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
北京市(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都之一,世界一线城市。截至2023年10月,北京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202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85.8万人。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黄帝之后人于蓟,在今北京市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
秦置广阳郡、蓟县(今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一带),共治蓟,同时设渔阳郡,渔阳郡治今怀柔区梨园庄东南,上谷郡治今河北省怀来县。
西汉广阳郡先后改为燕国、广阳国。王莽时期广阳国改为广有郡,上谷郡改名朔调郡,渔阳郡改名通路郡,蓟县改名伐戎县。东汉恢复旧称。
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广阳郡并入上谷郡。永元八年(96年),复置广阳郡。渔阳郡东汉期间徙治潞。三国魏广阳郡改为燕国,渔阳郡并入。北魏燕国改为燕郡,复置渔阳郡,上谷郡徙治居庸(今延庆区东)。北齐于燕郡置东北道行台,废上谷郡。北周东北道行台改为幽州大都督府。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渔阳郡。大业三年(607年),幽州改为涿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涿郡改为幽州总管府,后先后改为幽州大总管府、范阳郡、幽州大都督府、幽州都督府。建中二年(781年),析蓟县西境置幽都县,与蓟县共治幽州城。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
北宋初年,赵光义在高梁河(今北京市西城区)与辽战斗,北宋大败,对燕云十六州从此望眼欲穿。
辽会同元年(938年),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置幽都府,治南京城;蓟县改名蓟北县,与幽都县共同附郭南京。开泰元年(1012年),幽都府更名析津府,蓟北县更名析津县,幽都县更名宛平县。析津府辖6州、直辖11县,州辖13县,共24县。今辖区除延庆县外都在其内,延庆另属儒州。宋宣和四年(1122年),析津府改名燕山府,治燕京,辖12县。
金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改名中都,析津府改名永安府,治中都城。翌年,永安府改名大兴府,下辖大兴、宛平、安次、漷阴、武清、香河、昌平、良乡、永清、宝坻10县,今通州、顺义直属中都路,大兴、宛平2县共治中都城。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突厥语:Khanbalik,意为“汗城”,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也就是元大都。元大都成为全中国的交通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从这一时期起,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二十一年,置大都路总管府,领左、右警巡2院,辖大兴、宛平、良乡、永清、宝坻、昌平6县和涿、霸、蓟、东安、固安、通、漷、顺、檀、龙庆10州,州领16县,大兴、宛平2县共治大都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永乐元年(1403年),燕王朱棣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以北平为北京,以“顺应天意”之意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初四,明太宗朱棣颁布《迁都诏》,改北平为北京,昭告天下迁都北京,十九年,改北京为京师,不称“行在”。洪熙初年,仍称“行在”。正统六年(1441年),罢称“行在”,定为京师,京师顺天府领5州、22县,延庆为京师直隶州。
明清时设置顺天府管辖首都地区,地位与北京市类似,但管辖面积不同。清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也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置四路同知,分辖所属州县。乾隆期间,顺天府共辖24州县,延庆县属宣化府。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并签订《北京条约》。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打进北京,大量文物被侵略军和坏民劫掠。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在京与十一个国家签署了《辛丑条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北京内外城设46区,内城26区,外城20区;三十四年,内城合并为13区,外城合并为10区。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再并内城为10区:中一区,中二区,内左一区至内左四区,内右一区至内右四区;外城10区为:外左一区至外左五区,外右一区至外右五区。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民国伊始,北京市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民国三年(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范围规格与顺天府大致相同,直辖于中央政府北洋政府。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战争后,首都迁回南京,撤销原京兆地方,北京市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后改为北平市,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民族革命战争。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1日,入侵北京的日本军队宣布投降,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接收北京市,并重新更名为北平。北平市所辖范围较之前顺天府、京兆地方及北京市为小,大致包括今西城区东城区全境,朝阳区大部、海淀区南半部、石景山区南部和丰台区北半部。1949年1月,在原国民党时期20个区的基础上临时划定32个区,4月将32个区合并为26个区,6月接管任务完成后调整为20个区。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领25万国民党军队投向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建都朝代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2年,北京市由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同年7月,将河北省宛平县全部及房山、良乡2县部分地区划归北京市。
1956年3月9日,撤销昌平县,将昌平县所属行政区域(高丽营镇除外)划归北京市,并命名为昌平区。将河北省通县所属的金盏、长店、北皋、孙河、崔各庄、上新堡、前苇沟等7个乡归北京市。
1958年3月,河北省通县专区所属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等5县及通州市划入北京市。其后撤销西单区西四区两区,合并设立西城区;撤销东单区东四区二区,合并设立东城区;撤销前门区,并入崇文区宣武区二区;东郊区改名为朝阳区;撤销石景山区,分别划归丰台区、海淀区和门头沟区京西矿区改名为门头沟区;撤销通县和通州市,合并设立通州区;撤销良乡区、房山区二区,合并设立周口店区;撤销大兴县,改为大兴区;撤销南苑区,划归朝阳区、丰台区和大兴区;撤销顺义县,改为顺义区。10月,河北省所属怀柔、密云、平谷、延庆4县划入北京市。
1960年1月7日,撤销昌平区,恢复昌平县;撤销顺义区,恢复顺义县;撤销通州区,恢复通县;撤销大兴区,恢复大兴县;撤销周口店区,恢复房山县。至1960年底,北京市下辖东城、西城、宣武、崇文、海淀、朝阳、丰台、门头沟等8区和昌平、延庆、怀柔、密云、顺义、平谷、通县、大兴、房山等9县。
1967年8月7日,撤销石景山办事处,设立石景山区
1980年10月20日,设立燕山区
1986年11月11日,撤销房山县、燕山区,设立房山区。以原房山县和燕山区的行政区域为房山区的行政区域。
1997年4月29日,经国务院(国函[1997]30号)批准,同意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以原通县的行政区域为通州区的行政区。
1998年3月3日,经国务院(国函[1998]17号)批准撤销顺义县,设立北京市顺义区,以原顺义县的行政区域为顺义区的行政区域。
1999年9月16日,北京市撤销昌平县,设立昌平区
2001年3月2日,北京市撤销大兴县,设立大兴区
2002年2月7日,北京市撤销怀柔、平谷两县,设立北京市怀柔区平谷区
2010年7月1日,北京市撤销原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原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销密云、延庆两县,设立北京市密云区延庆区。至此,北京市告别县治时代。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北京市共辖1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北京市人民政府驻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东经115°20′至117°30′,北纬39°28′至41°05′之间,地处海河流域中部。总面积16410平方千米。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市与天津市相邻,并与天津市一起被河北省环绕。
地形地貌
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的特点是山地多、平原少,北部为中低山区,东南部是缓斜的平原,其中山区面积约占61%,平原面积约占39%。全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市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主要山脉有太行山和燕山山脉。
北京市西部为西山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燕山山脉。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东灵山,海拔2303米。最低点三垡位于通州区,海拔7米。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气候
北京市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北京市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112~136千卡/厘米。两个高值区分别分布在延庆盆地及密云区西北部至怀柔东部一带,年辐射量均在135千卡/厘米以上;低值区位于房山区霞云岭附近,年辐射量为112千卡/厘米。北京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800小时之间。最大值在延庆区和古北口,为2800小时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日照为2063小时。夏季正当雨季,日照时数减少,月日照在230小时左右;秋季日照时数虽没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时;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少季节,月日照不足200小时,一般在170~190小时。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北京市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在海河汇入渤海(蓟运河除外)。
北京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
北京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约为29.21亿立方米,平均年可开采量约24~25亿立方米。一次性天然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55.21亿立方米。
2013年北京市总用水量35.3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1.4%。其中,生活用水14.5亿立方米,增长4.3%;工业用水5.6亿立方米,下降3.4%;农业用水12亿立方米,下降3.2%。
矿产资源
北京市已发现的矿种共67种,矿床、矿点产地476处,列入国家储量表的矿种44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黑色金属矿产4种,有色金属、贵金属及分散元素矿产11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5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15种。共有产地300处,其中黑色金属产地49处,有色金属产地35处,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产地43处,化工原料非金属产地68处,建材及其他非金属产地75处,煤炭产地30处。
植物资源
北京地带性植被类型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并间有温性针叶林的分布。林、草覆盖面积达到10122.78平方千米,占北京市域总面积的61.69%。沙质地表面积为0.79平方千米。
大部分平原地区已成为农田城镇,只在河岸两旁局部洼地发育着以芦苇香蒲慈菇等为主的洼生植被,但多数洼地已被开辟为鱼塘,在搁荒地及田埂、路旁多杂草;湖泊,水塘中发育着沉水和浮叶的水生植被。
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表性的植被类型是栓皮栎林、栎林、油松林和侧柏林。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森林覆盖率增大,其下部以辽东栎林为主,海拔1000米至1800~2000米,桦树增多,在森林群落破坏严重的地段,为二色胡枝子、榛属、绣线菊属占优势的灌丛。海拔1800~1900米以上的山顶生长着山地杂类草草甸。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8%,森林蓄积量达到3164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63平方米,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达到9070亿元,林地绿地生态系统年碳汇能力达880万吨。
动物资源
北京地区的动物区系有属于蒙新区东部草原、长白山地、松辽平原的区系成分,也有东洋界季风区、长江南北的动物区系成分,故北京市的动物区系有由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区系特征。截至2009年,此动物区系中有兽类约40种,鸟类约220种,爬行动物16种,两栖动物7种,鱼类60种。
截至2023年4月15日,《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收录的野生动物种类已经由596种增加至608种,新增加的12种全部为鸟类。
人口民族
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
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9.3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961.2万人相比,十年增加228.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2.8万人,年平均增长1.1%。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3.8%下降2.7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口为84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8.5%。与2010年相比,增加137.3万人,增长19.5%,年平均增长1.8%,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上升2.6个百分点。
户别人口
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8230792户,集体户907136户,家庭户人口为19014338人,集体户人口为287875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3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45人相比,减少0.14人。
城乡人口
北京市常住人口中,从城乡构成看,城镇人口1912.8万人,乡村人口271.5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6%。
常住人口性别构成
北京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1195390人,占51.1%;女性人口为10697705人,占48.9%。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2.1。
常住人口年龄构成
北京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591507人,占11.9%;15~59岁人口为15002998人,占68.5%;60岁及以上人口为4298590人,占19.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12060人,占13.3%。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7.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中,0-14岁常住人口26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2.1%;15-59岁常住人口1455.2万人,占66.6%;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465.1万人,占21.3%。
2022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84.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1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6%;常住外来人口82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8%。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7‰,死亡率为5.72‰,自然增长率为-0.0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7%,运行在年度调控目标内。
2023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8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19.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7.8%;常住外来人口824.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7%。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3‰,死亡率为6.13‰,自然增长率为-0.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4%。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构成
北京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0845166人,占95.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47929人,占4.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2034012人,增长10.8%,年平均增长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46715人,增长30.8%,年平均增长2.7%。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80.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1%。其中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1个,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壮族苗族7个民族人口超过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区是朝阳区(14万人)和海淀区(13.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区是怀柔区(8.5%)和密云区(7.5%)。
老龄事业
北京市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
2021年9月6日,北京市老龄协会正式发布了《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0)》。202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2.43岁,北京市百岁老年人已达1438人。
2016~2020年,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逐年增加,从59.5万上升到63.3万,增加3.8万人。2016~2020年,百岁老年人逐年增加,由751人上升到1438人,增加687人;其中,女性百岁老年人总量高于男性,且逐年增长。202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2.43岁。
《北京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
2024年8月消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北京市加快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出台了《北京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等系列配套政策,初步构建起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在内的公平可及、综合连续、覆盖城乡、就近就便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框架。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 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76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5亿元,下降4.6%;第二产业增加值6525.6亿元,增长0.4%;第三产业增加值37129.6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构成为0.2︰14.9︰84.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0.0万元。
2023年,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0.3%。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指数为100.0、同比指数为101.7;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指数为98.8、同比指数为97.8。
2023年,北京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81.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5357.1亿元,增长10.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71.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71.7亿元。
2023年,北京市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18766.7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1061.5亿元,增长10.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3%,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1875.4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1%,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新设科技型企业12.3万家,增长15.9%,占全市新设企业的41.4%。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202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4.6%。其中,实现农业(种植业)产值135.6亿元,增长5.1%,粮食播种面积134.2万亩、产量47.8万吨,分别增长16.6%和5.3%;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79.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量207.5万吨,增长4.3%;受2022年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收官、基数较高影响,林业实现产值65.9亿元,下降20.6%。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21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6%,实现收入36.2亿元,增长12.7%。
2022年,北京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2.0%。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29.8亿元,增长2.3%;林业产值86.5亿元,增长1.4%。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7万公顷,增长26.0%,粮食总产量45.4万吨,增长20.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98.9万吨,增长20.1%;年末生猪存栏量36.8万头,下降37.7%,生猪出栏量32.2万头,增长4.3%。设施农业播种面积48.7万亩、实现产值59.8亿元,分别增长4.3%和3.3%。农业观光园1027个,实现总收入18.4亿元。实际经营的乡村旅游接待单位(农户)7105户,实现总收入13.7亿元。
第二产业
2023年,北京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00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9%,五大装备制造业增长10.6%,汽车制造业增长5.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0.9%,医药制造业下降21.7%(剔除新冠疫苗生产因素下降4.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3113.6亿元,增长2.9%。其中,内销产值21342.7亿元,增长3.4%;出口交货值1770.9亿元,下降2.5%。高端或新兴领域产品生产中,风力发电机组、液晶显示模组、新能源汽车、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分别增长68.8%、39.2%、35.6%和26.7%。
2023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807.9亿元,比上年增长3.6%;实现利润总额1692.3亿元,下降1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9%,比上年下降1.15个百分点。
2023年,北京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272.5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在本市完成3951.1亿元,增长4.3%;在外省完成10321.4亿元,增长3.9%。本年新签订合同额20099.2亿元,下降0.6%。
第三产业
 202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663.1亿元,增长6.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514.4亿元,增长13.5%;接触性行业明显恢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65.3亿元,增长20.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53.1亿元,增长21.1%。
2022年,北京市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8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0.5%。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量1.1亿件,快递业务量19.6亿件。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55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2.6%。
2023年,北京市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8]32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量1.1亿件,快递业务量22.7亿件,增长16.1%。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9]63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2%。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32.9万个,其中4G基站16.3万个,5G基站10.7万个,5G基站比上年增加3.1万个。年末移动电话用户为4021.1万户,其中5G用户数1986.5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49.4%;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84户/百人。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933.4万户,增长6.4%,其中千兆用户数达到228.7万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66.1亿GB,增长13.0%。
2022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218628.8亿元,比年初增加18899.2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97819.9亿元,比年初增加8786.9亿元。
2022年,北京市证券交易额18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5%。年末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拥有上市公司162家,比上年增加80家;拥有总股本213.5亿股,增长70.1%;北交所上市公司全年发行股票18.0亿股(其中公开发行17.5亿股),增长1.2倍;融资金额达到167.0亿元(其中公开发行163.8亿元),增长1.2倍。
2022年末,北京市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758.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全年各类保险赔付支出776.0亿元,下降7.5%。
2023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7%,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0万亿元,增长13.2%。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0%,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9万亿元,增长13.4%;人民币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0万亿元,增长4.3%。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575.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0%。
全年证券交易额21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债券交易额162.0万亿元,增长18.0%;股票交易额39.2万亿元,下降2.4%;基金交易额10.0万亿元,增长44.0%。年末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239家,年内新增77家;总市值增至4496.4亿元;全年股票交易总成交金额7272.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倍;北证50成份指数全年累计涨幅为14.9%。
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2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财产险和人身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17.9亿元和2686.8亿元,分别增长8.1%和17.9%。全年各类保险赔付支出878.4亿元,增长13.2%。其中,财产险和人身险赔付支出分别为345.2亿元和533.2亿元,分别增长23.2%和7.5%。
2023年,北京市接待旅游总人数3.2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0.2%;实现旅游总收入5849.7亿元,增长1.3倍。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27亿人次,增长79.8%,国内旅游总收入5731.2亿元,增长1.3倍;接待入境游客116.8万人次,增长3.8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6亿美元,增长2.8倍。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总人数36.3万人次。
2023年,北京市的市场总消费额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14.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62.7亿元,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5485.2亿元,下降2.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5.0%、29.8%和23.4%,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3.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8.0%。
2023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5.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1%,其中制造业下降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分别增长47.1%、11.4%和10.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2%,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6.1%。
2023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0.4%。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7%,办公楼投资增长19.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19.9%。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2531.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0%。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257.1万平方米,下降29.2%。全年房屋竣工面积2042.2万平方米,增长5.4%。
2023年,北京市地区进出口总值36466.3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进口30466.3亿元,与上年持平;出口6000.1亿元,增长2.0%。北京地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19222.0亿元,占地区进出口总值的52.7%。
2023年,北京市新设外资企业1729家,比上年增长22.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7.1亿美元,下降21.2%。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8.1亿美元,占42.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2.5亿美元,占23.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3.0亿美元,占16.8%。
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32.0亿元,首次超过金融业,增速和占比均居北京市首位,主导地位不断强化。
数字经济
2021年,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北京市将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2022年7月30日,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成果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上,《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2)——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正式发布。这是北京市首次以蓝皮书形式集中展示数字经济发展成效与成果。2021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16251.9亿元,占GDP比重达40.4%,比重位列全国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918.1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54.87%。近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设企业年均增加1万家,北京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8000多家,占北京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19%。数字经济大型企业数量逐年增多,收入千亿级企业由2018年的2家增长到2021年的5家;百亿级企业由2018年的39家增长到2021年的58家。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北京市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二。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北京市是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全国高等院校的中心,聚集了全国数量最多的重点大学。
2022年,北京市研究生教育招生14.6万人,在学研究生43.5万人,毕业生11.4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16.6万人,在校生60.3万人,毕业生15.4万人。全市成人本专科招生3.0万人,在校生7.8万人,毕业生3.9万人。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7.5万人,在校生19.9万人,毕业生5.0万人。普通初中招生12.1万人,在校生35.6万人,毕业生10.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9.0万人,在校生108.4万人,毕业生13.3万人。幼儿园入园幼儿17.9万人,在园幼儿57.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2.0万人,在校生5.5万人,毕业生1.3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110人,在校生7722人,毕业生1666人。
2022年,北京市共有民办高校15所,在校生5.4万人。民办中等教育学校124所,在校学生2.6万人。民办小学41所,在校学生3.8万人。民办幼儿园1037所,在园幼儿24.5万人。
2023年,北京市研究生教育招生15.2万人,在学研究生45.5万人,毕业生12.1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17.6万人,在校生61.8万人,毕业生15.4万人。全市成人本专科招生3.0万人,在校生7.6万人,毕业生3.0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2.1万人,在校生5.9万人,毕业生1.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0万人,在校生21.7万人,毕业生5.9万人。普通初中招生13.5万人,在校生37.1万人,毕业生11.0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3.5万人,在校生116.2万人,毕业生14.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296人,在校生7825人,毕业生1788人。幼儿园入园幼儿16.4万人,在园幼儿51.5万人。全年共有民办高校15所,在校生5.7万人。民办中等教育学校(不包括技工学校)125所,在校学生2.9万人。民办小学38所,在校学生3.8万人。民办幼儿园1045所,在园幼儿21.3万人。
科学技术
北京市是全国最大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有中国科学院等科学研究机构和号称中国硅谷的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每年获国家奖励的成果占全国的三分之一。1998年来,每年都成功举办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题的大型国际活动——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2017年12月,北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成立。
2022年11月17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确定为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工作的试点地方,试点工作期限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
2022年,北京市专利授权量20.3万件,比上年增长2.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8万件,增长11.3%。年末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7.8万件,增长18.0%。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1463件,增长10.7%。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2.0件,比上年增加17.8件。全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95061项,增长1.6%;技术合同成交额7947.5亿元,增长13.4%。2022年,北京首次跻身全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前三,综合得分80.39。
截至2023年末,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77家,占全国的28.1%。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4支子基金,基金总规模64.4亿元。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1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45家。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8万家,累计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3万家。截至年末共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18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年末共有独角兽企业114家,市场总估值5215亿美元。
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0.8万件,比上年增长22.4%。年末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7.4万件,增长20.2%。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1438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6.95件,增加24.97件。全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06552项,增长12.1%。技术合同成交额8536.9亿元,增长7.4%;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6758项,增长14.9%,成交额748.7亿元,增长1.1倍。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3.0”在语言、视觉多模态上取得突破,涌现出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夸父”、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首个精通3D任务的具身通才智能体“狮子座”、“朱雀二号”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液氧甲烷火箭等多项重大创新成果。
医疗卫生
2023年末,北京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518个,比上年末增加307个。其中,医院765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3.9万张,增加0.5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3.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4.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4万人,注册护士15.3万人。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29088.1万人次。
文化事业
2023年末,北京市共有公共图书馆(含国家图书馆)20个,总流通1882.5万人次;国家档案馆18家,馆藏纸质档案1168.8万卷件;备案博物馆226家,其中免费开放107家;文化馆18个,文化站339个。北京地区登记在册的报刊总量3516种,出版社223家,出版物发行单位11007家。全年引进出版物版权6322件,版权(著作权)登记110.1万件。年末有线电视实际用户614万户,其中高清电视实际用户325万户,超高清(4K)实际用户213万户。全年制作电视剧28部872集,纪录片157部,网络剧39部,网络电影60部,网络微短剧102部,网络动画片38部。全年生产电影144部,共有30条院线309家影院,共放映电影338万场,观众5040.9万人次,票房收入27.7亿元。全年共有339家表演场所举办演出49524场,比上年增长1.4倍;观众人数1138.5万人次,增长2倍;演出收入合计23.0亿元,增长2.7倍。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合计206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北京市是“博物馆之都”,注册博物馆多达151座。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世界最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
北京市拥有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为北京图书馆,始建于1909年京师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也是亚洲较大的图书馆之一。
2022年8月7日,2022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将在中轴线北地安门外举办。
2022年8月,“双奥之城·长城之约”2022北京市长城文化节开幕。
2022年9月1日,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北京市开幕。
2022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700.3亿元,占GDP比重为11.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2%,比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高1.5个百分点。同期,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3782亿元,占GDP比重为4.46%; 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8.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2022年,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08.5亿元、246.6亿元和4345.2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3%、5.2%和92.4%。与2021年相比,文化服务业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分领域看,2022年,全市文化核心领域增加值为4176.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8.9%;文化相关领域增加值为524.0亿元,占比为11.1%。与2021年相比,文化核心领域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
北京市曾举办第一、二、三、四、七届全国运动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北京残奥会2014年国际泳联花样游泳大奖赛、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9年北京市共有体育场馆共有6149个。北京市成功举办夏奥会与冬奥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已成为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中心平台。
北京市主要体育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北京工人体育场、五棵松体育馆国家网球中心、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首都体育馆、北京大学生体育馆、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北京射击馆、丰台垒球场月坛体育馆
2023年,北京市运动员共获得国际性比赛奖牌58枚,其中金牌34枚、银牌12枚、铜牌12枚;获得全国性比赛奖牌180枚,其中金牌62枚、银牌56枚、铜牌62枚。全年北京残疾人运动员共获得国际性比赛奖牌87枚,其中金牌36枚、银牌30枚、铜牌21枚;获得全国性比赛奖牌16枚,其中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6枚。
人民生活
“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创建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北京市将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努力实现净增100万中等收入群体,“在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023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752元,比上年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从四项收入构成看,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1632元,增长8.1%;人均经营净收入1026元,增长13.6%;人均财产净收入12280元,下降1.1%;人均转移净收入16814元,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50元,比上年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58元,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7,比上年缩小0.05。
2023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7586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97元,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6277元,增长10.7%。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1.3%,其中,城镇居民为20.8%,农村居民为27.8%。
2023年6月1日起,北京市婚姻登记实行“跨省通办”,不用返回原籍,可以就地办理。
社会保障
2022年11月17日,被确定为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在该地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参加个人养老金。
2023年末,北京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801.5万人、1418.4万人和1363.9万人,比上年末分别增加36.8万人、27万人和26.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504.7万人和1070.8万人。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的人数为180.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00.5万人。年末全市共有6.9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城市建设
在北京城市地下,密布着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管网系统。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给排水等多种管道,犹如分布于城市体内的血管和神经,持续地传输着巨大能量和信息,保障着城市的更新发展和市民的安全幸福生活。经2017年北京市第一次地下管线普查,北京市公共空间现有8.17万公里的地下管线。
2019年10月31日,北京市入选首批5G商用城市名单。
2019年12月15日,荣登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
2022年7月4日,入选住建部公布的2022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名单。
截至2022年10月,北京市已建成5条森林步道,总长度超过100千米。
2021年11月6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自2021年11月开始,北京市将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为期2年。重点探索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及探索建立城市更新配套制度政策。
交通运输
铁路
北京市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之一,国内线路主要有京九铁路京沪铁路京广铁路京哈铁路京包铁路京原铁路京通铁路京承铁路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京哈高铁京津城际铁路
在国际铁路运输方面,经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去往俄罗斯各城市、经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去往蒙古国都城乌兰巴托和朝鲜都城平壤以及去往越南都城河内的列车均从北京市发车。
北京共规划铁路全国客运枢纽8个,其中7个已经投入使用。
航空
北京市境内共有两座大型机场,分别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场之一,是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的主要运营中心,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行政属朝阳区),距北京市中心20千米。旅客吞吐量在2012年达到8192.9万人次,仅次于美国哈兹菲尔德~杰克逊亚特兰大国际机场,位居全球第二。首都机场和北京市区间由北京市首都机场高速公路、首都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连接。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的交界处,于2019年9月25日正式通航。2021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共完成旅客量吞吐量25051012人次,货邮吞吐量185942.7吨。
北京市还建有5座机场:北京南苑机场(已关闭)、北京良乡机场、北京西郊机场、北京沙河机场、北京八达岭机场。
市内交通
北京市老城区(二环路以内)的城市道路是棋盘式的格局,横平竖直。东西方向的道路有长安街复兴门建国门)、平安大街东四十条豁口至车公庄)、广安大街广安门广渠门)。南北方向的道路有中轴线,从玉蜓桥雍和宫的东线和开阳桥到积水潭桥的西线。东线路过方庄、红桥、崇文门东单东四北新桥和雍和宫;西线路过菜市口宣武门西单西四、新街口。因为天安门广场紫禁城的原因,北京市的中轴线分为北中轴和南中轴。北中轴从地安门向北,经鼓楼北辰路,达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南中轴从前门向南经天桥永定门,达三营门。南中轴和104国道重合。
2023年末,北京市公路里程22433.2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211.1公里,增加14.8公里。年末城市道路里程6256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7公里。
2023年末,北京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1285条,比上年末减少6条;运营线路长度29738.5公里,减少435.4公里;运营车辆23385辆,减少80辆;全年客运总量20.9亿人次,增长20.9%。年末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7条,与上年末持平;运营线路长度836公里,增加38.7公里;运营车辆7512辆,增加238辆;全年客运总量34.5亿人次,增长52.6%。
2013年,北京市出租车日均运送190万人次,占总出行量的6.6%,里程利用率约68%。2013年6月10日起调整北京市出租汽车价格标准,新的出租汽车价格为:3千米以内13元,基本单价每千米2.3元。燃油附加费每运次1元。低速行驶和等候费每5分钟早晚高峰期间加收2千米租价(不含空驶费),其他时段加收1千米租价(不含空驶费)。预约叫车服务费为提前4小时以上预约每次6元,4小时以内预约每次5元。单程载客行驶超过15千米部分收取空驶费,基本单价加收50%的费用。
京A(1996年前);京B(出租车);京C(1996年);京E(1997年);京F(2002年);京G(郊区户籍车);京H(2003年);京J(2005年);京K(2006年);京L(2007年);京M(2008年);京N(2008年);京O(公安);京P(2008年);京Y(郊区户籍车);京V(中央直属部队);京Q(2012年)。
主词条: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市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2014年12月28日,执行新票价方案,基价为3元,进行计程计价,且在乘车过程中设定4小时限时。
注:开通日期仅注明首开段开通日期,详情请浏览线路词条。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北京市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市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忽必烈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北京方言
北京地方语言音质清晰,节奏明快,声调高扬,儿化音的使用成为最显著的特征。北京地区早期以中原雅音为准,明清之际,伴随大量移民不断入京,逐渐形成了以河北口音为主,兼受东北语言影响的北京话。北京话京腔京韵,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为便于交流,清中期开始,确立以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历民国至1949年后,最终形成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成为各族人民最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
文物古迹
非遗及特产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很多地方特色的民风习俗:北京小吃、京剧京韵大鼓相声舞台剧、铁板快书、景泰蓝牙雕毛猴漆雕、赛蝈蝈和蝈蝈笼、吹糖人捏面人等等。
京剧是中国国粹。京剧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黄”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
宗教文化
北京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万,约占北京4%。北京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
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市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建筑文化
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市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2021年12月19日,北京文物局发布消息称,在北京市房山琉璃河遗址,2021年最新发掘的一座西周墓葬中出土了青铜卣。据介绍,青铜卣上的铭文出现“太保”“墉燕”“燕侯宫”等内容。有关专家认为,铭文中的“墉”字,是筑城之意,证实周王重臣召公亲自来过琉璃河遗址,并在此筑都。这篇铭文以文字资料实证了三千余年的北京市建城史,在世界城市史研究上具有独特价值。
北京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北京城中心、南北中轴线上,原为明清两代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从明到清共有24位皇帝在此临朝执政并居住。紫禁城东西宽约753米,南北长约961米,周围环有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四周各有角楼一座。故宫占地72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内有大小院落90余座,房屋980座,共计8704间,皆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东城区永定门内,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祭坛,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形制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后经不断改扩建,至清乾隆年间最终形成南北两坛、规制严谨的格局。天坛占地约27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析年殿、圜丘、皇穹宇、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等,还有九龙柏、七星石、甘泉井、望灯等古迹。
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海淀区颐和园路,是中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博物馆式皇家园林。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历时15年竣工。原名“清漪园”,是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的御园。清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光绪帝在原基址上按原规模重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作为慈禧太后的颐养之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颐和园,文物被抢劫一空,建筑遭到严重破坏。颐和园曾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场所。
主词条: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北京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筑。
北京市现存著名的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台寺云居寺八大处等。道教白云观等。伊斯兰教的北京市牛街礼拜寺等。藏传佛教(喇嘛教)的雍和宫等,天主教的西什库教堂王府井天主堂等。基督教的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堂、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等。
主词条: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指元、明、清时的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北京市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千米。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前门箭楼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紫禁城神武门景山地安门后门桥鼓楼钟楼。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起,就有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东华门西华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说:“北京市的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永定门、中华门、地安门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拆毁,后重新修建了永定门城楼。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主词条:北京城池
北京市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中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北京城门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门的总称。根据等级以及建筑规格的差异,分为宫城城门、皇城城门、内城城门、外城城门四类。明清北京城有宫城城门四座(一称六座)。
饮食文化
北京市被《福布斯》列为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北京市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
北京酥糖是中国三大名糖之一,其中尤以红虾酥糖为上乘佳品。红虾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酥、脆、香、甜”四个字。在制作上集中了传统工艺的精华,用料考究。一律选用优质榴花砂糖,高浓度葡萄糖浆和“二八麻酱”,经多次熬炼拔拉折包而成。这种糖皮薄酥脆、糖馅层次清晰,吃起来香甜可口,不粘牙不腻口,吃后不留残渣。
茯苓夹饼原是清朝末年的宫廷食品。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风味独特。因为滋补性强加上慈禧爱吃,所以身价百倍。
“驴打滚儿”是用黄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因此得名。“驴打滚”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细豌豆黄儿乃是清宫御膳房根据民间的小枣糙豌豆黄儿改进而成。其制法较精,是将豌豆煮烂过筛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后切成两寸见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色味俱佳,质地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属上品。
风景名胜
概述
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7处)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个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北京市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园林北海公园颐和园圆明园,还有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北京市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北京段)、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地质公园、15处国家森林公园
2021年,北京市接待旅游总人数2.6亿人次,比2020年增长38.8%;实现旅游总收入4166.2亿元,增长43.0%。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5亿人次,增长38.9%,国内旅游总收入4138.5亿元,增长43.7%;接待入境游客24.5万人次,下降28.2%,国际旅游收入4.3亿美元,下降10.4%。
旅游景点
旅游景区
香山公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淀区小西山东麓,距市区约20千米,占地约1.7平方千米,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因主峰香炉峰简称香山而得名。清乾隆皇帝在此兴建多处亭台殿宇,形成名噪一时的“二十八景”。乾隆十二年(1747年)赐名“静宜园”,名列“三山五园”。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洗劫。民国时期,建双清别墅,辟为香山公园。1949年3月至1952年,为中共中央机关办公处。1957年5月1日正式开放。景区四季各具特色,尤以秋季最佳。主要景点有碧云寺、五百罗汉堂、金刚宝座塔、双清别墅、昭庙、见心斋和翠微亭等。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即农历“重阳节”前后,香山公园成了登山远眺的好去处,园内南部山坡上连片的黄栌树,叶片由绿变红,满山红遍,香山红叶已成为北京著名景观。
松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延庆区西北部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中,景区面积46平方千米。野生动物有脊椎动物180余种,昆虫700余种。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05科、30属、713种及变种。经济植物400余种,天然油松林50多公顷。清嘉庆年间对此有“松柏葱翠,黛色横天”的碑文记载。区内的海坨山,海拔2199.6米,为北京第二高峰。景区内有百瀑泉、八仙洞、松月潭、雄狮饮水、金蝉望月和飞壁等景点。
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为北京市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延庆区东北部燕山丛中白河两岸,景区面积226平方千米。园区西起燕山天池,东至滴水壶,东西全长26千米,南北宽6~8千米,距离市区约100千米。园区内林木覆盖率达到80%,有植物780种,脊椎动物180种,全年平均气温8℃,夏季气温比市区平均低5℃。硅化木又称木化石,是中侏罗纪晚期的产物,距今约有1.4亿年。北京已发现的木化石群主要分布在延庆千家店镇下德龙湾村附近。延庆发现的木化石直立的树桩高约1米左右,年轮清晰可见,最粗的直径达2.5米。延庆木化石群规模大,而且有许多站立状的,为其他地方所少见。下德龙湾村木化石分布在两处:白河北岸、道虎窝山。公园于2002年开园,是全国唯一以硅化木为主要景观的地质公园。
十渡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房山区十渡镇,距市区约96千米,景区面积301平方千米。因从张坊溯水而上到十渡须经十个渡口而得名,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最宽处25千米。景区属于喀斯特岩溶地貌,以峡谷、峰丛、河谷地貌为特色,以岩溶景观、地质遗迹为主体,拒马河自西北至东南贯通景区,享有“青山野渡、百里画廊”之美誉。地质遗迹有惊险的“一线天”、神奇的“飞来石”、奇特的“石中石”、令人称绝的“太阳升”等12处地质奇观。主要景点有拒马乐园、东湖港、平西抗日烈士陵园、老帽山六壮士墓等,主要景观有笔架山、石人峰、九脸画山等。景区植被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国家级保护植物有青檀、胡桃楸、穿山龙、野大豆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有褐马鸡、水獭、中华鳖和细鳞产颌鱼等。娱乐设施有蹦极跳、悬崖跳伞、索道、攀岩、滑翔飞翼、漂流、划船、骑马等。同时,还盛产大红袍花椒、磨盘柿等20余种土特产品。近年来,景区先后举办了高台蹦极邀请赛、民俗旅游文化节、河灯节、十渡山乡过大年等节庆活动。
对外交流
截至2017年,北京市与72个国家的124个首都和大城市有友好往来关系,其中已与55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在读的外国留学生29452人。北京市现有外国驻华大使馆137个,国际组织和地区代表机构17个,外国新闻机构190个。在北京市设立的国外驻京代表机构已超过7000家,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已有185家来京投资。外国留学生17000多人。
2019年10月9日,北京市宣布解除与布拉格市友城关系并暂停一切官方往来。
参考资料:
著名人物
所获荣誉
2012年,北京市获得中国特色休闲城市——文化休闲之都称号。
2014年,北京市获得2012-2013年度中国城市公益慈善“首善之城”。
2015年,北京市当选为“2015中国十大智慧城市”。
2015年,北京市获“2015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称号。
2016年,北京市获得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北京市排名第一。
2017年,北京市获得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3位。
2017年,北京市获得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7年,北京市获得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2017年,北京市获得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7年,北京市在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排名第一。
2016年、2017年,北京市获得中国城市分级榜单第一位。
2017年,北京市获得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第一位。
2018年4月,北京市入选“2018畅游中国100城”。
2018年,北京市在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名第22。
2018年,北京市在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排名第一。
2018年11月,北京市在“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中排名第一位,为国家综合中心,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排名第七,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第二,2018年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数排名第1,GaWC发布2018年世界级城市名册,北京市位居世界一线城市第四位,英国皇家学会发布《2018~亚洲50强城市综合排名》,北京市位列第六位。
2018年12月,北京市在福布斯发布的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排名第一名。
2018年,北京市获得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一,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第2名。
2018年,北京市荣获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排名第1,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第1,被授予第二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2018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第2名。
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北京市排名第10。
2019年8月9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潜力城市20强榜单”发布,北京市进入前20名。
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北京市排名第10。
2019年9月,2019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排行榜第五名。
2019年9月19日,在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6)中排名第七位。
2019年9月23日,“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北京市排名第一。
2019年11月3日,“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TOP100”发布,北京市排名第一。
2019年11月12日,“2019年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榜单”发布,北京市位列第17位;“2019年全球可持续竞争力榜单”第38位。
2019年12月,北京市获“新时代中国繁荣城市荣誉”,2019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第一名,2019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第16位,中国“数字一线城市”排名第五,
2019年12月26日,北京市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4名。
2020年1月,“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发布,北京市排名第一。
2020年1月,北京市入选“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2020年3月,北京市成为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2020年6月18日,《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发布,北京市综合排名第一。
2020年7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重磅发布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北京市上榜。
2020年8月,北京市入选“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
2020年11月28日,北京市被评为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2021年2月,北京市入选交通运输部ETC智慧停车试点城市名单。
2021年4月16日,北京市入选2020年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1年5月6日,北京市等6市入选住建部官网公布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协同发展首批示范城市。
2021年7月12日,北京市入选商务部等8单位公布的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名单。
2021年9月2日,北京市东城区、石景山区入选全国首批30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
2021年9月8日,北京市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2021年9月,北京市入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超大城市”(按城区人口数排序)。
2021年9月,北京市入选《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10强,排名第一。
2021年9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公布,北京市入选特色基地(卫生健康、体育)。
2021年10月,北京市入选“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
2021年10月,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Kearney)发布《2021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在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排名中,北京市排名第6位。
2021年11月,北京市入选“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北京市上榜赛迪顾问公布的“2021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名单”,位列第一。
2021年11月25日,北京市入选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
2021年12月,北京市入选“2021城市数字化转型百强榜”第1位。
2021年12月24日,北京市被工信部列入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名单。
2021年,北京市入选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2022年1月,北京市入选2021年中国城市海外短视频平台影响力十大城市榜单,名列第一。
2022年2月,北京市列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名单。
2022年3月24日,北京市位列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八名。
2022年3月,北京市入选“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排名第二名。
2022年5月31日,交通运输部决定保留北京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2022年,福布斯发布了《2022福布斯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榜单,北京市排名第一。
2022年8月,北京市入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
2022年9月,北京市获评“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
2022年11月,“2022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北京市排名第一位。
2023年4月,新世界财富(New World Wealth)联合发布《2023年世界最富裕城市报告》,北京市排名第8。
2023年4月,北京市位列英国亨氏咨询公司4月公布的世界最富城市年度报告第八位。
2023年7月,北京市荣获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市)称号。
2023年7月,北京市被评估为国家低碳试点优良城市。
2023年9月6日,北京市入选2023数字百强市,排名第1。
2023年11月13日,北京市入选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
2023年11月,北京市荣获“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第1位。
2023年11月,北京市位列2022年度“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第1名。
2024年1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北京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24年11月,获得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
卫星图片
2021年8月24日晚上9点29分,当核心舱组合体划过北京市上空时,航天员聂海胜拍下了一张北京市夜景。在这张珍贵的照片中,在夜色中,北京市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右侧还有一颗金光熠熠的“星星”,那是北京市大兴国际机场。
在2019年,北京市的夜景亮度主要体现今中心城区和首都机场,以及正在举办世园会的延庆城区。到了2020年,除了中心城区和首都机场,大兴国际机场异军突起,成为了北京市南部地区最亮的区域。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这个区域夜在逐渐“点亮”。到了2021年,北京市夜间亮度进一步增强,城六区整体亮度提升。
参考资料
北京概况.北京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7 17:5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