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大学
中国近代一所私立大学
震旦大学,原名震旦学院,由马相伯神父于1903年2月27日在上海徐家汇天文台旧址创办,是中国近代一所私立大学。“震旦”一词出自梵文,意即中国,在英语中,亦有黎明、曙光的含义。马相伯将震旦学院喻作旭日东升,担负着以教育开启中国曙光的重任。1905年春,由于天主教耶稣会干涉校政,马相伯带领震旦爱国师生出走成立复旦公学马相伯是震旦大学的首任校长、董事长和终身校董,尽管同耶稣会有矛盾,仍然是震旦的主要捐助人,并在有生之年运用他的影响支持震旦。1908年迁址卢家湾。1928年改称震旦大学。英、法文校名分别为Aurora University和Université l'Aurore。
历史沿革
建校背景
震旦大学的创办,渊源于19世纪末,当时奉谕办理译书局事务的梁启超,于1898年7月奏请在北京创建翻译学堂,拟请马相伯出任院长。马相伯提出将学堂设在上海,并让徐家汇法国耶稣会传教团参与校务,戊戌政变使这项办学计划夭折。1900年,他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松江青浦两地的3000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即日后的震旦大学)的办学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
1902年11月5日,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文科教习郭镇瀛因“墨水瓶事件”宣布开除五班全班学生,引起全校学生公愤,校方却无意收回成命。班主任蔡元培说服学生暂缓罢课,然后与校方几番交涉,却仍无成效,终致一百四十五名学生退学。蔡元培也愤而辞职,与学生一同离校。离校后部分学生经蔡元培介绍,向闲居在南洋公学附近的天主教神父马相伯请求创设一所讲授拉丁语、法语和数学的学校。马相伯答应了这些要求,遂制订创办新学校的计划,将学校定名为震旦学院,并于1902年12月公布课程设置草案。
1902年12月30日订立《震旦学院章程》,由项骧拟定刊发于《翻译世界》第二期。1903年2月27日,受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奖学基金的资助,马相伯在法国天主教区主教姚宗李、耶稣会会长丁绍明支持拨给的徐家汇天文台旧址(今蒲西路221号)创办震旦学院,自任监院(即院长),项骧任总干事,郑子渔为会计干事。1903年3月1日《苏报》的“学界风潮”刊登《震旦学院开学记》,报道说“此震旦之设,实东瓯项君渭臣发起之。院设于上海西乡徐家汇、即天主堂古天文旧屋也。”1903年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六期有《记震旦学院》记:“瑞安项君骧,有鉴于此,去岁在上海设立震旦学院。”震旦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梵文称中国为Cinisthana,在佛经中译作震旦)。英、法文校名分别为Aurora Academy和L'Académie Aurore。耶稣会为震旦提供食宿处,并派出一些传教士担任教师。1903年3月1日,震旦学院开始上课,有学生20人。初设“文学”、“质学”(即科学)两门专业,学制为两年,不久后发展为文学、象数(数学)、形性(理科)、致知(哲学)四大学科。建校初始,马相伯主持校务,实行学生自治,编写教材,躬亲执教,其创办的震旦学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梁启超获知此事后,欣然写道:“今乃始见我祖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欲狂喜。”震旦学院开办当年,教会不干涉校政,只派遣教士用部分时间教学。次年震旦蜚声四起,学生倍增,有翰林8名、举人20多名。1904年,于右任化名“刘学裕”入震旦学院,其晚年在《浴日楼诗选》序内回忆说,学院“一时多人才,学长即项微尘先生也”。
复旦出走
1905年春,法国天主教耶稣会试图拿下震旦,将其变为教会学校,以让马相伯“养病”为由,委任法国神父南从周为总教习,改变办学方针,另立规章,学生大哗,摘下校牌,全院132名学生有130名退学。马相伯看到退学学生的签名簿时,决意站在学生一边,率一众中国教员辞职离校,另图他处。几天后,叶仲裕沈步洲、邵力子、于右任等7人组成震旦复校干事会,推马相伯为会长,将震旦学院校牌及校具、图书、标本等全部搬出暂存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某宅。马相伯诚邀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名流张謇严复熊希龄袁希涛等28人担任校董,协助筹集复校资金,共同管理学校。马相伯旧交两江总督周馥也拨出官银两万两,并出借吴淞提督衙门作为震旦复校后的临时校舍。
马相伯带领学生脱离震旦之后,仍有部分震旦教习出面维持学校。1905年6月29日,教会仍用“震旦学院”名义招收学生,并在《时报》上刊登招生广告,当时《时报》的创办人狄葆贤事先将此情况告知了马相伯,于是马相伯决定在该报同一天也刊登广告以正视听。《时报》第1张第l页同时刊登出两张广告:1.《徐家汇震旦学院》称:“震旦学院前因学生误会意旨解散,而本学堂及各教员于中国教育之前途,热心未懈,即院中书籍,标本等亦一切无恙”现拟“商订学科规则,定期招生,于七八月间开办,先此广告”。2.《前震旦学院全体干事,中国教员、全体学生告白》宣布,震旦解散后,“一应器具暨书籍标本,早经迁出”与教会毫无纠葛,“旧时院名,久已消灭,此后倘有就旧基重行建设者,无论袭用旧名与否,与旧时震旦丝毫无关”“现暂借吴淞提辕,定7月下旬开学,更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含有“恢复震旦,复兴中华”之双重寓意。马相伯任复旦首任校长兼法文教授。
复校发展
1905年8月,震旦复校,规定为两年制,南从周仍为教务长。入学人数1905—1906学年为94人,1906—1907学年达到172人。
1907年10月8日,震旦学生因纪念孔子诞辰,在校内张灯结彩。此举被天主教神父视为迷信,遭到制止。部分学生因而罢课离校。
1908年,由耶稣会接办的震旦学院拟定迁址前往卢家湾建新校舍,马相伯仍以办学为重,不计前嫌,捐现金4万大洋,为震旦购卢家湾地基103亩,当时地价每亩400元,又捐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地基8处,当时约值现金10余万元,马相伯将全部家产都捐给了震旦。震旦学院迁至卢家湾吕班路(今重庆南路)之后,耶稣会任命法藉教士韩绍康(H.A11ain)为院长。韩把预科、本科共4年的肆业期改为6年,设文、理两科,授予毕业生学士学位,参照欧洲大陆学制,开始走上正式大学(Université)办学的轨道。教师多为教士,少数为翰林、举人,讲授均用法语。
1912年,孔道明(DeLapprent)任院长,按法国大学体制,改称震旦大学院,并作为天主教大学,在罗马教廷立案登记。同年震旦首届文、理科学生毕业,中华民国教育部请马相伯代行监考,6月30日举行毕业典礼,授予12名学生学士学位。
从1913年开始,法国政府每年贴补震旦1000法郎,期间有几年补贴略多些。偶尔或给5千到1万法郎的特殊补贴。上海法租界当局曾给江南教区银6万两,以支持震旦建设,震旦修建新教学楼时,则另予部分资助。
1914年,南道煌(G.Fournier)任院长,仅一年,死于任期之内。他把本科分成三科:法政文学科(3年),算术工学科(3年),博物医药科(4年)。另设2年制工程特科,招算术工学科毕业生,从而奠定了震旦大学医、法、理工三学院的基础。授课均用法语。学生来源多为徐汇公学(今上海市徐汇中学)以及各地天主教会所办学校之毕业生。
1914年,震旦大学开始研究生教育,在三年之内完成法国文学、国文、英文、哲学、法学通论、法制源流、民法、宪法、刑法、商法、经济学、财政学、笔记学、经济学史、诉讼法海商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行政法中国经济地理、中国法律史事批评、历史、地理、翻译等法科的课程学习即可获得“硕士学位”(由于法国学位体制的特殊性,MAITRISE相当于通常的学士学位),此基础上继续学习两年,则可获得博士学位(1920年起,授予法学博士学位)。震旦所授予的学位种类包括法学博士、法学硕士、医学博士、工程师学位、文学硕士、理学硕士等法文证书,皆由法国驻华公使署派员“副署”,是中国第一所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校。
1915年,姚缵唐(Henry)任院长。是年起,院长需由罗马耶稣会总部任命。
法国视震旦为“在华之法国大学”,法外交部与教育部直接向震旦提供各种经费,仅1919年就一次拨给约60万法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学生决定从5月26日起罢课。校方于26日上午命令学生即日复课,并叫来法国巡捕予以弹压,165名同学愤然离校。
1927年,震旦学生要求收回教育主权,法租界派巡捕驻扎在学校,开除并逮捕了一批学生。
1928年前后,传说中国政府将收回租界,耶稣会拟将震旦迁往安南越南西贡。幸得此事为马相伯家属所闻,遂请于右任出面干涉,此事作罢。同年,依照中华民国之政府章程,改称震旦大学。
1929年,上海天主教耶稣会决定将所属的中国第一家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并入震旦大学,新博物馆1930年就造在卢家湾震旦大学旁,中文名称为“震旦博物院”(上海自然博物馆前身),包括图书馆、植物园。院内设生物研究部和古物部,有中国自然史展览馆、中国古文物展览馆、动物展览馆,另有若干研究室、实验室。该院当时储藏中国所产的动植物标本为远东第一。
1931年,震旦大学成立董事会,有校董9人,其中3人为法国人(法国驻华公使韦礼敦、上海主教惠济良、震旦院长才尔孟),其余6名为中国人(马相伯、陆伯鸿王一亭等)。教会表面上承认马相伯是震旦创办人,奉其为震旦的董事长,却不让他过问校务。校董会推举胡文耀任校长,常务校董才尔孟总揽学校最高行政和财政权。同年,震旦博物馆大楼落成,原徐家汇博物院迁入,后于1952年8月移交给中国科学院。同年,预科改称震旦大学附属高级中学(1933年增设初中部,改称震旦大学附属中学)。
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然向闸北的国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随后进攻江湾和吴淞,史称“一·二八事变”。医学院20多名学生冒险奔赴前线救治伤员,震旦大礼堂西宿舍辟为伤兵医院,共收容伤兵300名,宋国宾教授率部分学生于安当医院开设第18伤兵医院。
1932年12月,民国政府教育部批准震旦大学立案,注册校名为“私立震旦大学”。学校下设法学院(法律学系、政治经济学系)、理工学院(化学系、生物学系、数理学系、土木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医学院(普通医学系、牙医学系)3个学院。同年,上海市教育局批准其附属中学立案,校长胡文耀兼任附中校长。同年,可容千人以上的圣伯多禄教堂在震旦大学落成。
1936年,震旦大学进入全盛时期。大操场以南的新教学楼竣工。不少国内外著名教授们前来授课,其中外籍耶稣会士任院长的有法学院院长兼教授彭廉石神父,他是法国巴黎大学的法学博士,曾任凡尔赛学院的教授。还有理工学院院长雁月飞神父,他是法国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医学院院长是富来梅神父,他是法国里昂大学病理学博士。另外还有不少毕业于该校又出国深造的校友,在学成后也回校任教。
1937年,美国天主教圣心会于蒲石路(今长乐路)创设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原址今为上海市向明中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总部所在地),分设文学院和理学院,下设文学、教育、历史、经济、艺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等系,是天主教在中国设立的唯一一所女子大学,院长由胡文耀兼任。经费则由天主教美国“圣心会”修道院提供,名义上从属于震旦大学,是其女生部,实际上经济、行政、教学均完全独立。实权为美国修女能理院长独揽,教学语言使用英语。
1937年前后,震旦大学医学院附设两所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一所在广慈医院,一所在圣心医院,统称为震旦高级护士学校,校长都由胡文耀兼任。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役爆发后,震旦大操场西北隅搭建难民收容所,收容难民2千多人,大礼堂开办临时伤兵医院,收治伤员14l0人。还将新楼一部分供给交通大学。
1938年,被震旦大学选派赴法国巴黎大学牙医学院进修3年并留比利时的牙医系首届校友沈国祚医生回国主持牙医系工作,1940—1951年任震旦大学医学院牙医系系主任兼广慈医院牙科主任,是牙医系的实际创始人和当时震旦大学唯一的中国人担任的系负责人。
1938年9月,震旦大学开始收录女生,第一年15人;至1949年,有女生157人,其中天主教徒65人。
1945年3一8月,日军侵占震旦西院大楼,直至战败投降。
1947年,增设文学院,由巴黎大学文字学博士、徐汇中学校长、中国神父张伯达兼任院长。1948年夏改称文理学院,实际只设中国文学一系,当时聘请了上海著名学者任教,如钟泰施蛰存朱雯唐弢周子美王元化贾植芳程石泉何满子钱钟书赵国材黄朴等人。1948年,牙医学系改称牙医学院。
脱离教会
1949年上海解放后,震旦大学在法律意义上还是一所私立大学,但不再受外国耶稣会控制。
1949年6月6日,中国工程师学会在震旦大学举行集会,庆祝解放后的第一次工程师节
至1949年8月,震旦大学下设牙医学院、法学院(法律学系、经济学系)、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医学院、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5个学院。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高教处要求,震旦大学于1949—1950学年第一学期成立了校务委员会,校长胡文耀兼任常任委员会主席,各学院教授代表轮值担任主席,学校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董事会手里。
1949年9月9日,校董会宣布震旦女大“独立”,与震旦大学脱离隶属关系,校名复原为“私立震旦女子文理学院”。
1950年,因国家急需大批口腔医务人员,牙医学院复称牙医学系,学制从六年制改为四年制。
1951年2月1日开始,所有传教士退出学校,天主教会停止拨给震旦大学经费。
院系调整及后续
1951年8月14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成立震旦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合校委员会及其名单,指定胡文耀、王国秀为正、副主任。9月,震旦女大(包括文理两个学院7个系科)并入震旦大学。12月21日,成立了由校院领导、工会代表和学生代表十多人组成的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逐渐掌握了学校的实权,校董事会对学校的控制力度随之减弱。同年,据华东军管会高教处指令,将司徒博医师主办的上海牙医专科学校并入震旦大学医学院牙医学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震旦大学被撤销建制,院系归并如下:
1952年10月,震旦大学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留在震旦大学原址办学,原震旦大学校长胡文耀任副院长;
经济系、中文系、外文系、化学系并入复旦大学
家政系的营养学组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电机系并入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土木系并入同济大学
教育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原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震旦大学副校长王国秀1952年起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兼历史系教授;
外文系的法文组并入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法语组;
化工系参与组建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
法律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
银行、会计、企业管理、统计等夜专修科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
托儿工作专修科参与组建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原震旦大学同学会解散。在台湾的震旦大学校友后于台北市杭州南路成立震旦校友会,并兴建“震旦中心”大楼(现为天主教震旦外语中心),以示纪念。
1985年6月,上海第二医学院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同年6月9日,震旦大学校友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立,会址重庆南路280号。1992年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上海震旦大学校友会(2004年因校友们年事已高而注销改为震旦校友联络中心)。2005年7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仍使用重庆南路227号和280号之校区。
院系设置
1903年2月27日,震旦学院正式成立。建校初始,所定学制为两年,专业分为文学、质学(科学)两类,没过多久又发展为文学、象数(数学)、形性(理科)、致知(哲学)四门。1908年,学院分文、理两科,文科设有拉丁语、法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哲学、历史、地理和政治学等课程,理科设有数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以及簿记、绘图、音乐和体操等课程。
1908年起,震旦采用了一套强化课程,以法国的学士学位教程为楷模,提出一套包括三年制预科和三年制高级教程教学体制,预科讲授法语、英语、历史、哲学、地理、初等数学、物理及其他自然科学;完成了预科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可进入高级教程的学习,该教程分人文科学法学、医学和理学四大类(后来震旦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学院、理工学院、医学院及法学院)。完成高级教程后,震旦的学生可获得相当于法国硕士学位的证书。
由于掌握法语知识的中国学生人数甚少,远远低于期望值,为了使总数不断增加的学生与教学要求相适应,震旦大学在30年代实施一种特殊的教程,学生可以参加一年法语强化学习,为在震旦进一步深造打牢基础。
震旦仿效法国学校的考试制度,比较严格,实行周考制度,每周六轮流考试一门课程。此外每学期举行两次月考和学期结束考试,到年终举行年考。从预科二年级开始,除中国语文外,其余各科都用法语教学。
1912年起,震旦开始授予理学学位,并从1916年起授予工程学学位。工程学毕业生在中国铁道、矿务、化工、电力和船舶制造等工业部门获取职位,理科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所,另有许多毕业生赴法国继续深造。
1912年文科首次颁发学位证书,分为中国文学和法国文学两类。据南京中央政府教育法有关规定,1932年震旦大学以私立大学名义注册登记。此后,文科不再是一个教学独立的学院。但是,震旦大学仍然给其他学院开设文科课程,尤其注意中国文学、法国文学、历史、哲学和英语。应法学院学生请求而开设的英语课,通常由美国耶稣会教士讲授,后来推广到其他所有学生,受到很多学生欢迎。
震旦大学法科,1917年开始授予硕士学位,1920年起授予法学博士学位。辛亥革命后,清朝法规一度仍在起作用,这时震旦加强了法国式法学教学,以便使学生熟悉地道的西方法律文化。1928—1931年,当中国中央政府采用了吸取西方法律精神的新法规时,震旦则首创了四年制法学教学程。该教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中文讲解,由校内教职人员讲课,其中不少人曾担任过地方行政官员,他们的教学注重实践,讲授中国的法律、制度及其历史。同时开设的第二部分课程用法语讲解,就欧洲大陆系统为基础的比较法学与法国法典进行严格培训。这两部分教程都使用实例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实施4年教学计划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提交一篇关于中国法学或比较法学的论文。
1932年起分设法、理工、医三个学院。法学院包括法律与政治经济两学系,后者可授予政治学或经济学学位,这个新建的系开设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学、银行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地理、商业管理、经济史及经济学史,全用法语讲授,并为中国外交部门造就未来的外交官而增设了国际法和外交史等特别课程。理工学院分设化学、生物、数理、土木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六学系;医学院分设普通医学与牙医两学系。
1937年,美国天主教圣心会创设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隶属震旦大学,文学院下设文学、教育、历史、经济、艺术等系,理学院下设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等系,学生修业4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至1945年9月文理两个学院下设中国文学、英国文学、经济、教育、社会、化学、家政7个系科,用英语授课。1937年又增设震旦高级护士学校二所,一所在广慈医院,另一所在圣心医院,校长都由胡文耀兼任。
1945年抗战胜利后,震旦大学申办文学院,1947年为教育局核准。文学院下设中国文学系、法国文学系、拉丁文学系(后两个系未招生),巴黎大学文字学博士国籍耶稣会士张伯达神父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法籍会士溥君南神父任法文系主任,拉丁文学系则由王昌祉与陈云棠两位中国神父负责。1951年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撤销并入震旦大学文学院、理工学院和法学院后,震旦大学的院系设置为:医学院(下不设系);理工学院分设土木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法学院分设法律学系、经济学系;文学院分设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教育、家政、社会六学系;牙医专修科。
附属机构
圣玛利亚医院
作为震旦努力发展医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1907年慈善团体的女教徒在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建造了圣玛利亚医院(即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医院地皮向东延伸到面对震旦校园的马思南路。这所新医院的使命是为中国人和欧洲人提供内外科医疗服务,穷人和富人一视同仁。在此期间,震旦于1909年设置两年制的医学预科课程,1912年制定了五年制医科教学大纲,根据这份大纲于1917年授予第一批医学博士学位。圣玛利亚医院作为震旦的附属医院,震旦的每届毕业班中第一流的学生被选拨到这所医院做实习工作。
震旦还为学生提供安当医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圣安东尼医院(即仁爱医院,1956年3月,原来由教会办的浦东仁爱医院并入浦东中心医院[今上海市东方医院])、普育堂(今上海市儿童福利院)、闸北诊所、广立医院等,作为门诊实习场所。1935年,震旦又在圣玛利亚医院内设立了一所护士学校。
圣玛利亚医院,在1907年只有4幢简朴的楼房以及50张病床,此后发展为中国主要的大学教学附属医院之一,到30年代中期已拥有700张病床,其中400张病床是专为穷人设计的。按计划建造的主要大楼中,1908年建成的圣文森特楼提供了治疗900名穷苦病人的场所,1922年建成的两幢楼房用于治疗女病人,1930年交付使用的是一幢隔离病房大楼。一幢新的圣文森特大楼,于1935年1月举行落成典礼,计划用于为穷苦病人治疗。这幢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楼房长70米,高5层,从建筑艺术角度看,堪称“优美质朴”。与此同时,一幢4层的急诊楼又在近旁落成。医院大楼建筑周围是草坪花园,犹如“法租界中的一座大公园。”
震旦大学伤兵医院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震旦大学医学院宋国宾、许日东、沈永康等师生,在该校大礼堂和西宿舍创办第二十八伤兵医院,收治中国伤兵300多人。另在安当医院内,设立第十八伤兵医院,收治伤兵100余人,也由震旦师生负责。1937年八一三事变时,大世界游乐场前发生炸弹爆炸惨剧,广慈医院收治受伤市民450人,同时在震旦大学礼堂、新校舍、广慈医院(专收重伤员)与安当医院分设伤兵医院,共有床位500张。该院直属中国红十字会,称第三救护医院。院长先后由震旦校友孙逵方和吴云瑞医师担任。历时8个月,收治受伤人员1424人。全院有医生30人,义务服务,不支薪给。经费由中国红十字会每月拨给津贴1000元,后因经费告缺,乃向社会募捐。
震旦高级护士学校
私立震旦大学医学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即广慈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系法国天主教会创办。1927年筹建,1932年设于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197号)。附设在广慈医院内(今瑞金医院)。1937年正式面向社会招生,学制3年。因附属于震旦大学,故又名震旦大学医学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校长由震旦大学校长胡文耀兼任,教务主任为震旦医学院药理学教授吴云瑞,日常工作由天主教仁爱会中国修士梁德珍主持,实际领导为广慈医院内的法国仁爱会院长嬷嬷。
私立震旦大学医学院附设圣心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35年由天主教徒陆伯鸿倡议,由于斌、钱新之、贝淞薪、吴蕴斋、林康侯等组成董事会,筹资在杨树浦长阳路眉州路口购地20亩,建成可容学生千余人的4层大厦,招生50人,于1936年9月正式开学。学制招初中毕业生学习期限3年。校务由专职修女主持。学校初办时附属于震旦大学(1940年后曾被称为震旦高级护士学校),校长由震旦大学校长胡文耀兼任,实际领导权属圣心医院院长嬷嬷。
1952年,震旦大学附属圣心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和上海华东医院护士学校合并为上海市第三护士学校,广慈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并入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Aurora College for Women)是天主教在中国设立的唯一一所女子大学,也是耶稣圣心修女会在亚洲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与并列为民国时期三大女子大学。震旦女大是依据1935年9月中华公教进行会全国教区代表大会教字第13号提案设立,创办者为上海耶稣圣心修女会。该学院宗旨之一是“为公教女中培植教员及校长人才”。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名义上是震旦大学的女子学院、女生部、第二部,实际运作中享有高度自主权,上海圣心会修道院院长能理(Conchita Nourry)、费敬如(Sadie Fitzgerald)先后任震旦女大院长,修女唐树德(Margaret Thornton)任教务长。1937年10月学院正式开学,校址位于法租界蒲石路(今长乐路)181号。开学之初,由于校舍还没有完全建好,暂用上海圣心会修道院的底层房间上课。1939年4月27日,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拉斯洛·邬达克设计、利源合记建筑公司承建的教学大楼才举行落成典礼。各项费用支出达35.67万元,悉由罗马圣心会母院募集。1938年学院附设女子中学部。1951年9月,学院并入震旦大学,前后共办学14年。
震旦女大的办学规模管理方式与圣心会在欧美所设之大学相似,以“培养贤妻良母”为教育目标,但是在办学实践中,震旦女大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办学风格,如“贵族化”、“宗教化”、“管理严格”、“强调自修习惯与方法的培养,注重社会实践”等,深受上层社会家庭的欢迎,有钱人家纷纷将女儿送入震旦女大,以致学校一时名媛云集。至1945年9月,震旦女大形成了文理两个学院7个科系的稳定状态。学校设立之初,学生数量较少,1937年7月举行的入学考试仅有50名考生参加,10月5日开学时仅有25名学生报到,后学生数量逐年递增,1940年有学生120人,1943年达239人。1945-1949年,学生人数大增,1949年达368人,最多时达400余人,在校生、毕业生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学生家庭背景发生分化,一些中下层阶级家庭的子女得以进入学校读书。震旦女大定位为”精英教育“、”贵族学校“,学费高昂,每个学生平均每年要交140-230元学杂费,与沪上名校圣约翰大学每个学生平均每年200元学杂费的标准相差无几,加上受战乱时期影响,14年中只培养了395名毕业生,连同肄业生,也仅千余人。
震旦大学附属中学
震旦大学附中前身为震旦学院预科,由马相伯于1903年创建。1908年随院迁今重庆南路227号。1931年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改为震旦大学附属高级中学。1933年增设初中部,改为私立震旦大学附属中学。1938年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附设女子初中部。
1952年两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后,合并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暨震旦女中原址,改为上海市向明中学
震旦博物院
震旦博物院原名“徐家汇博物院” ,是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博物馆,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座博物馆。1868年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士韩伯禄创建于徐家汇。主要收藏动植物自然标本,每日午后准人参观,不收门票。入门后如投名片,即有人招待导观。1930年由于标本众多旧院舍不敷应用,遂在震旦大学内另建新院舍,改由学校管理。转让给震旦后,改名为“震旦博物院” ,以志对其创建者的纪念。新大楼是一幢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由莱纳德和福萨雷的上海法国建筑设计公司设计。吕班路(今鲁班路)上 l 形大楼临马路那部分是中国自然史展览馆。大楼的其余部分也物尽其用,俯瞰博物院下面植物园的南楼,则作为博物院的生物研究部、社友实验室、图书馆,还有研究设备和标本收藏品室等。1933年冬,博物院正式开放,普通观众每星期除周二外的各下午均可购票参观。中国古文物展览馆和动物展览馆则于1935年开张。震旦博物院当时储藏中国所产的动植物标本为远东第一,还接纳了葛修士的3500多件文物以及日本、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地的标本,建起了古物部,形成了综合性大型博物馆的格局,有“亚洲的大英博物馆”之美称。
这座博物馆建制十分完善,不仅完成了收藏和展陈工作,还开展了研究和出版项目,经常拿出标本中有特色者分寄世界各地供专家学者研究。由于业务工作很出色,每年来此开展研究的各国科学家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示同意震旦博物院和亚洲文会博物院合并,建立上海自然博物馆,开了新中国自然博物馆建设之先河。原建筑曾经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使用,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使用。
图书馆
原震旦大学图书馆所在的老红楼,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西院最显眼的震旦大学遗存。这幢由绯红色瓷砖和灰色石贴面装饰成的四层楼建筑物,长60米、宽17米,建筑面积5821平方米,是震旦大学特别聘请中法实业公司建筑师米努第(René Minutti)代为设计的。在1936年建成。老红楼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风格带有浓厚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间接对称,清水墙面,底部为拱券窗。新落成时,大楼中央门厅南墙的一扇大窗户上,有“一只雄鸡对着初升的太阳引吭高唱”的彩色玻璃,意寓着震旦为光明之始,这是震旦大学的象征性图案,整扇窗户由土山湾工艺局督造。这幢楼房在1936年竣工时,《远东评论》赞美此楼:“线条简明古朴”,是校园里“最漂亮最现代化的大楼”。这里曾经是震旦大学校务管理办公室、图书馆,以及法学院、医学院和理工学院的教室。
建校初期,震旦校址在徐家汇,无专设图书馆。1908年迁校于卢家湾吕班路223号,开始设教授专用书库。1920年设阅览室,备中西文图书数百册,报纸34种,供学生阅览,无专人管理。1928年,震旦大学图书馆正式成立。此后,藏书逐年增加。据1934年《上海各图书馆概览》统计,藏书共7万余册。其中以法文书居多(内容多属法学、理工、医药、生物等门类),约占7/10,中文书占1/10,其他占2/10。期刊西文182种,中文126种,报纸10种。初成立时,正式馆舍建筑还在计划中,书籍也没有集中庋藏。迨1936年新大楼建成后,校图书馆占据了整个二层楼面。在大楼东端,从二楼到屋顶层分列8层书架,可以存放27.2万册书,显得十分宽畅,因为1936年时藏书约13.6万册。二楼设置两个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有214个座位,公共阅览室有50个座位。与阅览室相邻的目录室存有该校全部藏书目录,以及徐家汇耶稣会图书馆中文书籍与手稿的全部目录,以方便两方读者查阅。书库内部设有盘梯贯连上下。第四层有大演讲厅,宽约18米,厅顶特别提高到6米左右,两面并开有天窗,同时可容乃300人。
1936年9月12日,震旦大学为庆祝新教学大学楼及图书馆落成,同时举行法文图书展览会以资纪念。这次法文图书展是中法两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一次典型合作。这次书展在法国上院参议员M. Honnoral及书业公会主席M. Gillon、驻华法商务参赞M. Saussine等鼎力协助下,得到40余家出版社出品的3500余件作品,总价值超过10万法郎。同时国立北平图书馆袁守和先生慷慨的将原定于1937年春季举行的北平法文书展中的美术图书二三百种在此次先行预展,徐家汇藏书楼也拿出名贵善本参加陈列。在多方赞助下,共同促成了本次规模空前的法文图书展盛会。书籍内容涉及史地类、西文汉学图书、教育、旅行、文学小说、中国历史儿童读物、宗教哲学、医学等众多门类,同时还设有土山湾工艺馆陈列室、艺术室等。吴铁城(时任上海市市长)、惠主教、法总领事、法工部局总董、巴西领事、才尔孟校董胡文耀校长等众多中外名流均出席新教学大楼落成仪式并参观法文图书展。
1938年,上海著名中医兼藏书家丁福保捐赠震旦大学图书馆图书2万册,该馆特设“丁氏文库”,供师生阅览,并以纪念丁氏热心赞助之功。抗战期间,原上海通志馆收集的大量上海史地文献,在图书馆法籍主任夏之时(R.P.Richard)、副主任景培元慨允下,也曾经藏身于震旦大学图书馆,以躲避战火,抗战胜利后从图书馆中取出,这批珍贵文献现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所保存。1952年秋,震旦大学图书馆随高校院系调整改建成为上海第二医学院图书馆,即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
学校简介
华理“身世”之脉系:震旦大学简介
上世纪50年代初,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央人民政府为了尽快振兴、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培养化工优秀建设人才,决定在上海建立中国最早的专门性高等化工院校——华东化工学院,是为现在的华东理工大学前身。经过前期紧张的筹建工作,华东化工学院于1952年10月正式成立,由当时的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五所高校的化工系合并而成,校址在江湾政法路195号原同济大学理学院内。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国势垂危。马相伯将自家在青浦、松江等处的3000亩粮田捐献给了耶稣会,想办一所西式学堂。耶稣会接受了他家田产,却没有去办学。1901年秋,马相伯借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所属耶稣会),开始招收生徒办学。1902年,在蔡元培等建议下,马相伯决定要创办大学,并将学校命名为震旦学院。1903年2月27日,震旦学院正式成立,马相伯自任院长,耶稣会派出一些传教士担任教师,3月开始上课,有学生20人。
震旦,意谓“中华曙光”,源自古印度语Cīnsthāna(中国)的音译,含“东方日出旦明”之意。印度旧称中国为“云汉国”、“震旦国”、“脂那”、“支那”、“神州”,均为同义。西文译震旦为“Aurora”。
震旦学院创办后,发展很快,至1904年初在校学生已经翻了4倍,1907年达到170多人,于是在在卢家湾区(今重庆南路两侧)建立了一座新校园。在传教士P·H·阿莱任教务长时,震旦以法国的学士学位教程为楷模,提出一套三年制预科教程、一套三年制高级教程。高级教程分文理两部分,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取得相当于法国硕士学位的证书。
1932年,根据民国政府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震旦学院以私立“震旦大学”名义正式注册登记,其理科改名为理工学院,分设数理学、机电工程学、土木工程学、化学工程学4个系,学制4年。工程学毕业生在铁道、矿务、化工、电力和船舶制造等工业部门获取职位,数理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所,另有许多毕业生赴法国继续深造。1933年震旦有52名外籍学生入学,1934年共有来自22个国家的113名外籍学生。1937年秋,震旦创建了一所独立的女校,即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院址在蒲石路(今长乐路)。
震旦于1909年在圣玛利亚医院(即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设置两年制的医学预科,1912年制定了五年制的医科教学大纲,1917年授予第一批医学博士学位。到1947年医学院学生人数达到290人之多,在教会创办的医院中,75%以上的医师都是震旦医学院的毕业生。震旦还设立了法学院,1917年开始授予硕士学位,1920年起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到40年代后半期,学生数超过350人。1952年,新中国整顿高等院校,取消私立院校。震旦大学各院系分别被并入了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化工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等。
附记:1952年震旦大学化工系调来学校教师11名,学生52名。教师冯成湜,1936年毕业于震旦大学理工学院化工系,获工学士学位。1947年任震旦大学教授、理工学院副院长、化工系主任,执教分析化学等课程。1952年首任学校有机工业系主任,是学校早期8位二级教授之一。后曾任学校函授部主任、工会副主席、图书馆馆长。著有《半微量分析化学》、《药厂特殊设备》、《有机合成原理》、《法汉化学化工词典》,并有20余篇译文。1947~1951年兼任上海信谊药厂研究员,1956年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抗菌素会议。
震旦创始
震旦大学播种于19世纪末中国改良维新运动时期。奉上谕办理译书局事务的梁启超,于1898年7月奏请在北京创建翻译学堂,拟请教育家兼政府官员、原耶稣会教士马相伯(1840~1939)出任校长。马相伯提出学校设在上海,让徐家汇法国耶稣会传教团参与校务,这项建议曾征得梁启超的同意,但慈禧太后发动的宫廷政变使这项计划夭折了。1900年9月徐家汇传教团得到马相伯捐赠的土地,主要是3000亩水稻田,在上海西南的青浦。传教团打算,一俟讲授欧洲科学的学校开办成功,就把这些土地上获取的收入作为部分奖学金向中国学生发放。1902年,包括蔡元培在内的一些南洋公学教师和一批加入爱国组织中国教育会的南洋公学退学学生请求马相伯创设一所讲授拉丁语、法语和数学的学校。是时,适逢马相伯正在筹划办学事宜,他答应了这些要求,制订创办新学校的计划,将学校定名为震旦,并于1902年12月公布课程设置草案。
马相伯商请耶稣会就徐家汇老天文台故址充校舍并聘修士任义务教师,自任监院(院长),主持教务,因马刚捐纳大量土地,教会不得不同意。马相伯虽世奉天主教,借用教会力量办学,却毅然宣布办学三信条:1.崇尚科学;2.注重文艺;3.不讲教理。马相伯坚持“不能把震旦学院办成宣扬宗教的学校,一切宗教教义的宣传均应退出学校的领域”。施教方针概括为:1.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分配学生担任行政职务以便他日将民主价值观应用于社会;2.每星期日上午全校学生集合辩论时事,促使学生用书本知识,去寻求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途径;3.每月3次军训,给学生打下将来为实现现代中国的理想而战斗的基础;4.指导研究科学的门径,精选西欧名著作教材。震旦学院招生标准是:1.精通古文,能作优美精确翻译;2.中文书本知识广博,熟悉时事,以利于选择翻译中国最需要的西文书籍;3.有良好阅读习惯,能妥善应付紧张的课堂学习和广泛的独立研读。学生可由推荐或本人证书入学,学费年捐银一百两,多捐不限,试读一个月,如达不到校方要求标准,随时令退学费退还。清贫学生可以著作自荐,试读合格后免交学费,毕业后为学院半薪译书2年。
1903年2月27日,震旦学院举行开学典礼,马相伯在会上发表演说,反对八股和科举制度,反对秦汉以来的“奴隶”“为人”之学,提倡“格物致知”“自立”之学。为引导热血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国家,他振臂高呼:“欲革命救国,必自研究近代科学始;欲研究近代科学,必自通其语言文学始;有欲通其外国语言文学,以研究近代科学,而为革命救国之准备,请归我”。 传教团让出徐家汇天文台,为震旦提供食宿处,派出一些传教士担任教师,如南从周神父、惠济良神父、李问渔神父、赫师瞻神父及几位修士。1903年3月开始上课,有学生20人,马相伯继承中国书院传统,吸取外国研究院优点,采用名儒师徒传授办法,以60余岁高龄,亲自教授拉丁文、数学、哲学和写作,编写《拉丁文通》、《致知浅说》等教材,视学 生如家人子弟,共食同游,亲切恳谈,循循诱导。这所新学院着重教授文学、哲学、数学和理学。马相伯要求传教团为扩建和发展这所刚刚起步的新学院再作贡献。安徽的耶稣会传教士F·佩林成为教学研究负责人,他给学院筹集了许多教学设备,用以将中国经典著作译为西方语言,将西语教材译成学生熟悉的中文。震旦教学语言起初分成两大类,即耶稣教士喜爱的法语课程,以及他们不愿使之取得平等地位的英语课程。
建校初始,学校以“广延通儒,培养译才”为宗旨。学制三年,分文学、质学(科学)两类,各科均以外文教授。同时校方提倡“学生自由研究之风”,即倡导学术民主、思想自由。马相伯规定对学校内部事务,由学生自行管理,财政公开,藉以养成共和精神。除总干事、会计由马相伯从学生中选定外,其余干事由学生选举,轮流担任,以培养学生自治精神。马相伯着重“挈举纲领,开示门径”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钻研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他在选择教材时,一反当时使用浅薄外文作课本的习俗,精选西欧名著为教材,如用西塞罗 (Cicero)演说为拉丁文课本,选莎士比亚作品为英文课本。马相伯本擅长演说,每逢星期日上午,他必召集学生进行演说,或研究时事,或讨论学术,或纠 正学生违反校规的行动。为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马相伯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军事训练,他聘请法国军官为教练,训练兵式体操,并命学生戎服荷枪,赴法国兵营实弹打靶。在马相伯的运筹帷幄之下,震旦学院的教学、教务活动均安排得井井有条。入学人数增加很快,至1904年初,震旦学院的学生数量就翻了数倍,增至132人。
马相伯规定对学校内部事务,由学生自行管理,财政公开,藉以养成共和精神。除总干事、会计由马相伯从学生中选定外,其余干事由学生选举,轮流担任,以培养学 生自治精神。马相伯着重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钻研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他在选择教材时,一反当时使用浅薄外文作课本的习俗,精选西欧名著为教材,如用西塞罗 (Cicero)演说为拉丁文课本,选莎士比亚作品为英文课本。马相伯本擅长演说,每逢星期日上午,他必召集学生进行演说,或研究时事,或讨论学术,或纠 正学生违反校规的行动。为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马相伯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军事训练,他聘请法国军官为教练,训练兵式体操,并命学生戎服荷枪,赴法国兵营实弹打靶。
马相伯对革命也非常支持。1904年夏,震旦学院来了个名叫“刘学裕”的新生。此人就是因讥讽时政而被清廷通缉的“要犯”于右任。于右任“潜逃”至上海后无处安身,马相伯得知后立刻将这名心系国家社稷的青年学子破格录取,免去他所有的学膳费,还特意让于右任易名“刘学裕”以避人耳目。
马相伯的一系列教学主张和做法虽深得青年学子的推崇,却遭到天主教会方面的不满和反对。1905年,天主教会趁马相伯生病休养之机,派法国传教士南从周担任震旦学院的教务长,名为协助马相伯打理校务,实则为了加强对震旦学院的控制。南从周刚到震旦学院便改弦更张,取消孔子诞辰假期,强迫学生接受宗教课程,颂唱圣歌,早晚祷告、做礼拜,还“尽废旧章,别定规则”,不许学生谈论时事,不许结社,不许阅读进步书刊等,就连学生出入校门、会客之类的个人自由,也被横加限制。
南从周的“倒行逆施”引发了震旦学子们的公愤,大批学生相继退学,以示抗议。学生集体离校时,甚至摘下了震旦学院的校牌。马相伯此时虽在病中,但对学校发生的一切早就有所耳闻。他和进步学生一起,毅然宣布脱离震旦学院,与众生一同挥泪离开了徐家汇的校舍。
马相伯与耶稣教会之间就课程设置和校务管理发生的冲突,以1905年马相伯辞职而告终。同年8月,马相伯成为一所新建的世俗学院复旦公学的创始人和首任校长。至于陷入停顿之中的震旦学院,则于同年重新开课,南从周仍为教务长。
虽说受过教会的排挤,但马相伯仍对震旦学院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毕竟那是他亲手创办的第一所学校。故1908年当震旦学院打算迁往别处另建校舍时,马相伯不计前嫌,捐款四万元,又把自己名下、地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八处地皮悉数捐出,募得十万多元,以购置卢家湾吕班路(今重庆南路)的土地103亩,并无偿提供震旦学院使用,震旦学院从此也有了自己固定的校址。马相伯是震旦大学的首任董事长和终生校董,尽管同耶稣会传教团有矛盾,马相伯仍是震旦的主要捐助人,并在有生之年运用他的影响支持这所学校。
震旦新生
1950年12月26日,震旦大学董事会和院校重要外籍教职员纷纷辞职。总务长兼理工学院院长茅若虚、教务长乔典爱、法学院院长彭廉石、医学院院长富莱梅、经济学系系主任韩怀礼均是法国籍,联合向校长胡文耀提出辞呈:“校长先生大鉴,今闻华东教育部曾拟就《私立高等学校管理暂行办法》一则内中有云,‘凡私立高等学校的行政权均应由中国人掌握’,鉴于此项办法不久即将实施,本校之行政组织自当及时更动,俾于政府法令无所抵触而符合吾等之初衷,为此谨向校长先生先生辞去吾等目前所执掌之一切行政职务,感谢各位教授和同学们以往良好的友谊的合作,并谨祝震旦前途光明远大。”震旦大学遂改聘任原文学院教授朱树德为教务长、原秘书长汪景侃为总务长、原法学院教授杨鹏为法学院院长、原医学院教授吴云瑞为医学院院长、原经济学系教授陈佐为经济学系主任。
1951年2月,新学期开学。面对学校重要岗位人员集体辞职,岗位空缺的情况,校长胡文耀进行行政改组,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教育部接受胡文耀提出的加强学校行政领导的要求,由华东教育部副部长唐守愚亲自到校主持行政改组会议,并决定由胡文耀任校长兼理工学院院长,杨士达任教务长兼医学院院长,金则人任总务长,聂传贤任医学院副院长,冯成湜任理工学院副院长,漆琪生任法学院院长兼经济学系主任,牙医专修科仍由沈国祚任主任,文学院中国文学系系主任由徐哲东暂代。数十年来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的震旦大学从此回到了中国人手中
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改组后新行政班子立即招开了临时校务会议,由各院系行政负责人出席,商讨开学日期及排课问题,并建立办公室值班制度,固定值班时间,从而保证前来办事的人员有人接待,以加强校内外联系。同时,为了加强师生员工团结,会议决定2月20日补办开学典礼,并邀请了华东教育部副部长沈体兰到校讲话。在开学庆典那天,复旦大学学生的代表们拿着爱国天主教徒、教育家马相伯先生的像和锦旗走向礼堂,热情祝贺震旦的新生说:“震旦、复旦本是一家,我们是马相伯先生所一手创办的两个学校”,在热烈的鞭炮和鼓掌声中,震旦学生兴奋地站在椅子上高呼:“继承马相伯老先生的爱国精神,建设新震旦”、“向复旦同学学习”,大家保证决心为搞好自己的学校而努力。当晚并举行了全校性的师生员工聚餐及文娱晚会,庆祝学校新生。
学校档案
震旦大学官方档案保存于上海市档案馆,主要内容有:震旦创办经过的文件,震旦大学简章、概况,历届学生名册、学生统计资料及各届学生毕业典礼记录,关于马相伯清光绪三十一年辞职的记事,马相伯房地产诉讼案的文件,关于五四运动期间震旦大学的罢课事件、罢课自治规则、救国十人团章程,震旦博物院奠基典礼签名册、建筑图纸,震旦博物院院刊及概况等。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档案馆亦存有一批震旦大学校友捐赠校徽、院徽、级徽、级戒、教材、刊物、照片、纪念品等实物档案
历史影响
从震旦大学的历史及其重要性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法语并没有在中国广泛传播,法国的影响在中国也不十分重要,但震旦大学在法国模式的高等教育与这所大学所处的中国人环境之间,成功地创造出两者最大限度的结晶。尽管入学总人数不算很多,毕业生相对而言就更少了,但震旦严格把握学术标准,在法学、医学、理学和工程学教学计划中都强调实践出真知,这对中国现代化“是有所禆益的;文学院则在中法两国人文科学的学术交往中架桥铺路,震旦由此而负盛名。在抗日战争的逆境期间,尽管震旦大学和圣玛利亚医院在1945年被日本人征用,震旦大学始终坚持办学,并继续发挥作用。
抗战胜利后,虽然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十分严峻,震旦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受国统区经济崩溃影响,震旦面临严重的财务问题,却一直未受学生运动的困扰,这在中国的大学中是屈指可数的。尽管缺乏详尽确切的材料来说明震旦学生的经济状况和阶级背景。但是,震旦毕竟是一所依靠学费收入为经费来源的私立大学,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法语知识,所以可以推断,这所大学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上海富裕华人家庭。后来,许多震旦毕业生留居上海。震旦以及罗马天主教和法国耶稣会的特征,以其使用法语进行教学,以其非基督教学生人数占压倒优势,及其在30年代以俄国逃亡者为主体的外籍学生引人注目地长期存在,反映出1949年以前上海的世界主义,并为世界主义作出了贡献。这种世界主义化身的形象,或许代表了震旦大学最富有意义的成就。
校友简介
震旦的学生入学人数增加很快,刚开始时仅有学生20人,到1904年初翻了4倍。早期震旦的学生主要来自徐汇公学和天主教教友家庭及震旦预科,后来主要来自上海的富裕家庭。
审阅1912~1928年间震旦学位获得者名单,其中至少有6人不是中国人。到30年代初,到震旦求学的外籍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白俄流亡者组成最大的独立群体,然而外籍学生在全部学生中所占的百分比还是不高。1930年统计,有54名,包括13个不同国籍,其中俄籍最多,有30人;法籍居次,有6人。1933~1934学年有52名外籍学生在震旦大学注册,其中2名俄国人,6名葡萄牙人,5名法国人,3名朝鲜人,2名芬兰人,以及叙利亚人、德国人、英国人、蒙古人、菲律宾人、意大利人、格鲁吉亚人波兰人和波斯人各1名。1934年,震旦大学共有来自22个国家的外籍学生113名。1942年,来自20个国家的外籍学生多达70人,包括29名俄国人,11名法国人,4名葡萄牙人,3名英国人,安南人、瑞士人、希腊人、意大利人、澳大利亚人、暹罗人、捷克人和朝鲜人各2名,德国人、巴西人、西班牙人、乌拉圭人、挪威人、伊拉克人和波兰人各1名。一年后学生数2427人,包括在吕班路校园的各学院学生614人,预科生969人,在蒲石路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就读的学生231人,预科生521人,在圣玛利亚医院内的护士学校学生40人,以及在圣心医院的护士生52人,其中共有113名外籍学生,来自22个国家,俄国学生有47人。
信教者为数甚少是又一特征,极大多数学生不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1943年学生中有天主教徒200人,俄国东正教徒41人,犹太教徒17人,新教徒15人,伊斯兰教徒6人。1934年护士学校建成和1937年女子学院开办以前,震旦保持清一色男生的特色。1938年9月起,这所大学开始允许女生到吕班路校园里的学院就读,1949年有69名女生在那里注册学习,39人学医,28人学法律,2人攻读理科。
震旦毕业生就业一般都不成问题,医学院毕业生尤为吃香。法学院毕业生大部分都被介绍到各地法商企业和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等处工作,当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法律顾问处、巡捕房的工作人员、帮办律师都是震旦法科毕业生,抗战胜利后,全国各级法院需要司法人员很多,更是震旦学生的一条主要出路。工学院毕业生大多在闸北水电公司和有关铁路部门工作,另有部分在教会学校担任教师。
医学院开始只有两位教授和两名学生,但很快发展成为震旦大学最重要和最引人注目的学科。震旦大学医学院的目的是,用优良的法国医学传统培养中国临床医生,但是标准的要求非常高,到1934年该学院毕业的医生总共才89名。尽管自1932年起入学人数在增加,年均招生55名,但由于淘汰率太高,平均每年仅有25至30名医生毕业。虽然总体人数不多,但不少震旦医科学生先后赴法国、比利时、美国、加拿大等国或深造、或研究、或工作。1947年医学院学生人数达到290人。此时,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在中国的40多所医院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全国天主教会所办的医院中,75%-85%的医师都是震旦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而且另有100多名毕业生在上海开业,从事内外科诊疗。
1932年以后,震旦大学法学院学生逐年稳步增加,到40年代后半期,学生总数超过350人。1940年法学院院长安德烈·邦尼康教士说,只有40%的学生能够毕业,但这是在中国颁发令人尊敬的毕业文凭理应付出的代价。法学院毕业生在中国政府部门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地位,在外交部、司法部以及银行金融与商业中的表现尤为出色。大多数校友在上海及临近省份工作,而在广东、云南以及马来亚、印度尼西亚暹罗泰国)等海外华侨社会中从业者为数也不少。
马君武: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活动家、民主革命家,中国第一位留德工学博士,大夏大学广西大学首任校长。曾任同盟会执行部书记长、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府秘书长、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和临时参议院参议员、交通部部长、广西省省长、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公学校长,抗战爆发后任最高国防会议参议及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被誉为“一代宗师”、教育界“北蔡南马”。
刘成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邵力子: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于右任: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戴望舒:现代著名诗人。
高平子:现代著名天文学家,在月球环形山上留名的中国科学家第一人。198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18届大会决议,将月球正面坐标为6.7S、87.8E,直径为34千米的月面环形山,命名为“高平子环形山”。
何振梁:体育外交家,曾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
芮沐: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顾守熙巴黎政治学院博士,天主教爱国人士,曾任震旦大学校友会会长、震旦大学公教进行会会长,1947年被授予法国荣誉勋位十字勋章。
杨士达:巴黎大学医学博士,原上海第二医学院副院长兼公共卫生、流行病学教研组主任、教授,曾任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第一副主席,多次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大代表等。
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基础学部主任、病理生理教研组主任、血液病研究室主任、二医大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单声英国华侨协会会长,南京大学名誉董事,世界震旦校友会名誉会长。
丁霆:内分泌生化专家。1932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数理系,并获理学士学位。1935年震旦大学化工系毕业,获化学工程师学位。曾任震旦大学理工学院教授,上海巴斯德研究院化学、生化部主任。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上海第二医学院生化教研组主任,瑞金医院内分泌研究室第二主任,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副所长、顾问、博士生导师,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卫生部重大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
李瑞芬临床营养学专家,曾任北京军区总医院营养科主任、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卫生部卫生监督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庆阅兵首席营养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沈国祚:口腔医学专家,中华牙科学会主要奠基者之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创始人,曾任中华牙科医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科学会筹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口腔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
徐悲鸿: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擅长画马。
胡敦复:著名数学家、教育家。震旦的第一批学生。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首任教务长。1911年夏创办立达学社,1912年与立达学社同仁在上海创办大同学院(大同大学前身),两度出任校长长达20年。1930~1945年兼任交通大学数学系教授、系主任。1935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数学会,任数学会董事会主席
胡刚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事业奠基人之一,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第一人,长期担任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曾任大同大学校长。
列文斯比尔:波兰裔美国人,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前身之一的震旦大学化工系,后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1952年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25年,于1991年退休。曾发表100余篇学术论文和会议报告,其中两篇已被列为“引文经典之作”。他曾被授予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1977年W.K. Lewis奖、1979年R.H. Wilhelm奖、2003年创始人和社会赋予的最高荣誉金奖。2000年被聘为美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化学反应工程领域的研究,是世界著名化学反应工程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国际著名的化学反应工程鼻祖,有化学反应器之父的著称。他著述的《化学反应工程》一书,被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翻译出版,并作为本国大学化工类教材。
冯成湜:化工专家,其事迹收入《中国当代自然科学人物总传》。1936年毕业于震旦大学理工学院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7年任震旦大学教授、理工学院副院长、化工系主任。1952年首任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工业系主任,是该校早期8位二级教授之一。后曾任华东化工学院函授部主任、工会副主席、图书馆馆长。
宋国宾:民国名医,是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先驱者,1921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曾任震旦大学医学院细菌学教授、上海医师公会主席等职务,他编写的《医业伦理学》是中国第一部医学伦理学著作。
任九皋:著名企业家,1948年震旦大学法律系毕业,2005年成为澳大利亚华人首富,2006年名列《福布斯亚洲》杂志公布的新加坡40大富豪排行榜第八。
震旦三文:胡文耀与翁文灏、孙文耀(艺术家孙道临之父)于1908年从震旦预科(二年制)毕业,一起考取浙江官费留欧,人称震旦三文。因为民国政府教育部规定各级学校校长必须由华人担任,所以震旦大学、震旦女大、震旦附中、震旦女附中和二所震旦护校都由胡文耀挂名当校长,震旦只付给他一份工资,实际大权均由中、外神父独揽。胡主要掌管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立萨坡赛小学(今卢湾第一中心小学),任校长,成绩卓著。解放以后,胡带领震旦师生收回学校权力,1950年兼任震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1951年兼任震旦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后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副院长,并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任、上海市天主教爱国会主任。
外籍校长
以下上海天主教耶稣会重要人物先后担任过掌握震旦实权的“院长”或“常务校董”:
孔道明(De Lapprent,1912-1914)
南道煌(G.Fournier,1914-1915)
姚缵唐(Henry,1915-1923)
帅理蔼(Seillier,1923-1927)
桑黻翰(Lefebvre,1927-1931)
才尔孟(Germain,1931-1946)
茅若虚(Dumas,1946-1952)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上海震旦大学(1903~1952).[美]乔恩·W·亨勃尼著 中国纺织大学郭太风译.
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北京市政协.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04 11:4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