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天下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
封建社会三种
社会形态。
文学的起源须上溯到
史前史,即没有成文历史以前的
人类历史阶段。那时候的文学以
口头文学形式为主。先秦文学是中国
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其主体部分是成熟的
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
战国时代的文学。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
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
思想性和艺术性大部分也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
时代特征。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有标志着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
诗经》,有作为后代史传体文学和
小说、戏剧
滥觞的
历史散文,有体现战国时代
百家争鸣之局的
诸子散文,有我国寓言文学鼻祖的
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
浪漫主义杰作《
楚辞》,等等。
丰富多彩,斑驳灿烂的先秦文学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主要分类
歌谣神话
(1)文字产生之前的歌谣和神话传说
远古时期民族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大约是一首农事
祭歌。另有《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该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
神话是
远古时代的先民,对其所接触的
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
山海经》、《
楚辞》、《
庄子》、《
列子》、《
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
山海经》最有
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这些神话按题材大致可分为:
创世神话、
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等,其中著名的有
女娲补天、黄帝擒蚩尤、
大禹治水、
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
(2)文字产生之后的书面文学的萌芽
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
传说时期。
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和
金文的产生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诗经
《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
雅》、《颂》三部分。
《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
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6]
《
雅》分《
大雅》、《
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
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
尚书》和《
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孔子编著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
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第二阶段以《
左传》和《
国语》为代表。《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
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
第三阶段以《
战国策》为代表。《
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
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
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春秋战国之交:以《
论语》、《
墨子》、《
老子》为代表。《论语》以
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的汇编,反映的是
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其艺术特点是
文质意显,富于
逻辑性。《老子》基本上是道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战国中期:以《
孟子》、《
庄子》为代表。《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反映了战国中期
儒家思想的面貌。《孟子》的散文体现着
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庄子》是
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亦是道家的又一部经典。其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
先秦诸子之中,奇妙的构思、汪洋恣肆的语言、浪漫的风格,都体现了在
诸子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和辉煌的文学成就。
战国末期:以《
荀子》、《韩非子》、《
吕氏春秋》为代表。《荀子》一书多为荀子自作,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是
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其文章多为结构严谨、论说周详的专题性论文,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韩非子》是
法家思想的
集大成之作,文章峭拔锋锐、质朴无华,体现着法家文章的基本特色。《吕氏春秋》是
吕不韦集门客的集体创作,体制宏大、内容博杂、兼收并蓄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大规模的总结,也具有较强的
文学性。
楚辞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
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
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西汉末年,
刘向辑录
屈原、
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它和《
诗经》共同构成
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口耳相传
原始社会至夏代的歌谣和神话传说都是口耳相传,属于
口头文学,被保存在后世的著述之中。虽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传时代的烙印,但就其内容的本质而言,与原始社会的其他文化艺术有惊人的相似相通之处,是中国文学的萌芽。正如许多动物的坯胎和植物的萌芽从外表上难以分辨种类一样,文学的坯胎和萌芽也还没有独立成形。
一百余年前
殷墟甲骨卜辞的出土,揭示了中国最早的文字之谜。数以万计刻有成形汉字的龟甲兽骨片为研究殷商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确凿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文学的坯胎萌芽,有些卜辞文学特征相当明显。甲骨卜辞是商王
盘庚迁都至殷到
商纣王覆亡共273年之间的遗物,
甲骨文字已有成熟的系统,说明
盘庚迁殷之前已有文字,中国古代的书面文学肇始于殷商时代。
稍晚于甲骨卜辞的文字是钟鼎铭文。钟鼎铭文发现很早,西汉就有出土,东汉
许慎的《
说文解字叙》中说:“
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
前代之古文”。宋代记载古器物刻辞的著述中已有不少“三代古器”。殷商时代的钟鼎铭文字数极少,西周的钟鼎铭文字数渐多,最长的接近500字,并形成一定的
结构模式,形成了名符其实的“文章”。
六艺
西周至
春秋文献增多,最重要的是儒家的原始经典“六艺”。《史记·滑稽列传》引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这些著述被视为以
伦理道德为基础的
治国方略。其中《礼经》除《
仪礼》外还包括《
周礼》和《
礼记》,实际
成书于战国以后。《
乐经》不传,一般认为它就是《
诗经》的曲谱。产生最早的当推《
尚书》和《
周易》。《周易》托古的说法是
伏羲画卦,文王作辞,《
易经》的
萌芽期可能在殷、周之际,《
易传》旧传为孔子所作,近人认为系战国秦汉儒者所托。《周易》卦爻辞或韵或散,保存有不少古代的原始歌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在原始文学中据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尚书》是一部跨时代的档案文件汇编,撇开今古文
辨伪不论,仅从文字产生的时代来看,其中
虞书、夏书显然出于后世的补作,而
商书和
周书才有可信的起码条件。《尚书》虽然号称难读,却开辟了散文创作的先河,讲究章法结构,条理清晰,并出现不少成熟的
辞格,为历代散文家所重视。《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简史,相传是孔子根据春秋鲁国的史料记载编撰而成,文字简练似流水账簿,未能构成散文篇章,但其微言大义,暗寓褒贬,直接导致了《
左传》的产生。
周代文学
先秦文学主要是周代文学,尤其是东周即
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诗经》、史传散文、
诸子散文和楚辞是周代文学的主体。
《
诗经》产生于西周初年到
春秋中叶,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
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诗经》以外的古逸诗散见于后世的著述,真伪难辨,因而《诗经》也是西周至春秋时代唯一的诗歌总集。西周以前的歌谣都非常简短,只是具备诗歌的雏形。到了周代,诗歌在原有的基础上繁荣起来,这些诗歌许多被收入《诗经》。《诗经》属于集体创作,有庙堂乐歌、民族史诗和政治
讽刺诗,也有大量的民歌。《诗经》民歌的
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在中国文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史传和诸子
先秦时代的散文主要有史传和诸子两大类别。史传散文也就是
历史散文,先秦两汉时代史书的概念还不够明确,《
汉书·艺文志》中尚未设立“
史部”,史书只是作为儒家经典或经典的附庸而存在。《春秋》本来是一部
编年体简史,但人们并未将它看作史书,而是确定为儒家经典。《
左传》与《春秋》有经传关系,用史实解释经文,解经的文字就是传,故称为史传散文。
刘勰的《
文心雕龙·史传》中所列举的书例除《左传》之外,都与“经”没有必然的联系。
左传
《
左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叙事文学名著,一般认为是
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其体例编次与《春秋》相同,用具体的历史事实解释《春秋》经文,内容自成系统,思想也与《春秋》有所区别,可以脱离《春秋》而独立。《左传》全面反映了春秋时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历史进程,并通过时人的讲述,记载了西周以前的古史和传说。《左传》长于叙事,尤其善于描写战争;语言凝炼传神,温文尔雅,含蓄委婉,幽默生动;作品通过叙事、描写战争和记录
人物语言,客观上刻画出大批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是中国叙事写
人文学的良好开端。
国语
《
国语》被认为是左丘明的另一部著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
国别体史书。《国语》与《春秋》没有必然的联系,由于全书的主要史实与《春秋》、《左传》相合,所以又被称为《
春秋外传》。其中极少数篇章的记事起于西周
穆王时期,比《左传》早二百多年,绝大多数篇章与《左传》相表里。《国语》长于记言,朴实平易,含义深永。或幽默生动,情景毕现;或寓庄于谐,妙趣横生;或纯朴自然,富于哲理;更有不少
长篇宏论说古道今,具备论说文的基本格局。
战国策
《
战国策》是
战国时代的纵横家书,成书于西汉晚期。其时上无天子,下无
方伯,秦、齐、楚、赵、魏、韩、燕七雄并立,东周、西周、宋、卫、中山仅可立国。
秦国与
崤山以东某强国联合起来对付其他国家称为“
连横”;崤山以东诸侯各国联合抗秦则称为“合纵”,从事连横或合纵的政治家就是
纵横家。《战国策》是一部纵横家书,反映战国时代纵横捭阖的
政治斗争。《战国策》的语言铺张扬厉,夸饰渲染,富于雄辩的气概。描写人物注重外貌
肖像和行动细节的刻画,采用欲扬先抑等多种手法,人物刻画成为作者的主观写作动机。
战国时代人才辈出,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统称为诸子。诸子为谋求解决
社会矛盾,提出种种治国方略,游说辩论,著书立说,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百家并非实数,只是极言
学术流派之多。《
汉书·艺文志》载
九流十家,依次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师承嬗传,各成流派,故又称九流。小说家出于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不成流派而充为十家,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百家争鸣
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促使
诸子散文蓬勃兴盛,主要有战国初期的《
论语》和《
墨子》,战国中期的《
孟子》和《
庄子》,战国末期的《
荀子》和《
韩非子》等。就学术派别而言,《论语》、《孟子》、《荀子》属于儒家,《墨子》属于
墨家,《庄子》属于道家,《韩非子》属于法家。就文章体例而言,《论语》是典型的
语录体。《孟子》和《庄子》属于
论辩文,但《孟子》尚未脱尽语录体,《庄子》已接近专题论文。《墨子》、《荀子》和《韩非子》都是以题概篇的专题论文。
先秦诸子散文都是政治或哲理内容,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然而这些著述的议论说理都注重具象化、形象化,不同程度地采用寓言、比喻、夸张、拟人等文学手法,大多重文采,激越酣畅,宏丽恣肆,想象奇特,辞采华茂,甚至还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因而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寓言尤为特色,先秦诸子既大量运用民间寓言,也自行创作寓言,内容丰富,故事生动,手法多种多样,充满智慧和风趣,具有很高的
美学价值。
战国时代的文学成就首推楚辞,楚辞是战国晚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在南北合流的
文化传统和民间文艺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有别于《
诗经》的新诗体。《诗经》之后约300年左右的时间,散文勃兴而诗坛消沉。屈原和楚辞的出现打破诗坛的消沉,突破《诗经》的格局,为
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将诗歌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峰。屈原既是中国诗歌由集体创作走向个人创作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时又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人雄伟的诗篇,两千多年来一直放射着无穷的光辉,“沾溉后人,非一代也”。
文学特点
先秦文学是
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跨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经历了从坯胎萌芽到生长成熟的漫长过程,直到周代蔚为大观。《诗经》和《楚辞》耸立起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座巍峨的高峰,
史传和诸子奠定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
中国文学史上的历次诗文革新运动,无不以先秦诗文作为
师法的楷模和品评的标准,缘于先秦文学自身的特点。
创始性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第一页,文学伴随着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祭祀、婚姻等日常生活而产生,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至周代而蔚为大观。诗歌、散文、辞赋等文学形式一应俱全,散文中史传散文、
诸子散文和应用散文已有明确的分界。史传散文的记言记事由分离到融合,产生了文诰、编年、国别、
谱牒等多种体例。诸子散文由简短的
语录体发展为论辩文,进而形成专题论文,完成了
论说文的体制。
应用文中包括典、谟、训、诰、誓、命以及书信、盟誓、
祝文、祝辞、箴、诔、铭文等各种文体。
先秦诸子多元化的思想各成体系,彼此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思想史以百家争鸣为开端的特点,并辐射其他各种文体形式之中。
先秦散文的记言、叙事、写人以及议论、抒情等,由自然到自觉,手法逐渐成熟。诗歌开中国抒情诗之端,《
诗经》和《
楚辞》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要流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经学角度来说,先秦时代是出产“元典”的时代,儒、道及其他各种思想流派的原始经典都出自这一时代;从文学艺术的起源、
文学体裁的产生、
思想体系的形成、
艺术手法的探索、
文学流派的开创等各个方面来看,先秦文学都具有创始性的意义。这种创始性充分体现了先秦时代的作家所特有的开拓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注重
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恰与后世辗转模拟、东施效颦的风气形成强烈的对比。
综合性
先秦时代
文史哲不分离,
诗乐舞相融合。文学是泛指包括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在内的一切学术。《论语·先进》说
孔门弟子子游和
子夏长于文学,“文学”便是泛指古代文献。《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其中文学之士著书立说,游说之士摇唇鼓舌。先秦文献中,史传散文记史解经,却不乏哲理思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诸子散文传经布道,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议论说理多具象化,采用寓言、比喻、白描、夸张、铺排等多种文学手法;《
诗经》和《
楚辞》本是文学创作,却具有一定程度的史料价值和思辨色彩。这些文献对于研究先秦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文学等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先秦时代的诗歌、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从原始歌谣到《诗经》、《楚辞》都是如此。《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的“
葛天氏之乐”,有
舞蹈道具和动作的描述,乐章的章名概括了诗歌的内容,显然是诗乐舞的综合表演。《诗经》作品大多
重章叠句,原本是适应音乐和舞蹈反复表演的需要。《墨子·公孟》中也说:“儒者歌《
诗三百》,舞《诗三百》,弦《诗三百》,诵《诗三百》”,可以歌唱、舞蹈、弦奏、吟诵,正说明《诗经》具有
综合艺术的特征。《楚辞·
离骚》的末节、《
九章》中《
涉江》、《哀郢》、《抽思》、《怀沙》等篇以及《
招魂》的末节都有“乱曰”,“乱”既是内容的总结,也是标识音乐的末章。《
九歌》是
屈原在民间祭神巫歌基础上的创作,祭神巫歌是表演
巫舞所唱的歌,其中每篇并无“乱曰”,但末篇《礼魂》就是《九歌》前十篇通用的乱辞。由此可见,楚辞也具有诗乐舞相融合的特点。明确综合性的特点,研读文学便要紧密结合时代
文化背景,力避盲人摸象。
实用性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动荡、大变革、大改组的形势,文学普遍具有实用性,或为具体
社会问题而发,如《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判断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如史传散文的定是非,决嫌疑;或旨在揭示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如诸子百家为拯救社会而各陈己见;或自怨而生,抨击
现实政治,如屈原之作《
离骚》。
随意性
随意性指作家不受局限,放言无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文字产生以前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自然是尽人脑所能想,尽人口所能言。产生文字的殷商时代也无所束缚,尽管对天神无限崇拜,还是有
武乙之辈敢于射天。周代崇尚礼制,思想有所束缚,然而《诗经》中的民歌用朴实的语言抒发真实的情感,饥者歌食,劳者歌事,对大人君子作无情的嘲讽,对男女爱情作坦率的表白。经过筛选润色的《诗经》尚有真实感,可以想见未能入选的诗歌更是实话实说。先秦无人模拟《诗经》,蕴酿二、三百年之后,楚辞以全新的面貌上诗坛。后人每以《诗经》为比照评论《
离骚》,或认为《离骚》兼具国风、小雅之长,或认为屈原露才扬己、怨刺其上、强非其人,不同于《
诗经》;或认为屈原独依诗人之义,依托
五经以立义;
刘勰的《
文心雕龙·辨骚》分剖四事同于风雅,四事异乎经典,算是一种折衷的总结。以同于《诗经》为褒,以异于《诗经》作贬,是囿于汉代作家尊经学重模拟的怪圈,而忽视了先秦作家的随意性。
屈原是最有个性的诗人,《离骚》是最有个性的诗篇,宣泄自己的满腔愤懑,一吐为快,他完全没有也不必“徵圣宗经”。东周时代,天子的权威日益下降,逐渐名存实亡,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分裂的政治局面为思想的活跃和言论的自由创造了
客观条件。
儒家有传播仁义道德的自由,
道家就有蔑弃仁义道德的自由,
纵横家也有以利害关系取代仁义道德的自由。面对
旧制度的日益式微,旧秩序的日益破坏,兼并战争的日益频繁,诸子百家的治世良方形成各种独立的思想体系。为了更有效地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人们竞相探寻最为合适的
表达方式和最为美妙的语言技巧,从而形成各自特有的审美情趣。
创始性、综合性、实用性、随意性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先秦文学的基本特点。
社会文化
历史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从800万年前的云南
腊玛古猿化石到三百万年前的湖北
古猿牙齿化石,直到170万年前的云南
元谋人化石,都是中国土地上
类人猿向
人类进化的遗迹。此后一直到
夏王朝建立以前,中国由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大约经历了100多万年。
旧石器时代以
打制石器为标志,人类以狩猎和渔捞为生,人类遗址中大多存在用火的遗迹。在这一悠久漫长的历史时代,中国的远祖完成了直立行走和向智人过渡,逐渐形成无数的原始群落。约28万年前到5万年前的早期智人遗址有辽宁
营口、陕西
大荔、广东
曲江、山西
阳高、湖北
长阳、
山西襄汾等地,晚期智人的遗迹有
内蒙古乌审、北京
周口店、广西柳江、台湾
台南、吉林
榆树、江苏泗洪和四川
资阳等地。古书中远古神话传说颇多,“
三皇”有各种不同的说法,都是创始神话中的神人,是
史前人类生活方式的象征。《
韩非子·五蠹》有所谓“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的
有巢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
燧人氏,《易传·系辞下》有所谓“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的
伏羲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的
神农氏,他们大多是旧石器时代原始群落生活的影子。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以
磨制石器、陶器和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饲养
家畜逐渐发展为
畜牧业。
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是
母权制,
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期创造了
黄河流域以彩陶为代表的“
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母权制过渡到
父权制,
父系氏族社会创造了黄河流域以黑陶为代表的“
龙山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
文化遗址星罗棋布,
长江流域的浙江有马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
河姆渡文化,与北方文化交相辉映。《
诗经·大雅·生民》中说,周人的先祖是
姜嫄踩踏神仙的脚印而孕育后弃,后弃教民稼穑,实际上反映了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和农业的兴起。史书追记的
黄帝、
颛顼、
帝喾、唐
尧、
虞舜时代,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的概貌,“
尧舜禅让”的传说反映了推举
部落联盟酋长的情形。事实上与“
五帝”并存的部落还有很多,黄帝取代神农氏,战胜
炎帝和
蚩尤,尧、
舜、禹之世与
共工、
驩兜、
三苗的关系等,都透露出部落之间征战频繁的状况。
夏朝历史传说
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至今还没有发现
夏朝的文字,
出土文物对夏朝的佐证也很少,关于夏朝的历史传说,概见于后世的追述。
五帝时代和夏朝是
史前史向史书记载历史的过渡,《
史记》记载上下三千年的历史,便是以《
五帝本纪》和《
夏本纪》为开始。
夏禹在帝舜时期接任其父鲧的职位,治理天下水害有功,被帝舜选拔为继承人。
禹继舜而位,定国号为夏。禹死后,其子启打破尧舜禅让的制度,开创了父子相传的
世袭制度,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末年,桀王不务修德而武伤百姓,百姓不堪忍受。商部落日益强大,成汤起兵灭夏。夏朝从禹至桀,共经历17王,约470多年。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属于夏朝统治的中心区,该遗址的早期文化当属于
夏文化。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
七孔大玉刀纹饰精美,堪称绝品。酒器
铜爵体型轻薄,纹饰简单,嵌
绿松石的饕餮文铜牌制作精巧,别具匠心,意味着夏朝文明已经步入
青铜器时代。
甲骨卜辞
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王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重要阶段。商原本是居住在
黄河下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族,夏朝末年发展到黄河中游,征服许多部落之后,灭夏而建立
商朝。从成汤建国到
纣王灭国,共历经17代30王,约有600年的历史。商人“不常厥邑”,从成汤到
盘庚,曾五次迁都。
盘庚迁都于殷,即今河南
安阳小屯村,因而商朝亦称为殷或殷商。殷商时代的农业、畜牧业和
手工业都相当发达,大量制作和使用青铜器,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技术和
青铜文化,《尚书·多士》中说:“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典册用于教育,出现面向贵族子弟传授祭典、礼乐、军事和伦理等内容的
教育机制。殷人特别崇敬鬼神,重视占卜,将占卜的结果刻写在
龟甲或
兽骨上,便是
甲骨卜辞。清末民初在河南安阳小屯村
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为研究
殷商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字的出现为书面文学的产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甲骨卜辞就是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西周封建宗法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的西周以封建
宗法制度的巩固为主要特色,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
东周以封建宗法制度的逐渐破坏为主要特色。西
周定都于
镐京,在今陕西
西安附近;东周迁都于
洛邑,在今河南
洛阳,地理方位相对而为西东。
周代保留下来的文献和地下出土的文物比殷商时代更多,
社会状况也更为清楚。公元前841年,西周厉王暴虐无道,被流放于彘,史称“
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实行
分封制,天子为大宗主,所封的诸侯为小宗主;
诸侯国内部实行
嫡长子继承制,诸侯国君与
卿大夫相对而为大小宗主。大小宗主层层区别,形成
树形结构。诸侯的领地称为“国”,大夫的领地称为“家”。天下耕地实行
井田制以量功计禄,不得随意开垦荒地以增加耕地。西周用礼乐制维系统治秩序,严格规定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礼”用以区别不同的等级,“乐”用以调节和谐的情感,这就是《礼记·乐记》中所说的“乐者为同,礼者为异”。从
周武王到周幽王,
西周共经历12王(厉王后共和行政14年),将近300年的历史。
周
平王东迁洛邑后的东周被史家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农业生产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井田制之外的
私田大量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
生产关系的变革。周王室日趋衰微,霸主叠起,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春秋早期南方的
楚国率先僭号称王,后来吴国和
越国也先后称王。
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鲁国实行按耕地的数量征税的“
初税亩”,以取代实行力役之征的井田制,表明私田得到官方的认可,是
奴隶制向
封建制转化的重要标志。
孔子首开
私学之风,平民子弟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的机会,强烈地冲击了世袭制度。旧制度逐渐破坏,新制度逐渐产生。战国时期周王室名存实亡,终至于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为
秦昭襄王所灭。诸侯各国先后实行
政治改革或发生政变,如鲁国
三桓分公室,楚国
吴起变法,秦国
商鞅变法,
齐国田氏代姜,
晋国三家分晋等。据《
战国策》所记载,当时的强国纷纷称王,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右,历经250多年的纵横捭阖,东西征战,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天下,实行
中央集权的
郡县制,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分裂局面。
夏商周的文化
夏、商、周三代的开国盛世常为后人所称道,其中不免多有理想的成分,但三代的统治各有特点,体现了文明进化的规律。《史记·
高祖本纪》的论赞中说:“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撇开其
历史循环论,“忠、敬、文”的政治正体现了由野蛮到敬祀鬼神,再到礼乐之治的发展规律。
先秦文学概说
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历史文化大致同步,音乐、舞蹈、绘画和
造型艺术等彼此关联,互相影响。中国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岩石上雕刻或绘制的岩画,分布于包括今香港、台湾在内的20多个省区的100多个县、市、旗,最著名的有内蒙古的
阴山岩画、云南的
沧源岩画、广西的
花山岩画、
连云港的
将军崖岩画、新疆的呼图壁岩画、青海的
刚察岩画、嘉峪关附近的
黑山岩画等。岩画内容反映
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原始的狩猎、农耕、舞蹈等,形体简化而带有符号性的岩画可能是
古文字的前身。河南
舞阳贾湖
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十几件
骨笛,大多为七孔,能奏出
七声音阶,有的还有调音小孔。山西
万荣县荆村和陕西半坡
遗址出土的
陶埙不按
绝对音高制作,一个埙孔能发四个音。
新石器时代陶器工艺相当精美,陶器上大多绘有绳纹、
篮纹、弦纹、
方格纹或动植物形的花纹,造型美观,做工讲究,生活用品已具有很高的
审美价值,还有许多纯艺术品的石器和玉器,如
磁山文化中遗址中的石雕人头,
良渚文化遗址中的
兽面纹玉环、山形
玉饰、
玉琮、龙山文化中的
龙凤形玉佩、
勾云形玉佩和
玉猪龙等,显示出造型艺术的成就和
审美意识的发展。原始社会绘画、音乐和造型艺术如此发达,文学的产生
亦在情理之中,由于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字和
书写工具尚未产生,没有留下原始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