
企业采购时,我们的腰板也是挺得硬硬的。”
沃顿咨询公司的陈司星则认为,黄的说法有失偏颇。他指出,在
采购价格问题上,小企业的确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众多的中小企业在控制采购成本上无路可走。比如,跨企业的联合采购就不失为一种降低成本的方法。在可能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尤其可以考虑组织或加入
采购联盟。
中小企业如果在
原材料采购上联合起来,就可以增加防范风险的能力。一来多家企业联合采购,集小订单成大订单,增强集体的
谈判实力,获取采购规模优势,争得和大企业一样的“江湖地位”;二来联合采购的对象是原材料生产企业,这样就可以摆脱代理商的转手成本,通过直接与制造商交易,减少中间层次,大大降低
流通成本和保障
产品质量。
顾名思义,第三方采购是企业将产品或服务采购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国外的经验表明,与企业自己进行采购相比,第三方采购往往可以提供更多的价值和购买经验,可以帮助企业更专注核心竞争力。
据周先生介绍,美国各行业都有这样的采购联盟。比如说,美国地方政府采购联盟是一个第三方采购组织,有7000多政府机构加入了这个采购组织,直接采购成本降低了15%以上。Amerinet是美国最大的医院和诊所的采购组织,平均能为其客户创造近20%的
采购成本下降。
汉普管理咨询公司行业
咨询总监史文月先生,对国内企业通过
第三方采购来降低成本的前景并不乐观。“各个企业通过
第三方机构来进行联合采购,只能构成机会型联盟,彼此之间的利益很难长时间维持。”
采购发包双方的信任也很难建立。正如
IBM前任
首席采购官里克特所言,“
生产采购包含着许多提前设计工作,而你并不希望设计秘密公开给第三方,因为他们可能与其他公司分享这一信息”,甚至他还认为“
采购外包会将IBM的采购利益和经验教给其他公司,这会损害企业的竞争优势。”
“现接受我们外部采购的客户主要是外资企业,要让中国企业接受
第三方采购这个概念,难,很难!”吴先生不无感慨。
策略四:全球一家,———增加企业的底气
同是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威胁,能够实现
国际采购的企业明显表现出更强大的竞争力。
业内风传家电产品因为成本增加要提高售价。就在那时,日本松下公司逆市而动,宣布松下公司旗下的洗衣机产品降价。当时就有专家指出,松下公司之所以有底气降价,主要是因为它的
全球采购网络,使得它的
材料成本低于中国同类企业。
和前面提到的天合宁波电子紧固装置公司一样,德尔福公司也是一家为整车厂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但记者在上海德尔福总部所观察到的气氛就和天合公司不一样,看不到原材料涨价带来的紧张和悲观。
公司物流部陈小姐特别指出,因为
德尔福实现了真正的全球采购,可以从全球配置各种原材料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本增长的压力。
在利用全球材料上,值得特别提示的是税收问题。记者在某大型家电集团了解到,除了针对本次原材料涨价风潮,集团特别强调了保税物资的应用。据集团采购部透露,以前对保税物资的退税方面的工作做得不细致,渐渐注意了这个问题,所有
供应出口产品的进口原材料统统进行保税,就此,集团进口的原材料节省成本约10%.
“当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吃紧之后,企业才开始采取上面这些优化供应的措施,其实都是亡羊补牢。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汉普的史先生说,“倒不如在产品那一端做文章。”
史先生的观点和记者不谋而合。因为,通过采访记者观察到,通常越是产品附加值高的生产环节,对原材料涨价的态度都比较平和。越是原材料成本占的比例高,产品附加值越小,企业对原材料涨价越在乎。
要增加产品
附加值,一个是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一个是增加产品的
品牌附加值。
吴广总经理尤其提到增加产品技术附加值,他不无艳羡地告诉记者一个故事。说他不久前看到
伊莱克斯的一款新型
智能吸尘器,售价高达13600元。后来经过他和专家估算,这款智能吸尘器的原材料
成本价格约为300元,还不及最终售价的零头。“有那么高的
利润空间,成本增加多少都不怕。”吴广说。
产品
品牌附加值增加,主要是做到“差异化”。按照史顾问的说法,企业
同质化经营,是造成供需矛盾的结构性原因,而供大于求又造成了终端消费产品只能实行
低价策略,“根本没有预留进一步降价的空间。所以对原材料涨价基本没有多少承受能力。”改变这种状况,惟一的途径还是要实行差异化的
产品战略。
周德科强调,无论采取何种措施来消化成本增加的影响,都不意味着这些措施仅仅是解决供应成本涨价的问题,恰恰相反,对任何有进取精神的企业来说,
成本最小化、销售最大、效率最高,都是一个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其实企业在衰弱和兴盛时的管理存有不少共通之处。
成本控制
管理目标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产品
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
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
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
总结
现代企业中的成本控制多以
变动成本法为基础,变动成本法实施应面向未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而产生的。从理论上说,其更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要求,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和进行业绩评价,促使企业重视销售环节,做到以销定产。但其也存在着不足:
(1)不符合财务会计的产品成本概念及对外报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