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分区
华东地区,简称“华东”,位于中国东部。建国初期,华东区曾为中国六大行政区之一,为当时一级行政区,于1954年撤销,辖区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台湾等地,江西当时属中南区,后又划归华东区。1961年,华东经济协作区成立,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等地,1978年后撤销。
历史沿革
夏朝时期,华东地区分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等地。
周朝时期,华东分属宋国齐国纪国鲁国滕国吴国楚国莒国邾国等地。
秦朝时期,分属九江郡四川郡薛郡东海郡会稽郡砀郡闽中郡等地。
唐朝时期,分属河南道河东道淮南道江南道等地。
明朝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在全国设置十五个省级单位,称为“两京十三布政司”。华东地区分属南直隶(今江苏、上海和安徽)、山东、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清朝入关后基本沿袭明朝的行省制度,行政区划大致未变。1645年(顺治二年)改北直隶直隶省,改南直隶江南省,废除了南京为国都的地位。1667年(康熙六年),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含上海)、安徽二省,自此华东地区各省名称与今日大致相同。
1927年3月,国民政府设上海特别市,从江苏省上海县宝山县析出;同年5月,设南京特别市(首都特别市),从江苏省江宁县析出。1929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从山东省划出。自此,华东地区省级行政区划分别为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南京市、上海市、青岛市。
新中国建立初期,曾设华北区东北区、西北区、中南区华东区西南区六大行政区,为当时一级行政区。其中,华东行政区的辖区相当于如今的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和台湾省。行政委员会驻上海市,由饶漱石担任行政委员会主席。江西省当时属中南行政区。
1952年,南京直辖市、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和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合并为江苏省,南京由直辖市降为省辖市,省会南京市。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合并为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1954年6月,大行政委员会撤销,地方行政机构统一于省市地县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954年6月19日第32次会议决定)。
1961年,中央设置华东经济协作区,为全国六大经济协作区之一(非行政区划),包含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山东等地。1978年后撤销。
行政区划
区划
在中国官方现行的行政区划排序中,沪、苏、浙、皖、闽、赣、鲁六省市的排序依次是第9至第15位,上承第8位黑龙江省、下接第16位河南省。台湾省单列在全国最后,即第34位,上承第33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截至2016年6月,华东地区共有6个国家级新区,分别是浦东新区舟山群岛新区西海岸新区江北新区福州新区赣江新区。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区成立,2016年6月江西赣江新区成立。
主要城市
按照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省份顺序排序。最后的数字为该地区的电话区号。
省市简介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华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自北向南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及其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包括赤尾屿黄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某些礁石组成(台)等。总面积83.43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面积的8.7%,其中江西省面积最大,上海市面积最小。
地貌
华东地区地形以丘陵盆地平原为主,主要山峰有泰山黄山九华山武夷山等。其中,山地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山地、丘陵占福建省总面积的80%以上;丘陵、山脉、盆地等地貌占浙江省总面积70.4%;平原地貌则占江苏省的70%以上。台湾省大致分成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台地五大地形,超过一半的面积是东部的山区地形,可耕地占24%。山脉走向大致与地质构造分布一致,北半部主要为东北至西南走向,南半部则是北北西至南南东走向,五大山脉由东到花东纵谷平原的田园风光西分别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
气候
中国陆地气象地理一级地区区划中的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
华东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气候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集中于夏季,冬季北部常有大雪,通常集中在江苏省安徽省的中北部地区以及山东省境内。
华东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18℃。山东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毫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222.9亿立方米;安徽省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汛期5~8月或6~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55%~70%以上,丰水年与枯水年径流量的比值差达14~22倍;浙江省年均降水量为1600毫米左右;江苏省降雨年径流深在150~400毫米之间;台湾省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500毫米,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
水文
华东水系有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四大水系京杭大运河贯通四大水系,台湾省有浊水溪高屏溪淡水河等河流。此外还有太湖洪泽湖鄱阳湖日月潭等主要湖泊。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华东地区水资源丰富,中国五大淡水湖其中有四个位于华东地区,分别是江西省鄱阳湖江苏省太湖洪泽湖,以及安徽省巢湖,四个湖泊面积分别排中国五大淡水湖的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五。
华东地区境内河道湖泊密布,有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四大水系,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境内最大河流为长江,江西省境内最大河流为赣江,山东省境内最大河流为黄河,浙江省境内最大河流为钱塘江,福建省境内最大河流为闽江,台湾省境内最大河流为浊水溪
上海市境内河道(湖泊)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积率为9%~10%;江苏省有大小湖泊290多个,其中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2个;浙江境内有西湖东钱湖等容积100万立方米以上湖泊30余个,海岸线(包括海岛)长6400余公里;安徽省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汛期5~8月或6~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55%~70%以上,丰水年与枯水年径流量的比值差达14~22倍;江西省径流最大月份一般出现在6月或5月,各河最大月占全年径流量的22%左右;径流最小月份一般出现在12月或1月,各河最小月占全年径流量的3%以下;山东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毫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222.9亿立方米;福建省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8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汀江5条;台湾省流入海的大小河川达608条,其中长度超过100千米的河流有浊水溪高屏溪淡水河大甲溪曾文溪和乌溪。
矿产资源
华东地区矿产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矿种超过150种(含亚矿种)。其中,浙江省明矾石矿储量居世界第一(60%),萤石矿储量居中国第二;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被称为“中国水晶之都”;江西省各类固体矿产资源140多种,其中探明工业储量的89种;台湾岛发现的矿产资源约有110余种,具实际开发价值的不过20多种。
生物资源
华东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其中,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地区有中国最大的银杏树种植区;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45种,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山东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台湾省樟脑樟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居世界首位。
人口
截至2012年,华东地区常住人口约4亿,其中上海市常住人口2347.46万,江苏省常住人口7919.98万人,浙江省常住人口为5472.8万人,安徽省常住人口5988万人,福建省常住人口3689.42万人,山东省常住人口9733.39万人,江西省常住人口4503.93万人,台湾省常住人口2312.39万人。
华东地区主体民族为汉族,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华东地区有少数民族约360万人。其中浙江省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经济
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值,2017年以来,面对日益趋紧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政策调整,华东各省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全力破解发展难题,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国内需求保持旺盛,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投资总量稳步增长。
交通
轨道交通
文化
宗教
华东地区有五种宗教是得到中国政府承认的合法宗教,即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
方言
华东地区方言大致分为吴语江淮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冀鲁官话赣语闽语客家语徽语十大方言区。
饮食
华东地区拥有四大菜系中的两大菜系:鲁菜、淮扬菜,更有八大菜系中六大菜系:鲁菜闽菜苏菜浙菜赣菜徽菜,特色小吃自然也不少。
地域文化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另外,最具代表的就如地域三大显学的徽州文化,在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奇观、名山大川,而且有著名的人文景观、名园名景。
现代,“华东地区”仍然用作地区名,名义上包含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福建、台湾省也并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两个概念的交迭区。虽然在某些时候,福建省、台湾省名义上被列入华东地区,福建、台湾实际是属华南地区,闽台两省在文化上和人员移动等方面,多倾向于华南板块。尤其是福建省闽中南地区的华侨文化,跟广东省西江流域(广肇)、东江流域(惠嘉)、东翼沿海(潮州)的华侨文化,有着共同的历史源源和表现特征;国家一般将福建、广东两省共同视为重点侨乡。其中台湾省因特殊性被单列在全国最后,统计数据时一般也不包括在内。
旅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09:5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