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
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为基本
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
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
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相互关系
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的关系
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很多的不同。创新教育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来的。创新教育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尽管我们研究的定位是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实际上将来带来的是教育全方位的创新。我们强调,创新教育的重点不仅是在操作层面在上搞小发明、小制作,或在学科教学中仅仅培养
发散思维能力就可以了。这些在创新教育中仍然要搞,但除了考虑这些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外,更要考虑适宜
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这比什么都重要。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特别巨大的,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是巨大。所以,我们能否接过创造教育的旗帜搞创新教育呢?不行,时代不同了。创新教育与过去的创造教育固然有继承关系,但决不是沿袭过去的东西。当然两者也并不矛盾,它们在很多方面,尤其在基础方面是相通的。我认为,创新教育是创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我们不能割裂传统,不过,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不搞争论、论战,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名词术语的争论上没有意义。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这个问题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颁布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不是创新教育离开素质教育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有人说,创新教育把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创新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抓手”。这几年搞素质教育总感到有点像老虎吃天??不知从哪着手。先是多
搞活动,多搞点音、体、美,但又感到光停留在这个层次上也不行。现在感到创新教育抓住了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可以成为“抓手”,况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便于细化,可以操作,用它可以带动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1999年10月20日的《
中国教育报》在
头版的位置报道创新教育课题会时提出: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过去从来没有这样提过,但细细琢磨确实是有道理的。这首先是江总书记的指示,创新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二是素质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它同创新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三,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一系列问题上创新,包括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
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要创新。如果不创新,还是沿袭旧的那一套,素质教育就很难实施。所以,不管是从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需要,教育改革的需要,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倡导来看,还是从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来看,创新教育是为了使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实施。正如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所说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使之得到深化。
教育实施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所谓创新人才,应该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相关层面。其中,创新精神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品质构成。创新能力则包括人的创新
感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想象能力。从两者的关系看,创新精神是影响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
主观条件,而创新能力提高则是丰富创新精神的最有利的理性支持。
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
协调发展。而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
主体性、
主动性,使
教学过程成为
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亦即培养受教育者
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转变教育观点,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首先,要认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与学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
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
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
组织者、指导者、
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要把教师的意识强加于学生;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学生的
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
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学生通过
独立思考,处理所获起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合贯通,建构新的
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里上的需求,体现
自我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即时
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教与学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学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
心理状态。良好的教学氛围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实质就是处理好
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真正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
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
创新思维源于常规的
思维过程,又高于常规的思维,它是指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产生新的发现、新的
解决方法、新的见解。它的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因此,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催化剂。提问是启迪
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通过特定的问题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
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
心理过程。通过想象可以使人们看问题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已知推及未知,使思维活动起质的飞跃,丰富的想象力能“撞击”出新的“火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诱发学生的
想象思维。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实现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任何新的发现,新的
科学成果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并在实践中检验和论证。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尽量改变传统的演示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为
探索性实验;另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
背景材料、实验用品,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作能力。有时实验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从中吸取教训,重新进行实验,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止。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重量的增长及更新换代加速、新学科的涌现,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改革,呼唤着教育终身化。不断学习成为现代人的必然要求。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教师要提高
自学能力必须要做到:①能有目的学习;②能有选择的学习;③能够独立的学习;④能在学习上进行
自我调控。最终走上自主
创新性学习之路,以学导学,以学导教。同时,教师知识结构必须合理,现代社会的教师不能仅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明天的社会,作为教师除了掌握有广博的科学
文化知识,要有心理学,
教育学知识,要掌握
现代信息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去当好先生而去教好学生。
利用新的信息,触发创新灵感
现代社会,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最
新信息的能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的信息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只有不断地获取并储备新信息,掌握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才能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产生创新的灵感。否则,创新将成为无水之源、无土之木。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信息,如:通过图书馆、电视、报纸、互联网、社会调查等获取信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在科学的高屋建瓴,运筹帷幄,驾驭科学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创新能力结出丰硕的成果。
教育内容
创新教育的内容大致分为:思维教育、发现教育、发明教育、信息教育、学习教育、渗透教育、
艺术教育、参与教育、未来教育、个性教育、和谐教育等。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创新人格。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这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之所在。
创新人格,主要包括创新责任感、
使命感、
事业心、执著的爱、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这是坚持创新、作出成果的根本保障。
教育误区
误区之一
创新教育就是“小发明,小创造”。
谈到创新教育,一些中小学领导和教师自然地与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相联系,认为: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 多的学校,创新教育就有成就。否则, 没有成绩。因此,就有学校 提出 “ 小发明,小创造”的指标,教师、学生想方设法为此努力。我们的一些媒体和行政官员也将“小发明、小创造”多的学校作为创新教育的典范广为宣传。所有这些促使了一些中小学校
教育工作者对创新教育产生了误解: 创新教育就是‘小发明、小创造’ 。
误区之二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称创造性思维),而创新思维就是
发散思维。
前面已述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
创新素质。而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有关专家认为它主要由三方面要素构成:一是
创新人格,二是创新思维, 三是创新技能。 以上三要素最关键、最主要的是创新人格,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才是创新技能。由此可见,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不仅仅是创新思维。
教育定位
创新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要求。对于
基础教育来说,应着眼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育,为人的
创新素质的
持续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
创新教育的认识定位
创新教育的定位可以是多维度的,其中认识定位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创新教育的认识上,
教育实践界存在许多误区,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对学校创新教育实践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创新只是少数天才学生的事。许多教师以为创新是人的高级智慧,非一般学生所能拥有。其实,创新是人的本性,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与倾向;创新是人生存的需要,只要人存活一天就片刻也离不开创新。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后天的教育是否尊重、保护并培育了这种潜能,激发、促进并满足了这种需要。《学会生存》曾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人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不完全是由
先天因素决定的,后天的教育因素也是重要的决定力量。所以,创新教育应具有全体性,应面向每一个学生。
——创新只是自然科学的事。许多人以为创新就是科学发现、
技术发明,只有科学教育才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实际上,不仅自然科学需要创新,社会科学与
人文科学同样需要创新,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负效应日益显现的今天,
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更应平衡发展,使未来社会既是高智力的,又是高情感的。不仅如此,即使自然科学创新也离不开社会和人文
思维方式的支持。譬如,长沙九中谭迪敖老师的“
哲理诗训练”,既是一种人文创新训练,同时又支撑了科学创新精神。所以,创新教育应具有全域性,面向每一门学科。
——创新只是
课外活动的事。也有许多教师以为,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发展知识是课外活动的事。实际上,这种区分是人为地割裂了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是整个教育模式、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的全局性改变,并不是局部的修改和增减,它应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
日常教育生活等方方面面,成为全部现代教育的精神特质,局部性的教育创新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其中,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着重点。所以,6lJ新教育还具有全面性,是
教育系统的
整体性改造。
——创新只是
智力活动的事。还有一些人认为,创新是一个人的智力表现,高智力必然会有高创新。这也是一种错误认识。创新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重要的还是一种人格特征或个性特征,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
凝结性表现,是一个人的
自我超越和
自我发展,是一个人潜能和价值的充分实现。在人的智力水平相当或恒定的情况下,
非智力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许多有创新精神的人并非智力超群,而是非智力的人格特征出众。单纯的智力活动只能培养匠人,而不可能培养大师。所以,创新教育还具有综合性,是个体
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创新只有正面的效果。几乎所有的入都认为,创新是“正面的”、“好的”事情,人们可以尽情地去追求。孰不知,创新是一种
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天使,也可以成为魔鬼;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使人类致祸。现代社会的高级犯罪有哪一宗不是创新的结果呢?创新只是工具,并不是方向本身,创新还不能单独成为目的,创新教育也
不能代替现代教育的全部,它必须与道德教育整合,培养人的
同情心和责任感,把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引向为人类造福的方向上来。所以,创新教育具有双重性,现代教育必须致力于相互整合,兴利去弊。
基础教育是为个体升入上一级学校、自身素质持续发展以及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的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也要为学生未来的持续性创新打基础。那么,具有深厚基础性和广泛迁移性的创新品质究竞包括哪些?这也是创新教育定位应予以优先回答的问题。概括地说,为持续的创新打基础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打创新精神基础,二是打创新能力的基础。
创新精神是创新人格特征,是主体创新的内部态度与
心向,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三大方面。
——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个体追求新知的内部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一旦稳定化,就成为个体的精神与文化。经验性的研究表明,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常常是不满足于现实,有强烈的批判态度;不满足于自己,有持续的超越精神;不满足于以往,有积极的反思能力;不满足于成绩,有旺盛的开拓进取精神;不怕困难,有冒险献身的精神;不怕变化,有探索求真的精神;不怕挑战,有竞争合作的精神;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和广泛的兴趣等。这些品质都是基础教育应重点予以关注的。
——创新情感。创新情感是个体追求新知的内部心理体验,这种体验的不断强化,就会转化为个体的动机与理想。
经验性研究也表明,有创新情感的人常常是情感细腻丰富,外界微小的变化都能引起强烈的
内心体验;
人生态度乐观、豁达、宽容,能比较长时间地保持平和、松弛的心态;学习和工作态度认真、严肃,一丝不苟,有强烈的成就感,工作的条理性强;对世间的所有生命都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愿意为改善他们的
生存状态而尽心尽力等,这些也是基础教育应予以优先关注的。
——创新意志。创新意志是个体追求新知的自觉能动状态,这种状态的持久保持,就会成为个体的习惯与性格。经验性的研究表明,有创新意志的人常常是能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自己的活动;工作勤奋,行为果断,对自我要求较高,对工作要求较严;善于沟通与协调,
组织能力强,有较强的灵活性,为达到目的愿意变换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有较强的独立性和
自制力,在没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之前,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能容忍别人的观点甚至错误等,这些品质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应形成。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智慧特征,是主体创新的活动水平与技巧,它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两大方面。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个体在观念层面新颖、独特、灵活的
问题解决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与基础,如果想不到是不可能做得到的。经验性的研究表明,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常常感受敏锐,思维灵活,能发现常人视而不见的问题并能多角度地考虑解决办法;理解深刻,认识新颖,能洞察事物本质并能进行开创性地思考;思维辩证,实事求是,能合理运用发散与辐合、
逻辑与直觉、正向与逆向等思维方式,不走极端,能把握事物的
中间状态等。这些品质是基础教育阶段思维训练的重点。
——创新活动。创新活动是个体在实践层面新颖、独特、灵活的问题解决方式,创新活动是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归宿,如果经不起
实践检验的思维是无价值的。经验性的研究也表明,具有创新活动能力的人常常实践活动经历丰富或人生经历坎坷,经受过大量实践问题的考验;乐于动手设计与制作,有把想法或理论变成现实的强烈愿望;不受现成的框框束缚,不断
尝试错误、不断反思、不断纠正;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乐于求新、求奇,乐于创造
新鲜事物等。这些也是基础教育应给予考虑的创新素质目标。
三个层次
作为一种思想和观念的创新教育
要准确把握创新思想的内涵,首先应了解创新概念的涵义。
美国
社会学家阿力克斯·
英克尔斯认为,了解概念的本质可以有三条主要途径:历史的途径、
经验主义的途径和分析的途径。
1.历史的途径,即创始人说了些什么。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
创新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创新”、“新组合”、“发展”、“企业家”。他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对上述概念进行了考察,他认为静态的经济
生产过程不存在变动,没有发展,
企业总收入等于总创新指事物内部结构的革新,创新过程是指通过外部的作用促使内部要素发生新的组合。作为创新人才的“企业家”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志,能够体验到创新的欢乐。
2.经验主义的途径,即当代人在做些什么。当代人讨论创新大致有四个方面:(1)着眼于思想的启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江泽民主席在不同的场合数次发表了对创新作用的论述,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创新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2)着眼于知识经济的视角。戴布拉·艾米顿将创新的概念定义为“为了企业的卓越,
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创造、发展、交流和应用新的想法,使之转化为市场适销的商品与服务的活动”。其出发点是,创新是一个
价值系统,其核心是把思想推向市场,其过程即把理论推向实践。“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新思想的应用可能是最主要的
竞争优势”,“成功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新想法的数量,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想法的实现。(3)着眼于环境的视角。
罗马俱乐部着眼于应付环境的危机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于1979年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
回答未来的挑战》,报告中提出消除这种差距的方案在于:推进新的学习观——创新性学习,既从目前立足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能力的维持性学习转向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和
创新性学习。(4)着眼于创新方法与创新体系的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10月5日至9日在巴黎总部举行主题为“21世纪的
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的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之一提出了新的创新教育方法: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它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一,高等教育要
以与社区和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新型
伙伴关系重新审视和安排高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授课方式;第二,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使学生能够以
批判精神思考和分析
社会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第三,重新设置课程,立足学生获得技能、才干和交往的能力;第四,采用新教材,不仅应能增强
记忆力,还能增强
理解力、实际
工作技能和创造力。
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现今人们并未形成关于创新或创新教育的统一认识,有关创新的观点的讨论还处在描述性阶段。
3.分析的途径,即理性的指示是什么。从理性上来分析,首先必须区别创新与创造概念之间的关系。目前已有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
等同关系,将创新等同于创造,认为他们都是通过革新、发明、产生出新的思想、技术和产品,在本质上他们没有什么区别;(2)包涵关系,认为创造教育内含于创新教育。
林崇德先生就明确指出:“创造性最重要的表征是创新,因创新是
知识价值的核心,越是高创新的知识,其价值也就越高。”把握一词的准确含义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从
词源学的角度和实践的角度。从词源学角度分析可以让我们准确把握词的本原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词义也会发生变换,因此只有结合时代的特征与实践才能最终掌握词的准确内涵。根据《
辞海》的解释,“创”意为“首创”,而“创造”指则“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
“创新”它既有革新、创新之意,也指
新观念、新方法、新发明。从词源学的角度
比较分析,创造指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强调的是
首创性;而创新既含有在现实的条件下或物质基础上通过内部的革新创造出新的事物,也可以指精神上的创意,如新方法、新手段等。从
时代特征和实践意义上分析,创造较多的指实践中的发明创造,它的产品既可能满足现实的需求,也可能不合适宜。但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新”,它是一种通过改造现实、满足时代需求的创造,具有时代的特征。因此,“创新并不等同于创造,创新的概念包含着创造而不是相反。人们通常所说的创造,属于最高层次的创新”。
以上对创造与创新概念的辨析与分析,可以使我们很好地理解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新教育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态度。因此,我们认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
价值取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一种教育。
作为一个教育原则的创新教育
教育原则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它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教有法,但
无定法”,这里前一个法就是指教育中的规律和原则,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坚持和遵循
教育规律和原则。教育原则是教育思想的浓缩和凝结,是对教育思想的归纳和概括。如从夸美纽斯的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教育思想中人们概括出
直观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德国教育家
第斯多惠从其
师范教育的思想中提炼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与杜威“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的改造”思想密不可分;
孔子因人施教的思想凝结成
因材施教原则等。在
全球化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必须做出新的选择。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说,教育“是
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教育必须树立
创新原则。
作为一种教育原则的创新教育在不同的
教育层次上有不同的要求。高等教育机构既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知识的产生与技术创新的场所,创新教育更多地表现为培养学生的知识
转化能力和创造新知的能力。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发明创造出多少新的事物,而在于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塑造他们的创造才能。因此,作为一种原则,创新教育是指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工作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通过积极的管理和有效的教学,更新学生的创新观念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归结为一点就是“为创新而教”。
每一种新思想的提出都是对过去思想的扬弃。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就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
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新学生的创新观念,塑造他们的创造才能正在于通过教育的作用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贯彻创新教育的原则就是要实施教育创新。具体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赋予学生真正的平等的地位,只有在平等的地位上,学生才敢质疑教师的权威,提出富有创新意义的观点,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2)改革学校的
管理系统,传统的
管理方法的特色在于“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服从的个性,创新教育则要求解放学生的个性,实行开放式的管理,形成宽松和谐的氛围以利于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陶行知在《
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了实行儿童创造力“六大解放”的主张。一是解放儿童的头脑,即应该更新学生的观念;二是解放儿童的双手,即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供学生实际锻炼的机会;三是解放儿童的嘴,即应该允许学生提问和质疑,提问是学生
创意思维的源泉;四是解放儿童的空间,即不要将儿童局限在课堂中,而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设施提供学生
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儿童在自由的空间里掌握知识;五是解放儿童的时间,儿童大多数时间用在应付教师的作业和学校的考试,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减轻学生的负担就是将学生从无效的时间中解脱出来,有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发、挥他的创造力;六是解放儿童的眼睛,即培养学生的
观察力,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
教育技术,结合直观
教学原则,一步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陶先生的创造教育的观点是对传统教学的呐喊,也是对今天创新教育的要求。(3)改革传统的
课程设计,为迎接世界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培养本国
创新型人才,国外中小学课程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实行了
必修课与
选修课结合、知识性课程与
综合课程结合,注重课程的生活化气息,课程的开设尤其注重学生的
个别差异并向微型化方向发展。我国中小学
基础课程的开设是以知识为定向的,注重学科知识的
逻辑性,但综合化程度不高。改革这种课程设计不仅要在内容上强调课程的综合性,而且在结构上要增加与生活相关的课程和一些
创造学方面的课程。(4)改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要改变
教师知识定位的思想,从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变到教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和学会生存;其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适宜的
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自主体验,帮助学生形成主体精神和意识,形成创新能力。(5)改革现有的
评价系统,形成
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的多元化,以利于具有各种素质的人才的成长与发展。
作为一种活动的创新教育
作为一种活动的创新教育指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管理和教学方面的具体安排和策略。创新教育活动不仅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包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门活动以及社会教育机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创新素养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人们往往把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机构,但学校绝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唯一的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他需要社会各系统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可以通过学校内的课堂教学、
科技活动以及专门的
校本课程来进行,还可以聘请有专门才能的学生家长、科研专家做
专题讲座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此外,学校还可以和当地的
科学机构合作,创设
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
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由此可见,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应该以学校为中心,在全社会建立系统协调的运作机制,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保证。
从创新教育的思想和原则出发,我们认为基础教育中校长承担了过多的与角色、身份不一致的工作,教师的创造灵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受到过多的束缚,因此,创新教育的前提就是解放。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创新教育,则创新教育的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性活动。要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
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挥能动作用,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以达到创新意识的培养。
2.民主性活动。师生之间首先要有民主,才能有真正的师生平等,有了师生的平等,才有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了这种和谐的氛围,学生才敢于质疑权威,表述自己的
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互动性活动。首先,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通过阅读教材里
陈述性知识不会得到很大的改变。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15]”。当学习者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时,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的唯一的标准理解,因此,“教学要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的另外的侧面”。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
社会性互动就成为必要。互动性活动就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他们的认知,以利于学习的广泛的迁移。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在同社会、
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学会选择、判断,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其次,学生的每一种创意都应该在实践活动得到检验,获得
反馈信息,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创造的体验。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让学生在冲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应付困难和危机中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正是创新活动的实质所在。
4.独立自学的活动。知识经济社会的一个特征是知识老化周期变短、产品换代加速,满足人们工作需求的90%的知识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早在197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教育委员会就出版了《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了
终身学习的思想,因此,今后一个人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获得他所需要知识的能力成为衡量他创新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志。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是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
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重视的是小发明、小创造以及如课外活动形式一类的活动,对中小学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本身不应构成目的,而是要在这些活动中体现创新教育思想,并依据创新教育原则来开展,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目的。
核心内容
构建
国家创新体系,面向
知识经济实施
创新战略包括一系列重要环节,除了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外,还必须重视它们与观念创新、
组织创新、管理创新、
制度创新之间的联系,教育创新也不例外。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
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
教学制度。”这就是说,教育创新应该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
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
教育评价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它是一项宏大的
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应该说,实施“创新教育”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但前者必须更明确指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把“创新教育”的研究内容扩大到“教育创新”的方方面面,反而会影响实验的效果。毫无疑义,“创新教育不仅仅是
教育方法的改革或
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
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
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
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 ” 但它毕竟与“教育创新”和“
教育现代化”等
宏观研究的着力点有一定区别,因此,我们建议把创新教育的重心放在
教学思想、模式、内容和方法层面上,作为中、小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
突破口,成为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的教改实验活动。实验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改革的对象是课程学习、
课堂教学等教育
教学行为模式。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首要目标的创新教育,完全可以围绕“创新”三层次核心内容展开,通过学校各种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
创造意识和
创造能力。
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把
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是知识系统,
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结果;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
科学知识都是人类艰苦努力不断探索的结晶,以此宏扬科学
人文精神;要鼓励学习中的探究和怀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正如著名
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去发展知识。”更重要的学习探索是对知识整体及其联系的把握。知识经济理论学者艾米顿特别推崇
印象派画家克劳·莫奈的作品。她指出:“在他之前的艺术家所作的绘画,要求你走近画布才能够看清细节,而莫奈和其他印象派画家则不同,他们要求你退后从远处观赏才能看清细节。关键是要看到整体,以及色彩、结构和情绪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我们的传统教学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特征,这些正是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从分割的
学科课程里“重新发现”的关键所在。
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
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我们的教育对象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从学科知识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的社会,
国家创新能力的获得是快速的
知识共享与持续的新的组合应用的结果。对此,
熊彼德甚至认为,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现存知识按照新的方式的组合,他把“创新”与“新组合”视为同义语。 所谓知识的“重新组合”,就是把原来几种知识联系起来合成为一种综合知识,或者把一种知识拆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以新的形式将这些部分重新联系起来,成为具有新特征、新功能、新内容的知识。西蒙顿在《科学天才》一书写道:“天才们进行新颖组合比仅仅称得上有才能的人要多得多。天才们就像面对一桶积木的顽童,会在意识和
潜意识中不断把想法、形象和见解重新组合成不同的形式。”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的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种层次的重组,后一个比前一个要求更高。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所有知识重新组合,融会贯通,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1999年
高考改革要求“在考察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的能力”,高考试卷特别是语文试题施行了力度较大的内容改革,被媒体称为“高考
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为体现“能力型立意”,比历届考题更突出了“知识重组”能力要求,语文试题不仅有第一层次的知识重组(如最简单的“重组句子”),而且大量增加了第二、第三层次“知识重组”的考核内容(如提供学生想像空间、将
知识领域扩展到
未来学范畴的作文命题等等),广泛涉及到经济、外交、现代科学和高新技术等课外知识,要求考生把课程学到知识与这些知识重组,不仅引导学生更加关心社会生活,努力扩大阅读面,而且必将启发教师进一步思考教学改革。
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许多调查结论都指出,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它不是少数人特有的秉性,在适当的教育下,可能在每一学生个体身上发展和显现。当然,限于
生理年龄特点,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但
创造意识的培养则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创造意识是
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因为创新素质不仅表现为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
发明创造,而且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
人格特征,是一种
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⑿ 创造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
求知欲、好奇心、
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
非智力因素。 逐步培养学生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则可以从创新层面的“重新发现”,尤其是“重新组合”着手。无论用“无中生有”说明“创造”,还是用“有中生新”描述“创新”,都没有阐明“有”是如何从“无”,“新”是如何从“有”里产生。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创造发明,都是原有事物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产生
质变后才表现为“前所未有”,是“有中生有”,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经历凭空设想,即使是科幻作品所“创造” 的外星人,也不过是作家思想表象里原有“部件”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而已。例如,
硅元素通常以人们司空见惯的
石英砂粒出现,经过科学家的“再次发现”就创造出半导体
晶体管和
集成电路,使“砂粒变成了黄金”。 再例如,中国
四大发明之一
黑色火药 ,无非是按“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重新组合”,才具有了新功能和新特征;马克思和
恩格斯经过继承和扬弃,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
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重新组合”,从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注重培养中小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核心理念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曾经指出,创造是儿童的天性,而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情况下非但没有使这种自然本性得到发展,反而压制了儿童创造的冲动。创新教育的提出,要求我们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使每个儿童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教育者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尤其是不可低估“后进生”的创造潜能。可以肯定地讲,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教育者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一谈到“创新”,人们很快就会与天才联系起来,似乎创新对一般学生来说是望尘莫及的事。事实上,人与人在智商差异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绝大多数人先天的条件是相似的。在实践中,教育者应坚信,所有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在“创新”面前,没有后进生与尖子生的差别。关键在于你怎样去开采挖掘,教师在实践中应善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
解放孩子是创新教育的希望
在现今时代,人的
主体性空前弘扬,任何对人的主体性和
自由意志的扼杀几乎都被视为罪恶,因为人生而具有追求自由的天性。“人崇尚民主,向往自由,自由的本质或实质是自我选择、自我决定、自我追求、自我实现”。①而
现代教育却习惯于代替儿童选择,代替儿童思考,强迫学生接受,禁锢学生自由,压抑学生个性,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性和追求自由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按社会的预设标准把儿童塑造为某一种特定的人。因此学生的抗教育、反
教育现象不断出现,出现新的教育无力,教育成了异化人的一种手段,它不是引导发挥
人的潜能,而成了一种强制的、令人生畏的外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