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生于
新石器时代。中国农业的
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和
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
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
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
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发生于
新石器时代。中国的
黄河、
长江流域,是世界
农业起源地之一。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
发明创造,但也经历过漫长的
停滞时期。近代
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
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日益落后于发达的
资本主义国家,传统“
男耕女织”的自然
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废除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农业才结束了停滞的历史,进入了发展较快的新时期。
农业生产条件和
生产技术显著改善,产量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中国经济改革序幕之后,农业生产的这种停滞状况才得到根本性改变。1982年11月,全国实行
承包制,农村经济新的格局全面建立。尽管近3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过挫折,日见减退,中国以仅仅相当于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几乎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说明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农业教育与科技事业也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据
中国农科院估算,我国农业
总产量中
科技进步的
贡献率由1972—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1985年的30%~40%。在
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作为
第一生产力在中国
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演变规律
基本特性
①
整体性。它们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的整体。如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动物和
微生物群落。一种自然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甚至资源组合的相应变化,如
原始森林一旦被破坏以后,就会引起气候变化、水土流失和
生物群落的变化,成为另一类型的
生态系统。
②
地域性。由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及其运动特点,以及由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和地质地貌变化,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热条件各不相同。从而不仅大的区域如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平原和山区
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以至各种资源的性质、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等都有很大差别;即使在一个小范围内,如在水田和旱地、平地和坡地、阳坡和阴坡,以及不同的
海拔高度之间,也都有不同的
资源生态特点。严格地说,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只有相似的而无相同的地区。
③ 可更新性。与
矿产资源随开发利用而趋减少的情况不同,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和可循环的。主要表现在
土壤肥力的周期性恢复,生物体的不断死亡与繁衍,水分的循环补给,
气候条件的
季节性变化等。更新和循环的过程可因
人类活动的干预而加速,从而打破原来的
生态平衡。这种干预和影响如果是合理的,就有可能在新的条件下,使农业自然资源继续保持周而复始、不断更新的良好状态,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反之,则某些资源就会衰退,甚至枯竭。
④ 可培育性。人类虽不能创造自然资源,但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它的形态和性质。如通过改
土培肥、改善水利、培育优良的生物品种等,进一步发挥自然资源的
生产潜力。
⑤ 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地球上土地的面积、水的数量、到达地面的太阳
辐射量等,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都有一定的量的限制。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资源被利用的范围和途径,还受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但相对而言,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它的生产潜力却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但有可能做到保持农业自然资源的循环更新,而且可以不断地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使有限的资源能无限地发挥其生产潜力。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从全国范围看,中国的
气候、土地、水和
生物资源分别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 光、热条件优越,但干湿状况的地区差异大。
中国南北相距5500多公里,跨近50个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20°~50°之间的
中纬度地带。全年
太阳辐射总量一般西部大于东部,高原大于平原。以
西藏为最高,西北地区和
黄河流域的
太阳辐射条件优于世界上不少平均温度相似的地方,长江流域优于日本和
西欧。农作物生长期间的热量条件,除分别占国土面积1.2%和26.7%的
寒温带以及
青藏高原多属高寒气候外,其余72.1%的地区处于
温带(占国土25.9%)、
暖温带(占18.5%)、
亚热带(占26.1%),以至热带和
赤道带(占 1.6%),全年 0℃以上积温均在2500℃以上。其中以
海南为最高,达8500~9000℃,无霜期 100天至全年无霜。因而如仅就热量条件而言,夏季都可种植多种喜温作物,大部地区并可复种,一年种
二熟或
三熟。全国各地的干湿状况大体可以 400毫米
等雨量线为界,即从
大兴安岭起,经
通辽、张北、
榆林、
兰州、玉树至
拉萨附近,沿东北斜向西南一线,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东南部为湿润、半
湿润区,西北部为半干旱和
干旱区,约各占国土的一半。东南部受
太平洋季风环流影响,雨水较充沛,年降雨量随纬度高低和距海远近变化于400~2400毫米之间,
干燥度一般低于1.5。且雨、热基本同期,80%以上的雨水集中在作物
活跃生长期内,这是90%以上的
农区和林区都分布在东半部的重要原因。
夏半年南北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小。北方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方高,可使一年生喜温作物的北界大大向北推移。冬季气温则比世界同纬度地方低,又使
冬小麦等
越冬作物的北界南移。
季风气候的不利方面主要是它的不稳定性,即
夏季风各年的进退时间、影响范围和强度都不相同,因而降水年内分布不匀,
年际变化也大,
洪涝、干旱、低温、
霜冻、台风等
农业气象灾害的频率较高。
西北部半干旱、干旱区的
年降水量一般在 40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仅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干燥度在1.5以上,有的甚至达20以上。因而限制了农业和林业的发展,只在较高的山岭有少量
森林资源。但这些地区有辽阔的草原,形成了中国的牧区。
②
土地资源的绝对量大,按人平均占有的相对量少。根据
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7.3%,仅次于
苏联和
加拿大而居世界第3位。耕地面积按沿用习惯亩统计数字为14.9亿亩(注:较实际面积可能偏低),约为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次于
苏联、美国、印度而居第4位。林地面积17.3亿亩,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次于苏联、巴西、加拿大、美国而居第5位。草原面积47.9亿亩,其中可利用的面积约33.7亿亩,仅次于
澳大利亚、苏联而居第3位,另有草山草坡约7.2亿亩。淡水水面2.5亿亩,其中可供
养殖面积约7500万亩;
海涂面积约2997万亩,水深200米以内的
大陆架约23亿亩,为发展淡水及
海洋渔业提供了较好的
资源条件。
中国按人平均占有的各类土地资源数量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山地多、平地少,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占国土的25%。此外还有约19%难于利用的土地和 3.5%为城市、工矿、
交通用地。人均耕地面积仅约1.5 亩,为世界
平均数4.5亩的1/3,是人均占有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林地面积约 1.8亩,
森林覆盖率为12.7%,而世界平均分别为13.6亩和31.3%。人均
草地面积5亩多,也只及世界平均数10.4亩的一半。
③ 河川
径流总量大,但水土配合
不协调。中国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万亿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628毫米)中,约有56%的水量为植物蒸腾、土壤和地表水体蒸发
所消耗,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7115 亿立方米,在世界上仅次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
印度尼西亚而居第 6位。但如折合为年平均
径流深,则仅为284毫米,较许多国家为低。人均占有
年径流量仅为2558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10800立方米的 1/4,美国的1/5,苏联和印度尼西亚的1/7,加拿大的1/50。
按耕地每亩平均占有
径流量也只有1819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2400立方米的2/3略多。此外,
地下水资源中参加短期水量循环(一年或几年)的
浅层水概算每年平均综合补给量(天然资源)约为7718亿立方米。扣除地下水和
地表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部分,全国水资源平均
年总量约为27362亿立方米,比
河川径流量约增加3%。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
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国总耕地的37.8%,拥有的径流量却占全国的82.5%;黄淮海三大流域径流量只占全国的6.6%,而耕地却占全国的38.4%。长江流域每亩耕地平均占有水量达2800万立方米左右,黄河流域为260万立方米,
海河流域仅为160万立方米。水量在时程分配上也极
不平衡,年际间变幅很大。如海河流域1963年径流量达 533亿立方米,1972年仅只99亿立方米,相差5.4倍。全国有相当大的地区,易受洪、涝、旱、渍等
自然灾害的侵扰。
④ 生物种属繁多,
群落类型丰富多样。造成这种多样性的原因是由于中国不同地区的
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另外也与引起
北半球温带许多第三纪动植物种系灭绝的
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较小有关。就全国范围看,北半球所有的自然植被类型,从
热带雨林和
季雨林到
寒温带针叶林几乎都可见到,
植物区系的丰富程度仅次于
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3位。动、
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有“
活化石”之称的
大熊猫、
水杉和
银杉等,更是世界稀有的珍贵动植物种类。如此多样的生物资源不但是农业
多种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为农、林、牧、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十分丰富的
基因库。利用和保护 在一定的经济
技术条件下,一切自然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需要的负荷能力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口数量与自然资源不足的矛盾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因此,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愈来愈受重视。
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具体条件和资源的不同特点,制订符合
国民经济全局利益和各种资源
宏观经济效益的
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的首要前提。不同的国家,由于人均占有可耕地面积和
土地后备资源多少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
农业集约化程度和集约
经营方式;由于自然资源的性质和组合特点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
农业生产结构和
农业生产布局。
其次,为了有利于资源的不断更新和
永续利用,需要在采取各项开发、利用措施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对资源系统所起的长远影响和整体影响,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各构成因素之间、农业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之间以及
局部地区与全国以至世界范围的
资源利用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只顾眼前利益的掠夺性经营,诸如种植业中的盲目开荒、林业中的过度采伐、草原牧业中的超载放牧、渔业中的过度捕捞等,对于农业生产力以及
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已为历史事实所证明。为此需要通过各种经济、技术手段和
法律手段,包括制订和实施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的法规,如
土地法、
森林法、
草原法、
渔业法和
水资源法等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有大量动植物
种质资源集中蕴藏的地区,则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
再是,世界上一方面存在着人口不断增长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又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自然资源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被开发利用或处于开发利用上的落后状态。因此,人类在继续利用已被利用的资源的同时,需要依靠
现代科学技术,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不断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以便挖掘迄未很好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据测算,如
栽培植物的
光能利用率全世界平均不到0.1%,而最高产的地块接近5%,在实验室中可达10~12%。此外,
遗传工程、
生物固氮等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电子技术、
核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等,也已为农业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带来新的前景。
自然条件
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一般指各种
气象要素和水、土地、生物等自然物,不包括用以制造农业生产工具或用作动力能源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和风力、水力等资源。查明不同地区
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特点和开发潜力,加以合理利用,不但对发展农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有利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国民经济。
农业自然资源的构成主要可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气候资源
即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等
气候因子的数量及其特定组合。太阳辐射是农业
自然再生产的能源,植物体的
干物质有90~95%系利用太阳能通过
光合作用合成。水既是合成
有机物的原料,也是一切
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条件;陆地上的水主要来自自然降水。温度也是动植物
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在水分、肥料和光照都满足的情况下,在一定适温范围内,许多植物的
生长速率与
环境温度成正比。因此,
气候资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农业生产的布局、结构以及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
农业气候资源通常是采用具有一定农业意义的气象(气候)要素值来表示。例如,热量条件以
生长期长短、总热量多少以及热量的季节分布和强度等表示;其中生长期和总热量分别指
植物生长起止温度之间所经历的天数和日
平均气温的积累值(积温);热量强度指最
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极端
最低气温或
气温日较差等。热量条件能否满足作物生长需要,还与其季节性变化能否与作物生育动态相适应有关。降水同农作物生育和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值是
降水量、
降水日数、
降水变率、
相对湿度等。有时还可以综合因子表示,如用干燥度,即
最大可能蒸发量对同期降水量的比值来表示干湿程度等。用以表示光照条件的,有
太阳辐射强度、
光合有效辐射、
日照时数、
日照百分率等。各个气候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雨日多,光照便少,温度也偏低。因此,在评价气候资源时,还必须考虑它的组合特征。
水资源
即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开发利用的含较低可溶性
盐类而不含有毒物质的水分来源。通常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这是一种动态资源,包括地表水、
土壤水和地下水,而以
大气降水为基本补给来源。地表水指河川、湖泊、塘库、沟渠中积聚或流动的水,一般以常年的径流量或径流深度表示;土壤水指耕层土壤土粒的
吸湿水和
土壤毛管水;地下水指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地壳岩石或土壤空隙(孔隙、裂隙、溶洞)中可供开发利用的水。地下水资源又可分为天然资源和
开采资源,前者系指一个
水文地质单元中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接受补给而形成的资源,常用多年平均补给量来表示;后者则指允许开采的地下水资源数量。自然降水和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间不断运动交替,互相转化,形成
自然界的水循环。河川
地表径流及土壤水由自然降水不断补给;地表水通过蒸发或植物蒸腾以及流入海洋后的蒸发,又成为自然降水的来源。
浅层地下水也和自然降水有
直接联系,并和地表水存在着相互补给关系。河川、湖泊、塘库、沟渠等以渗漏方式不断补给地下水;在人类活动中,一部分地下水又被提取成为地表水。河川中的
枯季径流,有时也靠浅层
地下水补给。
深层地下水和矿藏相似,与地表水的循环更替期很长,有的达千年以上,一经开采,往往很难补给,常致水位下降,形成
地下漏斗。因此,不能作为常用资源。水资源对农业生产具有
两重性:它既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又是洪、涝、盐、渍等
农业灾害的根源。
土地资源
一般指能供养生物的陆地表层,包括
内陆水域,但不包括海域。土地除非
农业用地外,还有一部分是难于利用或基本不能利用的沙质荒漠、戈壁、
沙漠化土地、
永久积雪和冰川、寒漠、石骨裸露山地、沼泽等。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有些难于利用的土地正在变得可以逐步用于农业生产。
农业用地按其用途和利用状况,可以概分为:①耕地,指耕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
水浇地、旱地和
菜地等。②园地,指连片种植、集约经营的
多年生作物用地,如果园、桑园、茶园、
橡胶园等。③林地,指生长林木的土地,包括
森林或
有林地、
灌木林地、
疏林地和疏林草地等。④草地,指生长草类可供放牧或刈割饲养
牲畜的土地,不包括
草田轮作的耕地。中国通常称北部和西部10个省(自治区)大面积连片的草地为草原,称南部和中部各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山丘地区较为零星的草地为草山、草坡。凡已加利用的草地(也称草场),按其不同的经营利用方式,分别有
天然草地、
改良草地、人工草地等。⑤内陆水域,指可供
水产养殖、捕捞的河流、
湖泊、水库、坑塘等淡水水面以及
苇地等。⑥沿海滩涂,又称海涂或滩涂,是海边潮涨潮落的地方,位于大潮高低潮位之间,
海岸地貌学上称为
潮间带,是沿海可供水产养殖、
围海造田、喜盐植物生长等的特殊自然资源。
在草地和林地中,适宜于开垦种植农作物或牧草的天然草地、疏林地和其他荒地称为
宜农荒地;适宜于营造森林的
疏林草地和荒山荒地则称为宜林荒山荒地,均属农业的
后备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即可作为农业
生产经营对象的
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群落类型。但广义上,人工培养的植物、动物和农业微生物品种、类型,也可包括在生物资源的范畴之内。生物资源除用作育种
原始材料的种质资源外,主要包括:①森林资源,指天然或人工营造的林木种类及
蓄积量。②
草地资源,指草地植被的群落类型及其生产力。③
水产资源,指水域中蕴藏的各种经济动植物的种类及数量。④
野生生物资源,指具有经济价值可供捕、捞或采、挖的
兽类、
鸟类、
药用植物、食用菌类等。⑤珍稀生物资源,指具有科学、
文化价值的珍稀动植物。⑥天敌资源,指有利于防治农业
有害生物的
益虫、
益鸟、蛙、益兽和有益微生物等。
生产结构
50年代以后,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长,但它们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的比重,总的变化不大。并确定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1979年以后由于农村进行
经济体制改革,并确定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村经济从较为单一的经营向多种经营的
商品经济转化。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长,情况才开始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
种植业
即狭义农业。包括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饲料作物和绿肥等的生产。种植
五谷,其具体项目,通常用“十二个字”即粮、棉、油、麻、丝(桑)、茶、糖、菜、烟、果、药、杂来代表。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50年代为80%以上;60年代为75%以上;70年代前期为75%左右,由于人口多,后期为66%左右;80年代中期已降到60%上下。
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1986年农村用电量为586.7亿千瓦小时。从50~70年代始终高达80%左右,其中有9年超过85%;1979年以后适当调整了作物布局。与此相应,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18亿亩减少到1986年的16.6亿亩,比重下降到76.9%。但由于亩产量增加,总产量反由30475万吨增至 39151.2万吨。1986年粮食总产量的大致构成为:
稻谷44%,小麦23%,玉米18%,薯类6.5%,其他8.5%。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中一直偏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从50年代至1978年大体为8~9%;进入80年代后,连续上升至14%左右。从经济作物的不同种类看,1952~1986年间棉花的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的比重由3.9%减少到3.0%左右,产量则由130.35万吨增加到354万吨,30余年中虽有起伏或停滞,但总的说还是增长较快的。油料包括花生、油菜子和
芝麻等的产量起伏很大。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经济作物1952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产量为419.3万吨;此后有升有降。1978年以后又发展很快。1986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9%;产量1473.8万吨,1949~1979年间,约为1952年的3.5倍。是农业增产的又一重要原因。
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情况,以1986年的产量与1952年比较,其
增长幅度约为:
烤烟6倍,茶叶6倍,
黄红麻5倍,糖料(甘蔗、
甜菜)7倍,水果18倍 。
林业
40年代末期,林业产值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仅占0.7%的微小比重。50年代以后,
林业建设有了发展。1986年林业的产值比重增加到 5%。但
林业生产起伏较大,总的
发展速度不快。植物病虫害防治也取得重大成就。30余年来,全国累计
造林面积18多亿亩,居世界中等水平。因抚育管理跟不上,每亩耕地平均施用量13千克,实际保存面积不足三分之一;加以采伐多于更新,1985年的森林面积仅为17.3亿亩,1986年化肥用量(折纯量)1930.6万吨,每人平均1.7亩,按有效成分计算,森林覆盖率为12%,且分布很不平衡,多集中在东北、西南和浙江、福建等地区。为了改变林业生产与国家和人民需要严重
不适应的状况,为中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1978年以来已采取措施加强林业建设,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从而使抚育管理不断改进,造林面积和木材产量有所增加,
用材林、
经济林和
防护林的构成也日趋合理。此外用材林、经济林和防护林的构成也日趋合理。在水土保持、改造低产田、治理
盐碱地和改良土壤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造林面积和木材产量有所增加,
畜牧业
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畜牧业产值在50~60年代初期所占比重总的呈下降趋势。以后逐渐回升。1952年的畜牧业比重为11.5%,1986年增至21.8%。其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约为44.5%,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产值比例,则因种植业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二者的差距有所缩小。大体上50年代初为7:1,80年代中期为3:1。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畜头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86年末的存栏数大牲畜(包括牛、马、驴、骡、骆驼)为 11896.1万头(其中
役畜约占58%),30余年来,猪为33719.1万头,又使农业技术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羊为16622.9万头,二靠科学”的方针,分别比1952年增加了55.6%、2.75倍和1.69倍。中共中央确定发展农业“一靠政策,其中猪的数量增加最快。在全世界猪的存栏总数中,以后这一进程因工作的失误发生曲折。中国约占40%。大牲畜则因部分役畜为农业机械所取代,比重有所降低。中国于50年代中期提出农业技术改造任务。此外,
家兔和野生动物的饲养利用,大牲畜(年底头数)从2439万头增至4749万头。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但和
社会需求相比,以1985年与1952年相比,畜牧业的发展不快,特别是
出栏率较低。1986
年肉猪的出栏率为77.6%,羊为31.5%,牛仅6.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牧业生产总的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但由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其原因在于饲养方法落后和饲料工业
不发达。牛羊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
草原建设不相适应。因此中国肉类产量虽由50年代的 300多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2112万吨,牛奶产量由1978年的88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289.9万吨,但按人平均占有量低于一般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肉类产量中
猪肉占90%以上,而猪的饲养又集中在农区,因而95%的肉类产自农区,无论农区或牧区畜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除家畜、家禽饲养业以外,以
桑蚕和蜜蜂等
昆虫为对象的动物生产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
养蚕业,1986年
蚕茧产量36.9万吨(其中桑蚕茧产量为33.6万吨),比1952年增加近2倍。
水产业
即渔业。1952年的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3%,1985年为398元,1986年的比重已增至4.1%,而1953~1978年间仅为3.2%;每一农民的
年平均纯收入1978年为134元,30余年有了较大的发展。水产品总产量1952年为166.6万吨,按可比价格计算,1986年增至823.6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提高了近4倍。从水产品的产量构成看,1986年,海水产品约占57.7%,淡水产品约占42.3%。海水产品中绝大部分来自捕捞,主要是
近海捕捞,海水养殖和
远洋捕捞尚未得到应有的发展。
副业
中国农业中的副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性质和内容(见
农村副业)。60年代以前的副业,是指农民利用业余时间或家庭中的辅助劳力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包括采集、渔猎以及家庭
手工业如编织、刺绣等,大多属于自给、半自给性质。又于1956年基本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其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 4%强。至于后来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举办的企业,首先以3年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它们虽在一个时期仍被当作副业,实质上已是相对独立于农业之外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突破了副业的范围;到80年代,又进一步演变成为乡镇企业。
体制改革
1949年以前的中国农业,由于几千年
封建制度和百余年帝国主义的压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产规模狭小的
小农经济,常常连
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实质上已是相对独立于农业之外的工业、
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首先以3年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至于后来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举办的企业,紧接着,又于1956年基本完成了
农业合作化,大多属于自给、半自给性质。使广大农民走上了
社会主义道路(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但由于合作化后期工作上的缺点和偏差,加以1958年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见农村人民公社),1966年又发生了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以致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遭受了严重挫折。 中国农业中的副业,是指农民利用业余时间或家庭中的辅助劳力所从事的
生产活动,。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对原来的农村经济体制开始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已经采取的改革措施包括对原人民公社经营体制和政社合一体制的改革,海水产品中绝大部分来自捕捞,以及
农产品收购制度的改革等。特别是通过经营体制的改革,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基本普及,1986年,农业中集体经营与承包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
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形成,大大提高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
自主权和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提高了近4倍。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按
可比价格计算,1979~1985年
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率达10.1%,1985年为398元,增加了197%。
1979年以后,中国
国营农场的经营体制已逐步地进行了改革(见国营农场)。
中国除汉族以外的
少数民族包括壮、
蒙古、回、藏、满、
维吾尔、苗、侗、彝、土家、朝鲜、布依、高山等55个民族,1985年少数
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5.6%,但所拥有的草原和森林资源分别约占全国的90%和40%,不仅历史上一贯占有重要地位,仍有较高的
经济价值。对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个农业的发展关系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少数民族农业的
经济形态和
发展水平很不一致。无论农区或牧区畜牧业都有很大的
发展潜力。许多民族以
封建制的
生产方式为主;有的还存在着
农奴制或牧奴制;甚至还保留有
原始公社制的残余。从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发展水平看,而猪的饲养又集中在农区,有的停留在
渔猎经济阶段,有的以从事畜牧业为主,但按人平均占有量低于一般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的主要务农,但仍沿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原始
耕作方式。他们的某些独特的传统生产技艺,如
朝鲜族的农艺、
维吾尔族的园艺、
蒙古族的畜牧、兽医等是较为精湛的,但由于落后的
生产关系的束缚,农牧业生产总的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80年代以来的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1985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从46.5亿元增至368.3亿元;粮食从1582万吨增至4006万吨,大牲畜(年底头数)从2439万头增至4749万头。
技术改造
为了促使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中国于50年代中期提出
农业技术改造任务。当时,计划用5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完成
农业机械化。中国约占40%。以后这一进程因工作的失误发生曲折。1979年以后,中共中央确定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方针,羊为16622.9万头,又使农业技术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猪为33719.1万头,30余年来,农业技术改造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田建设
兴修
农田水利和兴修山地
水平梯田一直是30余年来全国大规模
农田基本建设的重点项目。大体上50年代初为7:1,由于排灌
动力机械的大量增加和渠道等设施的大规模建设,1984年农田的
有效灌溉面积达66338.7万亩,居世界第一位,其占
耕地面积的比重约为44.5%,1986年增至21.8%。也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有效灌溉面积中,机电灌溉的面积约占56.6%,而1952年仅为1.6%。农田基本建设的巨大成就,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中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虫害防治
肥料施用坚持了有机肥同
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多集中在东北、西南和浙江、福建等地区。但在继续广泛施用人畜粪和
绿肥等
有机肥料的同时,化肥施用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按
有效成分计算,1986年化肥用量(折
纯量)1930.6万吨,为1952年的240余倍,每亩耕地平均施用量13千克,居世界中等水平。但化肥构成上磷肥、钾肥的比重偏低。
植物病虫害防治也取得重大成就。1982年
化学防治面积近12.8亿亩,占耕地面积的86%。历史上常常造成颗粒无收的
蝗灾已告消灭,许多
植物病害如
小麦锈病等已得到
有效控制。
疫病防治
由于建立了兽医生物药品
工业体系,40年代末期,
兽用药物迅速推广,50年代就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
牛瘟。以后,
气肿疽、
牛肺疫、
羊痘等传染病和一些
寄生虫病也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研制的
猪瘟、
牛痘、羊痘等疫苗,居世界领先地位。
良种推广
30余年来育种工作的巨大成就,是农业增产的又一重要原因。约为1952年的3.5倍。1949~1979年间,全国开展了水稻、小麦、棉花等25种主要农作物的育种工作,育成并用于生产的品种达2700余个,其中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265个,1952年的
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1975~1984年间
杂交水稻的推广,对粮食的增产作用尤为显著。现稻、麦等主要农作物的良种
种植面积均已超过播种面积的90%。
家畜育种
除了对传统品种进行改良外,还先后从国外引进良种,并通过纯种繁殖和杂交,育成了不少优良的牛、羊、猪和
家禽品种。
冷冻精液和
人工授精繁殖体系也已形成。
机电装备
由于
工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农村存在十分庞大的
劳动力资源,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仍较低,其他8.5%。人力操作和
手工工具尚占主导地位。但30余年来农业机械和农村
用电量的变化也是很大的。50年代初期,拖拉机的拥有量还微不足道; 1986年已有大中型拖拉机86.65万台,
小型拖拉机452万台(其中
手扶拖拉机有相当数量用于农村运输);
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为3.09万台,总产量反由30475万吨增至 39151.2万吨。农用载重汽车的拥有量为49.92万辆。1986年的
机耕面积达54641.7万亩,超过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与此相应,其中有9年超过85%;1979年以后适当调整了
作物布局。电力在农村中的应用也有很大发展,从50~70年代始终高达80%左右,1986年农村用电量为586.7亿千瓦小时。
农业教育和农业
科学研究 见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
经济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国14亿人口的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和纺织用纤维等,共20.33万吨,除少数年份为调剂品种而有进口外,都来自本国农业。1984年水稻产量为224.42万吨,
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也占很大比重。同时,农村和农业
生产部门还是中国
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为适应市场需要,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农村
商品零售额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54.6%增至1985年的58.5%;其中
农业生产资料的比重已由
5.1%增至11.7%。在对外贸易的
出口商品构成上,1953年农产品的
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5.7%,经营方法也逐渐改变为节约劳力与资金的
集约经营,1985年降至17.5%;但轻工业出口产品中,农产品加工品仍占一定比重,农业仍是中国获得
外汇收入的重要手段(表1)。 ,中国农业产值在
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52年的农业产值(461亿元)比重为 45.4%,工业为34.4%;到1985年工业比重已升至59.6%,农业(3619亿元)则降为22.2%,其他为18.2%。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全国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仍达 60.9%。 这个比例不仅大大高于
发达国家,
农业人口1982年为488万人,而且高于不少
发展中国家,四季无霜。如
埃及和巴西等。
19世纪以前,
年平均温度24℃,中国政府的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田赋。清代
乾隆时田赋约占财政收入的80%。民国时期田赋仍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如1916年的田赋总额约占财政收入的49%。1949年以后,
农业税虽是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但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已显著下降,1952年尚占14.7%,1980年以后连续5年均不过2.5%左右。
台湾农业简介
台湾省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与
福建省隔海相望。全省包括大小岛屿近80个。土地总面积35981
平方公里,但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已显著下降,2/3为山地,平地不足1/3。1949年以后,耕地面积1337万亩(1982),其中水田约占56%,旱地约占44%。全省地处热带与温带之间,年平均温度24℃, 19世纪以前,农业人口1982年为488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6.4%,而40年代时这个比例高达50%以上。约为3:7。人均耕地也由50年代的1.5亩左右,1949年农业产值与工业产值之比约为7:3;1985年已颠倒过来,降至80年代初的0.7亩左右。如从农业和工业的产值构成看,该省原有的
耕作制度和
生产工具,与福建、
广东省类似,
复种指数较高,其他(包括建筑业、
运输业和商业)为20.2%;到1985年工业比重已升至59.6%,是中国富饶的农业产区。历史上常以稻米和
蔗糖等产品,与大陆东南沿海各省交流。
台湾省在50年代,进行了
土地制度的改革(见土地改革),农业中
自耕农已占绝大比重。经营方法也逐渐改变为节约劳力与资金的集约经营,而更多地应用农业机械和现代栽培技术。60年代以后,为适应市场需要,逐渐形成了某些农产品的
专业化生产区,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1984年水稻产量为224.42万吨,甘蔗为654.53万吨,
香蕉为20.33万吨,
菠萝为12.36万吨,分别比1952
年增加43%、12倍、90%和 80%。其他农产品有烟叶、茶叶、
柑橘、花生等。大豆、小麦和玉米则种植稀少,被列为
经济作物。
森林面积原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50年代初年产木材45万立方米左右,70年代初增至110万立方米,但经多年采伐,日见减退,1982年的产量已不足50万立方米。产量水平迅速提高。
畜牧业在生猪生产上对品种改良、推广
配合饲料及改进饲养技术等方面,颇为重视,进入了发展较快的新时期。从而缩短了饲养期,提高了屠宰重量,而且大部分为“
瘦肉型”猪。
台湾省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有糖、米、香蕉、菠萝、
蘑菇、
芦笋(罐头)、茶叶和水产品等。农业日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50年代以来,这些产品的出口量增长较快,但30余年在
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则逐步下降;进口农产品以至米、大豆、
小麦和面粉、
原棉、烟草、
牛乳和乳制品、
橡胶及其制品、木材等为主。其在进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呈
上升趋势。