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
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参与
社会产品的分配,按照法律的规定,税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政策工具。
定义
税收是国家(
政府)
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
社会公共需要,凭借
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它体现了一定
社会制度下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
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马克思指出:1.“赋税是政府机关的
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2.“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19世纪美国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为
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
国家经济生活和
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
历史典故
历史上,在国家产生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财政。在我国古代的第一个
奴隶制国家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
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王。当时,虽然臣属必须履行这一义务,但由于贡的数量,时间尚不确定,所以,“贡”只是税的雏形。而后出现的“赋”与“贡”不同。
西周,征收军事物资称“赋”;征收土产物资称“税”。
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594年(
鲁宣公十五年)
鲁国实行了“
初税亩”,按
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后来,“赋”和“税”就往往并用了,统称赋税。自战国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
赋役制度主要有四种:战国
秦汉时期的
租赋制(征收
土地税和人头税)、魏晋至隋唐的
租调制(征收土地税、人头税和劳役税)、中唐至明中叶的
两税法(征收资产税和土地税)、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的
一条鞭法和
地丁合一(征收土地税)。
市场税
古代市场称为“市”。市是
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由来已久。
商代末年,商人贸易就已出现,但当时
手工业和商业都属官办,所以没有市场税收。到西周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官营工商业之外,出现了以
家庭副业为主的
私营手工业和商业,集市贸易日益增多,因此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市场(交易)税收。
周代市场在王宫北垣之下,东西平列为三区,分别为朝市、午市和晚市。市场税收实行“五布”征税制;一是分絘布,即屋税;二是总布,即牙税;三是廛布,即地税;四是质布,指对违反契约文书者所征之税;五是罚布,即罚金。市场税收由
司市、雇人、
泉府等官吏
统一管理,定期上交国库。
田税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
初税亩”。据《春秋》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列国中的鲁国首先实行初税亩,这是征收
田税的最早记载。这种税收以征收实物为主。实行“初税亩”反映了
土地制度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车船税
最早对私人拥有的车辆和舟船征税是在汉代初年。武帝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朝就颁布了征收
车船税的规定,当时叫“算商车”,“算”为征税
基本单位,一算为120钱,这时的征收对象还只局限于载货的商船和商车。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开始把非商业性的车船也列入
征税范围。法令规定,非商业用车每辆征税一算,商业用车征税加倍;舟船五丈以上征税一算,“
三老”(掌管教化的乡官)和“骑士”(由各郡训练的骑兵)
免征车船税。同时规定,对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的人给以处罚,对告发的人进行奖励。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车船税停止征收。
原则
财政
财政原则。税收的基本职能是筹集财政收入。为
国家财政需要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是建立
税收制度的
基本准则。
公平
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不同纳税人承受的税收负担与其
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税收公平原则有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层含义。
横向公平,即相同经济条件的纳税人承担等量税收。
纵向公平,即不同
纳税能力的纳税人承担不同的税收,纳税能力强者多纳税,纳税能力弱者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不纳税。
效率
效率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要求政府征税活动一方面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
经济行为的合理化和社会
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另一方面要以尽可能小的税收成本来取得税收收入,即
税务机关的征收费用和纳税人的纳税费用最小化。
适度
适度原则。在税收制度设计中,社会整体税收负担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纳税人负担能力,既能基本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又不能使税负太重影响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
重要职能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职能。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筹集
财政收入稳定可靠。税收的这种特点,使其成为世界各国
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经济运行
税收是调控
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这既反映了经济是税收的来源,也体现了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税收作为
经济杠杆,通过增税与减免税等手段来影响
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引导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从而达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政府运用税收手段,既可以调节
宏观经济总量,也可以调节
经济结构。
收入分配
税收是调节
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从总体来说,税收作为国家参与
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能够规范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
分配关系。
国家权益
此外,
税收管辖权是
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权益的重要体现,所以在对外交往中,税收还具有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作用。
种类
国家税务总局为国务院主管税收工作的
直属机构(正部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税收承担着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
社会分配的职能。1994年
税制改革,省级以下国、地税系统分设。
1、增值税;2、
消费税;3、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4、中央企业所得税;5、
地方银行和
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企业所得税;6、
海洋石油企业企业所得税、资源税;7、
印花税(证券交易部分);8、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和
外国企业企业所得税(已废除);9、
中央税的滞补罚收入;10、
车辆购置税。
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推出后对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地方政府制定实施
细则和选择推出时机的重要考量因素。房地产税是在房屋保有环节进行征税,由于税收的刚性特征,它首先可以通过增加房屋
持有成本的方式抑制投资与
投机需求,以此减少市场的
总需求。
数字税
国际社会对
数字税的关注由来已久。在
G20的推动下,
OECD在
全球金融危机后加强了自己的工作。其“
税基侵蚀和
利润转移”(
BEPS)项目在几十个国家间达成了共识,促成了2015年
国际税收问题的一系列改革。
优惠制度
减税
1.减税。即依据税法规定减除纳税义务人一部分应纳税款。它是对某些纳税人进行扶持或照顾,以减轻其税收负担的一种特殊规定。一般分为法定减税、特定减税和临时减税三种方式。
免税
2.免税。即对某些特殊纳税人免征某种(或某几种)税收的全部税款。一般分为
法定免税、
特定免税和
临时免税三种方式。
税收抵免
税收抵免。即对纳税人来源于国内外的全部所得或财产课征所得税时,允许以其在国外缴纳的所得税或财产税税款
抵免应纳税额。它是解决国际间所得或财产重复课税的一种措施。税收抵免是世界各国的一种通行做法。
税收法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
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
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
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
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
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
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理论与分类
社会契约论
在税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的早期,“纳税”似乎是人与生俱来的义务,而“征税”似乎也是国家顺理成章的权利(权力);但是,这一观念的
合理性在14、15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后开始受到挑战。这一挑战最初来源于对
国家的起源问题的探讨。
荷兰伟大的法学家和思想家格劳秀斯(Hugo Grotius)把国家定义为“一群自由人为享受权利和他们的共同利益而结合起来的完全的联合”,提出了国家起源于契约的观念。英国思想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认为,国家起源于“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按约建立”的“
政治国家”的一切行为,包括征税,都来自人民的授权;人民纳税,乃是因为要使国家得以有力量在需要时能够“御敌制胜”。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辩护人、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在试图以
自然法学说说明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问题时,提到:“诚然,政府没有巨大的经费就不能维持,凡享受保护的人都应该从他的产业中支出他的一份来维持政府。”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孟德斯鸠(Montesquieu)在其代表作《
论法的精神》中专章(第十三章——笔者注)论述了“赋税、国库收入的多寡与自由的关系”。他认为,“国家的收入是每个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所余财产的安全或快乐地享用这些财产”。而作为
社会契约观念
集大成者的
卢梭(Rousseau)则将国家起源于契约的理论作了最为系统的表述。对他而言,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
因此,在古典自然法学家们看来,国家起源于处于
自然状态的人们向
社会状态过渡时所缔结的契约;人们向国家纳税——让渡其自然的
财产权利的一部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享有他的其他的
自然权利以及在其自然权利一旦受到侵犯时可以寻求国家的
公力救济;国家征税,也正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最大限度地满足上述人们对国家的要求。无论如何,纳税和征税二者在时间上的
逻辑关系应当是人民先同意纳税并进行授权,然后国家才能征税;国家征税的意志以人民同意纳税的意志为前提,“因为如果任何人凭着自己的权势,主张有权向人民征课赋税而无需取得人民的那种同意,他就侵犯了有关财产权的基本规定,破坏了政府的目的”。所以,人民之所以纳税,无非是为了使国家得以具备提供“
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s)或“
公共需要”(public necessity)的能力;国家之所以征税,也正是为了满足其创造者——作为缔约主体的人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
凯恩斯主义
19世纪末以来至20世纪中叶,随着
资本主义从自由走向垄断,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也逐步从
经济自由主义转向
国家干预经济的
凯恩斯主义;与此同时,作为
国家宏观调控的
经济手段之一的税收和
法律手段之一的税法,其经济调节等职能被重新认识并逐渐加以充分运用。而在
现代市场经济日益向国际化和全球趋同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下,
世界各国在继续加强竞争立法,排除
市场障碍,维持市场
有效竞争,并合理有度地直接参与投资
经营活动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运用包括税收在内的
经济杠杆对整个
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也就满足了人民对经济
持续发展、社会保持稳定的需要。
交换说
交换说认为国家征税和公民纳税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
相互交换;税收是
国家保护公民利益时所应获得的代价。“交换”(exchange)是
经济分析法学派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
法律现象时所使用的基本经济学术语之一。该学派认为,两个社会
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对主体双方都有利的行为;第二种是对主体双方都不利的行为;第三种是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不利的行为。
经济分析法学家们把第一种行为称为交换,而把后两种都称为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也可以被认为是交换的一部分;这种交换是自愿进行的,通过交换,不仅
社会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而且交换双方都认为其利益会因为交换而得到满足,从而在对方的
价值判断中得到较高的评价。而且在这种交换活动中,从数量关系上看,相互交换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总是等值或等额的;所以不存在一方享有的权利(或承担的义务)要多于另一方的情况,也就不产生将一方界定为“
权利主体”而将另一方界定为“
义务主体”的问题。
管理和使用
1、
中央税。中央税是指由
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由地方政府征收后全部划解中央政府所有并支配使用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关税和
消费税等。这类税一般收入较大,征收范围广泛。
2、
地方税。地方税是指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个人
所得税、屠宰税和筵席税等(严格来讲,我国的地方税只有
屠宰税和
筵席税)。这类税一般收入稳定,并与地方
经济利益关系密切。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拥有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和
资源税等。这类税直接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利益。
公共需要论
经济分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波斯纳(R.A.Posner)认为,“税收……主要是用于为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s)支付费用的。一种有效的财政税(revenue tax)应该是那种要求公共服务的使用人支付其使用的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的税收。但这就会将公共服务仅仅看作是
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而它们之所以成其为公共服务,恰恰是因根据其销售的不可能性和不适当性来判断的。在某些如国防这样的公共服务中,”免费搭车者“(free-rider)问题妨碍
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服务的最佳量:拒绝购买我们的
核威慑力量中其成本份额的个人会如同那些为之支付费用的人们一样受到保护”。所以,由于公共服务的消费所具有的
非竞争性和
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其无法像私人物品一样由“
私人部门”生产并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其
供求关系,而只能由集体的代表——国家和政府来承担公共服务的费用支出者或公共需要的满足者的责任,国家和政府也就只能通过建立
税收制度来筹措满足公共需要的
生产资金,寻求
财政支持。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起源于阶级斗争,是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阶级专政的工具。“实际上,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与此相联系,马克思主义国家税收学说认为,税收既是一个与人类
社会形态相关的历史范畴,又是一个与
社会再生产相联系的
经济范畴;税收的本质实质上就是指税收作为经济范畴并与国家本质相关联的内在属性及其与社会再生产的内在联系;税法的本质则是通过法律体现的
统治阶级参与
社会产品分配的
国家意志。由此,
国家分配论和国家意志论成为我国税收和税法本质学说的支配观点。根据这一理论,税收作为
分配范畴与国家密不可分,“为了维持这种
公共权力(即国家——引者注),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
捐税”;税收是国家凭借
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再分配的形式;税法是
国家制定的以保证其强制、固定、无偿地取得
税收收入的法规范的总称。
协同共治
税收共治具有多元交互、互利共赢的效果。
税务部门可以通过协同共治凝聚改革合力,聆听多方建议,确保政策更好落地;其他部门和单位也能在税收共治过程中开拓思路、创新举措,为做好领域内、行业内相关工作注入新动能;企业和个人也能通过加强对税收的关注,深入了解
税收政策,积极配合新的改革举措落地,进一步提升对税收的认识,让更多政策利好为己所用。
管辖对象
1、
国内税收。是对本国经济单位和公民个人征收的各税。
2、
涉外税收。是对
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个人征收的税收,是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为一国政府与在其
政治权利管辖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之间的
税收征纳关系征收形态
1、实物税。实物税是指纳税人以各种实物充当
税款缴纳的一类税。如
农业税。
2、
货币税。货币税是指纳税人以
货币形式缴纳的一类税。在现代社会里,几乎所有的税种都是货币税。
与价格的关系
1、
价内税。价内税是指
税款在应税
商品价格内,作为商品价格一个组成部分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
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税种。
2、
价外税。价外税是指税款不在商品价格之内,
不作为商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商品的
价税合一并不能否认增值税的价外税性质)。
计算依据
1、
从量税。从量税是指以
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面积、件数)为依据,按固定
税额计征的一类税。
从量税实行
定额税率,具有计算简便等优点。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
车船使用税和
土地使用税等。
2、
从价税。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一类税。
从价税实行
比例税率和
累进税率,
税收负担比较合理。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和各种
所得税等税种。
其他归类方法
一、按课税目的为标准分类
1、财政税。凡侧重于以取得
财政收入为目的而课征的税,为财政税。
2、调控税。凡侧重于以实现经济和
社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为目的而课征的税,为调控税。这种分类体现了税收的主要职能。
1、
对人税。凡主要着眼于人身因素而课征的税为对人税。早期的对人税一般按人口或按户征收,如
人头税、人丁税、户捐等。在现代国家,由于人已成为
税收主体而非客体,因而人头税等多被废除。
2、
对物税。凡着眼于物的因素而课征的税为对物税,如对商品、财产的征税。这是
西方国家对税收的最早分类。
三、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
1、
直接税。直接税是指纳税人本身承担
税负,不发生
税负转嫁关系的一类税。如
所得税和
财产税等。
2、
间接税。间接税是指纳税人本身不是负税人,可将税负转嫁与他人的一类税。如
流转税和资源税等。
四、其他
1、以征收的延续时间为标准:可以分为
经常税和
临时税。
2、根据税收是否具有特定用途为标准:可分为
一般税和
目的税。
3、根据税制的
总体设计类型:可分为
单一税和
复合税。
4、根据
应纳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
定率税和
配赋税。
5、根据征税是否构成独立税种:可分为正税和
附加税。
税率形式
1、
比例税。即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多少,均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种。
2、
累进税。是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逐级提高税率的税种。包括
全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
3、
定额税。是对每一单位的课税对象按固定税额征税的税种。
税收数据
2015年税收收入124892亿元。
2016年税收收入130354亿元。
2017年税收收入144360亿元。
2018年税收收入15640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41亿元。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税收收入172731亿元,增长11.9%。
2021年,全年全国税收收入172731亿元,增长11.9%。
2023年3月,财政部发布2022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税收收入下降3.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