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
生产过程的
连续性、促进工业
技术进步、
产业升级和提高
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
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
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理念内涵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
1975年,Browning和Singelman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也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概念,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
Hubbard和Nutter(1982)、Daniels(1985)等人,认为服务业可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
消费性服务业,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领域是消费性服务业以外的服务领域,并将
货物储存与分配、办公清洁和
安全服务也包括在内。
Howells和Green(198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保险、银行、金融和其他商业服务业,如广告和市场研究,以及职业和科学服务,如会计、
法律服务、
研究与开发等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服务。
据
香港贸易发展局认为生产性服务包括专业服务、信息和
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以及与贸易相关的服务。
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
交通运输业、
现代物流业、
金融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和
商务服务业。以上是一些学者和机构从服务活动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
还有一些学者和机构从服务功能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定义。Gruble和Walker(1989)、Coffer(2000)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不是直接用来消费,也不是直接可以产生效用的,它是一种
中间投入而非最终产出,它扮演着一个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用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他们还进一步指出,这些生产者大部分使用
人力资本和
知识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因而他们的产出包含有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服务,生产性服务能够促进
生产专业化,扩大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生产,从而提高劳动与其他
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发展趋势
1、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日益壮大
近十年来,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是
世界经济中
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它已经成为外国投资的重点。以
OECD国家为例,
外国直接投资中服务业投资的总额明显高于制造业投资的总额,且主要集中在金融、
商务服务、工业
信息服务业中。据《
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2001年,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中有 1/3投向了
金融保险领域;欧盟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业主要在
公共服务、媒体、金融等领域;日本跨国公司在英国的投资50%以上集中在金融保险部门。几乎在所有国家,服务业的表现都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快慢,由于具有广泛的关联效应,更有效的服务业(金融、通信、
国内运输和
专业服务)可以提高整体
经济绩效,这些行业共同发挥作用,对提高国内
生产率至关重要。
发达国家的
经济主体已经从原来的制造业转换到服务业,其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发展速度非常引人注目。在OECD国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及经营服务等生产性
服务行业的增加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超过了三分之一。
行业专家预计,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未来几年中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以
信息服务业为例,2001年,
普华永道的信息技术咨询和服务的收入超过90亿美元;在
德勤的
咨询业务总体收入中,1/5来自信息技术咨询业务;在
毕马威咨询公司,信息技术咨询业务创造的收入已超过了总收入的50%。新近汇总的“世界信息服务业销售额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世界信息服务行业
销售总额为5362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0.6%,为实施世界信息服务业销售额调查以来的首次下跌。但是,根据美国高科技市场调查公司——
Gartner公司公布的一份
市场研究报告,世界
信息技术服务业在2002年跌入低谷后,可望在 2003年开始缓慢复苏,公司预计,2003年世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收入仍将增长3.5%,达到5550亿美元。
北美仍是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
服务市场,其收入将达261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47%;
西欧市场规模将达1603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9%;日本的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规模为701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2.6%;
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的市场规模将增长到308亿美元,占5.5%。报告同时指出,全球信息技术服务业在2004年将继续复苏,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5840亿美元。同时根据IDC的统计报告,至2005年,全球信息技术服务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亿美元,其中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将占到50%。
2、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
制造业的国际
营销网络的形成,就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研发产品、产品运输与储存、广告、保险、会计和
法律服务等开发市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伴生服务需求。换句话说,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这主要表现是制造业的
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在近10年间,多数OECD国家产品生产中的投入发生了变化:服务投入
增长速度快于实物投入增长速度,同时,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某些
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业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经济活动由以制造为中心已经转向以服务为中心,最为明显的是通讯产品。同时,某些
信息产品也可以像制造业一样进行批量生产。另一方面,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主要表现为:一是该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例如通讯和家电产品;二是随产品一同售出的有知识和
技术服务;三是服务引导制造业部门的
技术变革和
产品创新。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环境下,像以往那样通过提供某种产品而在市场上占据主动获得大量利润的情况,已经很难出现,许多
跨国企业已经认识到保持企业原有高额的
利润率只有向
服务型企业转型。许多原有的制造型企业通过大规模的进入或兼并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如
GE通过进入金融业为其客户提供贷款,来刺激其产品的销售;
HP公司通过兼并服务性企业,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销售到咨询的全套服务;
IBM公司在90年代成功由制造型
企业转型为服务型企业等均有力说明了工业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关系。
3、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的
服务方式呈现虚拟化、网络化、外包化的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虚拟化、网络化成为可能,这种服务方式也日益凸显其优越性,促进企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在一个虚拟化的框架之中,高效地“整合”或“疏散”传统上认为的“内力”和“外力”资源,并让这些相关联的结构性要素发挥
市场价值,充分体现企业的现有优势。
另外,企业要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自己所不擅长的那部分
业务外包出去从而更加聚焦于自己的
核心业务,而相关的专业
外包公司也能提供更加专业、优良的服务,降低企业的成本,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如美国著名的Nike公司,自己只生产其中最为关键的
耐克鞋的气垫系统,而其余全部业务几乎都是由外部公司制造提供。凭借其独特的
设计能力,
耐克公司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新产品的研发和
市场营销上,在全球范围制造和销售Nike牌
运动鞋,其产值以20% 的年递增率增长,在过去的7~8年间,耐克公司为股东赚取了超过30%的利润。
1989年
柯达公司把IT部门卖给IBM的决定,开创了巨型公司IT部门外包的先河,而双方签订的长达10年的合同似乎也暗示,此类外包业务中,服务商持久的生命力和
强势品牌的稳定表现,在客户方的外包决策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就在不久前,
惠普发布的高达30亿美元
合同金额的
宝洁公司的
IT外包定单和
诺基亚外包定单,也说明了服务外包化这一趋势日益流行。2002年IBM成功并购普华永道,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做出的决策,同时IBM也是全球最大的外包公司,其外包业务从1993年的“0”差不多200亿美元。
美国采购协会(APS)1997年的调查表明,年收入在8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外部
采购服务增加了26%,信息技术服务的外部采购占全部外采费用的30%,人力资源服务占16%,市场和
销售服务占14%,
金融服务占11%。在欧洲,信息技术服务的外部采购也是增长最快的,主要国家有英国、法国和
意大利。在日本,
通商产业省(MITI)在1997年的调查表明,
工作培训(占20.1%)、信息系统(占19.7%)、
生产方法(占17.4%)、会计和税收(占14.0%)、研发(占13.7%)等
服务项目是外采的主要项目。
同时,根据IDC公司的预测,包括人力资源、后勤、采购、工程、营销和销售功能的
业务流程外包市场到2006年收入将达到1.2万亿美元,该市场2002年的收入是7120亿美元。由于美国在这一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将占全球业务流程外包市场60%的份额。
4、工业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近几十年来,工业
生产性服务业在
发达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能够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服务的全方位支持。无论是诸如IBM、
HP等大公司的成功转型,还是
小型企业的异军突起,都必须在这条产业链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工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而发挥着中间功能,它们提高了
生产过程不同阶段产出价值和
运行效率,被定义在包括上游(如
可行性研究、
风险资本、产品
概念设计、
市场研究等)、中游(如质量控制、会计、
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的活动(如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换句话说,工业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环节之中。一个生产企业在
世界市场上保持
竞争地位的关键是保持“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阶段的服务优势,因为贯穿于生产三个阶段的服务在
产品价值链中开始胜过
物质生产阶段。生产性服务,无论是“内化”服务(即企业内部提供的服务),还是“独立”服务(从企业外部购买的服务),都已经形成了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差异和增值的主要源泉。这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市场经济非常必要的发展
软环境,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
市场资源强大的调配器。
战略选择
多年来,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
经济结构中增长最快的部门。例如,在OECD国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以及经营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1/3。同时,近年来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制造业
中间投入部分的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不断升高,服务投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实物投入的增长速度,可以说,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
1975年,Browning和Singelman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概念,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Hubbard和Nutter(1982) Daniels(1985)等人,认为服务业可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领域是消费性服务业以外的服务领域,并将货物储存与分配、办公清洁和
安全服务也包括在内。Howells和Green(198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保险、银行、金融和其他商业服务业,如广告和市场研究,以及职业和科学服务,如会计、法律服务、研究与开发等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服务。还有,
香港贸易发展局认为
生产者服务包括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以及与贸易相关服务。再有,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以上是一些学者和机构从服务活动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认识。
还有一些学者和机构从服务功能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定义。Gruble和Walker(1989)、Coffer(2000)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不是直接用来消费,也不是直接可以产生效用的,它是一种中间投入而非最终产出,它扮演着一个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用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同时,Gruble和Walker还进一步指出,这些生产者大部分使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因而他们的产出包含有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服务,于是生产性服务能够促进
生产专业化,扩大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生产,从而提高劳动与其他
生产要素的生产率。Hansen(1990,1994)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而发挥着中间功能,其定义包括上游的活动(如研发)和下游的活动(如市场)。
美国商务部又进一步将这种中间功能的形态分为两类,一类是“联合生产性服务业”,总部与外国生产性服务业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占生产性服务业总量的10%);另外一类是“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直接与国外厂商、私人企业、国外政府的合作(占生产性服务业总量的90%)。我国学者钟韵、
闫小培(2005)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
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费性服务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总体上看,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中间需求性服务业(而非最终需求),并且具有专业性和知识性的特点,在这些方面的认识上基本达成了共识。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所包括具体活动的外延上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在这里,我们主要采用《十一五纲要》中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延分类。因此,我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是市场化的中间服务(非最终
消费服务),即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
中间投入的服务,并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的特点,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重要的行业和部门。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随着
企业规模的扩大和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内部的服务项目不断的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专业生产性服务业,同时也使得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外部化。实际上,就是制造业企业将一系列以前由内部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活动进行垂直分解(Noyelle,1988),实施外部化,将研发、设计、内部运输、采购等
活动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企业。企业将其内部的非核心的服务性经济活动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来做,不仅使制造企业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根据IDC公司的预测,包括人力资源、后勤、采购、工程、营销和销售功能等
业务流程的全球外包市场到2006年收入将达到1.2万亿美元。
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这一现象本身来看,伴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如弹性
生产方式的采用)和专业分工细化的趋势,制造业企业基于自身核心竞争力,对
价值链进行分解的趋势也就变得非常明显,它们将自身价值链的一些支持活动,甚至是
基本活动都外包出去,例如,人力资源活动、
会计活动、研发设计、采购活动、运输、仓储、售后服务,等等。这些外包出去的业务就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产业,这些产业在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自身的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同时分工也更加细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的也在不断降低,
规模经济效应和
学习效应不断得到释放,进而又推动制造业企业将更多业务进行外部化,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从
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建立在
成本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
企业外包活动的发展。如果将企业视为一个
生产函数,那么企业需要组织多种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才能够生产出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同时,企业又必须寻求成本的最小化,即通过获得成本优势来赢得市场优势。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各种
生产要素做出“做”或“买”(make or buy)的决定,是在自己内部生产还是在外部
市场采购,因为这一决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
成本结构、制造方式、
组织结构,以及
区位选择。也就是说,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外部的组织能够做得更有效率,同时成本更低,那么此项活动就应该由外部的组织来完成;反之,如果企业自身能够做得更好,则应该选择自己做。
科斯在《
企业的性质》一书中就曾探讨过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并引入了
交易费用这个概念,来对企业内部化和外部化的活动进行解释,并认为伴随着
社会分工的深化,制造商和
服务提供商之间交易数量将会扩大,只要
劳动分工的
边际收益大于交易费用的边际增长,那么劳动分工就会进一步细化,同时还会促进制造业
生产效率的提升。
如果我们进一步将内部化-外部化的概念引入,就可以发现,事实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本身就是内部化—外部化活动特征变迁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将生产性服务业的
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种子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见图1)。
在种子期内,制造业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生产性服务基本上是企业内部提供,还没有形成一个外部的生产性服务市场,但是,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对生产性服务产生了极大的需求。
在成长期内,外部的生产性服务市场逐步形成,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活动逐步开始外部化,同时,外部的生产性服务供应者之间的竞争也开始表现出来。在该阶段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仅有那些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的制造业企业,还有那些知识密集和创新程度相对较低的
一般性制造业企业。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在该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又表现为两类特征,一类是成本驱动的成长模式;另一类是差异化驱动的成长模式。前者主要是那些标准化和日常性的生产性服务业,后者主要是信息和知识更加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当然,这种区分是为了对生产性服务业成长更好的理解,实际上,在生产性服务业成长过程中两种模式或特征通常是同时表现出来的,并没有十分清晰的边界。
在成熟期内,生产性服务业的
市场细分程度更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也更高,既有标准化的服务,也有定制化和创新型的服务。同时,在该阶段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将来自于各类企业。
人类社会经过工业社会发展到
后工业社会(或者说是
信息社会),相应地
经济活动也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服务业尤其是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日益紧密,并呈现出互动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制造业的
中间投入品中服务投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在产品制造过程中
信息服务、员工
培训服务、研发和销售服务的投入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主要体现在:
(1)制造业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如通讯产品和家电等;
(2)随同产品一起出售的有知识和技术服务等,最明显的就是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紧密相连;
(3)服务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指引着制造业的
技术进步和
产品开发方向。
实际上,在制造业服务化的同时,服务产业化的趋势也逐渐明朗,某些
信息产品可以像制造业一样批量生产,形成
规模经济优势。例如,IBM公司在20世纪90 年代成功由制造型企业转型为服务型企业等均有力说明了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随着信息
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将会呈现互动融合
发展趋势。
另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从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在制造领域的作
用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初以辅助管理为主的润滑剂作用,发展到20世纪70-90年代以
管理支持功能为主的生产力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向以
战略导向功能为主的
推进剂作用,见左侧表。
三、现阶段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大战略意义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
发展模式、提高
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我们更好地抓住未来
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我国服务业和整体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门类都较为薄弱,由此决定了我国服务业整体竞争力的低下和结构的非优化,形成了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的非良性循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其现代化水平,可以从
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促进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推动服务业供给总量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二是有利于推动
需求结构的改善,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效率的提高将有利于减少经济增长对高投资和高
资本积累的依赖,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有益于改变
投资率畸高、
消费率偏低的局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
消费需求为主导方向转变。
2、有利于提高我国参与
国际分工的地位,培植动态
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的
比较利益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深度和广度的日益提高,在参与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益匪浅。但总体上看,我国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处于中低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利益更多地流向发达成员,我国直接获益相对较少。其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高水平的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控制了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取得了
支配权。我国如能尽快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将有利于逐步改变这一局面,推动我国参与
国际竞争战略从单纯依靠
廉价劳动力的静态
比较优势模式向发挥人力资源综合优势和培育人力资本的动态竞争优势模式转变,逐步进入和战略国际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从而能够在参与
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更大化利益。
3、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
中国制造”的转型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对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具有关键意义。一是
现代工业和制造业已经广泛融入研发、
产品设计、
品牌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成分,对
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有
直接作用;二是
现代市场营销服务不仅可以发现
市场需求,还具有创造市场需求的功能,对于企业开展市场
需求导向的创新活动具有
重大影响;三是现代金融服务和专业服务等都是
企业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四是
现代物流和
供应链管理等广泛应用了信息技术成果,是产业
创新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有利于我国摆脱旧型
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为
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
中间投入,占领经济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不断挖掘
经济效率提高的源泉;二是有利于加快
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应用,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更好地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三是创新和效率提高以及
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升级,将大大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近年来,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上世纪90年代,
全球物流业年均增长7%以上,高于同期
GDP增幅,2003年,全球物流市场规模达3.5万亿美元。同样,
金融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不仅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一些新技术也在金融服务业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金融服务业也表现出多元化、集群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美国
纽约、英国
伦敦、日本
东京等少数城市已经占据了全球主要的金融业务,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就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而言,从2000年到2004年,全球信息服务业的规模从6660亿美元增加到11740亿美元,到2005年有望达到13750亿美元。同时,从
区域市场的未来发展来看,北美和欧洲信息服务业将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而亚太地区将成为重要的信息服务业
新兴市场。就生产性服务业而言,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迅速,仅以
研发服务业为例,1996—2004年间,美国研发服务业的
年均增长率就达到 9.9%;1990—2001年间,
加拿大研发服务业的年均增长率就超过10%;1996—2001年间,英国研发服务业的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 16.8%。综合来看,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生产性服务业发达国家,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1、健全的
法律法规支持和保障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
生产性服务业在许多发这国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了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制定了一系列法规,逐步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等
运输市场的管制,通过激烈的
市场竞争使
运输费率下降、
服务水平提高。1977-1978年制定 “航空规制缓和条款”,1980年提出的“铁路和
汽车运输的条款”,1984年制定的“航空条款”,1991年颁布《
多式联运法》大力提倡多式联运的发展。在促进
金融服务业发展方面,
美国国会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2000年英国颁布的《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都对促进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促进
信息服务业方面,
美国政府先后颁布了《电子信息自由法案》、《个人隐私保护法》、《公共信息准则》、《削减文书法》、《消费者与投资者获取信息法》、《儿童网络隐私保护法》、《电子隐私条例法案》等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另外,在促进商务服务业发展方面,美国、英国、日本等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或专业资格认证程序,从制度上保证了商务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运作的规范化进程以及契约签订的严谨程度。
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它们都通过组建行业协会的形式来加强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管理。在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美国、日本、德国的物流协会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美国物流协会由个人和公司会员组成,拥有3000多个会员;日本的
物流系统协会(JILS)和日本物流学会;德国的物流协会拥有6000多个会员。这些协会不仅协助政府做好
物流规划、制定政策、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同时还开展物流研究,指导行业发展,举办交流活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各种
专业培训,为物流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在促进
信息服务业方面,日本的信息处理振兴事业协会(IPA)、信息服务产业协会(JISA)、日本数据处理协会(JDPA)、西格马系统等等,这些行业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职责,它们既是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同时也对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促进商务服务业发展方面,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就是通过
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
自我管理的,日本也参照美国的做法,成立了公认会计师协会。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企业在缺乏决策支持或出现问题时寻找专业服务机构的意识,还能通过信息的沟通与互动,进一步构建分层次竞协作相结合的
市场结构,培育成熟的专业服务
市场体系。
3、完备的基础设施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
发达国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看,基础设施建设是生产性服务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促进物流业发展方面,德国政府不仅提出了
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两头衔接与集疏以
公路运输为主,做到宜
水则水、宜路则路,多式联运的运输战略。同时还把大力培育和建设货运中心作为
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德国已经先后兴建了20多个货运中心,到2010年,全国总共将建设30-40个货运中心。在实施措施上,德国政府通过新的
通信技术来帮助改善物流并促进装卸,促进货运代理和运输商之间的合作。另据统计,在日本政府在认定的结构改革特区中,有关发展
国际物流特区构想的就有15项,除了
北九州的
国际集装箱港口外,
横滨市国际物流特区、
川崎市国际
航空物流特区,都在加紧实施之中。再有,在促进
信息服务业发展方面,美国政府先后提出了“国家
信息基础设施”(
NII)行动计划和建设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GII)的倡议,旨在建立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并通过
卫星通讯和电信光缆连通
全球信息网络,形成信息共享的
竞争机制。
从
价值链分析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的
价值增值更多地体现在专业
服务人员与客户之间不断交流和沟通上,实际上,生产性服务人员的知识储备、专业化水平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此,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都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
培训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以保证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它们都建立了多层次的专业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
职业教育等。同时,在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倡导下,还全面开展了在职教育,建立相应的
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值得强调的是,协会的职业培训工作非常注重以实践应用和实际操作为主。再如,日本、德国就建立了科学、开放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它们通过确立了专业人才
能力开发和客观评价的体系引导培训教育工作,并从世界各国引进生产性服务领域的专业人才,促进生产性服务领域的人才的流动。其中,德国从2000年8月1日开始就开始实施了“
绿卡计划”,旨在从国外引进2万名电脑人才,以满足国内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的需要。根据德国劳动局中介中心的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6月,正在申请和已经得到绿卡的人数达到了7588名。
五、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03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4658.0亿元,是1990年的5.7倍。随着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拓展城市能级、扩大城市就业的重要领域。到2004年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共有从业人员3122.9万人,占全部服务业从业人员的20.3%。1997~2004 年生产性服务业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
贡献率达到23.6%,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产业总量仍然不足,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由1990年的43.5%降至2003年的37.4%,比美国低20多个
百分点;
传统服务业份额过高,200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
邮政业占全部
服务业增加值的17.4%,明显高于美国(7.9%)、日本(8.8%)、德国(8.8%)的水平;地区发展差异拉大,东部地区占全国产业总量的比重达到58.0%,增长贡献率达60.4%;
新兴服务业投资不足,大量投机性资本涌向
房地产业,2004年房地产业占服务业投资比重41.9%,
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只有6.1%;
民间资本和
外商投资进入仍有种种壁垒和限制,2005年生产性服务业
吸收外资 71.3亿美元,只占全部外资的11.8%。总体上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瓶颈:
1、改革步伐缓慢,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发展动力
由于体制、政策的原因,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普遍高于工业,管制过多、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行业对
非国有经济和外资也没有完全开放。较高的进入门槛和狭窄的市场准入范围将绝大多数潜在投资者拒之门外,甚至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也难以进入。
所有制结构单一,造成服务业部门资源流入不足,弱化了竞争机制在产业发展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其结果是服务业创新不足,
企业经营效率低下,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一些“热门”行业的
价格水平明显高出国际市场,不仅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
消费者需求,
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的
成本效益也难以得到真实反映。较低的市场化程度还导致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和不成熟,凸显了市场分工的
不确定性,抬高了市场
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削弱了工业企业外包生产性服务的内在动力。
2、工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性服务需求不足
在我国
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受竞争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影响,相当数量的企业还在采用传统以至陈旧的
生产模式,
竞争策略主要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
产业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工业企业产业链过于侧重实体产品的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
产品成本比重较大,外包项目主要以产品生产为主,
外包服务不多且涉及面窄,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市场销售、人力资源、外购信息技术等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 2000年,我国制造业
中间投入中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只有12.0%,远低于美国的32.6%、德国的28.4%和日本的26.6% 。对国有及
国有控股企业来说,由于
劳动用工体制僵化,业务调整和人员精简还面临着高昂的交易成本,导致对
外包服务需求不足,也束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3、外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本地各类廉价资源(劳动力、土地和环境等)对接由跨国公司主导的
国际产业转移,迅速扩大
产业规模和
经济总量,逐渐成为
东部沿海地区越来越普遍的工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即外资企业与本地经济的
产业关联薄弱。外资制造业中加工型、出口型、生产型企业居多,而且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呈现“二少一多”特征。即外资企业对本地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需求少;产品设计、
关键技术、零部件依赖于进口,对本地研发或技术服务需求少;产品
直接出口多,而且多进入跨国公司
营销体系。此外,外资制造业所需的高级
管理人员培训、
物流服务、
法律服务、广告策划、
市场调研等商务服务,也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内在的产业关联被割裂,产业链向服务业增值部分的延伸受到抑制。
4、
工业布局相对分散,城市化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没有形成有效集聚
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
城市规模结构有较高的
相关性。一般说来,
高附加值、为生产服务的、新兴的服务业往往与
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资源、信息和产业,是服务业产业化的基本载体。长期以来,由于在战略上没有充分重视城市对工业发展的聚集和支撑效应,我国
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进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脱节。2004年,
城市化率与
工业化率之比仅为1.0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值。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和工业布局相对分散弱化了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导致服务业面临
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偏低等问题。制造业链条上的
技术研发、人员培训、
经营管理、
会计服务、
法律咨询、
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得不到相关支撑
服务体系的协作与配合,大量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务活动不得不在工业企业内部消化完成。
随着
中心城市在区域范围内集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产业要素能力的大幅提升,
区域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基础不断被瓦解,建立基于
比较优势和产业链区别定位之上的区域分工体系越来越具有
经济性和现实意义。但是,作为各城市互设壁垒、低效率
同质化竞争的制度基础,
分税和
分灶吃饭的
财税体制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也出现了工业领域的“顽症”——低水平重复建设、
过度竞争和
资源浪费。例如,以
长三角为中心的
华东地区,机场数己达每万
平方公里0.8个,超过美国
平均数0.2个,已经成为国际上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长江江苏段南京往下内河港口林立,能力一扩再扩,现拥有万吨级
码头泊位100多个,但大多货源不足、浪费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的
区域分工,重复建设、结构雷同不可避免地要降低服务业增长的集约化程度,牺牲增长效率。
6、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政策性歧视
在分工和专业化机制的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从工业内部独立出来,通过外包方式演变为专门的
产业形态,这既是我国工业发展高级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环节。生产性服务业的成败关键在于专业化的服务质量及其成本水平能否使工业生产效率得到改进。显然,这也应是相关政策取向和措施选择的主要着力点之一。但是,目前服务业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政策性歧视问题,对产业发展构成了明显的束缚和
抑制作用。其中,反应强烈的主要是服务业用水、用电和用地政策与工业政策的巨大反差。此外,在一些服务业领域的开放上也存在外资“
超国民待遇”问题。某些服务业领域对外资开放但迟迟不对内资开放。如果仅仅依靠国有企业和外资,不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
民间资本的积极介入,必然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重大隐患。
六、战略途径与对策建议
1、消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
体制性障碍,积极引入和强化市场竞争
加快对
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步伐,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推进非基本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加大服务业对内和对外开放力度,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产业要素投向现代服务部门,提高竞争程度,推动产业升级。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
其他投资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对于有利于制造业升级、解决就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
税收优惠、放宽审贷条件、项目融资、设立
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充分调动
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建立公开透明、高效规范的
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对产业发展的
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全面清理涉及服务业的
行政事业性收费。积极推进产业
标准化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健全完善
行业自律机制,减少和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专业化服务企业的分工优势
对重点行业实施税收优惠。物流企业将承揽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其全部收入减去其他
项目支出后的余额,作为营业税计税基数。研发、设计、创意等技术服务企业可认定为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新办从事
物流技术和咨询服务、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在技术改造中使用国产设备时,享受
所得税减免优惠。经批准的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
再担保机构从事
担保业务的收入,享受营业税减免优惠。各级政府要设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对影响大、带动作用强、具有
示范效应的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贴息或补助,重点扶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金融业、
商务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
3、加强
产业关联,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
实行“
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
运营成本。进一步完善劳动
用工制度,强化企业
内部资源、
业务整合的
自主性。引导和推动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
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
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围绕外资制造业,有针对性地吸引关联性外资服务业进入,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
集成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规范服务业竞争秩序,降低
服务外包的合作风险。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
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建立信息
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
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
4、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
技术创新机制,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建设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
科技投入,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
战略联盟,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
技术标准。增强企业
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促进各种形式的知识流动与
技术转移。广泛普及和应用
先进技术,加快电子化、自动化进程,用信息化改造
传统服务业。重点扶持
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
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对品牌创立、管理与延伸进行战略规划,由传统的接单经营转向
品牌经营。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以商标、专利等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和重组。引导中小企业灵活采用
品牌特许经营、品牌租借、贴牌
与创牌并行等方式,使自身的
劳动力成本、
营销渠道、
客户资源等优势与知名品牌
有机结合,借知名品牌扩大自身的规模和实力。
5.优化
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
深化户籍管理、
土地流转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打破束缚
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引导制造业向城市周边集中布局,依托制造业集聚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
有效需求,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的功能区域,以功能区、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实现园区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
市场化运作新机制。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
财政支持等形式,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区域性集聚。尽快消除针对服务业的政策性歧视,对生产性服务业在用水、用电和用地上实行与制造业同等政策,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应给予与工业开发区相同的政策扶持。
6、加强
区域协调,构建职能划分合理、比较优势突出的层级
区域分工格局
制定并实施
区域规划和
区域政策,并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以加强对
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健全
市场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
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探索区域发展的利益
调整机制,对区域协调中
可能发生的地方利益流失尝试引入补偿机制。依据
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不同城市的
功能定位。超大和
特大城市要突出在金融、物流、商务服务、
信息服务、
教育培训等行业上集聚要素和向外辐射的核心能级。大城市作为区域性、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中心,要承担传递超特大城市
辐射效应的区域性“增压”功能。
中小城市要利用产业
垂直分工和产业链的延伸性,承接大都市产业
扩散效应带来的发展机遇,形成
城市间融合配套、错位分工、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近年发展
Hansen(1990,1994)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而发挥着中间功能,其定义包括上游的活动(如研发)和下游的活动(如市场)。
美国商务部又进一步将这种中间功能的形态分为两类,一类是“
联合生产性服务业”,总部与外国生产性服务业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占生产性服务业总量的10%);另外一类是“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直接与国外厂商、
私人企业、国外政府的合作(占生产性服务业总量的90%)。
我国学者钟韵、
闫小培(2005)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
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费性服务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
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总体上来说,生产性服务业又称
生产者服务业,在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
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者在生产者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服务,是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
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也可理解为服务生产的外部化或者市场化,即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从
企业分离和独立而去的
发展趋势,分离和独立的目的是降低
生产费用,提高
生产效率,提高
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
“生产性服务业”
内涵和外延也随着经济
社会发展不断变化。2006年出台的
“十一五”规划就明确提出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
交易成本,提高
资源配置效率。在“十一五”规划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被确定为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2011年出台的
“十二五”规划则提出,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
服务产品和
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
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
高技术服务业,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国务院2014年7月28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
第三方物流、生产性租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
检测认证、电子商务、
商务咨询、
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
品牌建设。
发展水平
中国服务业
发展水平仍然低于
发达国家,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
国际竞争力较弱,仍有很大的
发展潜力和空间。从全球看,近年来发达国家
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普遍超过70%,生产性服务业增速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发达国家依靠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
领先优势,主导着
全球生产网络和产品价值链,显著提高了
产业发展素质和
资源配置效率,获取了巨大的超额
经济利益。
总体上看,我国产业仍然偏重于
生产制造环节,在
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中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