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
江苏省南通市代管县级市
如皋市(Rugao),江苏省县级市,由南通市代管。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南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北与海安市、东与如东县连接、东南与南通市通州区毗邻,西与泰兴市、西南与靖江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576.47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4月,全市下辖3个街道、11个镇,市人民政府驻如城街道解放路199号。截至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2.23万人。如皋方言属江淮官话泰如片
名称衍变
如皋市得名有两说。一说起源于和《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御以如皋射雉”相关的历史故事。据传,昔时有一位贾大夫,相貌丑陋,却娶得一位美貌的妻子。妻子见丈夫貌丑,整日郁郁寡欢,三年不说不笑。为了博得娇妻欢心,有一天贾大夫带上妻子“御以如皋,射雉”,一箭就射中一只野鸡。妻子很高兴,始解颜谈笑。贾大夫感慨地对人说:“人的才能不能少啊!我若不会射箭,妻子就会始终不和我说话。”这里所讲的“如”是到的意思,“皋”则是水边高地。后来人们就将贾大夫当年射雉的地方取名为“如皋港”,港边的村庄则定名为“如皋村”。东晋义熙七年建县时,据此定县名为“如皋”。据《太平寰宇记》载:“县西百五十步有如皋港,港侧有如皋村,县因以为名。”据考证,如皋港就是今天如城镇丰乐桥西的秀水港。清乾隆《如皋县志》载:“如皋城壕河支流入海月寺,经六桥南流,合于凤凰池,绕出谢恩桥,南至秀水港,绕出如皋村故址……今易名秀水港矣。”不过,现在港早已不在了,秀水港也成了巷名。根据贾大夫射雉的故事,如皋又别名“雉水”、“雉皋”。西晋文学家潘岳《秋兴赋》中有佳句“耕东皋之沃壤兮”,故如皋历代文人为赞美家乡的美好,又常借用赋中“东皋”一词作为家乡的雅称。
如皋得名的另一说,则以如皋位于长江北岸沙咀上,平畴弥望,取《荀子·大略篇》中的“望其圹,皋如也”之义为名。
如皋的别称:雉水东皋雉皋金城海阳宁海江皋林皋如邑皋邑皋城膑山嵋山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如皋已有1600多年建县史,有文字记载历史约2500年。
夏,属扬州之域。
商周,称海阳
周,初名发阳
春秋,为吴国海阳郧地,吴亡归越。
战国,属楚,称九夷海阳。
秦时,先后归九江郡、东阳郡
汉至隋朝时期
西汉,称海陵县,属临淮郡
新莽,海陵县改称亭间,属淮平郡
东汉,海陵县属广陵郡
三国,江淮之间为魏吴战场,海陵县废。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海陵县复立,属广陵郡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分广陵郡而设置海陵郡,领建陵、宁海、临江、蒲涛、如皋五县。
北周时,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宁海县。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吴州。
唐宋时期
唐武德三年(620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以县设置吴州。武德七年(624年),吴州废,复称海陵县,属邗州。唐武德九年(626年),邗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宁海县并入海陵县。大和五年(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海陵县。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设置泰州。保大十年(952年),升如皋场为如皋县,隶属于泰州。
北宋初,如皋县隶属于淮南东路泰州,为中下县。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海陵监移监于如皋县。
元清时期
元代,如皋县隶属于泰州路,升为上等县。
明代,如皋属于扬州府泰州。
清康熙六年(1667年),置江苏省,如皋属江苏省泰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划归通州。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如皋县先后隶属于苏常道淮扬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存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江苏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时如皋为一等县,与湖南邵阳同被列为全国最大的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19日,日军占如皋城,如皋县政府先后迁往李堡、丰利、马塘。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新四军东进至如皋西乡,在卢港建立如皋县政府。同年10月,县随军继续东进至如皋东乡接管国民党如皋县政府。同年11月下旬,于马塘镇和平接管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并分县,东部为如皋县(如皋东乡),西部为如皋西南行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在如皋西乡升为如西县。至此,原如皋县以通扬运河为界划分为两个县。如西县隶属苏中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如皋县隶属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1日,新四军收复如皋城,如西县复名如皋县,原设于如皋东乡的如皋县更名如东县。同年12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于如城成立,辖如皋县、如东县、紫石县(今海安市)、泰县(今泰州市区)、泰兴县、东台县、台北县(今盐城市大丰区)、南通县、海门县、启东县、崇明县、靖江县等12县。
1949年1月28日,如皋全境解放。5月12日,第一行政专员公署改称苏中泰州行政区专员公署,如皋属其管辖,为一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1月,划归苏北南通行政区专员公署,上升为特等县。
1953年后,隶属江苏省南通专区。
1955年12月,如皋县人民政府改称如皋县人民委员会,隶属江苏省南通专员公署。
1968年后,改称江苏省南通地区如皋县,建立如皋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复名如皋县人民政府。
1983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如皋县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
1988年3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如皋县如城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全县乡陆续被批准对外开放。
1991年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如皋撤县建市,实行计划单列,由省直辖,并暂由南通市人民政府管理,同年6月1日举行建市仪式。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如皋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地处北纬32°00′~32°30′、东经120°20′~120°50′之间,南通泰州苏州三市交界处,南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北与海安市、东与如东县连接、东南与南通市通州区毗邻,西与泰兴市、西南与靖江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576.47平方千米,其中,长江水面99平方千米,如皋长江岸线全长48千米,可直接利用长江深水岸线18.6千米。
气候
如皋市的气候基本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江苏乡土志》称:“如皋因滨于海洋,受海洋影响显著,无酷暑剧热,温和湿润,最适宜于人之生存、物之繁殖。”《中国气象区划》载:“如皋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环流为支配境内气候主要因素,一般高温季节多雨,寒冷季度相对较干。”如皋属亚热带,属东亚季风区的一部分。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了冬季低温少雨量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距海较近,受海洋调节较明显,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小。近海的位置使得如皋深受夏季风的影响,水汽充足,降水充沛,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但是,由于夏季风势力各年强弱不等,因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全市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76090焦耳/平方厘米,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
地质
如皋市地处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属苏北拗陷中苏南—勿南沙隆起区。地质特征为北东向带状切割,北西向块状切割。境内为平原,地势西北略高东南(海拔2~6米),如泰运河中段地势最高,沿江以东最低。地域形似桑叶,地形如倒置的锅。
地形地貌
如皋市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台褶带上,为苏中—苏北拗陷中的苏南——勿南沙中新生代相对隆起区,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为:北东向切割呈带状,北西向切割成块。境内为平原地带,整体水平面高于邻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海拔2~6米),如泰运河中段两岸地势最高,沿江以东地势归低。地域酷似桑叶,地形如“复釜”。
水文水利
地处江淮之间,河流分属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长江流域面积占88%,淮河流域面积占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境内有焦港、龙游河、通扬运河3 条通江大河;之后又新增如海运河等16 条通江河道。
共建成生态沟渠111条,总长384.54千米。
土壤
如皋市的土壤主要有潮土、水稻土两大土类。潮土占全市耕地面积的 93.1%,其中高沙土占全市耕地面积的 72%,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水稻土占耕地面积的 6.9%,主要分布于白蒲、丁堰、柴湾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如皋市引用长江水条件优越,焦港碾砣港如皋港三大引江口门最大引流量共达1797立方米/秒。境内浅层地下水资源约为3.33亿立方米,水量大,水质较好,可作饮用水。深层地下水每年可开采305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如皋市有耕地79711公顷、园地5979公顷、林地58公顷、草地3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29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49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5744公顷、其他土地1325公顷。如皋耕地土壤主要有潮土水稻土两大土类。潮土占全市耕地面积93.1%,其中高沙土占耕地面积52%,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水稻土占耕地面积6.9%,主要分布于白蒲、丁堰、城北等镇(街道)。
矿产资源
如皋市地下资源主要有煤和沼气。煤主要蕴藏于石庄—车马湖(位于长江镇)—带的二叠系地层中,埋藏深,难开采,储量不大。沼气,主要蕴藏于车马湖下原镇及沿江一带地下15—30米地层中,为古代沼泽环境所形成,蕴藏量小,难开采,开采价值不高。
生物资源
如皋市境内有野生植物671种,分属2门、2纲、139科。有动物资源387种,分属4门、15纲、58目;有药用植物363种、动物73种。其中,银杏半夏如皋三黄鸡等为闻名遐迩的地方特产。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4月,如皋市下辖3个街道、11个镇:如城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东陈镇丁堰镇白蒲镇下原镇九华镇石庄镇吴窑镇江安镇搬经镇磨头镇长江镇,全市有村(社区)347个,其中村166个、社区181个。市政府驻如城街道。
政治
市委书记:何益军
市长:王鸣昊
副市长:高瑞
人大常委会主任:丁兴华
市政协主席:顾留忠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如皋市常住人口为1238448人。
截至2022年末,如皋市常住人口122.2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6.91万人,增长0.5%,城镇化率62.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138.60万人,比上年减少0.85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4.74‰,人口死亡率11.43‰,人口自然增长率-6.69‰。
民族
截至2019年年末,如皋市有少数民族人口4800余人,约占户籍总人口0.34%,分属于苗族、土家族、侗族、彝族、白族、壮族等43个少数民族,居住较为分散,其中苗族人口最多,有1900余人。
语言
主词条:如皋话
如皋方言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受吴语影响较大,与赣方言客家方言均有渊源。如皋方言小片含当前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市泰兴市东台市南部及张家港段山地区,总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总人口约500万人,以如城话为代表。如城及周围地区语言为如城话。如城以西3千米外即有泰兴话韵味,细音摩擦明显,称为西乡话。白蒲、九华与通州区交界,为两地过渡方言带,其南半部语言均带有南通话特征的两套齿擦音,称为南乡话。南境永安沙一带成陆仅数十年,移民来自18个省区,其后代虽使用如皋方言,但村、圩间每有差异,称为圩田话。
历史上,江淮官话泰如片就长期属于扬州府,当年扬州府的区域极大,基本上包括了现今扬州泰州南通的全部和盐城的南部,但泰如话仅分布在古海陵县范围内。历史上如泰方言区长期处于扬州府东部边缘地带,因为中心海陵县不断地析置出各地的依托,其文化呈衰落迹象,但这一区域对内极其统一而与外区别。
经济
综述
2022年,如皋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9.31亿元,可比价增长2.3%(下同)。第一产业增加值86.6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741.79亿元,增长4.1%,其中工业增加值631.03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650.83亿元,增长0.1%。三次产业结构为5.9:50.1 :44.0。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0809元,增长3.0%。
2022年,如皋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5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影响后比上年增长6.1%。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5.97亿元,比上年下降2.4%。
第一产业
2022年,如皋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3.8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84.52亿元,增长4.3%;牧业产值38.03亿元,增长4.7%。
2022年,如皋市粮食种植面积150.02万亩,比上年增加0.07万亩;棉花种植面积0.01万亩,比上年减少0.0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4.10万亩,比上年增加0.4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7.18万亩,比上年增加1.89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7.88万吨,比上年增加0.20万吨,增长0.3%;其中,夏粮产量24.78万吨,增长1.5%;秋粮产量43.10万吨,下降0.4%。棉花产量8.00吨,下降50.0%;油料产量2.92万吨,增长6.3%;蔬菜产量89.52万吨,增长5.4%。粮食平均亩产452公斤,比上年增加1公斤,增长0.3%。
2022年,如皋市肉类总产量9.97万吨,比上年增长5.0%;禽蛋总产量7.48万吨,增长5.9%;生牛奶总产量1.37万吨,增长17.4%;水产品总产量2.83万吨,增长2.9%。
第二产业
2022年,如皋市全部工业实现应税销售1885.08亿元,增长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税销售1465.5亿元,增幅6.3%。全部工业实缴税金38.65亿元,下降1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缴税金33.72亿元,下降8.6%。
2022年,如皋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56.54亿元,增长8.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5.91亿元,增长17.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1.8%,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
2022年,如皋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22.45亿元,增长7.1%;利润总额69.97亿元,下降1.6%;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4.6%、4.8%,资产负债率55.5%,产销率9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
2022年,如皋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27.06亿元,增长9.8%。全年建筑企业承建施工面积1.75亿平方米,下降5.4%。建筑业从业人数38.71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2万人。全年建筑企业获国优奖8项、省优质工程奖5项。全市拥有特级资质建筑企业4家,一、二、三级资质建筑企业分别达到53家、302家和316家。全市注册一级建造师1105人,二级建造师4383人。
第三产业
2022年,如皋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7.08亿元,同比增长0.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72.11亿元,增长1.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4.97亿元,下降1.2%。
2022年,如皋市完成进出口总值377.17亿元,增长16.3% ,其中自营出口总额270.08亿元,增长8.6%。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285亿元,增长21.6%;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0.3亿元,增长 4.0%。从出口主体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出口额分别下降33.3%、增长3.7%和增长12.3%。从出口市场看,对欧盟、美国、日本三个传统主体市场的出口额分别增长3.6%、增长5.4%和增长10%。从出口主要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00.59亿元,增长8.4%;纺织品出口39.66亿元,增长3.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78亿元,下降5.9%。全市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813家,比上年增长37家。出口超亿元的企业55家,比上年增长3家。
2022年末,如皋市金融系统本外币存款余额1992.96亿元,增长11.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24.4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较年初增加11.40亿元。金融系统本外币贷款余额1817.11亿元,增长17.8%。其中,制造业贷款比年初增加49.02亿元,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158.37亿元。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7.73亿元,比上年下降32.1%;本年提取公积金1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
经济功能区
该经济功能区创立于1992年9月,1993年12月成为江苏省首批13个省级开发区之一,2013年1月晋级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输变电特高压电力设备生产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区、服装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如皋市共有普通中学33所,在校学生51249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8580人;小学56所,在校学生70436人;幼儿园82所,在园儿童29493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257人。年末,教职工总人数14510人,其中专任教师12301人。
体育
截至2022年,如皋市新增体育场地42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8平方米;更新健身路径77套。本年度新注册运动员139人次,向省运动队输送3名三线运动员,1名一线运动员,1名试训队员,向南通市输10名运动员。参加省运会田径和游泳项目比赛获得1金、3银、2铜。全年成功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1项。全市新增晨晚练健身点77个。体育彩票年销售额达1.68亿元。
环保
截至2022年,如皋市拥有医院32家(含护理院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门诊部35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353个、个体诊所、厂校医务室128个。全市共有床位7022张,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床5.74张;执业(助理)医师3437人,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81人;注册护士3105人,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注册护士2.54人。全市有卫技人员7816人、乡村医生153人、卫生员57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如皋市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65家。拥有公共图书馆2个,文化馆1个,备案博物馆(纪念馆)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4个。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南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如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43处。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10项,南通市级36项,如皋市级69项。
科技
截至2022年,如皋市专利授权量5658件,增长23.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52件,增长48.9%;PCT专利申请量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2.57件,增长14.8%。现有注册商标20692件,其中,驰名商标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59家。全年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265项,立项122项,获各级扶持资金3231万元。全年有4项科技成果获江苏省市科技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个,三等奖3个。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如皋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23.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3.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0.1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3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1470元。
截至2022年末,如皋市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24.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5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长123.25元,增幅4.4%。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9.4万人、22.14万人和20.49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96万人、3.06万人和0.42万人。
截至2022年,如皋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35家,总床位数8574张;全市农村拥有敬老院15家,床位数4348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576.41万元,比上年减少284.9万元。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7670人,比上年减少1185人。全市5716名农村五保对象中,有996人实行了集中供养。全年婚姻登记9749对。
交通
综述
如皋市南依长江、东濒黄海,地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为上海北翼明珠,承南启北,至南京、杭州城市群仅2.5小时,距上海、苏州、无锡仅1.5小时。如皋位于长三角的北翼,地处沪、苏、通金三角的支点,濒江临海,沈海高速、通锡高速、沪陕高速穿境而过,使如皋成为名副其实的公路时代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即将通车的沪通高铁,使如皋纳入了高铁时代上海半小时经济圈;如泰运河如海运河通扬运河大明河司马港等重要航道环绕古城,形成了水陆空一体的交通格局。
公路
如皋市公路里程3215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20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22亿人公里。
铁路
铁路总里程达87公里。如皋站停靠车次高峰50列、平时45列,如皋南站停靠车次高峰47列、平时36列。铁路客运年发送旅客115.3万人次,同比增长5.7%,其中如皋站70.9万人次、如皋南站44.4万人次;货运收发9.48万吨,下降1.0%。完成交通设施投入11.83亿元,完成农村等级公路44公里,改造危桥45座。
公共交通
如皋市现有402辆公交车在运行,涵盖了79条公交线路,确保了347个行政村均能享受到100%的公交服务覆盖率,同时,城市公交的发车间隔已缩短至每10分钟一班。
人文
饮食
如皋茶食:如皋的茶食点心包括缸爿(斜角儿)、点心烧饼麻团油馓子油糍儿洋糖幺儿云片糕潮糕印糕豆腐脑斫糖等。
董糖:董糖制作起源于明末如皋名士冒辟疆爱妾董小宛之手,故称之为“董糖”。1985年,获江苏省优质产品证书,年销售量达数十万盒。董糖始于如皋。
白蒲黄酒:白蒲黄酒素有“液体面包”美称,曾获1993年东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北京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现由南通市白蒲黄酒有限公司生产。
林梓潮糕:创于清雍正壬子年(173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既是可口的点心,又是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如皋萝卜:如皋萝卜栽培具有上千年历史,因其生津开胃、清火降气之功效极佳,如皋民间流传着“晚吃萝卜早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至说。1983年获外经部“荣誉证书”和江苏省优质食品奖,1985年获全国出口产品优良荣誉奖状。
如皋肉松:如皋肉松的生产始于1914年,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1992年“如皋牌”肉松获香港国际仪器博览会金奖。
如皋香肠:历史悠久,是闻名全国的品种之一。其生产始于清同治年间,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如皋火腿:如皋火腿生产始于1851年,与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齐名为“中国三大名腿”,有“北腿”之称。
东串猪:由如皋农民长期培育而成。其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率高,皮薄,肉质更为鲜美,瘦肉率高,是灌制如皋香肠、香肚,加工如皋肉松、火腿等名特产品的优质猪源。
如皋丝毯:以生产工艺丝毯闻名的如皋工艺丝毯厂,曾两次为中国政府制作大型艺术壁挂,作为国家礼品赠送联合国。该厂与著名画家、艺术院校合作完成的多幅丝毯,被国外著名博物馆购买珍藏。
白蒲茶干:古名“菽乳干”,创始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老少妇孺皆宜,是家常和旅途中的经济方便食品,也是筵席上的冷盘佳品和荤素烩炒的优质配料。
如皋黄鸡:清嘉庆《如皋县志》便已有记载,属卵肉兼用型鸡种。黄嘴、黄脚、黄羽,故又名“三黄鸡”。肉质鲜嫩、产蛋率高,为如皋养鸡业的当家品种。
黄芽菜:清乾隆《如皋县志》便有记载。主要产地在白蒲镇周围。煮则汤如奶汁,炒则嫩脆鲜美,且贮藏,为冬季常备蔬菜。
丁堰脆饼:根据《丁堰镇志》记载,清道光年间,丁堰镇徐九如的祖父在中街开设徐恒昌茶食店,极一时之盛。店中库存食油五六大缸,红白糖一次进货数十包。制作脆饼,工艺精湛,从不偷工减料。因此,所做脆饼香甜酥脆,一直驰名通、如、海、泰、扬及运盐河沿线。后起之管氏兄弟和刘大昌茶食店也一本薄利多销原则,竞相创优,丁堰脆饼从此闻名。
其他名菜名点:如皋“土产四宝”(如皋萝卜条、白蒲黄酒白蒲茶干林梓潮糕),特产四珍(如皋香肠如皋火腿如皋肉松如皋董糖),特色四鲜(鮰鱼鲥鱼河豚刀鱼),明清即已流传的“水晶肴蹄”,董小宛所创的“董肉”又称“虎跑肉”,形若鸽卵、皮白如玉、馅黄似金的“蟹灌鱼丸”以河蟹长江鲟海蛤为原料的“如皋三醉”,以松仁瓜子仁、核桃仁甜杏仁、榛仁为馅的“五仁馒首”,以为馅须借助调羹食之的“如皋汤包”等。
民俗民风
如皋市的民歌民谣,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以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而闻名全国,其中《趟子灯》《花担》《倒花篮》《莲湘》等编入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分卷);《看花灯》被收入了《中国民歌集成》,并先后被上海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播放。如皋民歌的种类有号子、小调、风俗歌、儿歌等,现已搜集到数百首。
如皋市民风淳厚,敬老爱老成风。据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9年)出版的《如皋县志·风俗》,称如皋人“其性驯柔,其俗质实。民畏法而耻罪,士读书而循理。征科易集,讼狱稀简。……冠、昏、丧、祭,习尚俗礼,多俭约之风。”畏法耻罪,读书循理,讼狱稀简,生活俭约,这是当时如皋淳朴民风的真实写照。1933年《江苏省志稿》中说:全省民风普查,如皋被定为“淳厚”。“孝道”是华夏伦理道德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爱老的风尚在当地代代相传。“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同是当地的乡规民约。子女不把老人看成是累赘,而当成家庭的荣耀,家有高寿长者,子女在社会上就受到人们的尊重,这为老人们的健康长寿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
盆景艺术
如派盆景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与岭南派、沪派、扬派等各领风骚,以其“云头雨足美人腰”的独特造型享誉海内外。中南海钓鱼台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场所以及一些中央国家机关,均可见如皋盆景的身影。如皋花木盆景栽培始于宋代,兴于明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市先后有600多盆盆景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荣获大奖。2012年,在荷兰举办的2002年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评比出的9枚金奖中,如皋独得3枚。如皋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花木盆景种植面积有20多万亩。
其他文化
如皋人古来多长寿,百岁老人频出。如皋首位有文字记载长寿老人为东汉人吕岱,生于东汉延熹三年(160年),80岁“迁上大将军”,93岁任吴国大司马,吴太平元年(256年)96岁病逝。首位有文字记载百岁老人为李嵩,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出生,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109岁卒。明嘉靖《如皋县志》增设《列传·耆寿》卷,明嘉靖、清道光、同治及民国4部《如皋县志》记载百岁寿星51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省气候普查时,认定如皋“最适宜于人之生存、物之繁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20世纪90年代后,如皋长寿老人迭现。2007年起,全市健在百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1.8/万以上,远远高于世界长寿乡标准(0.7/万)。2008年10月6日,如皋市被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2010年10月28日,如皋市被确认为第六个世界长寿乡,为唯一地处经济较发达地区长寿乡。
2018年年末,如皋市总人口141.97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39.06万人,占总人口27.5%,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6.48万人,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0.94万人。百岁老人403人,占总人口比例2.84/万。其中:男性88人,女性315人;年内新增154人(男性39人、女性115人)。全市有百岁夫妻1对。
如皋革命老区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历程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全国较早传播革命火种的红色地区。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如皋正式成立,是江苏境内唯一的一支被列入中央红军序列的正规军。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内中国革命根据地示意图上标出了如皋,是当时全国十五块红军游击区之一。
如皋与北京、天津、潍坊并称为中国四大风筝产地,如皋风筝以活鹞和板鹞为主要特色,折叠风筝和组合音响风筝是全国首创。
截止2023年5月,如皋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9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10个,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19名,其中省级以上传承人6名。如皋市被列为江苏省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
(以上图表参考)
风景名胜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3 13:51
目录
概述
名称衍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