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曾于1922-1991年存在的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简称苏联,是存在于1922—1991年的社会主义国家联盟。其由15个权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领土涵盖东欧的大部分。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朝鲜接壤;与瑞典美国隔海相望。由苏联共产党执政。
国名
苏联的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苏维埃(俄语:совет)一词是俄文的汉语音译,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苏维埃是俄国劳动人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起源于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由工人和起义的士兵直接选举代表组成的代表会议,称苏维埃。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缩写РСФСР)。1922年10月6日俄共(布)中央全会上,列宁提出成立新国家的建议得到通过。同年12月30日,在莫斯科大剧院召开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会上通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
历史
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革命形势迅速趋于成熟。1917年3月,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导致沙皇下台,俄罗斯帝国解体。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并存的局面。4月,列宁从国外回国,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积极进行宣传并多次领导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 9、10月间革命形势完全成熟,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于1917年11月7日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史称十月革命
革命后改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11月7日深夜,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会议在11月8日通过和公布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向各交战政府和人民建议结束战争,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规定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给劳动农民耕种。会议庄严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选举成立了工农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11月7-16日,苏维埃政权在莫斯科确立。1917年11月-1918年2、3月,首先从城市,然后到乡村,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作为全国国民经济管理机关。建立工农红军、工人民警和人民法院。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机关和各人民委员部
1918年1月,召开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批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正式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实行土地国有化,消灭民族压迫,废除等级划分、等级特权和等级限制,宣布所有居民统一称为公民,保证了无产阶级对国家和教育的领导。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后,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蓬勃高涨。
巩固政权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法国日本波兰美国等国因不满俄国单方面退出对德意志帝国的战争,以及沙皇俄国债务等问题,对俄国革命进行了武装干涉。国内有数量庞大、所占地域极其广阔的白军,由高尔察克邓尼金弗兰格尔尤登尼奇等分别在各地指挥,发起了反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苏俄内战。原俄罗斯帝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趁此俄国内战的良机,也相继建立了数个独立主权国家。经过近4年的俄国内战,在1921年,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苏维埃红军击败了白军,处决了高尔察克,将邓尼金弗兰格尔尤登尼奇等人赶出国境;并击败了外国军队的联合武装干涉,逼迫美国、英国、法国从列宁格勒、乌克兰和外高加索撤军,逼迫美国、日本从西伯利亚撤军,保卫了新生的苏俄政权,使其生存下来。
早在1917年底至1918年初,列宁根据苏维埃俄国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估计可能的发展道路时认为,革命和斗争的发展道路既可能是比较短的,也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1918年夏天,随着捷克斯洛伐克军的叛变和国内战争的爆发,俄国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国家资本主义随之中断。
国内战争结束后,俄国在1921年春天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国家资本主义。列宁在世时的新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21年3月到10月,新经济政策是从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开始的。粮食税就是国家用税收的方式向农民无偿地索取。但是用税收的方式取得的粮食,连勉强维持军队和工业企业都不够。粮食税同时还规定,农民在完成粮食税后留下的剩余粮食和其他产品可以用来自由交换,既可以同社会主义工厂的产品进行交换(或者说商品交换),也可以在各个小业主之间进行交换即自由贸易。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一阶段,虽然已开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但还被限制在地方的和非国营的范围之内。第二阶段国营企业也改行经济核算即实行市场经营方式,全社会都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经济运行的基础,经济领域一切经营主体都在市场关系的基础上运作,已形成完整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至此,列宁1918年春天的第二个假设,经过实践的修正和检验,已经变成了科学理论。与此同时,列宁国家资本主义的路线也最终形成。
苏联成立
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国内战争期间,为抗击共同的敌人,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和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开始,为了统一进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共产党提出了联合问题。
1922年8月,联共(布)中央成立了由斯大林主持的专门委员会,提出各苏维埃共和国以自治共和国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方案。格鲁吉亚领导人反对这一方案,遭到粗暴的对待。病中的列宁得知这件事后,立即写信给中央政治局,严厉批评自治化方案和一些人的大国沙文主义错误。列宁建议各苏维埃共和国按平等自愿原则一起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根据列宁的建议,1922年10月中央全会讨论通过新的文件,该文件得到了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党和苏维埃机关的热烈响应和支持。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正式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等4个加盟共和国。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规定,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苏联人民委员会为执行机关。条约还特别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步入强国
列宁逝世后,苏联面临着几个重大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是领导人的问题,二是政策的转向也就是如何以何种形式继续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其结果就是斯大林最高领袖地位的牢固确立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列宁逝世后不久,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冲突便公开化了。为了防止托洛茨基掌握最高权力也利用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矛盾,斯大林与后二者结成同盟。三人一起借口以前托洛茨基与列宁的分歧,很快就撤销了他的主要职务。不久,由于建设社会主义路线的分歧,斯大林击败了持反对意见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击败了三人后,斯大林提出了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大体上包括这样几点:一是苏联可以单独建成社会主义,二是经济行政计划化,三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四是高积累高投资,也就是要求轻工业和农业为重工业作出牺牲,这与第三点紧密联系。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以及他们的支持者反对这样的做法,他们组成了托季联盟反对斯大林,但是他们的方案却是不可取的。于是,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打倒了这些人,并在组织上清除了他们。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1928年1月,斯大林亲自到西伯利亚进行调查,首次提出集体农庄问题已成了当务之急,这实际上改变了1927年12月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五大的决议。党的十五大虽然提出了向大生产过渡的问题,但遵循的是列宁合作化的原则,强调自愿,国家帮助,而不是全面推行集体化运动,更没有集体农庄这个词。1928年4月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并没有采纳斯大林关于加快集体农庄建设的决议,重申坚持新经济政策。1929年4月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称,1933年农业中的公有经济的播种面积将增加到2600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17.5%,承认小农经济还有发展的潜力,要求党和国家给予帮助。但是,斯大林继续沿着自己所认定的道路走下去,发动了大规模的集体化运动,从1929年夏天起苏联进入了全盘集体化时期。稍后召开的党的十一月全会确认了斯大林所制定的方针,改变了十六大的决议。到1933年,99.8%的农户都加入了集体农庄。
1932―1933年间,乌克兰大饥荒爆发,使250―480万人死亡,当时苏联推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部分加剧了饥荒的蔓延,并阻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乌克兰独立后,西方政治家和部分学者认为1932―1933年大饥荒是苏联对乌克兰的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清洗”时期。在此期间,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枪杀。不少军界、经济和科学艺术界人士被清肃,苏联境内劳教所(古拉格)也大量增多,任何被怀疑为反动派或者间谍的公民、侨民都会被关进劳教所,甚至被枪决。而且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不仅仅只针对苏共中央,苏联军队高层,也波及普通苏联人民。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尤其是德日法西斯在东西两方面威胁着苏联的安全,所以苏联就谋求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改善来遏制法西斯的势力。30年代初,苏联提出了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于1933年12月12日通过了关于开展争取集体安全的决议。所谓集体安全,就是与其他资本主义强国在欧洲和亚洲建立一个区域性的集体安全体系。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做了许多外交努力,比如加入国联,与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签订友好条约。但是,英、法、美由于种种原因对法西斯实行绥靖政策,所以苏联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设想并没有落到实处。慕尼黑阴谋后,苏联与西方的关系恶化。1939年,苏联与英、法进行会谈,争取建成一个反对法西斯的联盟。但是,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谈判破裂。所以,不久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来保护自身的安全。
卫国战争
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采用绥靖政策安抚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使得苏联觉得西方国家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苏联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结盟建立欧洲共同防御体系而不果,与此相反,纳粹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却多次向苏联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1939年,苏联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终于和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的名义,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第二共和国、侵略芬兰并占领东欧部分地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强行并入苏联,此举加速了其周边国家向法西斯轴心国的靠拢,也使得苏联在二战初期颇不得人心。1939年苏联发动苏芬战争,在付出了巨大伤亡的情况下夺取了芬兰部分土地。苏芬战争充分体现苏联士兵缺乏训练和装备。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闪击苏联,苏德战争开始。1941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多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夺回了60多座城市。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彻底破产,粉碎了德军自二战开始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转折点。美国和英国及其英联邦国家都向苏联提供了直接的租借支持。
1943年初,苏联红军经过顽强抵抗,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苏军才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
1944年2月2日,苏联对1936年《苏联宪法》进行了修改,新宪法第18条称: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权与外国直接发展关系,签订协议并交换外交、领事代表。新宪法还赋予加盟共和国建立自己武装部队的权力。10月,苏联吞并中国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乌梁海地区。
1945年,苏联与中华民国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造成外蒙古独立。5月,苏联红军攻占了纳粹德国首都柏林柏林战役胜利,希特勒自杀, 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为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苏联军民付出了2700多万人(是战前人口的14%)牺牲的代价,6个加盟共和国被德国占领,1700座城镇和超过3.1万个工厂被夷为平地,四分之一的国民财富毁于战火。其中苏联红军阵亡达8668400人。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八月风暴行动),关东军被击毙83000人,被俘594000人。
加入冷战
二战末期,苏联和美英就战后世界的格局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参加雅尔塔会议的是美、苏、英三国首脑。三巨头经过协商便决定了战后许多涉及他国重大利益的问题。比如远东问题,就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来换取苏联在欧洲战事结束后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作战的承诺。在欧洲事务中更是这样,美英与苏联甚至私下划定了双方在欧洲的势力范围。雅尔塔体系创建了一个双重复合秩序。一方面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这是适用于全球的大秩序,而且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几乎人类生活关涉的所有问题都在其中;另一方面是大国竞争的传统秩序,或者说是强权秩序,主要关涉大国关系及战争与和平问题。两个秩序相互交织、相互制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力量逐渐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再加上苏联推行意识形态输出,在欧洲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美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1945年4月,哈里·杜鲁门接替罗斯福继任总统。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紧接着,土耳其希腊出现危机。为了阻止这些国家成为共产党的另一道铁幕,避免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所说的一个国家倾向于共产主义,将会在周边产生多米诺效应,杜鲁门提出后来广为人知的遏制政策——“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公开将美国的安全利益扩展到全世界,使遏制共产主义成为美国的基本国策,是美苏冷战的标志。美国国会经过激烈的辩论,于5月15日通过援助希腊、土耳其反对共产主义的法案。
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试爆了一枚当量为22000吨TNT的原子弹,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北大西洋公约》签订后,为阻止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苏联曾提出缔结对德和约主张,被西方国家拒绝。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巴黎协定》,决定终止对联邦德国的占领,吸收它加入北约组织,并允许其重新武装。在此情况下,苏联等8国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莫斯科举行欧洲国家保障和平和安全的会议,宣称要在组织武装部队和建立联合司令部方面采取共同措施以保证自己的安全。苏联、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8国于1955年5月14日在华沙签署了《华沙条约》,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规定缔约国保证以和平的方法解决它们的国际争端,并就一切有关他们的共同利益的重要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如果在欧洲发生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1953年2月底,斯大林夜间突发中风。3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部长会议召开紧急会议,马林科夫成为部长会议主席,然而斯大林的名字依旧出现在委员名单中(最后一位)。会议刚刚结束,斯大林就在克里姆林宫逝世。
战后改革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于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逐步登上权力的顶峰。苏共二十大把国内反对个人崇拜的斗争推向高潮。同时赫鲁晓夫着手对政治进行改革。主要表现在:加强集体领导,强调党政最高职务分开;努力改进苏维埃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整顿和改组内务机构,削弱内务部门和干部的特权,健全法制,平反冤假错案;建立干部更新制度,实行长期制和轮换制。这些措施有助于国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国内的政治空气开始活跃起来了,解冻文化也愈演愈烈。
赫鲁晓夫比较重视农业。首先,减轻农民负担,取消20世纪40年代就实行的义务交售制,而采取了农产品采购制,调整农业部门收购制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纠正违反物质利益原则现象,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其次,开展垦荒运动,提高粮食产量。1954年2月,党中央全会在听取了赫鲁晓夫的报告之后通过决议,决定在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大规模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第三,改组农业机器与拖拉机站,允许集体农庄购买大型农业机械,把自主发展农业的活力注入僵化的集体农庄制度,使得苏联旧有的农业体制受到了冲击。第四,大力推进种植玉米运动,发展畜牧业。第五,改革劳动报酬制度,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保障农民有稳定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性。第六,加速合并农庄,并将经济薄弱农庄变成国营农场。赫鲁晓夫的政策调整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改变了苏联农业十分落后的局面。
在工业上,赫鲁晓夫坚持斯大林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批评偏离这条总路线和把发展轻工业提到首位的倾向,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第一部类生产和第二部类生产的严重比例失调。在经济体制改革上。第一,撤销中央和加盟共和国的绝大多数部,把其管理权移交给105个经济行政区国民经济委员会在各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立各种公司、托拉斯等经济联合组织对企业实行具体领导。第二,把中央各部的大部分企业下放到各加盟共和国和经济行政区,各加盟共和国的许多企业则下放到经济行政区和地方苏维埃。该决议和法令以地区性的国民经济委员会代替各专业部来管理工业和建筑业,极大地扩大了地方权力。 第三,进一步贯彻物质鼓励原则,按照工作人员的劳动性质和熟练程度已发生的变化来改变工资制度,提高工作人员从个人物质利益上关心劳动成果,通过实行经济上有效的工资制度来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刺激因素。
赫鲁晓夫的改革曾取得过一定的成就。农业方面,1958年总产值比1953年增长51%。1959年粮食产量达13600万吨,比1953年增加5000万吨,庄员的人均收人从1953年的150美元提高到1958年的600美元。调整了农业结构,农业机械化程度大有提高。工业方面,1955年苏联绝大部分工业产量落后于美国。工业产值仅为美国的35%,到1964年工业产值已达到美国的65%。在一些主要的工业产品方面已接近或超过美国。1953—1963年,工业产值增加了1.7倍。平均每年增长10.5%,比美国快1倍。科学技术有相当的发展,并且部分地赶上了世界科技革命的进程。1954年6月2日,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同年8月12日,萨哈罗夫设计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57年8月26日,苏联首先发射了第一颗洲际导弹,同年11月4日,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赫鲁晓夫执政后,决定在重大国际问题与美国合作,尽量缓和东西方间的紧张关系。1959年访问美国,与艾森豪威尔总统在戴维营会晤,由此使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出现了普遍的缓和局势。他的目标是:通过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和军事工业,使苏联尽快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然后超过美国,取代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赫鲁晓夫非常担心美苏两国发生核战争,认为会因此而使地球毁灭。但他有时也犯冒险主义错误,如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曾冒与美国开战的风险。
全盛时期
1964年,赫鲁晓夫被以不流血政变方式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在解除了谢列平等人的威胁之后,跟柯西金波德戈尔内一起建立了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体制。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
勃列日涅夫结束了赫鲁晓夫的去斯大林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斯大林的正面形象,纠正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过度批判,但是他的思想与政策过度僵化,导致矫枉过正,反而使苏联国家与社会丧失了改革与进步的活力。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973年,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按照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1966年-1970年为5.1%,1971年-1975年为3%,1976年-1980年为2.3%,而按苏联学者估计以上三个相应时期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3.2%、与1.0%。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军费支出一直以很高的速度增长。1965~1979年军费开支增长了3倍以上,平均每年递增8%,进入70年代以后,从1972年开始苏联一跃成为世界上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它在70年代的累计军费开支超过美国20%~30%。苏联军备竞赛对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改革失败
1982年11月10日,长期领导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去世,原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继任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安德罗波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后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调整,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福利事业方面取得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在整顿劳动纪律与反腐肃贪,试水改革经济体制与完善经济机制的试验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部分措施也得到了苏联群众的大力支持。因此安德罗波夫也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安德罗波夫在因慢性肾病于1984年2月9日病逝,执政时间仅一年零三个月。随着他的与世长辞,苏联的安德罗波夫改革之路宣告结束。
安德罗波夫去世后,接替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是契尔年科。当时从契尔年科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威望来看,显然具有过渡性质。他执政仅13个月,虽然未能改善苏联国内外面临的困境,但保持了苏联政局的稳定,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在他执政期间强调政策的继承性,因此基本上保持了安德罗波夫时期的对内对外政策,首先在经济方面,主张对苏联的整个经济体制进行认真的改造,提出完善经济活动,改革管理形式和方法、将国民经济变成一种高效率的有条不紊的机制。指出,经济试验的实质在于给企业更多的权利,提高企业的责任感,摆脱中央过多的监督。
契尔年科逝世后,苏联进入戈尔巴乔夫时期。
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他的发言人将这个政策戏称为“辛纳屈主义”。这个政策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89年内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政治地震(东欧剧变)。
戈尔巴乔夫在政治上放弃苏联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实行多党制,将指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改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导致了苏共党内和苏联社会的思想混乱。八一九事件爆发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掌握了局势。戈尔巴乔夫同他一起展开了对苏共的清洗。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总统和苏联武装力量统帅职务,并把使用核武器的权力转交给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
政变解体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仿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1991年8月24日,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苏联开始走向解体。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他联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而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12月26日,代表们象征性举了手,苏联最高苏维埃自行解散,标志着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从法律和现实中正式结束其存在。
苏联解体后分裂为十五个国家,且大部分经济及军事力量由最大加盟国俄罗斯联邦继承。
疆域
国土面积
苏联地跨欧亚两大洲,位于欧洲东部中亚北亚。东西最远距离达1万多公里,南北约五千公里,总国土面积达到2240.22万平方千米,与北美洲面积相当。濒临黑海波罗的海北冰洋太平洋。隔海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日本的北海道岛南千岛群岛为苏联实际控制的日苏争议领土)相望。陆上分别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以及朝鲜相邻,其中同中国大陆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区有7300多公里的边界线。
苏联拥有42,777千米的海岸线,沿海边界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海岸线在北极圈上。摩尔曼斯克,因为有温暖的洋流湾流,而其他所有在北极圈以北的海岸都被冰封,冻结时间为每一年中的十个月。
行政区划
在1957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建议,把按行业和部门管理的模式变成按地域原则管理的新模式。为此成立了国民经济委员会。最初曾计划将全国分为20个大经济区,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国民经济委员会这个新体系被分成若干块,列入到行政区划网中:在俄联邦境内建立了70个国民经济委员会(占全苏行政区划总数105的2/3),覆盖了14个自治共和国及55个州和边疆区;莫斯科市设专门的国民经济委员会。
1962年赫鲁晓夫又建议修改宪法,打算用新宪法的形式将国民经济管理的新结构固定下来。宪法草案第94条规定,地方苏维埃根据生产和地域原则组成。赫鲁晓夫坚持要让最高苏维埃和其他苏维埃在经济领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民经济委员会成为苏联行政区划的第二种尝试。但是,扩大国民经济委员会的权利是同当时国家稳定的行政区划相矛盾的。这一改革触及到各部门干部的切身利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1962年11月,俄联邦国民经济委员会的数量减少到24个(全苏联减少到48个)。
1991年,几乎所有共和国都宣布自己为联邦共和国,五个自治州中的四个(阿迪格、卡拉恰耶夫—切尔克斯克、哈卡斯、戈尔诺—阿尔泰)也宣布自己是属于俄罗斯联邦成员的主权共和国;犹太自治州、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泰梅尔自治区、汉特曼西斯克自治区以及楚克奇自治区都提出要改称自己为自治共和国。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关于自由经济区的指示成为在建立市场关系条件下确定边疆区和州的地位的第一个正式文件。继滨海边疆区(1990年10月的纳霍特卡自由经济区)之后,1991年在阿尔泰边疆区、萨哈林、赤塔、克麦罗沃、加里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州等地都相继建立了自由经济区。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联邦中的联邦,加盟共和国中的自治共和国,边疆区或州中的民族自治区。
含巴什基尔、布里亚特等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1936年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分裂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3个加盟共和国。1940~1956年,存在过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56年并入俄罗斯联邦,改名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这时加盟共和国总数是16个,最后又还回到15个。
加盟共和国
苏联历史上存在过的16个加盟共和国:
政治
国体
苏联宪法》规定,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享有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组成。苏联是一个典型的苏式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
《苏联宪法》是确认和规定苏联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基本原则的根本法。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先后于1918年、1924年、1936年和1977年颁布了4部宪法。1918年7月10日第五次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根本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
政党
苏联宪法第6条规定苏联共产党为苏联唯一的执政党,苏联共产党及其2000万党员是国家的统治核心,每个工厂和集体农庄都要建立党的支部。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斯大林时代以后,为了避免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苏共实行集体领导的原则,谁能够掌握中央委员会的多数票,谁就能掌握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国家象征
1920年,苏维埃政府采用新国旗,由红、蓝、黄三色构成,长宽比为2比1,左边为垂直的蓝条,右边的红色旗面上有一颗五角星和交叉着的铁锤和镰刀,此旗后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国旗图案作了修改,为一面红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镰刀和铁锤图案。锤子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两者组合,是工农联盟的标志,也是共产党的标志。五角星既象征工、农每一只手的五指(劳动者),亦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红色是革命的颜色,黄色则是革命光芒的颜色。值得注意的是,苏联国旗的背面并没有图案,为单纯的红旗。
苏联国徽为椭圆形,图案中心绘的是:在一轮红日的万道光芒上照耀下的地球,地球上有镰刀和铁锤的图案,其含义与国旗同,冉冉升起的红日象征人类光明的未来。地球的上方有一颗五角星。红日、地球、五角星组成的主体图案周围有麦穗环绕,缠绕在麦穗上的飘带有15个加盟共和国的文字写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918年1月,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国际歌》作为国歌,1922年苏联成立后它成为苏联国歌。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末,苏联宣布社会主义胜利后决定更改国歌。经过几番争论,1944年斯大林拍板《牢不可破的联盟》成为国歌。赫鲁晓夫上台后,在苏共党内批判个人崇拜的运动中,原《牢不可破的联盟》的歌词被弃而不唱。1977年5月27日最高苏维埃批准了修改过的国歌,剔除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成分。
军事
军事体制
主词条:苏联红军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最高苏维埃部长会议。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海军服役3年,其他军兵种2年。
卫国战争中,苏联武装力量统称红军和红海军,战后改称苏联陆、海军,没有独立军种的区分。战后,于1946年正式建立了陆军、空军、海军三个独立军种。苏联恢复了国土防空部队司令部的建制:任命了国土防空部队司令,受炮兵司令领导。1948年,正式成立了国土防空军,与其他军种并列,1946年成立了独立的空降兵指挥部,辖空降兵、运输航空兵两主要兵种,任命了空降部队司令,直属国防人民委员领导。
军事力量
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枚原子弹;1946年,生产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米格9、雅克1;1947年开始生产四引擎活塞式轰炸机图4;1953年先于美国爆炸了氢弹。1947年,试射P1导弹;1949年,研制成功大功率液体火箭发动机;1950年,试射P2导弹。1963年制成导弹核潜艇。
截至1979年,苏军总兵力达365.8万人,拥有1398枚洲际弹道导弹,1028枚潜射弹道导弹,156架远程轰炸机,50000辆坦克,55000辆装甲战斗车辆,40700门火炮,大型水面舰艇248艘,作战飞机8479架。
1969年3月,在苏联的提议下,华约组织新成立了国防部长委员会、联合部队军事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外长委员会等机构。华约组织先后组建了两支武装部队:联合武装部队、一体化部队。
军队建制
到1991年,苏军分为5个军种:陆军海军空军国土防空军、战略火箭军。另有边防军和内务部队的建制。13个军区、4个舰队和1个分舰队,总兵力约370万人。
苏联是华沙条约组织的创始国,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蒙古国等国拥有驻军。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也驻有军队顾问或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
经济
综述
苏联在冷战期间,长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是经济强国,80年代后期被日本超过。但与实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不同,其经济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1928~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是苏联的工业发展不平衡。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空太空工业非常发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这也导致了解体后俄罗斯和其它原加盟共和国轻工业的严重不足。
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经济停滞到80年代演变为关键经济部门的危机:经济结构失衡,技术工艺落后。苏联80年代初已形成极度的军工经济特征。军品占机器制造业的60%以上,军事支出占国民总产值的23%;80年代末上述指标分别提高到80%和28%。苏联农业增速从60年代的 4.3%降至80年代初的1.4%。在此期间,工业增速从8.4%降至3.5%。消费部门长期衰退,限制了民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资源
苏联境内有丰富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等矿产资源,境内石油天然气煤炭油页岩铀矿铁矿锰矿铬矿钒矿镍矿铜矿汞矿锑矿、镁矿、铂族金属金矿银矿稀土、钪矿、铼矿、镉矿、金刚石石棉钾盐氦气等在世界上都有相当地位。能源矿产、贵金属矿产优势突出,主要矿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方森林有云杉冷杉落叶松等,统称为针叶林,苏联最大的自然区面积与美国的面积大小相当。在中纬度地区宽带扩展的针叶林地带,从芬兰在西部边界的上扬斯克山脉在西伯利亚东北部和南部海岸的贝加尔湖。大雅的孤立的部分被发现沿山脉,在乌拉尔南部,并在远东阿穆尔河流域。
境内有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伏尔加河第聂伯河等主要河流,有蓄水量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
工业
苏联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产国之一。1983年能源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的23%和19%。能源工业是苏联重点发展的基础工业部门,1971~1984年占全国工业总投资的31.3%。能源生产由50年代以煤炭为主逐步过渡到60年代煤炭与石油并重、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1983年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为:石油占43.4%,天然气占30.8%,煤炭占24.2%,其他占1.6%。
1950年苏联的石油开采量为5420万吨,1985年达到8.5130亿吨,增长了15倍左右。20世纪80年代,苏联极度依赖油气出口收入来维持经济运转,油气价格下跌使苏联国力遭受重创。能源出口收入占苏联外汇收入最高曾达到54.4%(1984年)。随着世界油价走低,石油出口收入从占苏联外汇收入的38.8%(1985年)下降到33.5%(1987年)。苏联只得靠提高出口量来弥补油价下跌造成的外汇收入的下降。1980年苏联占全球总产量的 19.5%,1990年苏联产量为5.705亿吨,占世界18%。
煤炭工业是传统的能源部门。1984年全国煤炭产量7.12亿吨,其中硬煤占78%。煤炭开采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顿巴斯库兹巴斯埃基巴斯图兹卡拉干达、坎斯克-阿钦斯克、伯朝拉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年合计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7.5%),其中顿巴斯和库兹巴斯均为世界大型煤田,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7.7% 和20.5%。
纺织工业为最主要的轻工业部门,产值占轻工业的60% 以上,1984年苏联棉、毛、麻织物产量居世界首位,丝织品产量次于美国和日本。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远离中亚产棉区的西部消费区。中央区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生产的棉、毛、丝、麻织品分别占全苏产量的70%、50%、45% 和65%。其次为伏尔加河流域、西南区、西北区和中亚。主要纺织工业中心有:莫斯科(棉、毛、丝、麻纺织)、伊万诺沃(棉、丝、麻纺织)、加里宁(棉、丝纺织)、弗拉基米尔(棉、麻纺织)、科斯特罗马(麻纺织)等。
苏联的主要工业地带集中在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乌拉尔山脉等地区。次要的工业地区包括波罗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窝瓦河)中下游。苏联自1922年开始实行经济区划。1982年11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苏联经济区为19个,分属西部、东部和西南部3个经济地带。
农业
苏联是农业大国,其农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1987年,粮食产量为2.114亿吨,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0.9%,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小麦产量为8331万吨,居世界次席。主要经济作物中的棉花、糖用甜菜、向日葵籽、长纤维亚麻的产值均占世界首位。各类牲畜存栏数中,牛占世界的9.4%,略少于美国;猪占世界的9.6%,仅次于中国,羊占世界的9.8%,居首位。1988年,其肉类产量为1920万吨,居世界第三;奶类产量10595万吨,居世界之首;鸡蛋465.6万吨,居世界第三。
苏联从1975年变为粮食净进口国,粮食进口激增。1970年净出口350万吨,1974年粮食进出口持平,1975 年进口上千万吨。1984年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达2680万吨。1986-1988年,食品短缺约为210亿卢布(在食品生产总额为1360亿卢布的情况下)。除大量进口粮食外,1989年进口肉类60万吨,奶油24万吨,植物油120万吨,砂糖550万吨,柑橘50万吨。
商业
十月革命后,苏联建立、发展了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和集体农庄商业三种经济成份的国营商业是全民所有制商业,是城市主要商业系统。
1976年底全国共有零售商业网点21.3万个,零售商品流转额为1397亿卢布,占全苏商品流转总额的69%;合作社商业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商业,是农村中的主要商业,1978年有社员54万人,零售商业网点约占全国零售商业网点的一半,1976年零售商品额为599亿卢布,约占全国零售商品流转额的29%。
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各有自己的批发和零售渠道。而集体农庄商业则对城市副食品供应起重要的补充作用,1980年其销售额为57亿卢布,占苏联零售商品总额的2%。集体农庄商业在可比较的食品销售总额中的比重平均占8%以上,而象马铃薯、新鲜蔬菜、水果、浆果、青菜、蜂蜜等产品则占30一40%。但在组织国内商业方面,国营商业始终掌握着商品流通周转命脉,居主导地位。
外贸
对外贸易方面,实行商品进出口许可制度,完全由国家实行垄断,国家计划,由国家计委以国家法令形式下达计划进行对外贸易。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主要进口项目是粮食和食品。1990年这两种物资在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50%。苏联从西方进口的机械设备包括成套石油开采设备,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980年的29.8%提高到了1990年43.8%。
人口
十月革命后,苏联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都在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87年1月止,城市数量已达到2176个,城市人口达1.8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6%。
1989年人口普查数字表明,总人口为286,731,000人。人口较多的共和国为: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中亚各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和吉尔吉斯) 出生率每年高达2.6%,而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为0.4一0.7%。
文化
语言文字
苏联有约130种原住民族的语言,俄语是苏联的官方语言,约1.375亿人口将俄语视为母语(1979年普查资料),大体有50种语言的使用人数低于3万人,自20世纪30年代起,苏联各民族许多语言的文字都以俄语(斯拉夫)文字形式为基础。
传统节日
苏联主要有八个公立假日,其他假日与公立假日合计约30个。民族节日按节日的内容可划分为:农事节日、庆贺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和游乐节日。
全民性节日有新年、苏联建军节(2月23日)、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胜利节(5月9日)、六一儿童节十月革命节(11月7日)等。十月革命节、五一劳动节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隆重的阅兵式。在1990年的十月革命节是苏联历史上最后一次阅兵式。职业性节日有地质工作者日(4月第一个星期一)、渔民节(7月第二个星期日)、海军节(7月最末一个星期日)、矿工节(8月最末一个星期日)、教师节(10月第一个星期日)、苏联警察日(11月10日)等。
文学艺术
苏联的文学、艺术、电影、出版工作由苏联共产党控制,在避免批评政治、作品经过审查的情况下允许自由创作。但是所谓消极、颓废的作品(相当于西方的先锋派艺术)受到限制和被禁止。
苏联作家机构为苏联作家协会。苏联时代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取得了伟大成就,例如,作家高尔基,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诗人叶塞宁阿赫玛托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和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小说家肖洛霍夫,导演塔可夫斯基,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舞蹈家乌兰诺娃等等,他们中许多人不仅在苏联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在艺术方面,苏联美学有两大代表性支柱——构成主义粗野主义。它们彼此独立又彼此融合,构成了苏联美学。在十月革命成功之际,先锋艺术家们希望新的艺术形式能够摆脱艺术家的孤傲和贵族阶级的铜臭,从而深入人民生活、体现工人阶级精神与共产主义理想。随着苏联的成功,艺术家们发扬了这种非理性的架空的艺术风格,逐渐演化出具有苏联独创意味的构成主义
科技
科技体制
为了借助俄罗斯科学院在世界科学界的名望,1925年苏联政府隆重庆祝科学院成立200周年,同时把俄罗斯科学院改名为苏联科学院。从1925年到二战前,苏联科学院被纳入苏联政府直属权限内(1933年);总部从列宁格勒迁到莫斯科(1934年);成立工程科学分部(1935年),以军事科研带动基础科学研究,提高军事科研和军工生产的整体水平;推荐苏共党员和军工管理人员成为院士;大幅提升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数量。但是,苏共领导人也通过建立沙拉什卡机构和大清洗,迫害、镇压知识分子。
1941年二战爆发,苏联政府建立了应对战争的动员式科研管理运行模式,依靠政—军—工—科—技一体化的高效社会组织管理网络,团结全民,最终赢得战争胜利。在这个体制中,斯大林拥有绝对指挥权,自上而下严格管控各级机构,并通过克格勃情报系统迅速获得信息反馈。科学家在体制中直接参与重要军事科研项目,与当权者建立了共生关系。
1945年以后,斯大林及后续苏联领导人保持并扩展了动员模式,把计算机、原子能的研发和综合利用以及航天领域纳入优先发展战略领域,打造了政—军—工—科—教五位一体化、具有刚性结构的国家化科技体制,在短期内取得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达到全面发展基础研究、保护国防工业和国家安全的目的。
1961年4月,国家科委改为苏联部长会议国家科研工作协调委员会。1978年起,改名为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航空航天
苏联航天研究起源于齐奥尔科夫斯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利用火箭进行太空飞行的设想。20世纪20—30年代,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中被广泛传播,激发了苏联公众对航天事业的极大兴趣。1924年,苏联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太空飞行研究组织——星际通讯组。1930—1933年,苏联研制出第一批液体火箭发动机和世界上第一台电热火箭发动机。1933年,苏联军事委员会批准成立世界首个国家级火箭技术研究机构——喷气科学研究所。这标志着苏联火箭研究被纳入国家军工科研体制。但是,随着领导人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在大清洗中遇害,苏联火箭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二战结束后,苏联以优厚待遇吸纳了大量出色的德国工程技术人员。经过5年学习和近30亿卢布的研发经费投入,苏联第一次自主设计、研制了V-2火箭的改进版——P-2火箭、世界第一个核弹运载工具P-5M火箭和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P-7。但苏联航空领域的主要负责人科罗廖夫更关注和平开发太空。他利用P-7在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率先开启了人类太空时代。1959年,苏联空间探测器月球—II号发回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图片。1961年,苏联英雄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1986年,苏联发射了和平号太空站,在2001年坠毁以前,它是人类最大的飞行器。1988年,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升空,象征着苏联航空技术水平的巅峰。
苏联的火箭技术与太空飞行研发经历了一个从专家自觉到政府顶层决策的过程,是苏联集举国之力对基础科学、应用科学、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设备进行战略选择、集成建构的过程,展示了政—军—工—科—教五位一体的国家化科技体制所具有的系统化、信息化、快速化等优越性,是苏联登上科技强国之巅的重要标志。
理论研究
1922年,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苏联科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指出,宇宙依然处在膨胀之中。1934年,苏联科学家帕维尔·切伦科夫切伦科夫辐射高能物理中,用于检测带电粒子并测量它的速度。
约飞,Α.Ф.是苏联科学史上的领袖型科学家,一生都处于苏联物理学发展的核心位置。约飞是苏联第一位从事半导体研究的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约飞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对半导体的性质、光生伏达电池、热电效应做了研究,50年代开始研究微型化,这些对苏联物理学和苏联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还在1918年倡导建立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该所是苏联物理学的摇篮和苏联物理学发展的中心,更是约飞学派的诞生地。约飞学派的主要成员有卡皮查库尔恰托夫朗道、鲁金斯基、谢苗诺夫、吉科因、米赫耶夫等许多人。他们中的谢苗诺夫、朗道、卡皮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约飞学派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成绩极具创造性,特别是在凝聚态物理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一领域的带头人物就是朗道,他对苏联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62年朗道因液态氦的基本理论而获诺贝尔奖。约飞和学派的其他成员也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20世纪20年代,卡皮查在英国时就开始了低温研究,1936—1938年研究了液化空气的新方法;1937年宣布液态氦超液态的发明,1940年发现氦由固态变为液态条件下的温度质变,被称为卡皮查质变,1978年因低温物理学领域的发明和创造同样获得诺贝尔奖。列夫·朗道还提出了著名的朗道十诫。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多数苏联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和原子物理学家都参加了由库尔恰托夫领导的与核武器研制相关的研究。库尔恰托夫是苏联原子武器计划的领导人,他为创建原子核的技术基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于1933年开始研究核物理学,并取得重要成果;1934年研究分支核反应,被称作电子轰炸;1935年发现同质异能现象。这些工作对研究核反应及动力学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丰富了他的原子核理论,更有助于他对重核裂变所做的一系列研究。1942年,由库尔恰托夫领导的莫斯科第二核武器研究室成立,其中坚力量还有亚历山大罗夫等。1949年苏联第一枚原子弹研制成功,约飞学派的成员都参加了其研制工作;1953年苏联爆炸第一枚热核炸弹,而且在库尔恰托夫的领导下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事业也有所发展。
1975年,由于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作出的贡献,康托罗维奇与美国经济学家佳林·库普曼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苏联经济学家。
交通
概述
由于幅员辽阔,人口、资源及工农业的分布很不平衡,因此运输对苏联经济的发展尤显重要。1984年全国货物总周转量为76821亿吨公里,其中铁路占47.4%,管道(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气管道)占30.8%,海运占12.1%,公路占6.2%,河运占3.5%,航空运输所占比重很小。1984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为14.41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其中电气化铁路营运里程为4.79万公里。
海运
海运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1982年100万吨以上商船总吨位为2379万吨,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海运中,远洋运输约占其货物周转量的2/3以上。 在黑海、波罗的海、北方、远东和里海5支商船队中,前4支主要承担远洋运输。80年代初,全国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大港仅12个,且绝大部分属综合性港口。黑海-亚速海是全国货、客运量最大的海域(70年代末占全国海运货物周转量的69%,客运量的65%)。主要海港有黑海沿岸的新罗西斯克敖德萨图阿普谢、伊利乔夫斯克、巴统波罗的海沿岸的文茨皮尔斯列宁格勒克莱佩达;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东方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等。
河运
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3条。自20世纪30年代起,苏联对欧洲部分的一些大河进行整治,建成了一系列通航运河及大型水利枢纽,沟通了伏尔加河卡马河顿河第聂伯河莫斯科河涅瓦河等6条大河,实现了白海波罗的海里海黑海亚速海五海通航。60年代以来,又建成了总长6600公里、水深3.65米的深水航道,将西部地区各大河连成一个完整的水运网。1984年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达13.7万公里。内河运输最繁忙的是伏尔加河水系,70年代后期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55%,客运量的48%。
铁路
苏联铁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铁路运输系统,亦是苏联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铁路总长度的70%,其中以欧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铁路网较稠密。
截至苏联解体前的1989年,苏联铁路运营里程长达14.75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其中电气化铁路里程居世界首位,总长5.38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36.5%;复线铁路区段总长5.38万公里,同样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36.5%;当年完成货物运输量逾40亿吨,运送旅客43亿人。苏联铁路承担全国55%的货物周转量和37%的旅客周转量。
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7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1984年全国有干线输油管7.83万公里,干线输气管16.5万公里。管道的基本流向为由东向西,即从西西伯利亚通往西部地区,部分管道进而往西通往东欧和西欧一些国家。此外,还有少量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向的管道,如由中亚通往中央区和乌拉尔的输气管等。
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主要承担客运。1984年全国民航线长102万公里,其中国内航线长83.8万公里,客运周转量占全国的18.6%,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航空港, 其他主要航空港尚有列宁格勒基辅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塔什干伊尔库茨克等。
民族
苏联有100多个民族:
外交
概论
截至1991年底 ,苏联与152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加入了500多个国际组织。苏联主要影响的地方有东欧及亚洲零星国家。
苏联促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创建于1949年,最初包括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13个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1950年后被苏联逐出了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在1960年和苏联关系恶化,实质上退出了社会主义阵营。后期越南、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国也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最多时达到17个国家。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和军事合作组织也相继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于1949年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共有包括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10个成员国。1955年5月14日,苏联等8国在华沙签署了《华沙条约》,在此基础上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长期进行军事竞争和对抗。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的对外战略思想再次倾向于国际主义,积极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严控卫星国,同时在第三世界扩张势力范围,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新的国家领导人后,开始收缩国际主义对外战略,与美国改善关系,在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全面的战略收缩,同时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与东欧
苏联在东欧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多数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或多或少的被苏联操纵。在冷战时期,东欧受苏联操纵或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及西方资本主义及保持中立的国家之间的界限被称为铁幕,铁幕以东为苏联的势力范围,组成华沙条约组织对抗北约。
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东欧国家:保加利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南斯拉夫及阿尔巴尼亚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不是和苏联同盟。奥地利部分东方领土是苏联的占领区,直至1955年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为止。
与亚洲
苏联在亚洲有很大的影响力,中亚、东亚、东南亚及中东有与苏联关系非常紧密的国家,尤以东亚及东南亚最为显著。苏联在冷战初期积极发展了与南亚国家的关系。
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亚洲国家:蒙古、阿富汗(至1979年)、越南、印度、老挝、南也门。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至1980年废止。
与非洲
苏联在非洲有零星的同盟国,这些同盟国主要集中在南非洲,以及东非洲。在苏联势力范围内或与苏联同盟的非洲国家: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埃塞俄比亚。
与美洲
主词条: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在中美洲亦有同盟国,主要为古巴等国。这些国家大部分都在苏联中后期、共产主义政权结束、苏联瓦解及冷战结束时与苏联脱离关系。
与中国
1935年3月23日,苏联与日本伪满洲国正式签署转售中东铁路给伪满的协议。
1937年8月21日,苏联与中国签署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开始扩大对华军事援助,以多种军援形式支持中国抗战。1937年至1939年,苏联与中国签署了3次共计2.5亿美元的贷款协议。同时派遣军事顾问参与作战指挥,组建志愿航空队来华参战。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签订同盟条约,苏联与德国、日本关系恶化。苏联为缓和苏日紧张关系于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日双方于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签订 《苏日中立条约》。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及其外长签订了关于日本问题的秘密协定,亦称“雅尔塔协定”。1945年4月,苏联宣布废除 《苏日中立条约》,8月8日,对日宣战。8月9日,苏军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8月14日,中华民国代表被迫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9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天,苏联即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次日,中国与苏联正式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1950年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朝鲜战争期间,苏方向中国提供了军事援助,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华的重点是156项基础工业设施建设。
19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援助也大大减少直至终止。1962年,中国与印度发生军事冲突(中印战争),苏方支持印度。1969年,中苏在边境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其中包括珍宝岛战役。同年8月,苏军在中苏西部边界铁列克提对中方实行报复性打击,双方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这一系列事件史称中苏边界冲突。两国一度处于核战边缘。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实行较为缓和的外交政策,得到中方的积极回应。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双方关系得到进一步恢复。
1991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钱其琛致电俄罗斯联邦外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俄罗斯联邦政府,并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原苏联特命全权大使王荩卿改任为驻俄罗斯联邦特命全权大使。钱其琛还分别致电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土库曼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等11国外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这些国家的独立,并准备分别与之谈判建交事宜。
社会
民生
苏联的主要社会保障制度包含退休养老制度、补助金制度、医疗保健制度及社会服务制度。
苏联的社会保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1918年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人民委员会批准的《劳动者社会保障条例》实行,1927年开始对劳动英雄实行高标准退休保证金待遇。1928年,苏联第一个关于养老金待遇的国家法令决定对纺织工人首先实行养老金制度:男子从60岁,妇女从55岁起享受养老金。1936年,苏联宪法以立法形式确定了年老、患病和丧失劳动能力时享受的物质保障。1956年10月1日起,苏联实施了国家保证法。1964年起,苏联对农庄的主要干部实行国家社会保险和国家保证金待遇。1969年起,对农庄庄员实行社会保险。1970年7月15日,苏联颁布《劳动立法原则》。1977年10月7日通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确立了统一的苏联公民社会保障制度。
媒体
官方通讯社为塔斯社。苏共机关报为真理报,其他主要报刊还有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文学报、劳动报红星报等。
教育
主词条:苏联教育
苏联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国实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并基本消除了文盲。据统计,1983年苏联教育经费为339亿卢布,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6.3%,1984年苏联共有13.8万个学前教育机构,职业技术学校7624所。
1930年,联共十六大提出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任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工作于1934年全面实现。1925年起,在高等学校开始设立研究生部,1934年正式建立学位和学衔制度。根据1984年全苏高校招生手册所列的874所公开招生的高等学校,其中有398所高校归苏联及各加盟共和国的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管理,其余高校归有关部委及社会组织管理。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直接管理32所高校,其中综合大学3所,经济院校4所,法律院校1所,外语师范学院1所,其余22所为工程技术院校。苏联著名的大学有莫斯科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列宁格勒大学哈尔科夫大学基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
体育
苏联在1980年举办了第2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其在大型国际综合运动会的成绩:
历任领导
最高领导人
国家元首
苏联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苏维埃的领导人,最开始为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从1938年起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90年后为苏联总统
政府首脑
苏联的政府首脑是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部长会议主席,1990年后为苏联总理。
参考资料
俄罗斯国家概况.外交部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1 08:18
目录
概述
国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