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
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实行
退休金制度,这对于保障退休人员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之后,五个试点省市进展一直非常缓慢。如何解决改革中所遇到的难点,切实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
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我国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基本上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最早是作为
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提出的,也是从国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开始的。经过20多年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从国有企业扩展到所有企业,从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和
失业保险制度扩展到基本
医疗保险、工伤和
生育保险以及城乡居民低保、
社会救助等内容齐全、体系更加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但是,
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一直滞后,其养老、医疗仍然沿用传统的财政
供给制,由此导致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社会保险缴费与待遇不平等,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这就客观上要求加快行政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为统一规范
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创造条件。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健全公平竞争
市场环境的客观要求
建立公平市场
竞争环境是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规避因为生老病残死等风险和
自然灾害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所引发的风险,是对收入分配不公的一种社会调节和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客观要求。公平
市场竞争环境包括竞争
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法律公平,保护每个
市场竞争者的合法利益,而建立公平市场环境是政府的责任,同时对市场竞争引发的收入分配不公需要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加以调节,维护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从实际看,我国只对企业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而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导致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
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和难以进行正常的
人员流动,客观上不利于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因此,加快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于促进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形成和人才合理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利于推进
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事业单位分布领域广,单位数量多,人员队伍庞大,具有三千多万职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经过多年运行,事业单位客观上也存在诸多弊端,如职能界定不清,
供养人口太多,财政负担沉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特别是各类事业单位由于取得经费的渠道不一样,职工收入和养老待遇差别较大,引发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的相互攀比等矛盾。按照国务院事业单位改革的精神,事业单位改革将按行政职能型、公益服务型、经营型三类划分,保留公益服务型事业单位,其他改为机关和企业。这不仅可以大幅削减事业单位规模和
职工人数,减轻各级财政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的效率,为公益类事业单位体制
机制创新创造条件。当前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难在哪里?难在如何破解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依赖财政供给的惯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滞后,养老待遇仍然由财政
资金保障。下一步通过建立事业单位之间统一规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促进事业单位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收入分配及养老待遇的大体均衡,这不仅有利于建立全社会统一、规范的养老保险制度,而且为深化整个事业单位改革创造至关重要的条件。
制度沿革
加快和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保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明显滞后。我国应尽快出台统一的
政策法规,提高统筹层次,“做实”
个人账户,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
养老金计发办法,大力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对策,建立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事业单位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 年代,成型于1978 年。当时国务院下发《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基本确立了干部退休制度,其内容包括
退休条件、退休待遇和抚恤善后等。1986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的退休养老实行
社会保险制度。1992 年,原
人事部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改变
退休金实行
现收现付、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1993 年,国务院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1994年,原人事部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对退休金的计发基数、比例标准做了详细规定。1994 年开始,云南、江苏、福建等地先后发布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改革的有关文件,并开展试点工作。据原人事部有关资料显示,截至1997年,全国28个省(区、市)的1700 多个地市、县开展了试点,其中19个省(区、市)政府出台省级方案,全国
参保人数超过1000 万人,约占机关、事业单位人数的1/3,但是各地试点适用范围差别较大,实施细节也各不相同。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经贸委所属10个国家局管理的242个
科研机构、中央所属的178家
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以及原
建设部等11个部门所属的134个科研
机构改革了
管理体制,实行属地化、
企业化管理,这些转制的科研机构实行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2000 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规定,公务员和全部由财政供款的事业单位维持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部分财政供款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办法在调查研究和试点基础上分别制定,要求已进行改革试点的地区继续完善和规范。2001 年,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
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其中对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流动时转移各项
社会保险关系作了规定。
2006年,原人事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
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
岗位工资和
薪级工资之和的70%—90%计发(
退职人员按50%—70%计发)。
2009年,为推动事业发展,发挥
绩效工资的激励约束功能,经国务院批准,事业单位分三步走实施
绩效工资制度。在职职工领取绩效工资,对
离退休人员发放
生活补贴。生活补贴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
财政部门确定,绩效工资
不作为计发离退休费的基数。因此,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的基本退休费;二是属地化的生活补贴,即替代绩效工资的部分。
2008年,国务院
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2009年1月,国务院要求5个试点省份正式启动此项改革,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制度能够衔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企业基本一致。
2015年2月,国务院印发《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这项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基本原则、
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决定》的发布实施,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体现,是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养老保险制度的又一重大举措。
国务院文件
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
直属机构: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为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一、改革的目标和
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
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
可持续性为重点,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
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
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既体现
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又体现工作人员之间贡献大小差别,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二)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
养老保险待遇,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
(三)保障水平与
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合理确定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水平,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四)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立足增量改革,实现平稳过渡。对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五)解决突出矛盾与保证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量力而行,准确把握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先行解决城镇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的突出矛盾,
再结合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坚持
精算平衡,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二、改革的范围。本决定适用于按照
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
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三、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
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
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
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
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
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
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四、改革
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
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
平均工资和本人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
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
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详见附件)。
本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
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
过渡性养老金。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指导实施。
本决定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其基本
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执行。
本决定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
离休费,并调整相关待遇。
五、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
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逐步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
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
六、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先实行省级基金调剂制度,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征收、管理和支付的责任。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基金实行严格的
预算管理,纳入
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
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依法加强
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七、做好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并以本人改革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基金,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基金。转移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八、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职业年金的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
九、建立健全确保
养老金发放的
筹资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各级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应切实加强基金征缴,做到应收尽收。各级政府应积极调整和优化
财政支出结构,加大
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十、逐步实行社会化
管理服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
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普遍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实行基本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加强街道、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工作平台建设,加快
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为退休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十一、提高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水平。各地要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加强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适当充实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服务设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在京
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工作,同时集中受托管理其职业年金基金。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京外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
属地化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关系转移、待遇核定和支付等工作。要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业务经办流程和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求,建立健全
管理制度,由省级统一集中管理
数据资源,实现规范化、信息化和
专业化管理,不断提高
工作效率和
服务质量。
十二、加强
组织领导。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直接关系广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准确解读改革的目标和政策,正确引导舆论,确保此项改革顺利进行。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决定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办法,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后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贯彻本决定的实施意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本决定的贯彻实施。
本决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已有规定与本决定不一致的,按照本决定执行。
政策解读
国务院决定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改革条件逐渐成熟、
社会共识逐渐凝聚的结果。
随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由原来的统收统支逐渐成为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
市场主体,被赋予用人和
工资分配的充分
自主权。在这一背景下,再延续企业自管职工退休的制度,难以适应市场平等竞争的需要,也无法为广大职工提供稳定、可靠的养老保障,由“
企业保险”转向“社会保险”迫在眉睫。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统筹互济的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均衡了企业之间的退休费用负担,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后来,这一制度又扩大到各类
所有制企业和城镇
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到2014年底,已覆盖城镇3.38亿职工和退休人员。
机关事业单位由于不像企业那样处于
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前沿,改革的重点是建立规范的
公务员制度和事业单位人事
管理制度,而养老保障改革的进程相对滞缓,总体仍维持单位退休制度。这是形成“双轨制”的历史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现行退休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矛盾:退休费用由财政或单位承担,单位之间负担畸轻畸重,一些地区和单位,特别是一些基层事业单位退休费不堪重负,甚至无法保证及时足额支付;退休费是按“最终工资”的一定比例分档计算的,难以充分体现工作人员整个
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也有两个突出问题:由于制度模式不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
养老保险关系相互转移接续困难,制约了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退休费(养老金)待遇确定和调整难以统筹协调,同类人员之间的待遇差距拉大,产生
不平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区和行业对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探索,先后有28个省区市开展了局部试点,全国约2100万人参加。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部分科研院所和经营性
文化事业单位相继启动“事业转企业”改革。2008年,国务院决定在5个省市先行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这些改革取得了一些局部经验,为全面实施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贯彻党中央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策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具体实践,也是我国
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突破。
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建立,广大农村和
城镇居民普遍参保,加上企业职工和其他就业群体,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覆盖了全国8.3亿多人;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游离在养老保险制度之外,成为制度全覆盖的“短板”和“空白”。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期只有6年时间,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重大举措。
同时,这一举措也有利于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近年来,按照
公务员法的规定,开始实行
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部分地区还开展了
公务员聘任制试点;事业单位也正在加快分类改革,推行
全员聘用制。建立统筹互济、
社会化管理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分散单位的退休费用负担,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发放,维护工作人员的
合法权益,是形成能进能出、合理流动的
用人机制的制度保证。
不仅如此,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不缴费而享受较高水平的退休费,权利与义务不对应,成为近年来社会热议的焦点矛盾之一。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相同的养老保险基本制度模式和政策,可以逐步化解同类人员待遇差距拉大的矛盾,更好体现制度公平和
规则公平。
此外,将现行退休费计发办法改为按缴费水平、缴费年限确定基本养老金待遇,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能够更加全面地体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进一步增强激励性。
“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不久前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询问时提到,这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如何理解它的含义?“一个统一”是指,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都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都实行与缴费相挂钩的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在此基础上,形成
城镇职工和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行的两大制度平台,并可相互衔接,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城乡养老保险
制度体系。
“五个同步”是:一是
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避免单独对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引起不平衡。二是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在优化保障
体系结构的同时保持待遇水平总体不降低。三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
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在增加工资的同时实行个人缴费。四是待遇确定机制与调整机制同步完善,退休待遇计发办法突出体现多缴多得,今后待遇调整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
物价水平、工资增长等因素,并与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统筹安排,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五是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防止地区之间出现先改与后改的矛盾。
“五个同步”突出了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综合平衡前后左右的各种关系,有助于形成社会共识,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如何做好与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退休养老制度衔接问题
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了对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实行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的“统账结合”模式。而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养老通常由
国家财政负担,个人不承担相应的责任。2009 年1 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下发关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并首先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业单位人员也要和城镇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养老金发放采用“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基金逐步实行
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建立
基本养老金正常
调整机制等。此次试点改革进展缓慢,并遇到了很大阻力,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改革整合了企业和事业单位两个“碎片”,却又造成公务员养老制度这一新的“碎片”,形成了新的不公平。
我国城镇主要的基本
退休制度包括三部分内容。从大的方面讲,城镇企业
基本养老保险是第一个部分。截止2008年底全国参保职工为2.19亿人,其中
离退休人员大约5000万人,月人均退休金1080元;事业单位是第二个部分,全国3000多万职工,月均养老金是企业退休职工的1.8倍,全国离
退休费支出1400亿元,其中大约一半是
财政拨款,一半是自筹;第三个部分是机关
公务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是企业的2.1倍,全国1000多万职工,每年大约700亿全额拨款。
从上述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三部分内容和事业单位的分类可看出,五省市改革试点遇阻事出有因,不可忽视,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公平问题。事业单位养老金处于第二个台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与公务员相比,事业单位养老金要稍低一些,但此次改革试点却明显没有将公务员包括进来,并且公务员改革没有预期,这自然成为事业单位攀比的
参照系,也是网民质疑最为严厉的一个焦点,这是事业单位感到不公平的原因之一;与企业相比,企业可以搞活,工资上
不封顶,
工效挂钩,尤其
垄断性行业和企业的退休金要远远高于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退休金只是一个能“过得去”的平均数,退休前不能向
高收入企业看齐,退休后却要向低收入企业看齐,这是事业单位感到不公平的原因之二。
第二个问题是改革方案的技术问题。既然
事业单位改革方案无论在缴费设计还是在待遇计发方式等方面,其绝大部分内容与
企业养老保险几乎别无二致,那么,养老金水平下降就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此次事业单位人员改革的预期:在
替代率上讲要从80-90%下降到50%。改革方案中没有明确改革后养老金水平是否变化的预测和承诺,只笼统地提到要建立
职业年金,但没有任何具体细节和弥补措施,任凭改革试点单位和不参加改革的事业单位凭空想象和任意猜测,试点省市参加改革的人人自危,人心恐慌,非试点省份事业单位人员预期暗淡,消极回应。这样的结果和局面是此种改革方案的必然趋势,如发生在其他国家,其效果和后果也必然如此:任何改革,如果没有良好的预期,如果只有暗淡的预期,如果感到
福利水平是“绝对”地下降,那么,这项改革势必流产,或造成社会震动。如此“碎片化的试点改革”和“前景暗淡的改革预期”,必然导致相互攀比,人为制造恐慌,其结果必将是难以推动,这显然等于增加了改革的
政治成本,人为“拉长”了改革的历史进程。
因此,事业单位养老
制度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明确“一个为主”和“三个联动”。所谓“一个为主”,即坚持社会保障以公平为主的原则,统筹考虑机关、事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使不同单位同类人员退休后的待遇水平保持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逐步缩小待遇差距。所谓“三个联动”,一是事业单位与公务员改革一起行动,以避免互相攀比,相互掣肘,左顾右盼。作为
公共部门,不要在养老保险制度上再人为分出三六九等;二是事业单位的三个类别一起改革,在养老保险上也不应再次分出三六九等;三是事业单位改革与建立职业年金一起进行,以弥补参加改革后降低的那部分,旨在给出预期,减少阻力,维持
生活水平尽量不要降低,给所有人一个“定心丸”,实现平滑转型,这是减少社会震动的最好办法,也是保证改革的最优方案途径。
(二)关于如何掌握好改革推进力度和承受能力的
协调性问题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既包括范围、内容、时机选择,也包括改革成本及其支付、分担比例等问题。前者主要是推进的力度或改革的进程,后者是改革成本的筹集等。在实际改革中,必须把握好推进力度和承受能力的关系,使改革能够持续向前。
第一,在改革的顺序上,首先面临的是机关和事业单位谁先改的问题。当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处于改革的前沿。但按一般
逻辑分析,从试点、探路的角度看,机关和事业单位均可列入试点,或者同时选择其中一部分“先行先试”。在机关和事业单位长期采用财政保障养老制度
运行状态下,没有哪一类组织愿意首先改变。因而,如何尽力避免互相攀比,需要进一步考量和探索。同时,事业单位按照功能划分,包括行政支持类、公益类和经营开发服务类,除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多已依照企业养老保险办法缴纳
养老保险金外,行政支持类和公益类执行参差不齐,但最终退休后的
养老待遇均按在职工资(
档案工资) 的一定比例支取,与缴费多少无关。在这种情况下,是所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一起改,还是待分类后逐步改,从哪一类开始,都需要做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分类改革还未完成,而2008 年提出的试点方案
覆盖范围却定位分类后的公益类事业单位,致使改革无从着手。
第二,要充分考虑改革承受能力问题,以利于形成持续变革的动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对民众
社会公正诉求的一种回应,要逐步调整现有的退休养老制度,实行
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从“退休养老制度”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变。改革中,必然需要一定的“变轨”成本。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本主要包括诱导直接参与者接受的额外补偿及制度设计运行的成本等。改革的成本的支付主要靠
财政资金。从财政状况看,有一定的财力支持改革,可以促进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但如果将财政资金过多地用于支付改革成本,自然会压缩财政资金使用范围和力度,降低使用效率,不利于在宏观调控中运用政府财政手段。因此,改革中要充分考虑改革的效率和成本,防止单纯追求推进速度。
(三)关于如何解决好改革后基金收支缺口与
地方财政负担问题
基金收支情况是确定改革
实施方案的基础,财政负担情况是制定财政
补助政策的依据,测算的结果势必对试点地区未来较长时间的
财政收支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当前我国基本
养老基金是否存在缺口,反映不一。我国养老金的缺口到底有多大,各方测算的口径也尚不统一。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
公报》(下称《公报》),截至2011年年末,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结余1.9万亿元,所以从全国层面看,不存在
养老金缺口的问题,未来全国
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做到长期收支平衡。但如果从不同省市来看,我国部分省市养老金缺口较大,如2010年,企业部门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不抵支的省份(含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15个,缺口高达679亿元。这是由我国各省份的发展差异所决定的,而对于那些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国家每年会给予
财政补贴。社科院编撰的《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显示,从1997年各级财政开始对养老保险
转移支付算起,补贴规模迅速扩大。2000年各级财政补贴金额为338亿元,2006年为971亿元,2010年1954亿元,2011年新增补贴高达2272亿元,财政累计补贴金额达1.2526万亿元。这意味着,近三分之二的养老保险累计结余(1.9万亿元),来自于
财政转移支付。
已经进行试点的省份对于实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后基金收支情况和地方财政负担进行了测算,由于参保范围选取、财政补助比例设定、
做实个人账户比例选取以及
养老保险费征缴率设定的不同,测算结果也不尽一致。有的试点省份测算结果是增加了财政负担,有的认为没有增加,反而会减轻
财政支出。认为增加财政负担的省份要求
中央财政增加对地方的补助。中央财政是否对地方开展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给予补助,取决于改革是否过多地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并据此在制定财政配套政策时统筹确定。由于测算标准不一,测算结果难以反映真实情况,在地方财政负担不明晰的情况下,不宜简单确定中央财政的补助政策。再者,由于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到位,财政配套政策难以具体明确,因此,财政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补助政策也难以先行明确。事实上,即使下一步中央财政对事业单位做实个人账户所需资金予以补助,也不能简单比照企业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做实个人账户的补助政策,因为国家出台事业单位退休费调整政策时,已经安排了财力性补助,改革后这部分财力性补助依然会予以保留。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改革后地方财政负担是增加还是减小,
财政补贴政策如何确定,负担如何划分,都应该把
过渡性养老金水平作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来研究,只有确定了合理的过渡性养老金水平,特别是“中人”和“新人”的待遇,才能保证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关于如何统筹好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人员待遇
调整问题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根据2009 年1 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首先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试点。由于我国各省市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财政状况差异,
绩效工资改革进度不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模式也不尽相同。未来的改革势必要向全国推开,因此,应统筹考虑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事业单位人员待遇的调整问题。一是统筹考虑养老待遇调整的频率问题。既要研究试点地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间或频率,也要考虑非试点地区的调整频率问题。如,对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是一样随统一的事业单位退休费调整一并进行,还是定期根据经济发展和
物价变动情况进行调整,需要研究明确。二是统筹考虑养老待遇调整幅度(标准)问题。研究明确试点地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幅度,是大体与非试点地区退休费调整水平相当,还是与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水平一致,也需要综合考虑。
(五)关于如何发挥好相关制度改革综合配套的
协同性问题
分类推进,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向。涉及到的内容包括
管理体制、治理方式、机构编制、
人事制度、
收入分配、养老保险、
财政体制等。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极为关键的一项。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事业单位改革前后的
养老保险待遇问题,特别是不能给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个良好预期,改革将极难推进。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更要与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部件”密切配合,综合配套,分类展开。
事业单位的现有管理体制和
运行机制,包括机构编制、人事制度、
收入分配制度和
财政政策等都需要与养老保险制度同时改革,互为桥梁。要着力消除制约事业单位和
公益事业发展的
体制性障碍,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等。但在管理体制方面,依然存在政事不分和管办不分等情况,事业单位还存在依据级别享受养老保险的问题。在运行机制上,没有形成独立的
法人治理结构,多根据行政机关模式运转。在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方面,欠缺动态
管理意识,未能很好地根据现实条件变化做出调整,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在财政体制上,还存在“吃大锅饭”、“
金饭碗”等情况,不能很好地体现事业单位的
工作绩效。在收入分配中,还存在“
平均主义”等问题。由此,延伸出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上的诸多问题,很难形成有效的
激励约束机制,降低了收入和养老激励效果。为此,需要进一步思考事业单位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协同改革,避免彼此制约,为全面推进和实现改革目标奠定基础。
改革原则
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权利义务相对应。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实现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险转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
养老保险待遇,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二是公平效率相结合。实行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待遇确定机制,从按退休时“最终工资”打折计发退休费转变为按整个职业生涯的缴费计发基本养老金,这样既能体现国家
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又能体现工作人员之间贡献大小的差别,调动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三是量力而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合理确定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水平,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四是平稳过渡。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通过将改革前的工作年限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和采取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五是稳步推进改革。先解决制度不统一问题,推动基本制度并轨,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再结合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相关政策,理顺各方面关系,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
改革思路
改革的基本思路。坚持“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改革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建立与
企业职工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的
社会统筹与
个人账户相结合的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同样的缴费标准、计发办法、
调整机制,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
双轨制”矛盾。“五个同步”,即:(一)
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虽然在
人事管理、工资和
福利制度等方面的政策有区别,但历史上一直实行相同的
退休制度。同步推进改革在制度设计上没有重大障碍,也能避免单改事业单位引发的攀比。(二)
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通过建立职业年金,形成多层次的
养老保险体系,在优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结构的同时,保持待遇水平总体不降低。(三)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工资
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坚持
增量改革的原则,在建立个人缴费制度的同时适当增加工资,以减轻参保人员当期收入负担,增强缴费的承受能力。(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工作人员工资增长挂钩,而与企业退休人员统筹安排,充分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五)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借鉴已有改革经验,在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再搞局部试点,可以避免先改与后改的矛盾。
我国自建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以来,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各有一套制度,不统一,这种情况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要有所改变。从世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经验看,一个国家如果实行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就必然引起成员之间的相互攀比,容易引发社会动荡。法国的社会动荡、社会骚乱等事件,就与养老保险制度有关,美国在全国只有一个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虽然
退休金替代率比法国低一半,但从没有其引发过一次全国范围的
社会运动。
遵循缴费和待遇对等的原则
无论哪种养老保险制度模式,都应当采取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而当权利和义务不对等时,势必会影响参保人对参加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性,而使这项制度不能长期地、良性地运作下去。我国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了
城镇企业职工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二十年的实践,证明了它是适合中国国情、能够
持续发展下去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应实行这种模式。先缴费再享用,权利和义务对等。并且要逐渐地把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缴费比例,实现企业和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
坚持新老制度衔接的改革原则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既需要建立新制度,同时又要考虑实际情况。为实现新老制度的顺利衔接,需要采取
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度措施,即已经退休的人员,仍按原来的标准和办法支付
基本养老金;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实行新制度,建立新机制;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在发给
基础养老金和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可加发一定的
过渡性养老金,保证他们的待遇基本不降低。年龄、资历接近的无论是在机关还是事业单位(甚至包括企业),待遇应当差不多;年龄、资历悬殊的尽管都在机关、或是都在事业单位,也不应当享受一样的待遇。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我国企业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本养老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费实行社会统筹,基金
现收现付,个人缴费建立个人账户,实行自我积累。个人和企业分别按职工本人上年
工资总额的8%和20%
缴纳保险费,从理论上讲,记入个人账户基金的保险费为个人缴纳的8%,企业缴纳的20%全部划入
统筹基金。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个人账户基金被用于社会统筹账户的资金支出,出现了“个人账户
空账运行”问题。截至2010年底,中国个人账户记账额1.9 万亿元,其中做实账户仅2,039 亿元,等于1.7 万亿元的缺口。“空账运行阻碍了职工参保的积极性,使
国家财政背上了包袱,不利于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做实个人账户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功的重要
影响因素。对于个人缴费的部分,一定要在制度实行之初,就要放入个人账户中,避免重蹈
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覆。
我国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还
不发达,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这种
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还须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依法参加国家
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费用由单位或单位和个人缴纳而建立的补充性
养老保险。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和
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企业相一致的话,肯定要降低,那么必须建立职业年金,才能保证待遇的总体水平不下降。同时职业年金具有激励作用,也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种方式。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的
养老金替代率会降低,所以职业年金应改实行法定强制实施原则,符合条件的单位必须参加。
职业年金基金要想增值,就必须通过
市场化运作,另外,国家可以应用相关
税收优惠政策保障职员年金的可持续发展。还要积极发展
商业保险等其他
补充养老保险形式,作为第三支柱,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的
生活水平。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经济运行的“
调节器”。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成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制度设计上要妥善处理好改革前后待遇水平上的平稳衔接,尽快建立健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合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政策建议
根据前述分析,并适当借鉴国外经验,现就我国下一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思路,提出下述政策建议: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应与
行政机关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并同步改革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碎片化”现象严重,就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而言也是如此,按企业、事业、机关、农村、
城镇居民分别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缴费率、支付待遇、
管理办法都不一样,不仅造成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不规范,也带来待遇差距的扩大和
管理成本过高,形成制度内的不公平。如果
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分开改革,不仅制度不公平,而且
实践证明改革难以推动。五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进展缓慢就是证明。美、英、德、日等国
政府雇员养老保险制度表明,政府雇员包括机关与所属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是统一的,并没有分设。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能单独展开,而应与行政机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统一进行。通过建立统一的行政事业养老管理体制,可以节省管理成本;统一缴费办法和发放办法,有利于消除因制度分设带来的缴费和待遇悬殊问题;统一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调剂能力,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
抗风险能力,为建立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二)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加职业年金”方式完善现行试点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现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方案》规定,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单位一般按
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不超过
工资总额的8%缴费,单位缴费进入
社会统筹基金,个人缴费进入个人账户基金;个人缴费满15年,就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
基础养老金与
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
平均工资和本人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
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适当考虑工资增长和
物价上涨对基本养老金发放的影响。
按照上述办法,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基础养老金只能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5%发放,比现行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发放比例20%还要低,而作为
补充养老保险的职业年金如何建立和发放没有作具体规定,结果将是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不仅比老职工退休待遇低,还比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待遇低,这样是当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难以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对现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办法做适当调整和改革。一是调整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基础养老金发放办法,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发放比例,缴费满15年的以不低于当地在岗职工月均工资的20%为宜。二是要同时出台事业单位职工职业年金办法。按照国外的经验,职业年金采取单位或个人强制缴费形式,可以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也可以只由单位缴费,缴费率不超过8%为宜,采取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形式,由政府或部门年金理事会管理,并监管基金的
投资运营。三是中央部门事业单位在人保部设立中央事业单位养老金统筹管理机构,或挂靠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司,由其制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政策。四是发放特别定向国债,做好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工作,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增值。
(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就是切实做好“中人”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债务弥补方案
按照“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改革原则,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退休的老人按照原来由各级财政拨付退休金的办法统一安排,新人则完全新办法执行,剩下处于老人与新人之间的“中人”,新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前有若干年没有缴费,使“中人”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形成缺口,产生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养老金
隐性债务,必须由国家统一制定养老金债务弥补方案进行弥补。这笔隐性
债务规模取决于“中人”在缴费人数中所占比重大小,“中人”占比较大意味着隐性债务越大,随着
老龄化率提高,“中人”占比会越来越高,如果不及时弥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势必影响养老金的支付,导致养老保险收支的不可持续。建议通过出售部分
国有资产和增加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建立“中人”
债务清偿基金,弥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此外,为了确保“中人”退休待遇不降低,可以采取新制度推行前的工作年限按老办法计算养老金,新制度推行后的
缴费年限按新办法发放养老金。在新制度推行前参加工作25-30年的,按退休前月工资的85%加上个人
账户余额一定比例发放养老金;新制度推行前参加工作15-25年的,按退休前月工资75%加上个人账户余额的一定比例发放;15年以下的,按个人退休前月工资的60%和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总和除以2,加上个人账户余额的一定比例,发放养老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
(四)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带来的财政负担要有清醒认识
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经费供应主要由
政府财政承担,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也将主要由财政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的社会统筹部分由各级
财政预算安排,职业年金中单位缴费部分也要从财政预算中安排,老职工的退休金需财政从
经费预算中安排,“中人”养老金隐性债务需部分由财政预算安排。从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看,中央财政承担中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应由财政承担的部分,地方财政要承担本级政府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应由财政承担的部分,同时对
中西部地区财政比较困难的省份中央财政承担部分养老保险基金的转移支付,无论是实行“省级统筹”还是“全国统筹”都是如此。因此,尽管在事业单位改革之后事业单位范围和人数会有较大压缩,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各级财政支出负担将在一定时期会是增加的。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一项重大的
制度创新和
机制创新,需要完善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改革涉及广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牵动其他社会
群体利益。为此,国务院统筹安排再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统一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确保社会稳定。同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周密制定贯彻《决定》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加强社会保险经办
能力建设,不断提高
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到位,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资金支付到位;大力开展
业务培训,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解疑释惑,正确引导舆论,确保各项政策及时准确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